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强浮力公式

压强浮力公式

压强浮力公式

压强浮力公式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浮力=体积x密度x重力加速度。

压力=单位面积受到的力,单位为帕斯卡(Pa)。

这两个公式可以结合起来,得到压强浮力公式:

P = ρgh。

其中,P表示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物理浮力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浮力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关于浮力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物理关于浮力压强的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

压强公式

压强公式 P=F/S 公式 P液=pgh 重力G=m g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pgv 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为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示重法:F浮 =G-F液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G ,物体浸在液体中时的示数F液。 密度公式 p=m/v v=m/p m=pv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 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反向:F=F1-F2 (F1>F2)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 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 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压强的定义式是P=F/S。 P=ρgh是由公式P=F/S推导而来,P=F/S=G/S=ρVg/S=ρShg/S=ρgh 由此可以看出,P=ρgh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液体、气体产生的压强及柱形均匀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 =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 =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力。虽然压力通常由重力引起,但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等于物体 的重力G。固体可以传递压力,而重力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 静止不动。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公式为P=F/S,其中F为压力,S为受力面积。对 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公式为P=ρgh。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应用时,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例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例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液体的压强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使用压强计。液体对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压强公式可以通过建立理想模型法进行推导。 标准大气压是指支持76厘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它可以用 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如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或 1.01×10^5帕斯卡。另外,标准大气压也可以达到 2.02×10^5 帕斯卡,这可以支持水柱高约20.6米。 大气压有以下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值与地点、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有关。通常来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在海拔3000米以下,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帕斯卡。气压计是一种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如果水银气压计挂斜,测量结果会变大。在无液

浮力压强综合计算技巧

浮力压强综合计算技巧 1.平衡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力,即F浮=G物。 2.阿基米德法:浮力等于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力,即F浮=ρ液V物g。 3.称重法:在浸入液体中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即F浸入=G物-F浮。 4.上下压力法:测量液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压力差,即F 浮=F下-F上。 二、综合计算方法 1.对于漂浮和悬浮的情况,优先考虑F浮=G物,求出浮力后再综合阿基米德公式求出物体体积和密度等。 2.对于总压力的计算,可以使用公式法或者法,其中公式法是根据总压力等于总压强乘以底面积,而法是将总压力分解为物体重力、液体重力和重力的和,再计算总压强。 三、注意事项

在综合计算时,一般情况下会综合浮力求出物体体积,质量和密度题目会给出其中一个量,懂两个量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另外,在计算压强时,要注意区分液体的密度和高度,以免计算出错。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 为千克/米3;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牛/千克;h为液体自 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为米。从公式中可以得知,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公式P=ρgh只 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因此,在计算液体压强时,判断出h的大小是关键。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采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是通过液体压强计中两玻璃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西,使问题简化了。控制变量法是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密度不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3篇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3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愿你从容不迫,待你潇洒凯旋。中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今日有心苦勤奋,明朝一举步青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 压强公式:P=F/S 【P】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N/m 【F】单位:N 【S】单位:m 4. 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F↑ 2)F不变S↓ 3)F↑ S↓ 5. 减少压强的方法:与上相反。 6.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7.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8.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ρ是密度 g=9.8N/kg h是深度】 9. 由液体压强公式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 证明大气压强值的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 11.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印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帕=10.34m水柱 1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速度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6.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7.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水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 1)FG [上浮] 3=F=G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密度的大小】 1)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 18.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9.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金木哦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20.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gV 21. 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量法:F=G-F 2)压力差法:F=F-F 3)阿基米德原理:F=G=ρgV 4)平衡法:F=G 22. 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原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冲进米芾小于空气的气体。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 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ρgh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注意:h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 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 室内 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 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水塔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点总结 上学期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压强和浮力

压强和浮力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增大; (2)F不变,S 减小; (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 (1)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 (2)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3)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 (4)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

