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英国科技园典范--曼彻斯特科技园(20120325)
- 格式:pdf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31
典型园区园区定位园区功能园区配套园区优势斯坦福研究园(美国)//开发初期,大学半数改善交通条件、水电费用便宜、娱乐场所和美丽的景观充足的土地、关键人物愿意把土地用于轻工业、斯坦福的企业家精神、劳动力资源丰富、法律、会计、机修和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交通便利曼彻斯特科技园(英国)定位产业也是以知识、创意、高科技为发展动力的各类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商业服务、计算机软件、数码科技、工业技术、技术咨询、环境科学、以及公共服务通过鼓励、支持成长中的知识型高科技公司,来增强整个曼彻斯特地区的经济效益、创造力和技术竞争力业务拓展、免费推广服务、租客交流、国际交流、融资以及IT支持等全方位的商业支持服务交通便捷、毗邻大学校园、政府支持、公共关系资源丰富、学术科研资源丰富、班加罗尔科技园(印度)亚洲的硅谷//毗邻大学校园(技术和人才的依托和支撑)、政府的全力支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与周边产业园产生协同效应新加坡科学园必须是从事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方可入园,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计算机软件等产业高科技项目一旦孵化成功,即移到裕廊工业区设厂生产/交通非常便利、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严谨的管理作风,周到、细致的服务斯坦福研究园斯坦福研究园是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建立的。
它是在没有任何现成的研究园区模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在被广泛地认为是众研究园之祖。
本世纪前半期放牛牧马的地方,在50年代初、中期成了与斯坦福大学有紧密联系的一些新建的、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所在地,随后成为各种企业机构群,成为进行轻型制造、从事R&D及企业服务和企业总部的所在地。
其主要领域涉及电子学、航空和宇航、制药及化学部门。
今天,斯坦福研究园内已有50-60个公司,就业人员近2.8万人。
每年上缴给帕洛阿尔托市的财产税、销售税和公用事业费近1500万美元,大学每年也有近500万美元的收入。
园区建设驱动因素斯坦福研究园的产生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
高科技产业园创建策略研究——以英国剑桥科技园为例剑桥科技园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剑桥郡。
过去40多年,科技园区每年增加5000个就业机会,园区平均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6%,大大高出英国3%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这样一个经济效益日益增加和技术日趋先进的高科技园区已成为整个英格兰东部地区的发展中心。
剑桥科技园以发展知识产业为主要目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剑桥科技园的中心区为位于剑桥郡的紧邻剑桥大学的53万平方米土地(建筑面积达16.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311),距离伦敦60英里。
辐射区包括诺维治市和伊普斯维奇镇的9所大学周边区域,近东部出海口。
此三地区形成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三角“技术走廊”地带。
自剑桥科技园出发,有多条公路可达周边大城市,如伦敦、诺丁汉、布莱顿等。
距伦敦等四大机场约1个小时车程,有直达伦敦、伯明翰等的火车和专线巴士,火车最快45分钟到伦敦King’s Cross站,30分钟到Stanstead机场。
剑桥科技园区位图一、“四阶段”的发展轮回目前剑桥科技园内有130余家公司,开展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软件、新材料和新能源相关的研究和开发。
全球创新网络中,剑桥科技园扮演着策源地和转化地的角色。
在剑桥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要素集群、产业集聚、创新突破、财富凝聚四个阶段构成发展的一个轮回。
1、利用全球资源建设基础设施:要素群集阶段要素群集阶段是每一轮新发展的基础,主要为新一轮的创新提供基础设施。
近几年,剑桥科技园不断发展壮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向全球吸引外资。
来自中国的启迪控股投资于剑桥科技园,在2018年7月建成开幕启迪剑桥科技园(TusPark Cambridge),园区包括4栋大楼,共计3.4万平方米。
该园区的建设将把启迪在科技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与剑桥在生命科技领域的人才和产业集群效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孵化培育大批初创型生物科技企业,在促进当地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带来更多跨国合作机遇。
城市更新改造案例:曼彻斯特城市更新项目1. 案例背景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英格兰北部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然而,在20世纪末,曼彻斯特的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形象衰退,被认为是“英国的卢尔德”。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曼彻斯特市政府决定进行城市更新改造,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2. 案例过程第一阶段:城市规划和设计曼彻斯特市政府成立了城市更新改造委员会,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公司,制定了全面的城市更新规划和设计方案。
在这一阶段,委员会与市民、企业和社区进行广泛的咨询和讨论,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确保规划和设计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第二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和设计方案,曼彻斯特市政府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这包括改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并增加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
此外,市政府还鼓励私人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第三阶段:旧城区改造曼彻斯特市政府将重点放在旧城区的改造上,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
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拆除老旧建筑,改建为现代化的商业、住宅和办公楼。
