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铝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4
铝的知识点总结高中1. 铝的发现历史铝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12年,一位丹麦化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厄歇德发现了铝。
当时,铝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金属,被认为比黄金更宝贵。
直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查尔斯·马丁和美国发明家保罗·赫鲁输的使用了电解法成功地生产出了纯铝,才使铝的生产成为可能。
2. 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柔软、轻质、有延展性和导热性的金属。
它的熔点为660.37°C,沸点为2467°C,密度为2.7g/cm³。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很好的热传导材料。
3. 铝的化学性质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能与氧、氮、硫等元素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在空气中,铝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其不被进一步氧化。
此外,铝还能与酸、碱等发生化学反应。
铝的氧化物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被还原为金属铝。
4. 铝的结晶结构铝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原子都与其周围的12个原子相邻。
这种结构使得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能够用于制造一系列的形状复杂的产品。
5. 铝的生产工艺工业上通常通过两种主要方法来生产铝:铝的电解法和铝的熔炼法。
铝的电解法是指将氧化铝溶解在氟化铝熔剂中,经电解制取纯铝。
而铝的熔炼法是指将氧化铝和还原剂(如木炭)一起放入电炉中进行还原反应制得铝金属。
6. 铝的应用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在建筑领域,铝被用于制造门窗、天花板、墙板等建筑材料。
在汽车制造领域,铝被用于制造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
在食品包装领域,铝被用于制造易拉罐、食品包装盒等。
此外,铝还被用于制造航空器、火箭、铁路车辆等。
7. 铝合金铝合金是指将铝与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得到的材料。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导热性,因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常见的铝合金包括铝硅合金、铝镁合金、铝铜合金等。
8. 铝的环境影响铝的生产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高中化学】铝一、概况银白色轻金属。
有延性和展性。
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
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
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相对密度2.70。
熔点660℃。
沸点2327℃。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应用极为广泛。
二、性质1.铝为银白色轻金属。
有延展性。
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
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
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相对密度2.70。
熔点660℃。
沸点2327℃。
以其轻、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反射性和耐氧化而被广泛使用。
做日用皿器的铝通常叫“钢精”或“钢种”。
2.由于铝的活泼性强,不易被还原,因而它被发现的较晚。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创建电池后,1808~1810年间英国化学家戴维和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都曾试图利用电流从铝钒土中分离出铝,但都没有成功。
贝齐里乌斯却给这个未能取得的金属起了一个名字alumien。
这是从拉丁文alumen来。
该名词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对具有收敛性矾的总称,是指染棉织品时的媒染剂。
铝后来的拉丁名称aluminium和元素符号Al正是由此而来。
1825年丹麦化学家奥斯特发表实验制取铝的经过。
1827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并不断改进制取铝的方法。
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利用钠代替钾还原氯化铝,制得成锭的金属铝。
三、元素用途物质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因为铝有多种优良性能,所以铝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
1.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 g/cm,虽然它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Ⅰ、铝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②化学性质:Al—3e-==Al3+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2H2O==2AlO2-+3H2↑)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d、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Ⅱ、铝的化合物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与酸:Al2O3+6H+==2Al3++3H2O b、与碱:Al2O3+2OH-==2AlO2-+H2O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Al3++3NH3•H2O==Al(OH)3↓+3NH4+b、与酸、碱反应:与酸Al(OH)3+3H+==Al3++3H2O 与碱Al(OH)3+OH-==AlO2-+2H2O③KAl(SO4)2(硫酸铝钾)KAl(SO4)2•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KAl(SO4)2==K++Al3++2SO42-,Al3+会水解:Al3++3H2O Al(OH)3+3H+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知识点 1.铝与盐酸:2AL+6HCL=2ALCL3+3H2 气体2.铝与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气体3.铝与氢氧化钠:2Al+2NaOH+H2O=2NaAlO2+3H2气体4.氢氧化铝加热分2Al(OH)3=(加热)Al2O3+H2O5.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6.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7.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8.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9.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OH)3+NaOH=NaAlO2+2H2O10.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11.偏铝酸钠与盐酸(适量):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12.氢氧化铝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13.偏铝酸钠与盐酸(过量):NaAlO2+4HCl=AlCl3+2H2O14.铝和硝酸Al+6HNO3=Al(NO3)3+3NO2+3H2OAl+4HNO3=Al(NO3)3+NO+2H2O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3AlF6)降低其熔点.电解2Al2O3 Al(OH)3 (胶体) +3H+△。
高中化学课件铝高中化学课件:铝一、引言铝(Al)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原子序数为13。
在我国,铝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本课件旨在介绍铝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铝的相关知识。
