建筑物理热工学调研 清华声学实验室
- 格式:doc
- 大小:6.61 MB
- 文档页数:4
建筑物理调研报告材料建筑物理作为一门研究建筑中声、光、热等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建筑物理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研。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建筑物理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建筑的性能和舒适度。
二、调研对象我们选取了住宅、商业、办公、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作为调研对象,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
三、调研内容1、声学方面对建筑内部的噪声水平进行了测量,包括室内外交通噪声、设备噪声等。
考察了建筑的声学设计,如墙体、楼板的隔音性能,门窗的密封性能等。
了解了声学处理措施的应用情况,如吸声材料的使用、声学扩散体的设置等。
2、光学方面测量了室内的自然采光水平,包括照度、均匀度等指标。
分析了窗户的位置、大小和遮阳设施对采光的影响。
考察了人工照明的设计和使用情况,包括灯具的类型、布局和照度控制。
3、热学方面测量了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评估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分析了建筑的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因素对热环境的影响。
了解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节能措施的应用。
四、调研结果1、声学方面在一些住宅建筑中,由于楼板隔音性能不足,上下层住户之间的噪声干扰较为严重。
商业建筑中的背景音乐和人群噪声往往较高,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部分办公建筑的会议室和开放办公区域缺乏有效的声学处理,导致声音混响时间过长,影响了交流效果。
2、光学方面一些老旧住宅的采光不足,窗户面积较小且朝向不佳,导致室内光线昏暗。
商业建筑中,部分店铺的照明设计不合理,存在照度不均匀、眩光等问题。
教育建筑中,一些教室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未能很好地结合,影响了学生的视力健康。
3、热学方面既有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普遍较差,尤其是一些老旧的住宅和办公建筑,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夏季室内过热。
新建建筑在热工设计上虽然有所改进,但在实际运行中,空调系统的能耗仍然较高,节能措施的落实还不够到位。
实验一、声压级、声级及频谱的认识一、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压级、声级及频谱,了解声压级、声级及频谱的概念,了解噪声频谱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白噪声、粉红噪声、窄带噪声及语言声的频率特性及主观识辨。
2)噪声声压级、声级及频谱的测量。
3)倍频程、1/3倍频程等频谱的表示。
三、实验仪器:计算机、MC3022声学分析仪、传声器、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等。
四、实验装置图:计算机产生需要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传声器接收声信号,送声学分析仪进行信号采集,将信号送计算机,由声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到需要的声学数据。
五、实验要求:1.请绘制理想白噪声、粉红噪声、倍频程500Hz窄带噪声、1/3倍频程500Hz 窄带噪声的频率特性。
2.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频谱和声级。
请将测量数据添入表格,并绘制噪声频谱。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频率(Hz)六、实验习题:1.在自由场中(可认为四周无反射)理想情况下,声源声功率提高10dB,那么某测点:A、A声级增加10dB。
B、A声级增加小于10dB。
C、L声级增加10dB。
D、A声级增加量小于L声级增加量。
2.70dB+70dB+70dB=____________________。
3.dB(A)是参考______________曲线确定的。
4.在常温常压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约在钢铁中的________倍。
2KHz声波的波长为________。
5.人耳对一个声音听觉灵敏度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叫________效应。
6.在房间中,那些因素会引起离声源距离相同但测到的声压级不相同?A、声源的指向性。
B、哈斯效应。
实验二 房间混响时间测量与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混响时间的概念,了解实际室内混响时间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室内声压级衰减过程及混响时间的获得三、实验仪器:计算机、MC3022声学分析仪、传声器、无指向声源、功率放大器、传输线等。
建筑热工学填空题1.空气的绝对湿度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
(a.能;b.不能)b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热阻R (a.m2K/W;b.W/m2K)b、a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a.[0°,90°);b. [0°,90°];c. [-23°27’,23°27’]c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辐射换热约占,蒸发散热约占。
25%~30%、45%~50%、25%~30% 5.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6.热压形成风的条件是、。