•修复和改造历史建筑,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
•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引入商业和文化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第四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改善曼彻斯特市政府通过吸引投资、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改善。
他们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建立了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吸引了许多高科技公司和创业者入驻,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动力。
此外,市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居民提升技能和就业能力。
3. 案例结果曼彻斯特的城市更新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升级,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英国曼彻斯特案例创意拯救了一个城市:曼彻斯特,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9世纪的时候,城市东部和北部形成专业纺织工业城镇,此后逐步成为欧洲工业和城镇化重镇。
1989年,政府决定重塑老城,发挥自身的文化艺术优势,一方面打破了经济衰落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让自身的文化创意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利用。
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第四大城市(仅次于伦敦,伯明翰,格拉斯哥),是城市重建的一个典范,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英国工业的发展历史。
现在,这里充满了电子气息,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七百多种行业,不仅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和就业中心。
曼彻斯特已经今非昔比。
狄更斯时代那种贫困的煎熬早已是尘封于历史的记忆,80年代独立朋克乐队所展示的黑暗与灭亡也随同JoyDivision那忧伤而悲观的声音一同远去。
过去15年来,这个城市已经发展出一种“早餐要饮香槟酒”的闲情逸致和注重享乐到几近轻浮的人生态度。
曼彻斯特曾是工业革命的开路先锋。
如今,它早已远离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岁月,反而跨进了打扮时髦、到处聚会寻欢的青春少年时。
当然,曼彻斯特也不是只有疯狂喊、嘴角起沫的足球赛和上等人聚会场所的喧闹作乐,这也有很好的博物馆,精美的食物和一流的购物环境。
到充满波希米亚气息的北区那些时尚酒吧和时装店当中穿梭一番,再到庄重雅致,风格泰然自若的凯瑟菲尔德区巡游片刻,然后再去见识一下同志村“大声说出来,什也不怕”的潇洒态度。
在这里呆久了,你也禁不住要被这座再生的城市所散发出来的自信所感染。
这个靠棉花起家的城市所以活力不减,是因她争取机会,乐于尝试、鼓励人们创业和革新的精神。
1996年的爆炸事件摧毁了曼彻斯特市中心,但居民很快就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并抓住那次机会重新建设市中心,建了新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充满奇想但又非常实用的现代建筑。
过去十多年中,文化创意产业对英国经济的作用早已为人共识,曼彻斯特作为英国西北地区的经济重镇,在经济转型时期对创意产业这一新经济部门的洞察力相当敏锐。
香港科技园(Hong K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中密度,科技园公司自主开发型科技园(1)概况科技园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占地22公顷,提供20幢具最先进实验室配套的大楼,提供办公室面积达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5,中密度科技园。
园区的目标:将带领香港在重点科技领域上,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创新科技发展中心,以及高增值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及服务业的枢纽。
园区的使命:Ÿ提供优质基建及支援设施,以促进重点科技领域的创新及科技发展,并提升制造及服务业的技术水平。
Ÿ为新成立的科技公司提供拥有全面支援服务的“科培计划”。
Ÿ透过举办顾问、培训及研究计划,以加强业界与大学/应用研究机构的合作。
香港科技园目前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
(2)特征位于港岛区市中心和中国大陆边界的中间点,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令科技园的交通变得极为便利。
提供一站协作式的支援服务。
沿海而建的大楼为各单位提供全海景景观。
(3)经验1)规划设计经验充分利用珍贵的海景资源,强调环境的可持续性。
以及设计配套的人性化和完整性。
2)开发运营经验强调园区公司一站协作式服务,以及引领香港在重点科技领域上的进步。
台湾新竹科技园(Taiwan Hsinchu Science Park)中密度,学院化、公园化和社区化型科技园(1)概况新竹工业园区位于新竹市东南部,园区用地约600公顷。
以美国斯坦福科学工业园区即硅谷为模拟样板,成为全球唯一成功翻版硅谷的科技园(亚洲三大科技园之一,其余两个分布是日本筑波和韩国大德)。
六大支柱产业,即集成电路、电脑及辅助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
就业人数达到10万余人,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的12.5%。
园区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大规模基建、制定优惠政策阶段;·高科技标准化生产主导阶段;·研发与生产平分秋色阶段;·力图研发活动为主的阶段。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 英国工业旅游企业案例:英国工业城市成功变身工业旅游目的地转型成功曾因“黑暗的撒旦磨坊”闻名于世,也曾一度成为工业革命肮脏的象征。
但如今,英国一些最大的工业城市却迎来了全新的春天,成为“时尚新潮”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虽然伦敦和爱丁堡仍然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热点,但曼彻斯特、伯明翰和格拉斯哥却毫无疑问成了他们强劲的对手,让大量的游客愉快的掏了腰包。
旅游专业人士表示,这种转变是因为出差的人们常常发现所到的城市充满“惊喜”,最终决定前往度假。
游客可观伦敦是国际游客的首选目的地,过去四年平均每年有1800万海外游客过夜,其次是爱丁堡1600万人。
彻斯特、伯明翰和格拉斯哥过去四年的平均海外过夜游客则分别达到1100万,1100万,600万,这些工业城市的游客正在拉近与伦敦和爱丁堡这些旅游大城市的距离。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曼彻斯特 - 拥有许多现代建筑,包括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部和索尔福德附近的洛瑞中心,蓬勃发展的艺术和文化场景以及世界级的体育 - 牢牢地位居第三,拥有约1100万国际游客。