二、铝的基本性质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约为2.7g/cm³,熔点约为660℃。
在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 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中等位置。
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铝能与许多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如与氧气、氯气、硫等形成相应的化合物。
此外,铝还能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相应的盐和氢气。
三、铝的制备方法1. 铝土矿的提取铝土矿是铝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
提取铝土矿的方法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铝土矿埋藏较浅的地区,地下开采适用于铝土矿埋藏较深的地区。
2. 氧化铝的制备将铝土矿经过破碎、研磨、浮选等工序,得到精矿。
然后,采用拜耳法或烧结法等方法,将精矿中的氧化铝提取出来。
拜耳法是将精矿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偏铝酸钠,再通过酸化、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得到氧化铝。
烧结法是将精矿与石灰石、煤炭等原料混合,经高温烧结,得到氧化铝。
3. 铝的冶炼铝的冶炼采用霍尔-埃鲁法,即在熔融的氧化铝中通入氯气,使其中的氧化铝还原成铝。
反应方程式为:2Al₂O₃ + 3C → 4Al + 3CO₂。
通过电解槽,将熔融的氧化铝和冰晶石(Na₃AlF₆)混合物作为电解质,通入直流电,使铝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成铝。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在阳极上与氯气反应,氯气。
四、铝的应用领域1. 建筑行业铝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铝合金门窗、幕墙、铝塑板等。
铝合金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高中化学元素铝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元素铝的基本性质;2. 了解铝的存在形式和化合物的应用;3. 掌握铝的化学性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能力目标:1.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铝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2. 能够理解铝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元素铝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铝的基本性质及应用;难点:铝的化学性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请学生回顾铝的常见用途,并讨论铝的重要性。
二、铝的基本性质介绍(15分钟)1. 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热导率;2. 铝的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
三、铝的存在形式及化合物应用(15分钟)1. 铝的存在形式:铝主要以矾土的形式存在;2. 铝的化合物应用:氢氧化铝用于制造陶瓷、氧化铝用于制造高档抗磨剂。
四、铝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性(20分钟)1. 铝的制备方法:铝的主要生产方法是电解法;2. 铝的反应性:铝与强碱、氢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五、实验环节(20分钟)进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
六、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引导学生对铝的学习进行回顾。
【布置作业】1. 思考铝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2. 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元素铝的基本性质、存在形式及化合物应用,掌握铝的化学性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环节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精神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三化学铝知识点化学是高中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本文将介绍关于高三化学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包括铝的性质、应用及其与其他元素的反应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1. 铝的性质铝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金属元素。
它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6.98。
铝的密度较低,约为2.7g/cm³,熔点较低,约为660℃。
此外,铝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够制成各种形状的铝制品。
2. 铝的制取和加工铝的制取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热法两种。
电解法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铝金属,而热法是通过还原铝矾土或氟铝酸钠来制取铝金属。
在工业上,常用的是电解法制取铝金属。
3. 铝的应用铝是一种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铝及其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结构零件,也可用于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的各种设备和产品。
此外,铝容器、铝箔、铝粉等也是铝的常见应用。
4. 铝与氧的反应铝与氧气反应会产生氧化铝。
这个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是铝常见的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反应。
2Al + 3O2 → 2Al2O35. 铝与酸的反应铝与酸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铝与盐酸的反应可以产生氯化铝和氢气。
2Al + 6HCl → 2AlCl3 + 3H26. 铝与碱的反应铝与碱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以产生氢氧化铝和氢气。
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7. 铝的腐蚀虽然铝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但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仍会发生腐蚀。
例如,铝在强碱性溶液中容易被腐蚀,生成相应的氢氧化铝。
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8. 铝酸盐的应用铝酸盐是由铝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铝酸盐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石膏、铝矾等。
以上就是关于高三化学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的介绍。
高中al元素知识点总结Al是铝元素的化学符号,原子序数13。
铝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属于主族元素之一。
在自然界中,铝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主要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也以矾石和黏土的形式存在。
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高度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因此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1. 铝的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铝的密度较低,为2.7g/cm3,属于轻质金属。
此外,铝还具有很强的耐蚀性,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可以有效地防止其进一步腐蚀。
