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尘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施工降尘降噪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噪音污染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对施工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施工降尘和降噪方案的制定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常用的降尘和降噪方案,以帮助建筑施工公司有效处理这些问题。
施工降尘方案:1.引进先进设备:使用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如水喷雾降尘装置、挂壁降尘装置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情况,并且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噪音。
2.现场管控措施:建立施工现场的临时围栏,并设置喷淋设备对裸露的土壤进行湿润处理。
另外,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防尘网,以减少扬尘范围。
3.化学药剂喷洒:适当使用环保型的化学药剂喷洒,可以将土壤表面的扬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遵循环保政策,确保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加强施工区域的清洁: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特别是在施工结束后,对周围道路和公共区域进行及时清理。
施工降噪方案:1.合理调整施工工序:为确保降噪效果,可以将噪音较大的工序安排在白天,减少对周边居民夜间休息的干扰。
2.使用低噪音设备:选用噪音较低的建筑设备,如使用电动设备替代传统的燃油设备,或选用具有降噪功能的机械设备,以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加强隔音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隔音处理,如在建筑物的外墙表面增加隔音材料,或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隔音板等,以减少噪音向周围居民传播的影响。
4.定期维护设备:及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噪音污染的增加。
综合来看,施工降尘和降噪方案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加强现场管控、适当使用化学药剂喷洒、加强清洁工作,以及合理调整工序、使用低噪音设备、加强隔音措施和定期维护设备等综合手段来实现的。
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降尘和降噪的问题,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共同努力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的生活贡献力量。
降尘名词解释
降尘,又称“落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
大气粉尘自然沉降量的监测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
降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
大气粉尘自然沉降量的监测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
[1] 降尘反映颗粒物的自然沉降量,用每月沉降于单位面积上颗粒物的重量表示(单位:t/km2·月)。
在空气中沉降较快,故不易吸入呼吸道。
其自然沉降能力主要取决于自重和粒径大小。
是反映大气尘粒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扬尘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及地方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要求,特制定本降尘专项方案。
二、目标1. 降低城市区域PM10、PM2.5等污染物浓度;2. 减少道路扬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3. 提高市民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组织机构成立降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降尘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
四、实施措施1. 加强道路保洁(1)增加机械化清扫保洁力度,确保主次干道每日清扫保洁不少于两次;(2)对背街小巷、路沿石、道牙缝、树穴等卫生死角进行精细化清理;(3)加强流动保洁,确保新区道路无白色垃圾、落叶、枯枝、积尘等。
2. 严格建筑施工管理(1)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洒水、覆盖、围挡等降尘措施;(2)对未采取降尘措施的工地,依法进行处罚;(3)对在建工地进行定期巡查,确保降尘措施落实到位。
3. 强化运输车辆管理(1)对重型运输车辆、渣土车、蓝牌货车等上路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清洁行动;(2)渣土车等重型运输车辆落实“黑转白”(新能源渣土车除外)措施;(3)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超载、遗撒等行为。
4. 加强绿化工作(1)对城区绿地进行常态化冲洗保湿作业;(2)对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冲洗,降低绿地扬尘污染;(3)加强对绿化人员的培训,提高绿化工作质量。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1)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2)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3)鼓励市民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环境。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降尘工作有序推进;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降尘工作顺利实施;3. 强化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落实降尘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4. 定期开展考核,对降尘工作成效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措施。
道路降尘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增加,道路降尘成为了当前城市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道路降尘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PM2.5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还可以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环境卫生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制定并实施道路降尘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道路降尘的意义。
道路降尘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减少道路表面尘土和颗粒物的扬尘,从而改善城市道路周边的空气质量,减少对市民健康的影响。
道路降尘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道路降尘实施方案。
1. 绿化道路。