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

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注意:h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 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 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在力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液体是指没有固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液体无处不在,如水、油等。液体的特性使得它们具有很多独特的力学性质,其中包括压强和浮力。 一、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在液体中,每一个微小的表面积都会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力,这些撞击力共同作用于单位面积上,即产生了压力。液体的压强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压强 = 力 / 面积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中的压力是与深度成正比的,即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也会增加。这是因为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所以在液体中的每一点,压力是相同的。 二、液体的浮力 液体的浮力是指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力。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在液体中的排开的液体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 =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液体表面,并且指向上方。当物体在液体中 的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在液体中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会浮起来。浮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三、压强与浮力的关系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 体浸泡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 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又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液体的体积乘以重力加速度。因此,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浮力: 浮力 =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 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体积 × g 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浮力公式,液体的浮力与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和重力加速度都有关系。而压强与浮力有着 相似的原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都 有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浮力有着相似的原 理和计算方式。 结论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是我们在力学中常见的概念。液体的压强与液体 的深度成正比,而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成正比。 压强和浮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使用相似的计算方式,都与液 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相关。深入理解和应用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的原

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F=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

浮力压强综合计算技巧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 G物 G物G物 F浮 F浮F 浮 F浮F浮 F支持力F拉力 F拉力 G物G物

方法技巧: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对液体压强P=ρgh公式的理解 1.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2.公式P=ρgh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 3.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如图所示,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cm,乙图中B点的深度为40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50cm。 4.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ρ的单位用kg/m3,h的单位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5.两公式的区别与联系:P=是压强的定义式,P=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是普遍适用的;而P=ρgh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通过P=推导出来的,所以适用于液体。 6.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时,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不易测量或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它的大小,我们用“转换法”,通过液体压强计中两玻璃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两,使问题简化了。 由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两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密度不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 二、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的测力计测浮力)。?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4)平衡法:F浮=G物,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自由状态的物体。 三、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 (1)物重G与示重F; (2)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 (3)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 (4)上浮、漂浮、悬浮;?

压强和浮力物理知识点总结

压强和浮力物理知识点总结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 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ρgh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注意:h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

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 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水塔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 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相同,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船闸————可以供船只通过。 10、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11、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12、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实验是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做出的,托里拆利实验也证明了自然界中真空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Pa,即P0=1.01×105Pa. 它大约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晴天时比阴天时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13、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14、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内部气体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时,内部气体压强就减小。 15、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浮力水深公式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具体用哪一个要看所给的条件而定.希望通过以下题目的训练,并不断总结,能让你在今后做浮力计算题时有所帮助的,愿你的不懈努力能给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方法一、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F 向上 =P 向上S=ρ液gh 1 S , F 向下=P 向下S=ρ液 gh 2S ) 方法二、称重法:F 浮=G -F(G:物体本身的重力;F: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方法三、原理法:F 浮=G 排= m 排g =ρ液gV 排 (注意:G 排:指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m 排:指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指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V 排:指物体排开的液 体的体积。) 方法四、 平衡法: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 浮=G #1、弹簧测力计下挂吊着一个重为1.47N 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 ,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 #2、体积为100cm 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 3 的煤油中时浮力是多少? ( g=10N/kg) #3、。现有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其上表面距水平面2.5 cm ,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 g=10N/kg) #4、边长为0。05m ,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 上表面与水面 第3题图

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 边长为0.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 /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浮力的五个计算公式

浮力的五个计算公式 浮力的五个计算公式 1、浮力的最原始的计算公式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即,F浮=F 向上-F向下,“F向上”指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力,F向下则相反; 2、根据漂浮、悬浮的物体浮力与自重相等得出:F浮=G物、ρ液gV排=ρ物gV物;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得到:F浮=G排=ρ液gV排; 4、利用测量浮力时,F浮=G物-F拉; 5、压力差法:F浮=F↑-F↓(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的作用,便向容器壁、容器底流动而产生压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和容器壁也对液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液体之间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压强。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与深度成正比,同一水平面上,液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相同。 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液体保持静止状态。因为液体具有压强,它们之间才会相互支援,相互联络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液体中任何一点液压的改变,都会形成压强差,从而引起相邻液压的改变。液体就会打破平衡状态产生流动。 1、液体和液体之间相互产生浮力,压强是产生浮力的原因。 2、浮力和它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液体保持平衡状态。 3、浮力的性质、大小并不会因外来物体浸入而改变。 浮力的计算公式 浮力公式的推算 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S-P向下*S =ρ液*g*H*S-ρ液*g*h*S =ρ液*g*(H-h)*S