铝不具有磁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通过轧制、拉伸和挤压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
2. 铝的化合物铝的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铝(Al2O3)和硫酸铝(Al2(SO4)3)等。
氧化铝是铝的主要矿石,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制备铝金属和各种铝合金。
硫酸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用于水处理、纸张制造、皮革处理和医药行业等领域。
3. 铝的应用由于铝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等特性,因此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铝及其合金在航天航空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制备飞机、航天器、导弹和卫星等。
此外,铝及其合金还用于制造汽车、船舶、铁路车辆、建筑材料和日常用品等。
由于铝具有可回收性,因此在环保意识增强的今天,铝及其合金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4. 铝的制备铝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氧化铝的电解法和金刚石的还原法。
氧化铝的电解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制备铝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氧化铝电解成铝金属和氧气。
金刚石的还原法是一种传统的制备铝的方法,通过高温下将金刚石和氧化铁还原成铝金属。
5. 铝的环境影响尽管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但它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铝的采矿和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尾矿,这些废渣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此外,在铝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铝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有关铝的高考知识点铝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Al,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
有延展性。
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铝的高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有关铝的高考知识1铝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
铝为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0C,沸点为24670C密度为2.7g·cm-3,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1.铝跟非金属反应:常温下,铝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
铝在空气中强热:4Al+3O22Al2O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
铝与氮气在高温下反应:2Al+N2 2AlN,铝容易和卤素反应,常温下和氯气激烈化合生成三氯化铝;在溴中燃烧铝粉生成三溴化铝。
在高温下也能和硫、氮气、碳直接化合成Al2S3、AlN、Al4C3(2000℃)。
2.铝与酸反应(1)与非氧化性强酸(稀硫酸、盐酸)反应:2Al+6H+ =2Al3++3H2↑(2)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3)加热时,铝与热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4)铝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H2。
3.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Al+6H2O=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
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4.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2Al+Fe2O3Al2O3+2Fe,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可用于冶炼Ni、Mn、V等难熔金属。
如10Al+3V2O55Al2O3+6V ,8Al+3Co3O44Al2O3+9Co,8Al+3Fe3O44Al2O3+9Fe等。
《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全解析》铝,作为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铝的世界。
一、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的密度较小,约为 2.7g/cm³,是一种轻金属。
铝的熔点相对较低,为660℃,沸点为2327℃。
在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的金属不被进一步氧化。
二、铝的化学性质1. 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与氧气反应:在常温下,铝表面的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
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铝能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铝。
4Al + 3O₂ = 2Al₂O₃。
(2)与氯气反应:2Al + 3Cl₂ = 2AlCl₃,反应剧烈,产生白色的氯化铝固体。
2. 与酸的反应(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铝与稀盐酸、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
2Al + 6HCl = 2AlCl₃ + 3H₂↑。
(2)与氧化性酸反应:常温下,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即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但在加热条件下,铝能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3. 与碱的反应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Al + 2NaOH + 2H₂O =2NaAlO₂ + 3H₂↑。
在这个反应中,铝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氢氧化铝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4. 铝热反应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铝和相应的金属单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例如:2Al + Fe₂O₃ = Al₂O₃ + 2Fe。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冶炼难熔金属等。
三、铝的化合物1. 氧化铝(Al₂O₃)(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高,是一种良好的耐火材料。
(2)化学性质:①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₂O₃ + 6HCl = 2AlCl₃ + 3H₂O,Al₂O₃ + 2NaOH =2NaAlO₂ + H₂O。
高中化学元素铝教案
主题:元素铝的性质及应用
目标:学习元素铝的性质、用途和应用,并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
1. 观察一些常见的铝制品,如铝箔、铝罐等,引导学生思考铝的特点和用途。
2. 提出问题:元素铝有哪些性质?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二、学习元素铝的性质
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
2. 化学性质: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三、探究元素铝的应用
1. 生活中的应用:铝锅、铝箔、铝制品等
2. 工业中的应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四、实验环节
1. 实验一: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箔,观察其反应现象。
2. 实验二:将铝粉加入稀硫酸中,观察氢气的生成。
五、课堂讨论
1. 铝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
2. 铝的回收利用对环境又何种好处?
