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优质大果生产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0.79 KB
- 文档页数:2
生产优质冬枣要选好树形
要想生产出优质的冬枣,树形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开心形是生产优质冬枣的理想树形。
优质冬枣口感酥甜、果实均匀、果形美观、颜色纯正。
要想达到这一生产标准,一是要具备充足的通风透光条件;二是要将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防止徒长造成营养流失。
开心形树形就能很好地发挥以上优势。
开心形树形在修剪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扩张角度不能太大。
开心形树形枝间有充分的伸展空间,但四围果枝扩张角度不能太大,在角度上要留有余量,以防挂果后下垂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折枝。
对于侧枝稀少的树冠,中心直立枝也可保留,但要控制其生长,仅作稳固侧枝以防外劈的作用。
2.不留直立枝。
开心形修剪一般不留直立枝,对于直立枝的留存,仅限于辅助树体生长和将来调换枝头用。
对于留下来的直立枝更不能让其结果,直立枝结出的果实形体不均、品质不佳、畸形果多。
3.防止风折。
开心形树形在疏果、施药、开甲等方面,都比较方便。
但开心形树形在防风方面略有不足,在中后期管理上,对部分果枝要备足竹竿儿,给予“扶助”。
冬枣丰产四步走
整剪树形,强花促果。
及时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并在伤口处
及时涂抹或喷施斯高特清园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
同时
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倍加倍果树壮枝王和斯高特智能促
花控旺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防虫防病,安全树越冬。
虫害可使树体衰弱、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
要根据具体措施及时喷洒针对性药剂灭虫,同时加施倍加倍智能因子膜可增强
药效;秋末冬初,要涂刷涂杆神手,做好园地和树体的越冬抗寒准备。
要增施
肥强底墒,保障树体营养供给,确保树体的健壮,为来年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培肥地力,增强树势。
首先增强树体的各种必需元素的供给,特别是成园
土地,更要加大氮磷钾肥的投施。
要增施有机肥料,注意灌排水,保持适度墒情,适时喷洒倍加倍智能因子膜以保肥水之效,切实促进树体的强壮,增强其
抗病能力。
促花分化,均衡果率。
树体挂果的大小年使得树体承载失衡,既影响均衡
收益,也影响果园树体健康。
要在每年的枣树开花期喷施1~2次保花保果座果灵,即可大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
(秋风)。
绿色食品冬枣生产技术冬枣是枣树家族中成熟期晚、鲜食品质优的一个成员,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北、陕西、河南等省。
冬枣为喜温树种,在北方自然条件下,多于晚春才开始萌芽、展叶,日平均温度达到20℃左右进入始花期,22-25℃进入盛花期,果实迅速生长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成熟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生长期为180-210天,在年降水量400-600毫米的分布区中果实品质最佳,最易形成特产区。
冬枣对光照要求较高,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充实,因此在易受光照的山丘地区发展冬枣有着先天优势。
一、品种介绍我国冬枣的品种有20多个,但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的仅5~6个,主要产地在我国的山东省,下面为农民朋友们介绍几个很有特色的优良品种。
沾化冬枣:别名冻枣、水枣、雁过红,是目前品质最好的冬枣品种之一。
主要分布于山东的滨州、德州和河北的沧州、衡水一带。
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纵径2.7—2.9厘米,横径2.6—2.9厘米,平均果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
果肉绿白色到黄白色,细嫩多汁,甜味浓,略酸,株产25—30千克,10月中旬完全成熟,果实生育期为115—125天,为优良的丰产稳产型品种。
枣庄冬枣:别名冬苹果枣,是成熟期最晚、结实能力最强的品种,主产于山东枣庄市。
果实近圆形略扁,平均单果重22.2克,最大果重65克,质地松脆,肉厚核小,汁液多,味甜略酸。
平均株产35千克。
10月下旬果实成熟,最晚可延迟到11月上旬,果实生育期为125—135天。
大雪枣:产于山东的沂蒙山区,果大,扁圆形,纵径4.5厘米,横径5.3厘米,平均单果重43克,最大果重65克。
果实成熟时鲜红艳丽,有光泽。
果肉翠绿色,质地甜脆,风味佳。
该品种栽植当年就可开花结果,具有早实丰产特性,平均株产20千克。
10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0天左右。
二、立地条件绿色食品冬枣的生产基地应具有优良的自然条件:基地5公里以内没有污染源;土壤、大气和灌溉用水均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土壤以较肥沃的黏壤土和壤土为宜,土层深1米以上,土壤酸碱度pH6.2-7.8,有机质含量1.2%以上。
《冬枣丰产栽培技术》汇报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冬枣生物学特性•冬枣栽培技术•冬枣树的管理•冬枣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保鲜•冬枣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01冬枣生物学特性冬枣为落叶乔木,常呈灌木状生长,树体紧凑,树皮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光滑或有疏细毛。