=ρ液*g*△h*S =ρ液*g*V排 =m排液*g =G排液 (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一般作为浮力产生原因,在同步学习(平时的考试)中,考一道填空或选择。在中考中不常出现,如果出现也只是考一道题。还要注意在最后一道浮力计算题中——不会做时,别忘了想想它。 (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与“F浮=ρ液gV排=G排液”的联络,明白就够了,不会考。(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所以不考。) (3)“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推算”的——直接由阿基米德原理把文字表述变成式子就行了: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 (4)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 ρ物>ρ液,下沉,G物>F浮 ρ物=ρ液,悬浮,G物=F浮 ρ物<ρ液,上浮,(静止后漂浮)G物=F浮 初中浮力的计算公式 ①F浮=G-F拉(视重)(适用条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 ②F浮=F下-F上 ③F浮=G排液 ④F浮=ρ液gV排 ⑤F浮=G物(适用条件:漂浮和悬浮的物体) 浮力的计算公式(初二) F浮=ρ液gV排 公式描述:公式中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单位牛顿,V为排开液体的体积,m为质量。 浮力的所有计算公式

浮力压强综合计算技巧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 ρ = = 一般情况下会综合浮力求出物体体积,质量和密度题目会给出其中一个量,懂两个量后就可以求出 == = V总=V水+V = G物 G物 G物F浮 F浮F 浮 F浮 F浮 F支持力 F拉力 F拉力 G物G物

) 一、计算压强的方法 方法技巧: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对液体压强P=ρgh 公式的理解 1.由公式P=ρgh 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2.公式P=ρgh 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 3.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 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判断出h 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如图所示,甲图中A 点的深度为30cm ,乙图中B 点的深度为 40cm .丙图中C 点的深度为50cm 。 4.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ρ的单位用kg /m3,h 的单位用m ,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 5.两公式的区别与联系:P=是压强的定义式,P=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是普遍适用的;而P=ρgh 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通过P=推导出来的,所以适用于液体。 6.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时,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不易测量或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它的大小,我们用“转换法”,通过液体压强计中两玻璃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两,使问题简化了。 由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两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密度不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 二、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F 浮=G -F(用弹簧的测力计测浮力)。 (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或F 浮=ρ液V 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4)平衡法:F 浮=G 物,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自由状态的物体。 三、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 (1)物重G 与示重F ; (2)物重G 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 排; (3)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 (4)上浮、漂浮、悬浮;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压强和浮力

《压强和浮力》 1.叫做压力。压力作用在(作用点)上,方向,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3.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是。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面积的单位必须用. 压强的大小同时受、两个因素影响,压力大,不一定大;压强大,不一定大。 4.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 ,(2),(3)。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2)(3) 5.举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各两例: 6.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7.液体由于受力的作用和具有性,所以液体给 、和都有压强。 8.液体内部压强向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的大小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大的压强大。 9.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有关,而与液体的、等无关,液体的压强公式有。式中ρ液的单位一定要用,h的单位要用,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是. 10.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它是根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 11.、等日常事例证明了气体存在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大气压强会随增大而,大气压强还与、有关,冬天的气压比夏天,晴天的气压比阴天。 12.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国科学家,他认为1标准大气压强相当于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算出一标准大气压的值p0=

= ,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具体关系是。高压锅就是 应用了原理。 13.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14. 浮力的概念 (1)定义: 叫浮力. (2)方向: (3)原因: 15.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2)数学表达式: F浮== (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 16.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状态下)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和的大小. (2)当上浮 当下沉 当悬浮 (3)比较实心物体的与液体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当上浮 当下沉 当悬浮 (4)应用: 、、等是物体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际应用. 17.物体的漂浮条件 (1)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 (2)应用: 轮船. 其中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满载时 . 18.悬浮和漂浮的异同点 (1)相同之处: (2)不同之处: ①排液体积 :悬浮时,对实心物体而言,V排 V物;漂浮时,V排 V物. ②密度不同:对实心物体而言悬浮时, ρ物ρ液; 漂浮时ρ物ρ液. 19.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即 . (2)利用实验称重法求浮力, 即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即 (4)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平衡法)求浮力, 即(前提:物 体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