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绪论骨学总论、躯干骨
- 格式:ppt
- 大小:10.95 MB
- 文档页数:46
绪论,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4学时绪论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
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即:(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第一篇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第一章骨学第一节总论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
【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第一节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1.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6.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二、颅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常有血管沟,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2.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3.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由此经过。
4.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5.颅囟:新生儿由于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6.蝶鞍:为蝶骨体上面呈马鞍状的结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三、附肢骨骼1.桡神经沟:为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条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由此经过。
2.肋骨外科颈:为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肱骨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3.髂结节:髂前上棘后方5~7cm处,髂嵴外唇向外的突起,称髂结节。
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和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4.喙突:为肩胛骨上缘最外侧向前伸出的指状突起。
有肌肉在此附着。
5.髋臼:位于髋骨的外侧面,是一朝向外下的深窝,由髂、坐、耻三骨的体合成,有月状面、髂臼窝和髂臼切迹。
6.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人体解剖学教案(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 05~06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 05~06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授课式教案教师姓名职称系(部)教研室人体解剖教研室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时间。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一)名词解释1.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四)问答题1.简述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部。
骨膜分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2.椎体有哪些共同特征?椎骨的共同形态一般具有椎体、椎弓、椎孔和突起。
椎体位于椎骨的前份,呈短圆柱形。
椎弓位于椎体的后方,是弓形骨板,可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二部分。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
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1个棘突、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
3.颈椎在形态上有何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面。
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有椎体钩。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横突孔。
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4.在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哪些重要骨性标志?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有:第7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骶角。
5.胸骨角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胸骨角位于胸骨柄和体的连结处,微向前突,可在体表扪及。
它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二、颅(一)名词解释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鼻旁窦:是下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含气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绪论,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4学时绪论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
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即:(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第一篇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第一章骨学第一节总论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编号:3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编号:12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教案《人体解剖学》
教师姓名:职称。
---------------------------------------------------------------最新资料推荐------------------------------------------------------人系统解剖学图谱人系统解剖学图谱绪论运动系统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上肢骨下肢骨关节学总论躯干骨连结颅骨的连接上肢骨的连接下肢骨的连接肌学总论躯干肌头肌上肢肌下肢肌内脏内脏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会阴腹膜脉管系统心血管总论心脏动脉静脉淋巴系统内分泌腺系统感觉器视器前庭蜗器(位听器)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脊髓脑干小脑间脑端脑传导路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血管脑室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变异:超出正常变动范围;异常:超出变异范围(胚胎发生时的改变,机能的改变。
) ,有的称畸形。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广义的解剖学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
解剖学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1/ 3系统解剖学:按机能划分,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构造(六个系统: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
研究对象:器官(形态不一,位置不同,构造相近) ;重点观察:位置、形态和构造。
器官的位置:大体定位、对比关系(起点、止点) 、周围毗邻。
器官的形态:大体形态、局部划分、表面结构。
器官的构造:实质性器官,切面描述;管性器官,分层描述。
骨:主要观察形态。
(长骨分一体和端及其表面结构,扁骨分面、缘、角及表面结构,短骨分面及其表面结构,不规则骨分体突及其表面结构。
) 关节:主要观察组成及运动方式。
肌肉:主要观察分布位置及功能。
内脏器官:---------------------------------------------------------------最新资料推荐------------------------------------------------------ 主要观察形态,血管:主要观察起止及分支。
. . . .解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一、目的要求: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
掌握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颅底、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的结构。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熟悉脑颅、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二、标本:全身骨架标本、一般颈椎、寰椎、枢椎、胸椎、腰椎、骶骨、肋骨、胸骨标本。
分离的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完整的全颅骨标本;经颅腔的水平切面标本;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三、标本观察:1、选择胸骨进行观察,描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2、观察颈椎、胸椎、腰椎,识别其形态特点。
3、观察骶骨、肋骨和胸骨,识别其主要结构。
4、在活体上确认以下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等。
5、在整颅标本、颅的水平切标本上观察颅的分部及各颅骨的位置。
6、在整颅标本、颅的水平切标本上确认颅各面的主要形态和结构。
7、在下颌骨标本上确认下颌骨的形态和结构。
8、观察新生儿颅标本,确认其形态特点。
9、活体触摸,确认枕外隆突、乳突、颧弓、下颌角等重要骨性标志。
实验二、上肢骨、下肢骨. .word资一、目的要求:掌握肱骨、前臂骨的形态、位置和主要结构。
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
掌握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掌握髋骨的位置、形态和各部的主要结构。
掌握股骨的位置、形成和结构。
掌握髌骨的位置,小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掌握各跗骨的位置关系。
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
二、标本:全身骨架标本、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标本。
全身骨架标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标本。
三、标本观察: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上肢各骨,观察其位置及毗邻。
2、观察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识别其形态及主要结构。
3、活体确认锁骨、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肱骨、外上髁、桡骨与尺骨茎突等骨性标志。
大学系统解剖学实验内容实验一骨学总论、躯干骨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骨的构造;2.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肋骨、胸骨的形态;3.理解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作业:1、简述骨的构造。
2、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3、在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哪些重要的骨性标志?4、何谓胸骨角?有何临床意义?5、绘图:P8:图1-1 全身骨骼实验二颅骨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脑颅、面颅各骨的名称、各骨在整颅中的位置关系。
2.掌握颅顶、颅底、颅前面及颅侧面的主要形态结构及重要的骨性标志。
3.掌握翼点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鼻旁窦名称、位置、开口。
作业:1、脑颅、面颅各由哪些骨构成?2、从颅底内面观,颅中窝可见哪些孔裂?其中哪些孔裂与眶相通?3、在活体上,能摸到颅骨的哪些重要的骨性标志?4、简述眶的交通?5、鼻旁窦有哪些?试述它们的位置和开口。
实验三四肢骨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上、下肢各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2.掌握四肢各骨重要的骨性标志。
作业:1、在活体上能摸到上、下肢骨的哪些重要骨性标志?2、肱骨下端和尺骨上端各有哪些重要结构?实验四关节学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的位置;3.掌握脊柱的整体观;骨盆的组成和形态;胸廓的组成、形态;4.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作业:1、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各有哪些?2、椎间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胸廓和骨盆的组成,结构特点?4、颞下颌关节怎样组成的?有何特点?5、膝关节有哪些辅助结构?有什么功能?6、为什么足跖屈时易发生踝关节扭伤?实验五头颈肌、躯干肌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的位置和起止,斜角肌间隙的围成及穿行结构。
2.掌握胸肌的分群,胸大小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形态和起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