温差、高差7.按照我国现行日照标准,拉萨、重庆、北京、广州四城市中,的日照要求最高,日照要求相同的城市是和。
广州和重庆相比,的日照要求高。
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的日照要求高。
拉萨、重庆、北京、广州、小城市8.城市与郊区相比,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多,的平均风速低,的湿度大,的气温高,城市气候的特点表现为效应。
郊区、城市、郊区、城市、热岛9.城市热环境的特征是、、和。
日辐射减少、高温化、干燥化、通风不良10.春秋分太阳赤纬角δ= 0°;太阳时上午9时的时角Ω= -45°;北纬23°27′夏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hs= 90°。
11.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是指、和。
窗户、冷桥、外墙交角12.从建筑热工设计角度,我国各地气候分为、、、和。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简答题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
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4)防止产生热桥(5)有利于旧房改造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6.气候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建筑?1、直接作用于建筑,影响建筑的外形、围护结构等2、作用于地理,影响水土、植被等,从而形成当地的建筑材料3、作用于人,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从而影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审美,反映在建筑的功能、装饰上7.节能建筑热工设计控制指标有哪些?体形系数、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窗墙面积比、气密性、遮阳系数8.分析浅色外表面处理和蓄水屋盖的隔热机理,建筑处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浅色外表面是利用ρs小,降低t s从而减小t sa的热作用达到隔热的目的,应注意光污染问题;蓄水屋盖是利用水的比热大、汽化潜热大,依靠蒸发消耗太阳辐射热起到隔热作用,应注意防水处理、水层厚度及加盖处理问题计算题1.计算赤道地区冬至日中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66°33’2e i总热阻R0=0.55m2 K/W、传热系数K=1.82 W /m2 K 3.冬季测得外围护结构的热流强度为50W/m2,室内空气温度、内表面温度、外表面温度和室外空气温度分别为18℃、12℃、-6℃和-8℃,试计算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和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忆BIAD的两位中国建筑声学专家:回顾BIAD建筑声学事
业的发展历程
陈金京;王峥
【期刊名称】《建筑创作》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研究所声学工作室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声学专家向斌南和项端祈两位前辈创办的,迄今已成立了数十年,具有声学科研、设计、实验、检测及咨询的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过国家科委,建设部和北京市的科技进步奖,并出版过十余部声学专著:主持参加了包括人民大会堂、亚运会和奥运会体育场馆等几百项工程的声学设计工作,
【总页数】6页(P166-171)
【作者】陈金京;王峥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所声学工作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所声学工作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与共和国建设同步发展——BIAD建筑设备专业59年的回顾与展望 [J],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备专业技术委员会
2.架起友谊之桥:BIAD第七设计所援外设计回顾 [J], 窦志
3.行成于思基业长青——BIAD十所5年成长回顾 [J], 陈彤;樊则森
4.BIAD与温哥华奥运村项目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J], 郑恬辛
5.我们的世博——BIAD世博项目设计回顾展 BIAD世博项目设计回顾展开幕 [J], 王珅;刘锦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声学实验室介绍一、实验室简介建筑声学实验室是专门致力于研究建筑声学原理、测试和改善建筑环境内声音质量的实验室。
我们专注于深入理解建筑声学的各种现象,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提高建筑的声学舒适度和效率。
二、实验设备我们的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声学测试设备,包括声级计、频谱分析仪、实时混响时间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用于测量和分析建筑内的声音传播特性,包括声音的强度、频率和传播方向等。
此外,我们还拥有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项目我们的实验项目涵盖了广泛的建筑声学领域,包括:1.建筑声学材料性能测试:研究不同类型和厚度的隔声材料的隔声性能,包括空气声隔声、固体声隔声等。
2.建筑声学设计优化:通过实验验证和优化建筑声学设计,以提高建筑的声学性能。
3.建筑内部噪声控制: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建筑内部的噪声,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声音和内部设备的噪声。
4.声音传播特性研究:研究建筑内声音的传播特性和规律,包括声音的反射、吸收和扩散等。
四、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旨在研究和解决实际建筑声学问题,提高建筑的声学性能和声学舒适度。
