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精)
- 格式:ppt
- 大小:975.00 KB
- 文档页数:92
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言炬;裴奇;彭向东;黄晓亮【期刊名称】《中南药学》【年(卷),期】2008(6)5【摘要】目的研究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利福喷丁浓度,1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0mg利福喷丁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
结果采用DAS2.0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1±3.4)和(13.2±4.0)mg·L^-1;tmax分别为(7.0±5.2)和(5.5±2.3)h;t1/2分别为(18.7±3.7)和(17.3±4.9)h;AUC0~72分别为(402.5±141.0)和(402.7±128.6)mg·h·L^-1,AUC0-∞分别为(445.5±169.2)和(438.4±148.0)mg·h·L^-1。
Cmax、AUC0~72、AUC0~∞的90%可信区间为(95.2%~115.2%)、(88.0%~100.5%)、(85.9%~99.3%)。
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2%±15.5%),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总页数】3页(P531-533)【关键词】利福喷丁;药动学;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言炬;裴奇;彭向东;黄晓亮【作者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5;R969.1【相关文献】1.罗红霉素片和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J], 林建阳;冯婉玉;陈之光2.复方胆氨胶囊中氨茶碱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J], 黄露;熊欣;郭源源;熊桂斌3.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J], 王永超;谢斌;王东凯4.头孢氨苄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J], 王丽娜;谷艺凡5.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J], 荆珊;王欣;杨克旭;刘文芳;李静;谭莉;所伟;鲁春艳;林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人体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反映制剂中主药吸收进入人体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ancy)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相同剂量用于人体,其吸收程度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
两者概念不尽相同,但试验方法基本一致。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属临床试验范畴,故须具备我国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要求的各项必要条件,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
一、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应根据所试药物的理化特性建立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所建方法须经过充分验证,证明符合如下基本要求,方可用于正式试验。
(一)特异性须证明所测定物质是受试药品的原形药物或特定活性代谢物。
生物样品所含内源性物质或代谢物不得干扰对样品所测物质的分析。
根据药物结构特性,首选色谱法,如HPLC、GC、GC-MS或LC-MS等方法,并确定保证分析方法特异性的最佳条件。
色谱法应提供空白生物样品、标准品、空白生物样品加入标准品及用药后生物样品的色谱图,以反映分析方法的特异性。
(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所测定物质的浓度与响应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
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可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必须用至少5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应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生物介质,线性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浓度,不得用线性范围外推的方法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标准曲线不包括零点。
(三)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选择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低浓度选择在最低量限(LOQ)附近,高浓度在标准曲线的上限附近,中间选一个浓度,每一浓度至少测定5个样品。
精密度用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RSD)表示,一般RSD应小于15%在LOQ附近RSD应小于20%。
准确度是指用特定方法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可用相对回收率表示,一般应85%~115%范围内,在LOQ附近应在80%~120%范围内。
指导原则编号:【H】G C L 2-1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 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二○○五年三月目 录一、概述 (1)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基本概念及应用 (2)三、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4)四、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具体要求 (6)(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6)(二)实验设计与操作 (11)(三)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17)(四)结果的评价 (20)(五)临床报告内容 (21)五、特殊制剂 (22)(一)口服缓控释制剂 (22)(二)特殊活性成分制剂 (24)(三)复方制剂 (25)六、结语 (25)七、名词解释 (25)八、参考文献 (26)九、著者 (28)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药物制剂要产生最佳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吸收并被转运到作用部位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
大多数药物是进入血液循环后产生全身治疗效果的,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来获得反映药物体内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以评价制剂的质量。
允许这种预测的前提是制剂中活性成分进入体内的行为是一致并且可重现的。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BA)是反映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的程度和速度的指标。
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确有必要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可重现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创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
鉴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假设在同一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达到相同的药物浓度,并产生相同的疗效,那么就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替代的终点指标来建立等效性,即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
BA和BE 研究已经成为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
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是评价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的效果的重要指标。
有效的研究技术和指导原则能够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化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进入机体后可吸收部分达到体内循环液体中时的百分比。
而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则是指药物的孟德尔顶点时间(即在血浆中的最大浓度)和孟德尔开曼时间(即血浆暂停时间)之间的关系。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研究对于药物的开发和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进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指导原则。
首先,选择适当的试验动物。
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目标人群的特征,选择具有相似代谢途径和药物动力学特性的动物进行试验。
