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共设施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6.63 MB
- 文档页数:174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的通知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的通知长政发〔2017〕1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现将《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2017年6月28日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城市土地资源,提升长沙城市居住公共设施配套及服务水平,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结合长沙当前和今后发展实际,制定《长沙市城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1.2适用范围市辖区内新建城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各县、市参照执行。
1.3目标和原则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以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资源共享的原则。
1.4设施分级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与本市行政管理体制对应,分为街道级和基层社区级两级。
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人口为5万-8万人,服务半径为500米-1200米,对应的行政辖区为街道;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人口为1万-1.5万人(3000户-5000户),服务半径为300米-500米,对应的行政辖区为社区。
1.5设施分类本《规定》所指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七大类:基础教育设施、行政管理与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其他设施。
关于公园公共设施的特色设计分析文仁玉【摘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是户外空间环境的重要构成元素,是连接人与环境的文化元素,并且还能够展现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地域特征.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地域影响下的城市公园公共设施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公园;公共设施;特色设计【作者】文仁玉【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区公园管理所重庆铜梁 4025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设施之一,公园的设计与设施配置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同时,公园还是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生活娱乐的一部分,是最为平常的一类景观。
公共设施是公园的主体之一,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公园公共设施也需做出一定的改变,以更好的承接城市的文化与灵魂,充分显示一个城市的特色。
2.1 功能角度功能性是公共设施最基本的属性,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工作时,需要对人、设施与空间环境三者之间的关联进行充分的考虑,但目前部分公园的公共设施由于缺乏合理性与整体性设计,使得城市公园公共设施的设置往往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在户外环境中,公共设施的设置也需要充分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残疾人、弱势群体、行动不便的人群,尽最大努力为其提供方便的户外活动设施。
只有充分考虑所有人的真正需求与心理感受,才可设计出适合所有人使用的公共设施,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的关怀程度。
2.2 审美角度在进行城市环境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工作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需求,还需要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
公共设施是公园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其中的每一个座椅、路灯等,均需要展现出其艺术性。
如果公共设施设计不具备美感,造型单调粗燥,必定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园的整体景观效果,从而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
九个公共设施案例分析目录一、公共信息设施——标识设施二、公共交通设施——公交站点——自行车停放设施三、休息游乐设施四、商业服务设施——售货亭五、公共管理设施——树池篱六、公共照明设施——广场照明七、公共卫生设施——垃圾箱八、公共配景设施——景观雕塑九、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卫生设施一、公共信息设施——标识设施一、标识设施——指在城市公共空间利用建筑、构筑物、场地、空间等设置的给人行为指示的公共服务设施。
具有显著的记号作用和通俗易懂的特点。
二、标识设施包括的内容:指示牌、门牌标识、路名指示牌、大楼指示系统、商业招牌、公交车站牌、交通信息屏、导游图等。
三、形式:屋顶塔式、独立式、地面固定式、壁面固定式、悬挂式等。
四、设计要点:1.醒目度。
即在视野中,标志较其背景更容易引起注意的程度。
醒目度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标识牌本身及其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标识牌的规划设计中标识牌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是标识设计的整体目标。
但标识不能过分与环境中各元素类似,其要具有足够的可识别性。
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的看到各种标识牌可以给游客节省寻找各种信息的时间,使游客的游览过程更顺利,节省游客时间,保护了游客的利益。
2.觉察。
即人的视觉系统从视野中感受到刺激的能力。
标识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传达信息,而信息传播是视觉传达的中心主题。
同时,与视觉传达有关的各要素中最重要的即是“色彩”,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
因此在标识设计创作中,不但要有主观性色彩的积淀和经验,而且要理性地运用各种色彩为标识设计服务。
3.视角。
即从观察者眼睛向标志长轴方向两端点的连线所夹的角。
景区标识的视角主要有平视、仰视、俯视、鸟瞰四种。
平视的效果给人感觉便捷、规则、有序;仰视的效果给人感觉稳定、雄伟、高大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标志性;俯视时标识给人一种随意、亲切的感受;平视视距是标识高度的1.5~2倍时,旅游者容易看清标识内容,把握标识全貌。
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设施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各种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公园、健身器材等等。
这些设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设计公共设施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等等。
本文将探讨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设计准则和最佳实践。
