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小学支教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21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音乐:长亭外“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选择用音乐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而有的人则选择离别的诗来表达心情。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芙蓉楼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
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知识备查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去到扬州,北上洛阳。
诗人此时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宁)任职。
诗人亲自送行友人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践行,并写下这首诗。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
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西安人,擅长七言绝句。
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诗家天子”之称,世称王龙标。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初读课文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f ú r óngluò h ú诗人的一位朋友写景叙事表明胸襟读好诗句的停顿。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精读课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冷的雨。
满江。
天刚亮。
指辛渐。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
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
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
如果。
问起或打听。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制的茶壶。
壶洛luòhú左右结构与“落”结合记忆上边是“士”,不是“土”,下边是“业”,不是“亚”。
古诗词鉴赏YI NIAN JI GU SHI CI JIAN SHANG YI NIAN JI GU SHI CI JIAN SHANG王羲之印A P P R E C I A T I O N O F A N C I E N T P E O T R Y小学一年级咏鹅————唐·骆宾王画—————唐·无名氏画鸡————明·唐寅静夜思———唐·李白悯农————唐·李绅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所见————清·袁枚目 录CONTENTA小池——————宋·杨万里江南——————汉·汉乐府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山亭夏日————唐·高骈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春晓——————唐·孟浩然风———————唐·李峤目 录CONTENTAtán ɡ luò bīn wáng (唐) 骆 宾 王赏析: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前两句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白”“绿”对照,鲜明耀眼,“红”“青”映衬,十分艳丽。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释义:“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é é é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鹅, 鹅, 鹅,曲 项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