六、作业
1. 练习册上有关铝的题目完成。
2. 备好下一堂课的实验材料。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元素铝的性质、应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其他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敬请期待。
高三化学铝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铝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它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反应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铝的性质铝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耐蚀性的金属,它的电导率和导热率都很高,因此在工业上有很广泛的应用。
此外,铝还具有低密度和良好的可塑性,常见的铝制品有铝箔、铝合金等。
二、铝的制取与加工1. 铝的制取铝的制取主要通过金属铝的电解法进行。
即将铝矾石与氢氧化钠在高温下熔融,再加入炭质阳极进行电解,最终得到金属铝。
2. 铝的加工铝及铝合金可以通过挤压、拉伸等加工方法来制造各种产品。
其中,铝挤压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通过使金属通过模具的挤压,可制造出形状各异的铝型材。
三、铝与非金属的反应1.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反应方程式为:4Al + 3O2 → 2Al2O3此反应是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典型反应,常见的铝制品在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2. 铝与酸的反应铝与酸反应可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3. 铝与碱的反应铝与碱反应可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四、铝的应用1. 铝的应用领域铝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
例如,铝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的结构部件,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轻量化程度。
2. 铝的日常应用铝的日常应用包括铝箔、铝制容器等。
铝箔广泛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由于铝的高耐蚀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保护食品的新鲜和营养。
五、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根据不同的元素掺杂和处理方法,可以制备出很多种不同性质的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引言概述: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铝》的相关内容。
铝的起源、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以及应用领域将被逐一探讨。
正文内容:一、铝的起源1.铝的发现历史2.铝的存在形式二、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a.密度、熔点和沸点b.导电性和导热性2.化学性质a.反应性b.与非金属的反应三、铝的制备方法1.金属铝的制备方法a.氧化铝的还原法2.铝合金的制备方法a.合金化学反应法b.熔化法四、铝的化学反应1.与酸的反应a.铝与盐酸的反应b.铝与硫酸的反应2.与碱的反应a.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铝与氨水的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a.铝与氧的反应b.铝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五、铝的应用领域1.工业领域a.铝制品制造b.铝合金的应用2.生活用品领域b.小家电制品总结: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具有较低的密度、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与许多化学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铝的制备方法包括还原法和电解法,而铝的化学反应与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都密切相关。
铝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工业领域和生活用品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铝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金属元素。
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铝》。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的密度较低,为2.7g/cm³,属于轻金属之一。
铝的熔点相对较低,约为660℃,易于加工和成型。
2.化学性质铝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铝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元素反应,如卤素、硫、氮等。
铝与盐酸和硫酸等强酸反应放出氢气。
3.合金性质铝具有良好的合金性能,可以与多种金属元素形成合金,如铜、锌等。
高中化学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铝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掌握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3. 理解铝与其他金属的比较,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铝的制备方法;3. 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铝与其他金属的比较;2. 铝的制备过程;3. 铝的腐蚀问题及防腐措施。
四、教学过程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在常温下呈银白色,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2. 铝的化学性质铝遇热能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是一种易氧化的金属。
同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气。