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性公共设施设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良好的公共设施可以改善人们的交通流动、休闲娱乐和日常生活。
以下是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环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比如,道路的宽度和流畅程度直接影响着交通流量和交通效率,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绿化环境则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场所。
2.提高社会效益:良好的公共设施能够提高社会效益。
例如,良好的交通设施可以减少交通堵塞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公园和休闲设施则可以增加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3.促进经济发展: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对于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良好的交通设施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输效率,促进货物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此外,公园和景区的建设也能够带动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地区的经济收入。
公共设施设计的准则和最佳实践在进行公共设施的设计时,设计师应遵循一些准则和最佳实践,以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一些设计准则和最佳实践的例子:1.安全性: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设施的使用者,如行人、自行车骑行者和驾驶员等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相应的安全设计。
例如,在设计道路时,需要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提供合理的人行道和过街设施。
2.可持续性: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追求可持续性。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优化能源利用、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等。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选择环保材料建设设施,并设置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易用性原则“一个商品售货员将饼干扔在你的脚下,而你不得不弯下腰将摔碎的商品捡起——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下,你十之八九会非常生气并将你的愤怒表达出来,但自动售货机这样做的时候,…..。
”很明显,很多具有明确产品属性的公共设施设计缺乏“可以被人容易和有效使用的能力。
”我们有时不得不在自动取款机前等待前面的老人一遍有一遍的重复错误操作,而无法施以援手。
这就是公共设施缺乏易用性所造成的困扰。
易用性(Usability)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是否好用或有多么好用”。
它是就有明确使用功能的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原则性问题,比如垃圾桶开口的设计就既要考虑到防水功能,又不能因此使垃圾投掷产生困难,或是人们在使用自动取款机时,如何可以不再使用容易忘记的密码确认方式,如何可以在操作完成后记得取回银行卡。
这些都是公共设施设计时应该考虑的易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笔者曾在公共设施设计专题课程中向学生提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儿童在广场中玩耍时不慎被某些公共设施所伤害(如公共座椅的金属扶手、公共电话亭侧面挡板边沿),那么,这种意外伤害的责任较多的应归咎于设计者,还是使用者(这里特指儿童)呢?”多数学生认为责任应是儿童的玩耍调皮或父母缺少看护造成,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是设计师的设计疏漏所引起的,笔者赞同少数学生的观点。
作为设置与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参与者与使用者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行为,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耍嬉闹,这是不能改变的,而能改变的是以儿童身高作为一个尺度,低于此高度的公共设施均应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及形态的安全性,在设计伊始便尽量避免对使用者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通常情况下,在公共休息区内,或在公共座椅的周围应设置垃圾桶,而垃圾桶的数量应于公共座椅的数量向匹配,太多会造成浪费,而太少则会诱使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公共设施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公共设施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2. 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公共设施设计。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公共设施图片、设计图纸等。
2. 学生准备:彩色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公共设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公共设施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公共设施是指为公众提供生活、工作、娱乐等服务设施的总称。
二、讲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1. 教师讲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舒适性、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等。
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公共设施设计实践1. 教师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公共设施进行设计,如:公园座椅、公共厕所、公交车站等。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注意遵循设计原则。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公共设施设计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各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反思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收集生活中的公共设施图片,分析其设计特点。
2.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作业,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设计实践情况。
