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52.01 KB
- 文档页数:5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学科(时间:10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食品夹B .裁纸刀C .托盘天平D .瓶盖起子2.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 .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D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3.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A. 车能轻松上山,盘山公路可看作是一个斜面B. 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C. 将绳子把两根光滑的木棍绕起来,可以看作是滑轮组D. 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4.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 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900N ,且AB=1.8m ,BD=0.6m ,CD=0.4m ,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A.75N B.300N C.200N D.100N5.如图所示,AOB 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 为支点(OA<OB ,OD=OA),在A 端悬挂一重物G ,那么第2题图第5题图第4题图A. 在C点用力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B. 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一定是省力的C. 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向下方向最省力D. 在D点悬挂一个与G的重相等的物体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6.如图所示,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依次为F1、F2和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F2<F1<F3B. F3<F1<F2C. F1<F2<F3D. F3<F2<F17.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动力臂L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F-θ”图象和“F-L”图象中,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仍能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 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转动,则A.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B.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C.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D.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10.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在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A.220JB.22JC.2.2JD.0.22J11.如图所示,小宇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200N的物体,他手拉绳子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A.1000J B.800J C.600J D.400J12.要粗略测定一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A.该同学的质量 B.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C.单杠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13.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9s,乙用10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杆的平均功率之比为A.4:3 B.3:4 C.27:25 D.25:2714.一定质量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货物竖直向上运动时,4s时的速度小于10s时的速度B.2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等于8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C.0至6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小于6s至12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第14题图第11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D.货物在0至12s 内的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钢索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15.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为150N 的物体匀速提升1m 。
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第十五、十六章)(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安培B.伏特C.欧姆D.库仑2.(2016·曲江期中)如图所示,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已知电源电压为6 V,L1两端的电压为2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2 VB.电压表的示数为4 VC.电压表的示数为6 VD.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4.(2015·沈阳中考)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一定是串联的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5.(2016·邹平期中)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情况中,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的是(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1或L2中有一个发生了短路故障。
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电压表无示数,灯泡L1不发光B.电压表有示数,灯泡L2不发光C.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7.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B.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C.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D.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8.(2015·厦门中考)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
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B.金属是导体,非金属是绝缘体C.橡胶、玻璃、陶瓷一般是绝缘体D.固体是导体,液体是绝缘体10.下列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1、L2并联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 )11.如图所示是学校茶炉房为了方便学生打开水而设计的电路。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一)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有关分子热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用手捏海绵 ,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 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 .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 .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0℃的冰没有内能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的 __大的特性,在炎热的夏季,湖泊能(选填“吸收”或“放出”)较多的,从而调节周围的气温。
12、 20112 年 6 月 24 日,“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 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内能,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此时,舱壁内侧出现了大量小水珠,这是舱内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3、 1kg 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 ___(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 ,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14 、砂石的比热容为× 103J / (kg · ℃ )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当质量为30kg 的砂石放出×104J 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___________。
15.通常所说的“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做功可以生热”中的热是指;“沸水降温放热”中的热是指。
(均选填“内能” 、“热量”或“温度” )16. 一台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 ,则 4s 内活塞往复次,曲轴转动周,对外做功次,完成个冲程。
经典2018(含答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3)----------------------------------------------------------------------------------------------------2018.10.1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B.人体的正常体温是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D.重庆冬天的气温为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凇”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冰柱”的形成D.正在变小的干冰3.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蒸笼上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吸热形成的B.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加快衣服上的水分蒸发C.蜡烛燃烧会产生“烛泪”,“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D.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5.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B.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相互吸引D.在有些地毯的编织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为了使地毯更耐用6.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热学时的“物理学习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会升高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7.如图所示,用手拧松瓶盖后,在空气推动瓶盖冲出瓶口这个过程中()A.瓶口出现的“白雾”就是水蒸气B.瓶口“白雾”的形成需要吸热C.空气对瓶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该过程能量转换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和,、的金属箔都张开.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球先与验电器接触,发现的金属箔先闭合再张开;将与验电器接触后的金属球再与验电器接触,发现的张角变得更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带有同种电荷B.与金属球带有异种电荷,且所带电荷量大于金属球所带电荷量C.与金属球带有异种电荷,且金属球所带电荷量大于所带电荷量D.若带正电,在第、两次接触中都是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或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共12分)9.如图所示,图甲是用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________;按照图乙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10.