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也产生氢气。
3. 铝的制备方法(1)金属铝的提取:通过电解法从氧化铝中提取金属铝;(2)自然界中铝的分布:铝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石中;(3)造纸工业中的应用:铝具有良好的腐蚀性,可用于包装食品、药品等。
4. 铝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铝是航空材料的主要成分,轻便且具有一定的强度;(2)建筑领域: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门窗、幕墙等领域;(3)包装行业:铝箔被广泛用于包装食品、药品等;(4)交通运输:铝合金车轮、车身等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向学生介绍铝的基本性质和化学性质,讲解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展示铝的特性和反应性,激发学生的兴趣;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和深入。
六、教学反馈1. 练习与检测: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铝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3. 总结与展望:总结教学内容,展望铝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教案的指导,相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铝这一重要金属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同时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铝的离子方程式高中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之一,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通常学习到有关铝的离子方程式以及一些与铝相关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详细说明铝的离子方程式,并介绍一些铝的常见反应。
铝(Al)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13族。
它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6.98。
铝的外层电子结构为2s²2p⁶3s²3p⁶3d³4s²。
由于铝的外层电子结构不稳定,它很容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3价阳离子。
铝的离子方程式主要涉及到铝的氧化反应和铝的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铝会失去电子而被氧化为3价阳离子。
例如:2Al + 3O₂ → 2Al³⁺ + 3O²⁻在还原反应中,铝可以接受电子而被还原为金属铝。
例如:Al³⁺ + 3e⁻ → Al另外,铝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
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反应,例如:2Al + 6HCl → 2AlCl₃ + 3H₂2Al + 3H₂SO₄ → Al₂(SO₄)₃ + 3H₂在这些反应中,铝被酸氧化为相应的阳离子,同时氢气被还原生成。
此外,铝还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并生成铝盐。
这是一种常见的铝处理反应,也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经常涉及到的反应之一。
具体方程式如下:2Al + 2NaOH + 6H₂O → 2Na[Al(OH)₄] + 3H₂在这个反应中,铝被氢氧化钠氧化为铝的4价阳离子,同时氢气被还原生成。
铝还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具体方程式如下:2Al + 3Na₂SO₄ + 6H₂O → Al₂(SO₄)₃ + 3H₂ + 3Na₂O在这个反应中,铝被硫酸钠氧化为铝的3价阳离子,同时氢气被还原生成。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铝的反应是铝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具体方程式如下:2Al + 3Cl₂ → 2AlCl₃在这个反应中,铝被氯气氧化为3价阳离子,生成了三氯化铝。
总结起来,铝的离子方程式主要涉及到铝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以及铝与酸、氢氧化钠、硫酸钠和氯气等物质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总结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那么关于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了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一)、铝1.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因它是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
2. 铝箔的燃烧: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熔点(2050℃)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
3. 铝、铁钝化: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
4. 铝热反应:实验现象: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来。
引燃剂:镁条、氯酸钾;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5.离子共存: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二)、氧化铝1.熔点高: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
2.两性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氧化物,特别与碱的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工业制备铝:2Al2O3(熔融)=4Al+3O2↑(三)、氢氧化铝1.制备原理:命题角度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用氨水,而不能用强碱。