冬枣的叶为互生,叶片椭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稍不对称,边缘锯齿较整齐。
冬枣的植物学特征冬枣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幼树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能力强,根系主要分布在20-80cm土层内。
随着树龄的增长,树高和冠幅也随之增大。
当树龄达到3-4年时,开始进入结果期。
冬枣的生长和发育特性冬枣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适应性较强,耐瘠薄,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
冬枣在年均温11℃以上、年降水量500mm以上、无霜期18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
对冬季温度要求不严,在-20℃低温下能安全越冬。
冬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02冬枣栽培技术苗木繁殖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砧木,如枣树、酸枣等。
砧木选择种子采集播种苗期管理采集健康、无病虫害的成熟果实,取出种子并清洗干净。
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按照一定行距和深度进行播种,并覆土浇水。
及时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根据土壤、气候和品种特点,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50-100株。
栽植密度采用正方形、长方形等栽植方式,确保树冠与行间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栽植方式栽植密度和方式整地深翻土地,碎土耙平,清除杂草和石块,使土地松软透气。
施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等,同时施用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等,以增加土壤肥力。
整地与施肥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次数,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水分吸收。
排水在低洼地块或雨水较多的地区,应设置排水沟,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灌溉与排水03冬枣树的管理通过修剪,调整冬枣树的形状和结构,提高产量和质量。
产的目标。
本文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种植方法、土壤管理、水分管理、合理施肥、整形修剪及花果期的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标准化栽培冬枣的关键技术,以更好地对冬枣进行栽培管理工作,提高冬枣的品质和产量。
冬枣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果树作物资源,由于冬枣具有品质高、营养丰富的特点,被人们所喜爱。
枣是山东省重点作物之一,近几年山东省滨州市通过加强冬枣示范园区的建设,改良品质和打造品牌等方式,将山东冬枣产业扩展到国内各个地区。
据统计,2020年秋收时节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的50万亩冬枣已经陆续成熟。
为继续使冬枣优质丰产,需不断提高标准化栽培技术,科学栽培。
一、建园1、园地选择冬枣的园地应选择地形开阔的地方,有充足的光照环境,日常的浇水灌溉要便利,园地周围应有便利的交通。
冬枣的种植还要考虑到土壤,土壤应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主,土壤应当肥沃深厚,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要大于1%,土壤的酸碱度最好在6.2-7.8之间,且土壤中的盐量成分不应高于0.3%,土壤的氯化钠成分不宜高于0.15%。
此外,冬枣的园地应远离风口,在山坡的阳面建园,坡度宜缓不宜陡。
2、品种选择和栽植方法在平原地区种植冬枣应选择金丝小枣砧木,在地势不平的山地主要种植酸枣砧木,冬枣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选择品质高的品种,如冀星冬枣和沧东1号等。
栽植冬枣通常使用单行栽植的方法,栽植的行距要比株距大,呈南北行向的长方形状。
栽植冬枣的密度要根据当地的条件来确定,通常种植的总面积约为667㎡,可以栽植45株到111株。
二、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和水分管理幼树在种植之后,要进行深翻改土,从定植穴的外围开始,在每年的秋季施基肥时进行翻耕,向外深翻0.5m到1m左右,回填土壤的时候结合有机肥,将有机肥和表土放在底层,把底层土放到表层,再对土壤灌溉浇水,使幼树和土壤紧密连接。
在中耕时要进行除草与覆盖,使土壤没有杂草,保持疏松。
在之后的一到三年时间里可以种植矮秆作物和绿肥作物。
关于水分管理,通常每年有四次集中灌溉时间,第一次在4月中旬结合施肥灌溉催芽水,第二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结合施肥灌溉开花水,第三次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幼果生长期灌溉促果水,第四次在冬季封冻前灌溉封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