同时,我们的实验结果也可以为建筑设计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实验意义建筑声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工作条件、保护听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建筑设计、装修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
六、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声学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建筑声学实验室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引进和研发更先进的声学测试和分析设备,拓展实验项目和研究领域,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与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建筑声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教室声学音质设计一例燕翔徐学军侯冰洋汤静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清华大学建筑馆北114教室听课效果不良,于2002年进行了装修改造。
改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室声学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科学的设计方案,装修后的教室声学效果非常理想。
本文介绍了改造的声学研究过程和得出的一些结论,文中包括国内外教室声学设计的调研、教室声学设计的考虑、北114教室存在的音质问题的分析和实际测量、提出多种音质改造的设计方案、使用缩尺比例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两种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分析测量和评价、可听化音质模拟的听众主观评价和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改造后的音质测量结果和音质效果调查等等。
关键词:教室声学,音质,可听化模拟,计算机音质模拟,比例模型音质模拟清华大学建筑馆北114教室是建筑学院的专业教室,可容纳100名学生。
教室长14.4m,宽7.0m,净高4.0m,体形瘦长。
使用中学生的评价很差,主要是听不清老师的讲课。
学院决定对114教室进行装修,同时解决音质问题,设计方案由建筑物理实验室完成。
在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室音质进行了研究,以求获得最佳设计方案。
研究分为以下步骤:1 教室音质设计文献调研“为学校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教室和其它教学用房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是学校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噪声的长期作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的发育。
……教室内合适的混响时间,均匀的声场分布也是确保教室良好听闻的重要条件。
”——《实用建筑声学》“在一般小型教室,主要是防止混响时间过长,特别是在听众没有坐满时。
大型教室或讲堂还要适当设置反射表面,以充分利用第一次反射声,保证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
为了使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和短的混响时间(小型教室在0.6s以内,500人的教室不超过1s),教室、讲堂的每座容积不超过(3~3.5)m3。
建筑声环境相关材料的实际应用——参观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建131 12号陈宇轩摘要: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建筑声学的相关知识,此次前往清华大学物理实验室,老师带我们参观并讲解了许多建筑声环境相关材料的特点以及实际应用情况。
主要参观的是几个声环境测试实验室,以及用隔声材料吸声材料做的会议室。
正文:声学实验室1.半消音室:第一个来到的是一个半消音室,其实真正想体验消音室应该六面墙全部用吸声材料处理。
但是因为这件屋子的地面没有使用吸声材料,因此只能称之为半消音室。
刚一进屋子,同学们立刻发现了屋内的不同,说话几乎没有任何反射声,所以感觉非常的闷,待了一会儿之后同学们都开始觉得不舒服。
5面墙全都用的是吸声材料,表面是像海绵一样的多孔柔软材质,并且表面有很多突起,增加吸声面积。
完全阻隔了声的反射。
我们在屋内只能听到地面的反射声。
2.混响室:穿过半消音室来到的是混响室,同学们的感觉立刻不一样了说话的回声很大,并且持续时间很长。
因此对话起来非常吃力,老师讲解的时候也很费力。
四周墙面全部是瓷砖,并且每对平行的墙面会有其中一面为曲面,目的是为了使得声场更加均匀,并且增加混响时间。
体验过混响室之后,老师又带我们返回半消音室,拿了几块吸声板,把他们立在了左侧的测试台前,进行吸声处理。
这时候同学们再讲话立刻变得舒服了许多,因为吸声板吸掉了许多的反射声。
这样的吸声处理也是立竿见影。
3.隔声门:半消音室与混响室之间是一道隔声门。
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在混响室,另一组在半消音室。
把门关好后,让两边的同学相互叫喊,结果发现两边完全听不到对面的声音。
一般一面墙的隔声处理的薄弱环节就是门窗。
因此这里采用的隔声门是双层隔声门,中间有很大的空气层,阻绝了声波的传递,并且空气层中使用了多孔吸声材料,进一步吸声。
门的材质是使用厚重的赶紧混凝土结构,相比普通的木质门,也有很好的隔声效果。
4.隔声室如图示,共有两个隔声室,分别做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测试用。
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综合实践报告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个暑假里参加的一次非常有趣的实践活动——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综合实践报告。