2.两性氢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氢氧化物,特别与碱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治疗胃酸过多:因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但可与胃酸(盐酸)反应,不能用强碱如NaOH。
4.明矾净水原理: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悬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方程式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2、铝热反应4Al+3MnO2=3Mn+2Al2O3(高温)3、氧化铝和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4、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5、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6、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8、三氯化铝和过量氨水AlCl3+3NH3+3H2O=Al(OH)3↓+3NH4Cl9、三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铝的毒理性质研究发现,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
铝的性质及应用一、铝的性质1.铝的物理性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密度较小(2.70g/cm3),熔沸点较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铝的用途常用于制造轻质合金,用于飞机、汽车、轮船部件;做导线、炊具、建筑装饰材料等.2.铝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1)与非金属反应223432Al O Al O ∆+= 23232Al Cl AlCl ∆+=2323Al S Al S ∆+=铝在常温下能很快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2)与氧化物的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高温 Al 2O 3 + 2Fe 2Al + Cr 2O 3 =高温 Al 2O 3 + 2Cr 特点:放出大量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本质:铝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应用: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Mn 等).(3)与酸的反应非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强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4)与强碱溶液反应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理解为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2Al + 6H 2O = 2Al(OH)3 + 3H 2↑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简写为:2Al + 2H 2O + 2NaOH = 2NaAlO 2 + 3H 2↑(5)与盐溶液反应 424323()3Al CuSO Al SO Cu +=+高温铝可以在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泼活泼性顺序表中排在铝后面的金属.例1.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A .1∶2B .1∶3C .3∶2D .1∶1解析:铝无论和强酸反应还是和强碱反应,产生的H 2的比例都是2Al ~3 H 2答案:D例2.某无色溶液能与铝粉作用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H +、2Mg +、Cl -、2Cu +B .3NO -、K +、Na +、H +C .Cl -、2Ba +、3NO - 、OH -D .OH -、Cl -、3HCO -、2Mg +解析:能与铝粉反应生成氢气的可以是酸液也可以是碱液,但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则无氢气放出,如浓硫酸、硝酸,答案:AC例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g ,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得到5.6L 氢气(标准状况),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A .镁和铁B .镁和铝C .铁和锌D .镁和铜解析:利用平均值法则,要产生5.6L 的H2需要镁6g 、铝6.75g 、铁7g 、锌16.25g ,所以混合物中必含有锌 .答案:CD例4.Na 、Mg 、Al 、Fe4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5g 的H2,则此混合物中必含____________.解析:此题用“摩尔电子质量法”即转移1mo1电子所需要金属的质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5/2×2=0.5mol ,平均摩尔电子质量:12/0.5=24g·mol -1因Na 、Mg 、Al 摩尔电子质量均小于24g·mol -1,所以混合物中必含有Fe.此判断方法又叫“平均值法” .。
铝高中知识点铝的基本特性铝是一种轻巧但坚固的金属,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它是地壳中第三最丰富的元素,只次于氧和硅。
铝具有较低的密度,优良的导热和导电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
由于这些特性,铝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密度和轻巧性铝的密度相对较低,约为2.7克/立方厘米,仅为铁的三分之一。
因此,相同质量的铝产品比其他金属更轻。
这使得铝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和其他需要轻量化的行业的理想选择。
导热性能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其导热系数约为237 W/(m·K)。
这使得铝能够快速传导热量,使其在制造散热器、汽车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导电性能铝也是优良的导电材料,虽然不及铜导电性能好,但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导电材料。
铝的导电性能使其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耐腐蚀性铝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这是由于其表面会自然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