牛肉面是全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端上一碗牛肉面,香味扑鼻而来,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_造成的;端碗时很烫手,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1.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塑料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带负电,那么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选填“一定不带电”、“一定带正电”或者“不带电或带正电”);如果将球和球靠近,则它们会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12.重庆一中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水.下表是其某次试验的记录数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算出,本次试验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________;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________.1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甲的初温为,乙的初温为,先把甲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了;取出甲,再把乙立即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了.假设热量和水量都没有损失,那么甲放出的热量甲和乙放出的热量乙的关系是甲________乙(选填“ ”、“ ”或“ ”),甲的比热容甲和乙的比热容乙的关系是________乙(选填“ ”、“ ”或“ ”).甲14.年月日晚上点,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呼啸升空,将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送入预定轨道,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步二阶段的大幕.火箭是利用自身携带的燃料与氧化剂燃烧时产生的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起飞后秒,火箭将不再垂直向上飞行,而是拐个弯,要沿着地球的倾斜度来飞行,来节省火箭的燃料.秒,二级火箭带着天宫飞出大气层,航天器顶部的整流罩通过烧蚀自己保护航天器.秒,火箭二级发动机在燃料用尽后停止工作,秒以后船箭分离,火箭将天宫二号送到预定轨道,火箭的使命至此结束.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与物理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相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火箭将不再垂直向上飞行,而是拐一个弯,沿着地球的倾斜度来飞行;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按要求作答,15题7分,16题8分,17题7分,共22分)15.如图,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试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甲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乙中,该物质在段处于________(填“固体”、“液体”、“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物质在点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点的内能;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段比段升温要快,其原因是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其液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同”)(不考虑热量散失).16.小刚同学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按照如图甲所示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探究,他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的情况;当水温升到时,小刚每隔记录一下水温,下表是他记录下的数据:做水沸腾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 ”或“ ”);.减少实验误差.寻找普遍的规律当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试验中水的沸点低于的原因可能是杯内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个标准大气压.实验过程中小刚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他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中,试管放在装水的容器内,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有小水珠出现,温度计示数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17.如图所示是小冬同学“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他用完全相同的两套装置,同时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实验中利用相同热源给物质加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反映的,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________法.上表是小冬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液体吸热能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乙液体吸热能力,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甲液体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冬得知甲、乙两种液体中有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若有这种液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全部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________酒精(酒精的热值为).小红想用与小冬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则她在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相同.四、论述与计算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18.一初温为的铁块,温度升高到,需要吸收的热量.已知,铅铁铁块的质量为多少;若这些热量完全被的铅吸收,铅的温度会升高多少?19.某新型四轮沙滩卡丁车如图所示,其满载时的质量为.该卡丁车满载时在水平沙滩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共消耗了的汽油,其发动机将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汽油.行驶过程中卡丁车所受阻力为其总重力的倍.求: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多少;这段时间内卡丁车发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卡丁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0.如图甲所示,、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现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杯中,其中甲液体的质量为;让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始工作,后停止加热,然后立即将比热容为.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从球放入到达到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部分图象未画出).加热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甲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合金球的质量为多少?答案1.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冰的熔点在左右,加冰的橙汁饮料处于冰水混合状态,温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不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符合实际;、重庆冬季气温不是很低,但比低得多,不可能达到.故不符合实际.故选.2. 【答案】A【解析】要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符合题意.、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房檐上的冰挂是凝固现象.故不符合题意.、干冰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不符合题意.故选.3. 【答案】C【解析】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是吸热过程;②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③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解答】解:、液态氮的沸点为,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液态氮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选项正确、选项错误;、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极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4. 【答案】B【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解答】解:、蒸笼上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错误;、在阳光照射下衣服中的水温度升高,蒸发加快,故正确;、蜡烛是石蜡制成的,石蜡是非晶体,故错误;、雾是液态小水滴,雾散去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错误.故选:.5. 【答案】A【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验电器的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解答】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因为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中有的物体得电子,带负电;另一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故正确;、验电器的金属箔能够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用不到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错误;、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正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排斥,故错误;、当人在地毯上走过时,脚与地毯之间相互摩擦会使地毯带上电荷,带电体会吸收灰尘等轻小物体,如果加一些不锈钢丝可以将由于摩擦而使地毯所带的静电导入大地,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故错误;故选:.6. 【答案】D【解析】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可以说含有多少热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的效果是一样的.【解答】解:、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错误;、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故错误.、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错误.、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达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故正确;故选.7. 【答案】C【解析】液化是物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如平时我们看到的“白雾”;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般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错误;、液化放热,故错误;、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正确;、空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故选:8. 【答案】D【解析】验电器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正负电荷会发生中和现象.【解答】解:、金属球与验电器接触,的金属箔先闭合再张开,说明金属球与带异种电荷并发生了电中和现象,此后又因为金属球带的电荷多,使得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而张开,故错误;、再将与验电器接触后的金属球再与验电器接触,发现的张角变得更大,是因为金属球与带同种电荷且金属球的电荷量大于的电荷量.故错误;、由两项分析可知,带异种电荷,故错误;、若带正电(即缺少电子),由项分析可知金属球带负电(有多余电子),电子会从金属球转移到;由项分析可知与带异种电荷,则带负电,且的电荷量比金属球的电荷量少,所以电子会从金属球转移到,故正确.故选.9. 