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65.50 KB
- 文档页数:43
第一章绪论●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一词最早源于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938年写成的《实证哲学教程》提出的,他的意图是建立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过去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孔德将实证哲学分为五种基础学科,即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物理学,社会物理学即研究社会的学问。
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
●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
简而言之,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秩序的一般理论的预备性考察。
他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具体说是反对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
●社会学三大奠基人:迪尔凯姆,韦伯,马克思。
❖迪尔凯姆(1858~1917)Durkheim,mile 法国社会学家。
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论及其一系列社会学理论概念,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事实论、社会方法论、社会团结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 年2 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二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y课程编号:12600082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西方社会学理论这一门课比较全面而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外国社会学理论,尤其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注重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大家理论中的精华和经典著作,它对社会学或相关专业学生在深层次上理解社会、剖析社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它将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并与国际社会学界进行对话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重点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3学时)第一节生平与著述一、生平、学术背景二、著作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知识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难点二、科学体系的分类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的建立第三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重点一、社会静力学二、社会动力学三、动力与静力的关系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点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比较法四、历史法第五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重点一、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二、牧师的特殊作用三、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四、对孔德的评价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孔德的社会学理论及社会改革思想。
《社会学概论》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绪论
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重点掌握社会需要的概念,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马克思的社会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学要层次论。
第三章社会交往
重点掌握社会交往的概念及社会交往理论。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重点掌握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重点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家庭的涵义及功能。
第六章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通过教学重点掌握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管理及科层制的利弊。
第七章社区
重点掌握社区的概念,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第八章阶级与阶层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什么是阶级,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理论。
第九章社会制度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社会制度的涵义,社会制度的功能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第十章社会控制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社会控制的涵义、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地位
第^一章社会问题
重点掌握社会问题的涵义极其成因,我国人口问题与劳动就业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意义。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变迁理论和社会流动。
第十四章社会现代化
必须掌握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内容及特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及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的基本内容第十六章社会学发展综述
本章作为一般了解。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他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建议4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一般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㈠社会1、中国古书中的社会2、马克思的社会涵义3、总之,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
这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社会规定的关系,人们按着社会规范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㈡社会学1、社会思想与社会学:社会学的产生,吸取了古代社会思想的有益成分2、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科学条件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⑴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⑵社会学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⑶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⑷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⑸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㈢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2、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⑴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⑵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关系⑶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㈣学习社会学的意义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2、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4、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社会学概论,随堂练习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A 功能学派B 结构学派C 芝加哥学派D 结构功能学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中国最早进行独立社会调查的学者是()A 李景达B 张鸿钧C 陈达D 费孝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认为社会研究最适合中国国情,也是社会学中国化重要步骤的是()A 许仕廉B 孙本文C 吴文藻D 费孝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的学者是()A 晏阳初B 费孝通C 陈达 D孙本文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单选题) 中国倡导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人物不包括()A 孙本文B 吴文藻C 费孝通D 章太炎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6.(单选题) 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A 自然科学的发展B 社会变革的需要C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D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7.(单选题)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是()A 涂尔干B 韦伯C 斯宾塞D 孔德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单选题) 孔德的代表作品是()A 《实证哲学教程》B 《社会静力学》C 《社会学研究》D 《社会学原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9.(单选题) 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是()A 涂尔干B 斯宾塞C 韦伯D 萨姆纳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单选题) 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社会就会放任个人自行其是,涂尔干将此称为()A 失范B 失控C 失衡D 失调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二章社会与文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第一个给文化下了明确的定义,这部著作是()A《普通文化学史》 B《普通文化》 C《原始文化》 D《文化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A精神要素 B 语言要素 C 物质要素 D社会关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A 价值整合 B规范整合 C结构整合 D行为整合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单选题) 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是()A道德 B法律 C习俗 D宗教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单选题) 在调整人们行为的各种社会规范中,调整范围最普遍的是() A习俗 B 道德 C宗教 D法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单选题) 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A 社会关系B 社会行为C 社会制度D 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单选题) 社会的基本关系是()A 生产关系B 血缘关系C 地缘关系D 阶级关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9.(单选题) 被马克思称为“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的是()A 劳动B 阶级斗争C 文化发展D 价值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单选题) 最典型的初级社会关系是()A 家庭中的关系B 宗族中的关系C 部落中的关系D 师徒间的关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三章人的社会化A. B. C.A. B. C.A思想觉悟的提高 B综合素质的提高 C人的全面发展 D社会的发展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A社会化 B科学化 C现代化 D人性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人的根本属性是()A自然性 B社会学 C生产性 D文化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单选题) 认为“社会化是人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是() A弗洛伊德 B弗罗姆 C罗伯逊 D巴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单选题) 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具有()A自然性与社会性 B 主动性和能动性 C整体性和开放性 D强制性和能动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单选题)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是()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习惯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9.(单选题) 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A一般社会化 B一级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二级社会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单选题)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称()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正向社会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四章社会群体1.(单选题) 家庭的基础是()A生产关系 B两性关系 C婚姻 D社交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利益群体的产生源于()A个人社会特质的变化 B个人需求的变化 C社会文明方向的变化 D 经济基础的变革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我国的工会、妇联、学生联合会等属于()A经济利益群体 B社会公众利益群体C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 D机构性利益群体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将群体定义为“一大群或一小群的人”的社会学家是() A涂尔干 B韦伯 C斯莫尔 D马克思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构成群体的主体基础是()A群体成员 B群体目标 C成员关系 D行为准则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单选题) 既是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又是组织的灵魂的是()A群体成员 B成员关系 C行为准则 D群体目标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7.(单选题) 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8.(单选题) 最先提出内群体和外群体这两个概念的是()A巴克 B韦伯 C萨姆纳 D洛斯奇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9.(单选题) 提出“参照群体”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A库利 B巴克 C萨姆纳 D海曼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0.(单选题) 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大特点是()A 人数众多B 涉及范围广C 有自己的组织章程D 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A. B. C.。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社会学概论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共48学时。
考试课。
3学分。
社会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社会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作用、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
2.掌握社会有机整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的动态过程、社会的变迁及其规律性、社会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
3.熟练掌握社会构成、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的基本内容。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先修课程:无教材名称:《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资料:《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教程编写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社会学》,吴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现代社会学》,吴增基、吴鹏森,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三版)。
三、课程内容绪论1.社会学产生和发展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趋势。
3.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社会主要内容:社会的涵义;社会的特点;社会的功能;社会构成要素;社会的类型。
重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的特点。
难点:社会的涵义。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的类型和社会的功能;掌握社会的涵义、社会构成要素以及社会的特点。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主要内容:社会化的含义和本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和特点;社会角色。
重点:社会化的本质;人的社会化的特点。
社会角色的扮演和角色冲突。
难点: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角色冲突。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化的含义;掌握社会化的本质;了解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掌握社会角色的扮演和角色冲突。
第三章社会互动主要内容: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的类型、形式和功能;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集体行为的概念和种类;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