以其“杰出”的艺术和展览而闻名的伯明翰页吸引了1100万名海外游客,而格拉斯哥 -现在因其风格、建筑和设计而闻名 - 迎合了650万名外国人。
下面就以曼切斯特为例,看看工业旅游对城市的推动作用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被逼转型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业重城曼彻斯特被迫走上「凤凰涅盘」般的转型之路。
曼彻斯特市开展城市规划运动,改善市容市貌,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物质环境,成功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并以其「创意产业」重赢世界瞩目。
1. 规划旧城改造,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曼彻斯特的转型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为首要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市民少开机动车,多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运输工具;推进供暖系统建设,对公共建筑和居民楼进行节能改造;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市政府等大力开发工业革命时代的历史遗产,如修缮改造、翻建许多弃之不用的老工厂、旧仓库,使之成为风格迥异的历史博物馆。
国外科创产业园区经典案例
国外科创产业园区有许多经典案例,我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
首先,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硅谷拥有众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Facebook等,以及众多初创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
硅谷的成功在于其长期以来对创新和创业的支持,以及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次,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地区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科技创新中心。
特拉维夫拥有众多科技公司和研发中心,尤其在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网络安全方面颇具声望。
该地区的成功得益于以色列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成功案例。
另外,中国的深圳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科技产业园区。
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
深圳的成功在于其政府的开放政策和对创新的支持,同时也受益于与香港的紧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
此外,新加坡的科技园区如新加坡科学园区(Singapore Science Park)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新加坡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科学园区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一个集研发、孵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这些国外科创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都得益于政府的支持、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经典案例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创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国内外产城融合案例分析,探析其在中国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产城融合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发与产业建设相结合的过程,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城融合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中国,产城融合也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选择国内外的产城融合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探索其在中国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一、国外产城融合案例分析1. 曼彻斯特市中心产城融合发展项目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产城融合发展项目是英国的一个典型案例。
该项目基于曼彻斯特的城市发展战略,将城市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新的商业、住宅、文化和娱乐场所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吸引力。
项目的核心区域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该区域由一系列高层商业大楼、酒店和购物中心组成。
这些建筑与曼彻斯特旧城区的历史建筑相结合,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2. 纽约切尔西市场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切尔西市场是纽约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市场,曾经是食品批发市场和制造业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市场衰落了。
2005年,纽约市政府决定对该区域进行产城融合开发,重建切尔西市场。
该项目将纽约市的娱乐、文化和制造业相结合,建造了一系列新的公共广场、高层住宅、办公楼和商业区。
其中,The High Line是该项目最著名的部分之一,该公共空间和步行走廊建造在一条废弃铁路上,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场所。
二、国内产城融合案例分析1. 浙江杭州CBD产城融合发展项目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该城市近年来开始注重产城融合发展。
浙江杭州CBD是杭州市的商业中心,其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将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中心。
在该项目中,杭州市政府引入了一些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阿里巴巴等,以加速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
与此同时,还建造了大量商业中心、办公楼和高端住宅,吸引了众多商业和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