【答案】,错误【解析】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进行判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甲温度计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温度计的液柱下方数值的绝对值大,说明此时是零下,示数为;乙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此温度计的使用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10. 【答案】无规则运动,热传递【解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解答】解:端上一碗牛肉面,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热传递.11. 【答案】一定带正电,吸引【解析】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两个小球排斥时,两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当两个小球吸引时,两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解答】解:已知带负电,由图可知,相互吸引,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又因为相互排斥,说明一定带同种电荷,则说明球一定带正电,因此球也一定带正电;相互排斥,说明带同种电荷,则球一定带正电.如果将球和球靠近,则它们因带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故答案为:一定带正电;吸引.12. 【答案】,【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初温和末温,利用吸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知道热水器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接受的太阳能、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和热水器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可以求出热水器接受的太阳能;根据吸求出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本次试验中的水温度从升高到,这些水吸收的热量:;吸由表格数据可知,太阳能热水器接受的太阳能:;则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吸.故答案为:;.13. 【答案】,【解析】由于没有热量损失,则放吸;要比较甲乙两物体放出的热量,可比较两次水吸收的热量,已知两次水升高的温度,利用吸水水水可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甲乙两物体放出热量的关系;最初冷水的温度未知,为方便分析,可设冷水的初温为;根据两次水升高的温度,可得两次热平衡时的温度(即甲乙两物体的末温),已知甲乙两物体的初温,可求出甲乙两物体降低的温度;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再根据放比较两物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先把甲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了,即水;取出甲,再把乙立即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了,即水;则第次水升高的温度较高,由吸水水水可知,第次水吸收的热量多,即;吸吸热量都没有损失,所以放吸,由于第次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乙放出的热量多,即甲乙;最初冷水的温度未知,为方便分析,可设冷水的初温为;第次热平衡时,水温升高了,所以甲和水的温度均为;第次热平衡时,水温又升高了,所以乙和水的温度均为;则甲物体降低的温度甲甲;乙物体降低的温度乙乙;所以,甲乙;因为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降低的温度相同,乙放出的热量多,由放可知,乙的比热容大,即甲乙.故答案为:;.14. 【答案】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解析】结合文中信息,找出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知识点,并做出解释即可.【解答】解:由阅读材料可知,文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有:、物理现象: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物理知识: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物理现象: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物理知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现象:火箭是利用自身携带的燃料与氧化剂燃烧时产生的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物理知识: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物理现象: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物理知识: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合理即可)15. 【答案】热胀冷缩; 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 固液共存,不变,小于; 小【解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把盛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固体均匀受热,减慢熔化速度,发现熔化过程中的规律.这种方法叫水浴法.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相同质量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的越慢.【解答】解: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该物质在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是熔化过程.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所以物质在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点时的内能.; 从图象上来看,段比段温度升高的要快些,由于该晶体在固态和液态时质量不变,加热方式不变,可知在固态时的比热容要小一些.16. 【答案】; ,,; 液化,小于; 升高,液化放热【解析】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区别: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 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水沸腾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水的沸点;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水沸腾时的规律;;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可以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放热形成小水珠;冷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测量液体温度的温度计示数会升高.【解答】解: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所以时水沸腾前的情况,是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的情况.;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而第分钟的温度为,所以是此数据记录错误;从记录下的数据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的规律;;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试验中水的沸点低于的原因可能是杯内大气压小于个标准大气压;; 通入试管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冷水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17. 【答案】秒表、温度计; 加热时间,转换; 大于,; ; 升高温度【解析】实验中需给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从而可确定所需的测量工具;; 实验中用到转换法,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分析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变化较慢的,吸热能力更强;根据升高相同温度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吸收热量的关系;; 根据计算出某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根据可知消耗究竟的质量;;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小冬的方法是加热相同的时间,从而可确定小红的方案应为升高相同的温度.【解答】解:实验中需给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所以除了天平外,还需要秒表和温度计;; 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到的是转换法;; 由表格中数据知,甲乙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更慢,所以要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吸收更多的热量,可知甲液体的吸热能力大于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数据,同是由升高到,甲用了,乙用了,可知甲吸收热量与乙吸收热量之比为:;; 液体吸收热量为:;吸由放得,酒精的质量:放吸;; 由数据可知小冬的方法是加热相同的酒时间,所以小红的方案应为升高相同的温度.。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事例中,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 风吹动树叶B . 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C . 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D .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2. 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几个阶段,若不计空气阻力,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中A . 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 .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C .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 . 重力势能先减少后增大,机械能不变3. 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 钻木取火B . 蹦床运动C . 风吹风车转动 D . 汽油机做功冲程4. 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 搓手取暖B . 玩滑梯,臀部发热C .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 . 压缩空气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 .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 .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6.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 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7. 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则A . 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B . 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C . 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D . 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8.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A .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B .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C .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 .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筒,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B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C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D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10. 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 .B .C .D .11. 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A . 从O点至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 . 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 . 