这个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筑声学的重要性,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环境噪声控制的知识。
接下来,我将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结合日常俚语与成语俗语,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二、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要明确一下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声学设计,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为了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环境噪声问题。
三、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1. 理论学习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建筑声学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我对建筑声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2. 实地考察理论学习之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
我们来到了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现场,参观了各个楼层的施工现场。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建筑声学设计的实际应用,比如吸音板、隔音窗等材料和设施的应用。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建筑声学设计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在实地考察之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操作。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使用一些专业的测试设备,如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来检测室内外的噪声水平。
我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每组都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隔音方案,并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际测试。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4. 总结讨论我们进行了一次总结讨论。
每个人都要发言,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大家都踊跃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通过讨论,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找到了新的动力。
四、实践活动的收获和启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
某高校声学实验室结构设计
张鸣侠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太原理工大学声学实验室包括消声室、混响室、楼板隔声测试室、墙体隔声测试室.详细介绍了在8度地震区,特殊实验室的结构设计方法,对壳中壳建筑的结构处理措施,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借鉴.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张鸣侠
【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1+1
【相关文献】
1.高性能声学实验室的规划和结构设计 [J], 方道广;楼科利
2.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实验室海洋声学实验与人才培养 [J], 李辉;杨坤德;段顺利;杨秋龙
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J],
4.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与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联合声学实验室暨测试基地 [J], 章奎生
5.香港声学学会成立20周年庆学术报告会成功召开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声学实验室基地竣工使用 [J], 章奎生;姚景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声环境相关材料的实际应用——参观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建13112号陈宇轩摘要: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建筑声学的相关知识,此次前往清华大学物理实验室,老师带我们参观并讲解了许多建筑声环境相关材料的特点以及实际应用情况。
主要参观的是几个声环境测试实验室,以及用隔声材料吸声材料做的会议室。
正文:声学实验室1.半消音室:第一个来到的是一个半消音室,其实真正想体验消音室应该六面墙全部用吸声材料处理。
但是因为这件屋子的地面没有使用吸声材料,因此只能称之为半消音室。
刚一进屋子,同学们立刻发现了屋内的不同,说话几乎没有任何反射声,所以感觉非常的闷,待了一会儿之后同学们都开始觉得不舒服。
5面墙全都用的是吸声材料,表面是像海绵一样的多孔柔软材质,并且表面有很多突起,增加吸声面积。
完全阻隔了声的反射。
我们在屋内只能听到地面的反射声。
2.混响室:穿过半消音室来到的是混响室,同学们的感觉立刻不一样了说话的回声很大,并且持续时间很长。
因此对话起来非常吃力,老师讲解的时候也很费力。