这层氧化层能够有效地防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产生腐蚀。
因此,铝常被用于制造耐腐蚀的建筑材料、食品包装和化学容器等。
铝的制备方法铝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铝矿石的提取、氧化铝的制备和电解铝的精炼。
铝矿石的提取铝矿石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铝矿石是赤铁矿。
铝矿石的提取通常使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的方式。
提取后的矿石需要经过破碎、磨矿和浸取等步骤,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氧化铝。
氧化铝的制备提取出的铝矿石经过矿石选矿和冶炼步骤,可以得到含有氧化铝的矿渣。
通过酸溶解或碱熔的方式,将矿渣中的氧化铝分离出来。
然后,经过过滤、洗涤和煅烧等步骤,得到纯度更高的氧化铝。
电解铝的精炼氧化铝是铝的主要原料,但无法直接制备纯铝。
通过电解铝的精炼过程,可以将氧化铝分解成纯铝和氧气。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电解槽中的电解质——氟化铝。
在高温下,通过电流的作用,氧化铝被还原成纯铝,而氧气则被释放出来。
铝的应用领域铝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和建材铝和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建材领域。
高中化学元素铝及化合物认识
化学的世界是元素的世界,元素又可以组成物质。
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无机物模块),铝及其化合物是其中常考的一种繁杂的物质,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佳。
若能调整策略,对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并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前预习和学习,则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一、元素存在及含量(“一”表示无此项或不要求掌握)
元素存在状态含量
游离态无
地壳中居于第3位化合态铝土矿(Al2O3)等
二、原子结构及元素化合价
微粒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
式
电子式
元素主要化
合价
原子Al 1s22s22p63s23p13s22p1
+3
离子Al3+1s22s22p6一Al3+
三、单质
1、物理性质
物质颜色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Al 银白、金
属光泽
固
熔点不
高
轻金属小不良良良
2、化学性质
物质类别活泼金属单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还原性化学性质反应原理备注(相关现象等)
1 与非金属
单质
4Al+3O22Al2O3
2Al+3Cl22AlCl3
常温下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物保护膜
2 与酸2Al+3H2SO4Al2(SO4)3+3H2↑
3 与盐Al+3AgNO
3Al(NO3)3+3Ag
4 与强碱溶
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
NaAlO2偏铝酸钠
Na[Al(OH)4]
四羟基合铝酸钠
或2Al +2NaOH +6H 2O
2 Na[Al(OH)4]
+3H 2 ↑
5 铝热反应
2Al +Fe 2O 3
Al 2O 3+2Fe
Al 与Fe 2O 3为铝热剂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
6
与氧化性
酸
2Al +6H 2SO 4(浓)
Al 2(SO 4)3 +3SO 2 ↑
+6H 2O
Al +4HNO 3(稀)
Al(NO 3)3 +NO ↑+2H 2O
常温下遇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钝
化”
3、主要用途
导线;铝壶等生活用品;铝箔制作包装材料;合金制作建筑和交通运输材料等。
4、制备方法
2Al 2O 3 4Al +3O 2 ↑
四、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氧化物 颜色 状态 熔沸点 水溶性 Al 2O 3 白
固
高
不
2、化学性质
物质类别 两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 反应原理
备注
1 与酸 Al 2O 3+6H
+
2Al 3+
+3H 2O 2 与强碱 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3
通电分解
2Al 2O 3 4Al +3O 2 ↑
3、主要用途 耐火材料等。
五、氢氧化物 1、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水溶性
Al(OH)3
白 胶状固体 难
3、化学性质
物质类别 两性氢氧化物
化学性质 反应原理
备注 1 与酸 Al(OH)3 +3H +
Al 3++3H 2O
2
与强碱
Al(OH)3 +OH
-
AlO 2-
+2H 2O
冰晶石
电解 冰晶石
电解
或Al(OH)3+OH-[Al(OH)4]-
3 受热易分解
2Al(OH)3Al2O3+3H2O
4、主要用途净水,治疗胃酸过多等。
5、制备方法
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Al3++3NH3·H2O Al(OH)3↓+3NH4+
六、盐类
1、物理性质
物质颜色状态水溶性
AlCl3白固易溶Na[Al(OH)4]
(NaAlO2)
白固易溶2、化学性质
物质类别
AlCl3强酸弱碱盐Na[Al(OH)4]强碱弱酸盐
化学性质AlCl3Na[Al(OH)4](NaAlO2)
1 水解Al3++3H2O Al(OH)3+3H+AlO2-+2H2O Al(OH)3+OH-
2 与酸一Na[Al(OH)4]+HCl Al(OH)3↓+NaCl
Na[Al(OH)4]+4HCl NaCl+AlCl3+4H2O
3 与碱
Al3++3OH-Al(OH)3↓
Al3++4OH-[Al(OH)4]-
Al3++3NH3·H2O Al(O H)3↓+3NH4+
一
4 与盐
(溶
液)
Al3++3[Al(OH)4]-4Al(OH)3↓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Al3++3HCO3-Al(OH)3↓+3CO2↑
2Al3++3S2-+6H2O2Al(OH)3↓+3H2S ↑
Al3++3[Al(OH)4]-4Al(OH)3
↓
HCO3-+[Al(OH)4]-Al(OH)3
↓+CO32-+H2O
5 与CO2一
CO2(过量)+[Al(OH)4]-Al(OH)3↓+HCO3-
3、主要用途明矾[KAl(SO4)2·12H2O]用于净水等
七、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