从O点至A点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点至C点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 . 从O点至B点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点至C点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12.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l、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 . 若m1=m2,则c1 c2,则m1> m2C . 若c1= c2,则m1 c2二、填空题13. 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 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小球的机械能________.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14. 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下落过程中,皮球的速度________,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皮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皮球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________.15. 如图所示,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轮胎的温度会________.16.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 4×107J/kg,20 g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用天然气将一壶水烧开,水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_.壶口上方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17. 建筑工地上有一台大型汽车吊,把100 t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15 m高处,汽车吊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在这过程中,汽车吊消耗柴油的质量为2. 0 kg,则完全燃烧2. 0 kg柴油释放的内能为________J,该过程中汽车吊的效率为________%.18. 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在汽缸内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________冲程.19.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________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________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20.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加热2 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J/.21. 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图乙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三、解答题22. 如图所示为高速飞行的飞机被飞鸟撞击后的情景.撞击时鸟粉身碎骨,飞机也严重受损.请利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飞机受损后立即返航,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它的动能、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说明理由.(2)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飞机前端出现明显凹陷说明了什么?23. 泰州市近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开发了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全力打造美丽泰州.作为泰州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24. 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县内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 ,出水流量为150 m3/h.(1)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 ,所放出的热量.(2)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那么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ρ水=1. 0×103 kg/m3,c水=4.2×103 J/,天然气的热值为4×103J/ m3]25. 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40 kg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60℃,已知c水=4.2×103 J/.求:(1)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由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26. 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成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__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_______.(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27.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相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4)该同学还想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探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这个设计方案是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28. 图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用停表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表一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一:(1)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___.(2)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s.(3)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________.(4)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则她在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相同.29.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实验:(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末温t2,水的比热容用c 表示.用以上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________.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误差,请你分析实验现象说出是哪两方面的原因:①________;②________.(2)有一种“涡轮增压”轿车,通过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更节能,排气更清洁.同样的汽油加在T型轿车内比加在L型轿车内热值________.。
九年级物理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3.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4.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5.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6. 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①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A .①②③⑤B .①③⑤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7. 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1S 闭合,2S 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1S 和2S 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的作用。
2018年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其答案相同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2∶3B.3∶2C.4∶3D.3∶47、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答案为C。
8、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温度,答案为D。
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答案为B。
10、热机包括内燃机,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关于热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答案为B。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答案为D。
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答案为A。
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答案为C。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体的内能是不能改变的,答案为A。
5、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时(已知C铝>C铜),则有: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为C。
6、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容之比是1∶2,当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4,答案为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现象;力。
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力。
12、振动;键结。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振动;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键结。
13、摩擦;热量;内能;热量;内能;相同。
钻木”能“取火”,说明摩擦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热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相同的。
14、温度;热量;热量;内能。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温度。
人教版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考查内容:第十三章--第十五章第四节】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A.1μA B.1A C.1×10 A D.1mA2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海绵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把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碳棒、人体、大地B.水银、铜丝、铁块C.陶瓷、干木、塑料D.大地、人体、陶瓷4、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8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9、电路设计九年级的志愿者想为敬老院的老人设计一个呼叫电路。
他们的设想是:同一房间内两位老人都能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能让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区分出是哪位老人按铃呼叫的。