四周墙面全部是瓷砖,并且每对平行的墙面会有其中一面为曲面,目的是为了使得声场更加均匀,并且增加混响时间。
体验过混响室之后,老师又带我们返回半消音室,拿了几块吸声板,把他们立在了左侧的测试台前,进行吸声处理。
这时候同学们再讲话立刻变得舒服了许多,因为吸声板吸掉了许多的反射声。
这样的吸声处理也是立竿见影。
3.隔声门:半消音室与混响室之间是一道隔声门。
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在混响室,另一组在半消音室。
把门关好后,让两边的同学相互叫喊,结果发现两边完全听不到对面的声音。
一般一面墙的隔声处理的薄弱环节就是门窗。
因此这里采用的隔声门是双层隔声门,中间有很大的空气层,阻绝了声波的传递,并且空气层中使用了多孔吸声材料,进一步吸声。
门的材质是使用厚重的赶紧混凝土结构,相比普通的木质门,也有很好的隔声效果。
4.隔声室如图示,共有两个隔声室,分别做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测试用。
主讲人:燕翔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电话:86-10-62784539-8003传真:86-10-62772349E-mail:***********.cn研究和教学方向建筑声环境建筑网络综合布线长期从事于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声学实验检测、计算机模拟等科研工作。
教育简历1994 年7 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本科)。
1997 年3 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硕士)。
1997 年4 月留校,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建筑声学,职称讲师。
1998 年9 月任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
1999 年12 月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声学实验室主任。
2004 年12 月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声学室主任。
2008 年11 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声环境专业(博士)。
研究项目长期从事于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声学实验检测、计算机模拟等科研工作。
近年主要完成的声学工程设计和实验研究项目有:1、国家大剧院:演播室、录音室、琴房、歌剧院、戏剧院、音乐厅建筑声学设计(已建成);2、2008 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老山自行车馆、国家体育馆等)(已建成);3、洛阳体育中心(已建成);4、大庆文化中心:演播室、录音室、琴房、观众厅建筑声学设计(已建成);5、洛阳剧院:演播室、录音室、琴房、观众厅建筑声学设计(已建成);6、北京南火车站大空间建筑声学咨询设计(已建成);7、广州新火车站大空间建筑声学咨询设计;8、国家大型重点战略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大区域面积噪声治理(已建成);9、福建大剧院:演播室、录音室、琴房、观众厅建筑声学设计;10、四川西昌艺术中心:观众厅,小剧场建筑声学设计(已建成);11、主持首都机场周边环境噪声测试与分析项目;12、太原机场扩建;13、石家庄机场扩建;14、北京第二机场选址等。
区域声环境计算机模拟:1、广安贵都大厦酒店(声学顾问及相关检测);2、大雨酒店(声学顾问及相关检测);3、朗琴国际酒店(声学顾问及相关检测);4、人民日报社写字楼(声学顾问及相关检测);5、星河国际酒店(楼板隔声,隔墙检测);6、人济酒店内隔墙设计和检测项目(隔墙检测);7、成都金铭住宅小区交通噪声计算机模拟(开发商委托协助规划);8、陕西榆林中学校区规划声环境预测计算机模拟;9、十万平米褐石楼盘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计算机模拟;10、深圳尖冈山高档别墅住宅区域环境交通噪声模拟;11、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大酒店飞机行道噪声影响计算机模拟;12、北京奥运大酒店五环路交通噪声影响声环境模拟;13、北京泰悦豪庭公寓室外空调机组噪声预测防治计算机模拟;14、金域蓝湾酒店交通噪声声环境模拟和酒店声学顾问;15、深圳外国语中学交通噪声实测计算机模拟预测分析和声学咨询顾问;16、国家大型重点战略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大区域面积噪声治理和噪声模拟;课程教学本科教学建筑声环境(春季课程,学生90 人)建筑网络综合布线(春季课程,学生30 人)国际交流1.德国巴斯夫东南亚有限公司高管一行参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2008.7;2.台湾科技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江维华教授应邀通过清华建筑知音讲坛网络平台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厅堂设计之基本理论与应用原则”的远程讲座交流2008.9;3.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康健教授应邀通过“清华建筑知音讲坛”网络平台进行了一次主题为“Urban Soundscape”的远程讲座交流2008.11;4.应德国埃朗根-纽伦堡(Erlanger-Nuremberg)大学客座教授胡莫(Hummel)先生的邀请,赴德国进行了建筑声学研究考察2008.11。
实验一混响时间的测量一、基本情况1、实验时间:2015年11月16日9:00—9:302、实验地点:3、实验仪器:设备:精密噪声分析仪4、实验人员:执笔:测量:数据整理:分析:二、实验目的混响时间测量是建筑声学中最经常的测量。
一方面,混响时间是目前用于评价厅堂音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各种用途不同的房间对应有不同的混响时间,因此在厅堂音质设计中混响时间设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音乐厅、影剧院、播音室、多功能厅、会议厅等鉴定其音质质量,混响时间测量则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吸声材料和结构的扩散入射吸声系数的测量、围护结构的隔声测量、声源声功率测量等项目都需要进行混响时间的测量.混响时间测量国内外一般都采用专用的直读式混响计,测量0。