2. 设计方案:评价学生设计的公共设施是否符合设计原则,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局关于2017年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厦府办[2017]46号【发布部门】厦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3.27【实施日期】2017.03.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局关于2017年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7〕4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建设局制定的《厦门市2017年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3月27日厦门市2017年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市建设局)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17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闽委〔2017〕4号)和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17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厦委〔2017〕14号),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已列入省、市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落实2017年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厦府〔2016〕155号)要求,现制定我市2017年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如下:一、目标任务以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为目标,结合我市交通疏解工作,建设一批公共停车设施,确保全市2017年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4000个以上,重点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医院、产业园区、大型商业设施、街镇村居、旅游景点等交通拥堵区域的停车难问题。
二、工作内容按照“五个一批”建设计划,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一)确保年内完成“投用一批”项目35个,具体分布是:1.市级项目8个,新增停车泊位4087个,主要为市级建设项目或市属国有企业建设的项目。
其中市政集团建设项目3个,新增停车泊位1360个;市土总利用收储用地建设地面公共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泊位427个;厦门大学演武操场地下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300个。
《公共设施设计》教案一等奖《《公共设施设计》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公共设施设计》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设计流程,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材料设计景观设施。
2.了解生活中的设施,提高生活品味。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材料,设计美观、实用的公共设施。
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来建立与使用功能相适应的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视学生所要设计的设施而定。
教学过程:1.欣赏身边的公共设施,请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评述,列举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教师展示课件)2.找出学生自己喜欢的公共设施,并分析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生活的小区需要哪些公共设施,什么造型、风格、色彩的公共设施能与小区的环境相协调。
(提示:根据公共设施的功能,分析其造型、材质设计的特点,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地域等特点。
)4.学生制作(分8个小组合作)5.鼓励学生将本组最满意的.设计展示、给大家,、先请学生自评,讲讲自己作品的优缺点,然后他评。
6.教师小结。
(明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要不断进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公共设施设计》教案一等奖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设计流程,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美观、实用的公共设施。
通过学习,了解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课件展示风格多样的公共设施设计,引起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关注。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众多的公共设施设计,找出自己喜爱的公共设施设计,并且分析喜欢的原因。
提示讨论:什么样的公共设施设计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生活的小区需要哪些公共设施,什么造型、风格、色彩的公共设施能与小区的环境相协调。
提示:根据公共设施的功能,分析其造型、材质设计的特点,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地域等特点。
公共设施设计六篇公共设施设计范文1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的转变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价值观,对公共设施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
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来说,颜色设计是不行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影响人们对公共设施看法和态度的因素之一。
城市公共设施颜色设计概述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包括公共汽车站、电话亭、指示牌、邮筒、垃圾筒等,假如把城市还原成一个构成体,那么这些公共设施可以看成是点的元素,他的颜色可以做为城市整体颜色的点缀色,是城市颜色环境的点睛之笔,对城市的人文颜色环境起着不行低估的作用。
城市公共设施颜色设计是从微小处体现城市颜色设计的别具匠心。
城市整体颜色体现了城市的整体环境和主色,整体颜色包括了建筑物颜色、公共设施颜色和自然景观的颜色等,其中点睛的颜色就是公共设施颜色。
美学性、区域文化性和协调性是城市颜色设计必需重视和强调的,应当在仔细讨论颜色的状况下,通过敏捷的运用和创新的设计来满意公共设计的颜色要求。
优秀的公共设施颜色设计,首先应当满意的就是合理性。
确定城市公共设施颜色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一是美学设计,体现出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特点;二是整体协调性,建筑物和公共设施都要体现出人性化和情感化的特点;三是区域文化协调性,要保证城市颜色和文化的连续性,不仅需要时间连续还需要空间连续。
公共设施颜色在肯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颜色分布规律和颜色进展历史,某种颜色很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例如对颜色相当重视的城市――印度,在印度西部有四座城市可以分别用四种颜色代表。
城市公共设施颜色设计的原则分析1规划原则人们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体现出来,我们应当着重分析人们的心理特征和成功特征,才能真正让城市公共设施满意人们的需求。
例如在人们休息时坐下,这是种生理需求,而在休息是人们会有意无意的与其他人隔开,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因此在设计休息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时,可以将设施的高度设计得略微不同,又能满意人们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