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中央绿化带种植各类绿植,如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可以有效减少道路扬尘,吸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绿化道路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2. 道路湿化处理。
采用洒水车、喷水设备等对道路进行定期湿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道路尘土扬尘的情况,改善道路周边的空气质量。
此外,湿化处理还可以减少道路表面的磨损和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3. 道路尘埃减排。
对于一些尘埃污染严重的道路,可以采用尘埃减排技术,如道路封闭、覆盖、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减少道路尘土扬尘,改善周边空气质量。
4. 道路清扫保洁。
加强对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定期清理道路表面的尘土和垃圾,保持道路整洁干净,减少尘土扬尘的情况,改善周边环境。
5. 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道路降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道路降尘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道路降尘工作中来。
三、道路降尘实施方案的推进。
1.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道路降尘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道路降尘工作的落实。
2. 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道路降尘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
3.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到道路降尘工作中来,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创造更加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施工现场防尘降尘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的防尘降尘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会给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施工现场的防尘降尘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洒水降尘。
在施工现场进行洒水是最常见的降尘措施之一。
通过洒水可以有效地抑制施工现场的扬尘,减少空气中灰尘的浓度。
洒水可以使用喷雾设备或喷雾车进行,保持施工现场的湿润状态,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2. 覆盖物料。
在施工现场,裸露的土壤和物料表面容易产生扬尘。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覆盖,使用遮盖物或防尘布来覆盖土壤和物料表面,减少扬尘的产生和飞散。
3. 设立风网。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风网是一种常见的防尘降尘措施。
风网能够有效地阻挡风力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减少扬尘的产生。
通过设置风网,可以减少风力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减少灰尘的飞散,保护周边环境。
4. 合理规划施工。
在施工现场的规划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土方开挖和拆除工程的次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通过合理规划施工,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保护周边环境。
5. 定期清洁。
施工现场的道路和场地经常积累大量的灰尘和杂物。
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清理施工现场的灰尘和杂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扬尘的浓度,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6. 使用防尘设备。
在施工现场使用防尘设备是一种有效的防尘措施。
防尘设备包括防尘口罩、防尘眼镜等,可以有效地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对人体的危害。
7.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防尘降尘的关键。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确保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在施工现场进行防尘降尘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影响。
通过洒水降尘、覆盖物料、设立风网、合理规划施工、定期清洁、使用防尘设备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保护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道路降尘合理化建议
降尘是指减少道路上产生的尘土和扬尘,以改善道路环境和空气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合理化的措施,可用于降低道路尘土和扬尘的产生:
1. 道路保养:及时修复和维护道路表面,填补坑洞和裂缝,以减少尘土产生。
2. 清扫工作:定期进行道路和路缘的清扫工作,清除道路上的尘土和杂物。
可以采用机械清扫设备或高压水冲洗等方式。
3. 洒水降尘: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水车或洒水车对道路进行洒水,以降低尘土的产生和扬尘的飞散。
4. 绿化带设置: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或种植树木和草坪,可以减少扬尘并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
5. 路面覆盖材料选择:选择具有降尘效果的路面覆盖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或固化土壤等,可以减少尘土的产生。
6. 交通管理措施:采取交通管理措施,如限制超速行驶和减少交通拥堵,可以降低尘土和扬尘的产生。
7. 公众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家对尘土和扬尘问题的认识,促使每个人共同参与降尘工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降尘合理化建议,但具体适用的措施可能会因道路类型、环境条件和当地政策而有所不同。
在实施降尘措施时,建议与相关的市政部门或环保部门进行合作和咨询,以确保合理性和有效性。
降尘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降尘作业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旨在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降尘作业的相关内容,包括作业前准备、降尘措施、作业过程、作业后处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作业前准备:1.1 确定作业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降尘作业的区域范围,包括施工现场周围的区域,以及可能受到颗粒物扩散影响的区域。
1.2 制定作业计划:根据作业区域的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降尘措施的选择、施工时间和频率等。
