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误区九
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 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 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 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 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 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 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 度降低血压。
13
误区十
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 高血压 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 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 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 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 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 重等。
14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运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 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引 酒;保持正常体重,心理平衡.
6
误区四
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 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 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 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 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 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 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 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 而不应断然停药。
9
误区七
轻信广告 有些患者虽然发现已经患有高血压, 却轻信广告和“偏方”“验方”,大量服用降 压茶、降压片,把保健当成治疗药品,导致不 能及时正规治疗,使靶器官损害日益加重。一 般不同类的降压药物合用的原则是取其优点, 而各自的副作用又可抵消。
10
误区八
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 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 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 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 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 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 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 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 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 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 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