选择合适的试验动物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需要明确药物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并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监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以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此外,合理设计药物制剂。
药物的制剂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制剂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生物活性、溶解度、稳定性和给药途径等因素。
要保证药物的制剂稳定性和给药途径可行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最后,合理选择和控制药物的辅料。
药物的辅料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辅料的选择和控制应考虑辅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容性、毒性和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合理选择和控制药物的辅料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保证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综上所述,化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研究需要应用合适的技术和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
通过选择适当的试验动物、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合理的药物制剂和控制合适的药物辅料,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1. 导言生物等效性试验是用来评估两个或多个给药产品之间是否具有相当生物利用度的试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标准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目的本生物等效性试验旨在比较待测药物与已批准产品之间的生物利用度,以确定它们的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体内进入循环系统的程度和速度,通常通过测量血浆中药物浓度来评估。
3.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3.1. 受试者选择受试者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年龄在18-55岁之间,健康人群•不寻常体重变化或药物过敏史•没有严重的肝脏、肾脏或心血管疾病•没有正在使用其他药物或饮食补充剂3.2. 样本量计算样本量计算可以基于药动学参数的方差和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进行。
确保样本量足够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3.3. 试验组设计试验组的设计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平行设计和交叉设计。
•平行设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待测药物,另一组接受已批准产品。
•交叉设计:每个受试者接受待测药物和已批准产品,顺序随机分配。
3.4.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受试者空腹条件下口服给药。
2.在给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并测定药物的浓度。
3.记录受试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
4.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3.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应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如药物的最大浓度(Cmax)、面积下曲线(AUC)等。
通过比较待测药物组和已批准产品组的参数,确定它们之间的等效性。
4. 质量控制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实施以下质量控制措施:•试剂的质量控制:使用合格的试剂,并检查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分析方法的验证:验证测量药物浓度的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校准和内部质量控制:每个实验室应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内部质量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结论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对于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确定不同产品之间的等效性至关重要。
左羟丙哌嗪含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等效性研究余俭;朱志宏【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26)4【摘要】目的研究左羟丙哌嗪含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2×2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试验制剂左羟丙哌嗪含片或参比制剂左羟丙哌嗪片60 mg,采用液质联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利用DAS Vet 1.0计算药物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09.4±32.1)μg·L-1和(231.4±36.1)μg·L-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654.9±152.1)μg·h-1·L-1和(663.8±145.2)μg·h-1·L-1;O→∞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683.5 ±156.4)μg·h-1·L-1和(693.5±153.6)μg·h·L-1.结论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AUC0→12作为评价依据)为102%±5%(95%-114%),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总页数】5页(P339-343)【作者】余俭;朱志宏【作者单位】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药剂科,江西,萍乡,337000;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1【相关文献】1.佐匹克隆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J], 陈倩;刘宇;任秀华;张冬林;刘东2.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J], 吴梅青;程泽能;郭歆;刘智;余鹏;尹援华;李培炯3.泮托拉唑钠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J], 隋淼;王晓波;袭荣刚;孙佳丹4.尼美舒利颗粒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J], 张卫东5.不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J], 陈锐俊; 薛梅; 高燕灵; 李楚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药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评估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判断其生物等效性,对于临床用药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展开探讨。
一、药物制剂及其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方法混合制成的药物剂型。
不同的制剂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着重要影响。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进入体内后,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达到作用部位的程度。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包括制剂的溶解度、稳定性、溶出度、吸收速度等。
1.1 制剂的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药物的溶解度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制剂的溶解度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化学特性,还受到制剂配方的影响。
充分溶解的药物更容易被吸收,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因此,在制剂研发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溶剂、辅料以及优化制剂配方,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1.2 制剂的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对于生物利用度起着重要作用。
若药物在制剂中易分解、失活或发生其他化学反应,则会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因此,在制剂研发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辅料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其在体内的存在时间,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1.3 制剂的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制剂的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药后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的速度和程度。