图6中的四个电路,符合设想的是()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灯泡串联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C.电流表测的是L 的电流1D.开关只能控制L25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死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九 年 级 物 理 试 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如图所示的剪刀中,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最合适?( )2、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 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3、教学大楼每层楼高为3m ,小明提着一重为50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 进入教室,则小明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对箱子做的功为( )A.0 J B.300 J C.450 J D.500 J 4、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 ( ) A .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 B .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 C .在空中飞行的小鸟 D .被压扁了的皮球5、某同学学习了功率后想估测自己跑步上楼的功率,他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 ,他上楼的功率是 ( )A.3WB.30WC.300WD.3000W 6、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 A .钟表里旋紧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 B .重锤从高处下落C .压缩的弹簧将物体弹射出去D .向上抛出的石块的上升过程 7、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座位号……………………………………… 密 ………………………………封 …………………………… 线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8、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a 到b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在b 到c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 在c 到d 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 在a 到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变化9、某机械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若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做的有用功增加了 B.做的总功减少了C.做的额外功减少了D.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增大了10、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300N 重的物体搬到1m高的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 两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D. 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11、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力G 为400N 的石块匀速提高6m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所用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 ) A .2400J B.3000 J C. 600J D.1920J12、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A
B
行人手提物品在水
C
妇女手推童车在水
D
人在推木箱时累得出
汗也没有把木箱推动
江苏省灌云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65分钟满分:9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2.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山.小明用了40min登上山顶,爸爸用了50min登上山顶,爸爸和小明的体重之比为3:2,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A.15:8 B.6:5
C.5:6 D.2:3
3.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 B.机械效率越低,做的额外功越多
C.机械效率越高,做的总功越少 D.机械效率越低,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
5.一位初三的同学,从教学楼的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A.3W B.30W
C.300W D.3000W
6.使用扛杆时,力和力臂的关系是( )
A.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一定大于零
B.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可能为零
C.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力臂也越大
D.力臂越大,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也越大
7. 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匀速上升的气球
B.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
C.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的火车
D.匀速下坡的汽车
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估测物G 的重,当杠杆平已知衡时,力F 大小为5牛,则物G 的重( )
A. 大于5牛
B. 小于5牛
C. 等于5牛
D. 无法确定
9.如图(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 动小于物重G ),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
,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
B .F 甲<F 乙
C .η甲<η
乙
D .η
甲
=η乙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 .在一定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 .功率越大,做功时间越短
D .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11.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12.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 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
A.F 甲<F 乙<F 丙
B.F 甲>F 乙>F 丙
C.F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13. 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人坐在雪橇上从山坡上滑下
B.炮弹离开炮口向斜上方飞行
C.小朋友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
D.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14.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 和300N 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
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 ,则杠杆
F 乙
G
乙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
15.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 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
平草地上向前滚30 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0 J
B、500 J
C、150 J
D、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 A.所做的有用功为1J B.所做的额外功为0.5J
C.所做的总功为1.5J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二、填空
17.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_____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
动力_____阻力。
18.在⑴定滑轮⑵动滑轮⑶电工使用钳子⑷修理用的扳手⑸理发剪刀⑹缝纫机的
踏脚板⑺瓶盖起子⑻天平等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
的是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填序号)。
19.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还没有打开伞时,重力势能,动能;当打开伞匀速下落时,重力势能,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定滑轮相当于一个____杠杆,根据______可知.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
用来。
21. 骑自行车时,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以加大车速,这是为了增大;弹弓的橡皮筋被拉伸得越长,它们的就越大。
22.为了比较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做功相同,比较______的方法;或采用相同,比较的方法。
23.功率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某机械铭牌上写着“功率50KW”,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4.重400N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5s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2.5m,已知物体与
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则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功率为
______w。
25.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当撬道钉用力______N恰能将道钉撬起,此时道钉受到的阻力为300N。
(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
26.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____的作用,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一定的___。
27.某人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动力臂的端点压下2m,杠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举高0.5m,则他做的有用功是 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
28.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80N,若不计滑轮重
及摩擦,可以匀速提起 N或 N的重物。
三、作图题
29. (1) .请画出图中动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所受重力的力臂L2.
(2).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①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
②F1的力臂。
(3).AB是用软绳悬挂的杠杆,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4).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绕线方法.
四、实验与探究题
30.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
①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
如果杠杆右边高,那么左边的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这样做的
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②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三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处挂个钩码。
(每个钩码重力均为1N)
③拿去B处钩码,改在C处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杠杆平衡时弹簧秤上的示数为 N。
④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原因是:
31.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不变,让小球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推动木块。
(2)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转换法。
就本题来说:用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五、计算题:
M
3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N的重物,若重物匀速上升1m,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的大小;
(2)拉力做功大小
(3)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求动滑轮的重力.
34. 一小轿车以108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发动机动率是75千瓦,行驶30分钟,求:(1)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大?
(2)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