3~10秒的混响时间。
这里我们采用一般常用的测试方法,即声级计多次测量计算取平均值。
通过实验操作,要求同学们了解测试仪器的组成,测试方法和结果的整理。
三、实验原理1、混响时间T60的定义室内声场达到稳态,生源停止发声后,房间内声能密度衰减60dB(即为百万分之一)时所经历的时间(秒)。
房间混响时间的测量就是根据这一定义,通过测量声场中声压级的衰减曲线求出混响时间的。
由于实测中难以得到高于室内本底噪声60dB的声压级,且从实测中发现,衰减曲线的初始阶段的声场是扩散的,故常取衰减曲线以其声压级5~35dB一段为准,因此测量时稳态声压级必须高于本底噪声40dB以上,最后根据曲线斜率,由电平记录仪的纸速即可算出混响时间.要求每个中心频率测量三次。
2、实验方框图厅堂混响时间测量的常用仪器分为声源装置和接收装置两大部分,仪器组成及布置方框图见下图。
混响时间测量方框图3、混响时间测量实验装置(1)声源装置:由讯号源、功率放大器和输出声源讯号的扬声器组成。
常用的声源有白噪声、转音和脉冲声。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讯号声源作功率放大,使扬声器能输出一定功率的辐射声能,以便在测试室内产生稳定声场,要求有足够大的放大功率。
建筑毕业论文(通用5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其中一种问题或研究其中一种问题的文章。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建筑学论文,山草香整理分享了5篇建筑毕业论文。
建筑学论文一:题目:建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初探篇一摘要:本文以教育部关于建筑学专业评估为契机,根据我校发展现状和专业设置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技术条件和建设需求,并考虑到今后建筑学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试力图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重视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形成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和可持续性建筑学专业培养特色实验室。
关键词:建筑学评估;实验室规划;实验室建设;1前言中式建筑因其所蕴含的文化理念而特立于世界,但由于历来重经验轻理论的特点,我国并未自发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新式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才建立起来的。
建筑学作为工科分支,且关乎民生,是我国大学体系初期建设的重点。
自1927年起便在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东北大学等建立起系统培训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新环境,经全国统一部署与院系调整,中国大陆地区共有八所大学设有建筑系,业界俗称的“老八校”,即现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老八校”因其学科建设早、科研实力强,且各据一方,各有所长,在较长时间内其专业优势难以打破,构成了中国高校建筑教育的隐形“堡垒”,影响着其他院校的发展。
我校地处西北地区,且与老八校中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毗邻,我校是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办学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设计型技术人才,承担从“原理”到“方案”的转化。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该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这些要求对于我校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具有重大意义。
建筑学专业实验室作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无论对于建筑设计学生的在校培养,还是当前社会对学生建筑技术能力的更高要求,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专业的实验设备,实现实验室建设的最优化,并结合时代需求形成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和可持续性建筑学专业培养特色实验室是本文主要思考的问题。
建筑隔声实验室设计与分析
冯旭明;胡海涛;张明
【期刊名称】《加气混凝土》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介绍了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筑隔声实验室的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该实验室参照GB/T19889.1-2005/ISO140—3:199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1部分:侧向传声受抑制的实验室测试设施要求设计,经测试各项声学性能指标均达到国标和ISO标准。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冯旭明;胡海涛;张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5
【相关文献】
1.一种新型自然通风隔声窗的构造设计与分析 [J], 胡允涛;孟文花
2.建筑隔声实验室设计与分析 [J], 冯旭明;胡海涛;张明
3.建筑隔声实验室通风与消声改造 [J], 苏宏兵;燕翔;张海亮;秦佑国
4.住宅建筑墙体隔声设计探析--解读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之住宅部分 [J], 赵莹
5.常用居住建筑隔声保温系统隔声效果研究 [J], 常儇宇;张孝鼎;贡太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