药物的溶出度直接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优化制剂的溶出度,可以通过改变制剂的制备工艺、粒径以及添加辅料等方法来实现。
二、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在给药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制剂之间的药效学效应的一致性。
通常情况下,生物等效性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制剂的体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药物的峰浓度、面积下曲线等来评价。
生物等效性是评价药物制剂安全性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2.1 生物等效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生物等效性是衡量两个药物制剂之间的相似性的指标。
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对已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做出部署,明确规定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药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
1、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内涵生物利用度英文是bioavailability,简称BA,指的是药物的活性成分从制剂中释放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速度和程度,一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以静脉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生物利用度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
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剂和口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可重现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研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
由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假设在同一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达到相同的药物浓度,并产生相同的疗效,那么就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替代的终点指标来考察生物等效性,英文是Bioequivalence,简称BE。
因此,生物等效性的含义是: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常意义的BE 研究是指用BA 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
2、生物等效性研究目前,美国FDA、欧洲EMA和中国CFDA均颁布了生物等效性的指导原则。
目前推荐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的方法。
按方法的优先考虑程度从高到低排列: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 临床比较试验方法> 体外研究方法。
阿奇霉素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
良好的组织弥散性和生物利用度。
对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
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效果显著,常用于临床。
目前,市面上阿
奇霉素的剂型主要有片剂、胶囊和口服混悬液。
在日常用药中,一般情
况下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选择不同的剂型进行用药。
然而,不同药物
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到药效的实现。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阿奇霉素不同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药学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以阿奇霉素片剂、胶囊和口服混悬液为对象,利用动物实
验方法,考察它们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具体研究
内容如下:
1. 建立动物模型:选取健康成年小鼠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不同剂型的阿奇霉素进行灌胃。
2. 采集样品:在分别给小鼠灌胃后,采集小鼠口腔、胃、肠道、肝
脏和血液等样品。
3. 检测药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样品中药物含量,计算阿奇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4. 数据统计分析:将不同剂型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比
较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差异。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研究结果有望揭示阿奇霉素在不同剂型中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差异,为医生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剂型选择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类似多剂型药物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并且对于后续的药学研究和应用具有推动作用。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一、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概念及其意义一、生物利用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的意义在同一种药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剂比较时,需要进行制剂生物利用度(bioavail ability)研究和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评价。
我国新药审批规范规定在报送新药(包括新制剂)资料时,需要提供生物利用度研究资料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
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药物制剂中主药进入血液循环中速率与程度的一种量度。
生物等效性是反映新制剂与其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以生物利用度研究为基础的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研究项目。
所谓等效指一个药品从生物利用度,疗效或已建立的一组标准与另一药品的关系。
同一种药物,因制剂不同,甚至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制剂,尽管药物含量相同,也可能因生物利用度差异,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从而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典型的例子有苯妥英钠、尼莫地平、地高辛等。
有报道两种符合药典规定的地高辛制剂,峰浓度相差59%,其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也相差55%。
可见充分了解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有助于指导药物制剂的研制与生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寻求药物无效或中毒的原因,为评价药物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因此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已作为考察药品质量标准项目之一。
狭义的生物利用度仅考虑药物的吸收程度,而不考虑药物的吸收速率,但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如图11-1显示某药物三种制剂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假如吸收程度相同,可见制剂C血药浓度超过最小中毒浓度,制剂B的血药浓度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制剂A则是符合要求的制剂。
因此除了要考虑药物吸收程度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的吸收速率。
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主要参数在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时,主要考虑以下3个参数:①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②达峰时间(t max);③峰浓度((C max)。
AUC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同一受试者AUC大,表示药物吸收程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