1.3 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工具:根据作业计划,准备必要的降尘设备和工具,如喷雾设备、降尘剂、洒水车等。
二、降尘措施:2.1 喷雾降尘:在施工现场和周边区域进行喷雾降尘,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物的扩散。
喷雾降尘时,应注意喷雾的角度和喷雾剂的浓度,确保喷雾均匀且适量。
2.2 覆盖防尘:对于施工现场的堆放物料和裸露的土地,可以采取覆盖防尘的措施,如使用防尘网、塑料薄膜等,防止颗粒物的扩散。
2.3 洒水降尘:对于施工现场的道路和露天堆场,可以使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
洒水时,应注意水量的控制,避免造成积水和泥泞。
三、作业过程:3.1 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施工速度和施工方式,避免产生过多的扬尘。
可以采取分段施工、湿法施工等措施,减少颗粒物的产生。
3.2 管理人员监督:在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督降尘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降尘效果。
3.3 定期检查:对作业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降尘措施的有效性。
四、作业后处理:4.1 清理作业区域:作业结束后,要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清理,清除堆放的物料和残留的颗粒物,恢复环境的洁净。
4.2 检测空气质量:作业结束后,应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确保降尘作业达到预期效果,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3 记录和总结:对降尘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包括作业措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降尘作业提供参考。
环卫抑尘降尘措施
环卫抑尘降尘措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减少环境中的尘埃物质,提高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清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卫抑尘降尘措施:
1. 喷洒水雾:在城市道路、施工现场、建筑工地等尘埃较多的地方,通过喷洒水雾来降低尘土的飞扬、扩散,减少人们吸入尘埃的风险。
可以使用水车、水雾机、喷洒系统等设备进行喷洒。
2. 覆盖尘土:对于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矿石等材料,可以采取覆盖措施,使用塑料膜、草帘等材料将尘土覆盖起来,减少尘土的扩散。
3. 道路清扫:定期对街道、道路进行清扫,清除尘土和垃圾,减少尘土的源头。
4. 固化尘土:在尘土较多的场所,可以采用固化剂喷洒的方法将尘土固化,防止尘土的扩散和飞扬。
5. 环境绿化: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增加绿地覆盖率,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的产生和飞扬。
6. 施工尘控:在建筑工地等尘埃较多的场所,应采取遮挡网、湿式施工、封闭施工等措施,减少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7. 加强管理:加强对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扬尘源头等的管理,
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尘埃的产生。
8. 合理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合理规划道路和绿地布局,减少尘埃污染的可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环卫抑尘降尘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中的尘埃浓度,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清洁。
选作实验九大气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1[1]
1 目的
掌握重量法测定降尘的方法;
2 原理
大气中的灰尘因地心引力的作用而自然沉降在集缸内,样品经蒸发、干燥后,称重后计算降尘量。
计算的结果以每月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沉降的吨数(t/Km2.30d)表示。
方法检出限:0.2t/(km2·30d)
3 仪器
3.1 集尘缸:内径15±0.50cm,高30cm的圆筒形玻璃缸。
3.2 100ml瓷坩埚、500mL烧杯。
3.3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4 淀帚
3.5 电热板
3.6 分度值为1mm、量程为20cm的直尺。
4 试剂
4.1 乙二醇(C2H6O2) 2:分析纯
4.2 实验用水:蒸馏水
5 实验步骤
5.1 选择采样地点:在采样地点周围应没有高大建筑物及局部污染源。
为了防止测定时受扬尘的干扰,集尘缸应距地面5—12m,通常放在屋顶,并距屋顶1—1.5m。
并在清洁区设置对照点。
5.2集尘缸准备
于集尘缸中放入50~80mL乙二醇(4.1),以占满缸底为准。
再加入蒸馏水,加入的水量应据当地历年来的降雨量和月蒸发量而变化,干旱、蒸发量大的季节多加,多雨、湿度大的季节少加。
通常是加50—200ml。
加好后,罩上塑料袋,直到把缸放在采样位置再取下塑料袋,开始收集降尘。
记录放缸地点、缸号、时间(年、月、日、时)。
5.3 取样
一般是每月定期换取一次集尘缸(30±2d),取缸时核对地点,缸号,罩上塑料袋,记录取样的时间(年、月、日、时),带回实验室。
在雨季因降雨量大,须谨防缸内积水外溢,造成尘样流失,必要的时候可随时更换集尘缸,将前后收集的尘样合并后测定分析。
(注意:另外还要在清洁区选择一个对照占同样按照上述各步进行取样,以作对比)。
1[1]本方法与GB/T15265-94等效。
5.4 瓷坩埚的准备
将100ml的瓷坩洗净,编号,在105±5℃的烘箱内烘3h,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50min,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再烘50min,冷却50min,直至恒重(W2)(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4mg)。
5.5 降尘量测定
对样品采样地点、缸号进行复核,根据记录时间,计算实际采样天数,准确至0.1d。
用光洁的镊子将落入缸内的树叶,昆虫等异物取出,并用水将附着在上面的细小尘粒冲洗,弃去异物,用淀帚把缸壁擦洗干净,将缸内溶液和尘粒全部转入500ml烧杯中,在电热板上蒸发至20-30ml,冷却后,用水冲洗杯壁,并用淀帚把杯壁上尘粒擦洗干净,将溶液和尘粒全部转移到已恒重的100ml坩埚中,放在搪瓷盘里,于电热板上小心蒸发至干(溶液少时防止迸溅),然后放入烘箱于105±5℃烘干至恒重(W1)(同5.4步骤),集尘缸用尺子(3.6)测量内径(按不同方向至少测定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5.6 空白实验
取于采样用相同量的乙二醇采样操作等量的乙二醇于100mL恒重过的坩埚中蒸发至干并在105±5℃烘干至恒重,计算恒重后乙二醇的重量(W3)。
6 计算
降尘量(t/km2.30d)=(W1-W2-W3)×30×104/S×n
式中:W1—降尘、瓷坩埚、乙二醇蒸发至干并在105±5℃烘干至恒重后的重量,g W2—瓷坩埚重量,g
W3—与采样操作等量的乙二醇蒸发至干并在105±5℃烘干至恒重后的重量,g
S—集尘面积,cm2;
n—采样天数,(准确到0.1d)。
7注意事项
7.1 正确选择好监测地点,集尘缸支架牢固,避免扬尘影响。
7.2 集尘缸粘附尘粒用淀帚擦洗干净,使缸壁内表如初,从烧杯转移至瓷坩埚亦然。
7.3 依据降尘定义,应除去树叶,枯枝,鸟粪,昆虫,花絮等干扰物。
7.4 瓷坩埚在烘箱、搪瓷盘及干燥器中,应分离放置,不可重叠。
7.5 在蒸发过程中,要调节电热板温度,使溶液始终处于微沸状态,防止样品爆沸溅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