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唏哩呼噜教案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小猪唏哩呼噜读书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情节及主题。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让学生感受亲情之间的温暖及珍贵。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2.学会提问,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部分词汇的理解如:“床沿、呼噜声”等。
四、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呈现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张小猪唏哩呼噜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小猪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2.故事开始:小猪睡觉了教师请学生依照课本上的故事文本,齐读小猪唏哩呼噜这个故事开始部分。
教师适时的停顿,询问学生是否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同声阅读故事,增加学生对故事发生的印象。
3.学生提问老师提醒学生,阅读之后要养成提问的习惯,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请学生自行尝试思考。
1.小猪唏哩呼噜睡觉的时候有哪些动作?2.小猪的声音是怎么样的?3.小猪为什么会睡觉?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试着回答故事中提出过的问题。
学生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相互补充对方所遗漏的内容。
5.故事结尾:母猪守护小猪请学生再次齐读小猪唏哩呼噜故事的结束部分,强调母猪守护小猪的场景,培养学生呵护家人的情感。
6.个人思考进入个人思考环节,让学生自选一位家人,录制一段以该家人为主角的故事,并分享他们想象中的场景和情节,使学生们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牵挂和温暖。
五、教学反思1.教学活动操作性较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针对部分词汇理解难度过大,下次需要单独对词汇知识进行讲解。
3.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参与到思考和活动中去。
《小猪唏哩呼噜》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小猪唏哩呼噜的积极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书名:《小猪唏哩呼噜》作者:彭文席主要人物:小猪唏哩呼噜、妈妈、爸爸、哥哥、姐姐等故事情节:小猪唏哩呼噜是一只可爱的小猪,他天真活泼、善良勇敢,经常帮助其他动物,也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2 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道具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小猪唏哩呼噜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听说过小猪唏哩呼噜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2 阅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可以边读边解释生词和难句。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3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学习活动4.1 故事复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2 讨论和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如:“你认为小猪唏哩呼噜有哪些积极品质?”、“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等。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继续阅读《小猪唏哩呼噜》剩下的章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5.2 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
《小猪唏哩呼噜》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3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书名:《小猪唏哩呼噜》2.2 作者:孙幼军2.3 主要人物:小猪唏哩呼噜、猪妈妈、狗先生等2.4 故事情节概括:小猪唏哩呼噜是一只可爱的小猪,他天真活泼,善良勇敢。
在故事中,他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与猪妈妈、狗先生等人物发生了一系列温馨、幽默的故事。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交流,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升阅读兴趣。
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阅读交流:学生分组阅读,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趣味情节。
4.2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4.3 小组讨论:针对故事中的某个情节,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小猪唏哩呼噜》的作者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2 分组阅读:学生分组阅读故事,注意思考故事中的趣味情节。
5.3 分享阅读心得: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5.4 情景模拟表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5.5 小组讨论:针对故事中的某个情节,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5.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交流和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表演,观察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的进步。
6.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评估学生在分享阅读心得和小组讨论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6.3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分组阅读、情景模拟表演和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情况。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相关内容。
《小猪唏哩呼噜》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猪唏哩呼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中传递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小猪唏哩呼噜》第一章至第五章。
2. 第二课时:阅读《小猪唏哩呼噜》第六章至第十章。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小猪唏哩呼噜》第一章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准备课堂交流。
2. 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享: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感悟,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讨论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第二课时:(1)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继续阅读第六章至第十章。
(2)学生分享: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第六章至第十章的感悟,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讨论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长期效果:通过课后跟踪,评价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小猪唏哩呼噜》原著图书或电子书。
2. 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读后感模板。
4. 课堂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延伸,推荐类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与《小猪唏哩呼噜》相关的剧本或故事,进行课堂表演。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小猪唏哩呼噜》的心得体会。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小猪唏哩呼噜教案详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小猪唏哩呼噜》,了解小猪的种种遭遇,感知小猪的可爱。
2. 让幼儿通过模仿、表演等环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猪的可爱。
2. 让幼儿通过模仿、表演等环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2. 让幼儿在表演环节中,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猪唏哩呼噜》2. 小猪头饰3. 故事相关图片4. 音乐CD:《小猪唏哩呼噜》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 出示小猪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2. 教师讲述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的开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二)故事讲述1.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小猪唏哩呼噜》。
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情节?小猪遇到了哪些麻烦?(三)模仿表演1. 教师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模仿表演。
2. 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关于小猪的故事,进行阅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猪唏哩呼噜”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立“小猪唏哩呼噜”主题角,让幼儿进行相关角色扮演。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注重培养幼儿的关爱动物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延伸环节,注重家园共育,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学习。
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艺术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2. 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材料。
3. 故事课件:《小猪唏哩呼噜》。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 教师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
2.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认为小猪唏哩呼噜最可爱的瞬间是什么?(二)绘画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小猪唏哩呼噜最可爱的瞬间。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形象。
1.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阅读习惯。
1.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书籍简介:《小猪唏哩呼噜》是一部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猪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趣事。
2.2 故事梗概:小猪唏哩呼噜生活在了一个富有的农场,它天真无邪、好奇心强,经常惹麻烦。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后,小猪学会了独立、勇敢和善良。
2.3 角色介绍:小猪唏哩呼噜、猪爸爸、猪妈妈、丁丁、当当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书籍简介、故事梗概和角色介绍。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趣味情节。
3.3 情景模拟法:学生表演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小猪唏哩呼噜》的书籍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梗概和角色形象,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3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小猪唏哩呼噜》的心得体会。
4.4 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趣味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5 表演:学生表演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提问或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的理解程度。
5.2 学生阅读心得分享: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
5.3 学生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力和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推荐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与《小猪唏哩呼噜》相似的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6.2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小猪唏哩呼噜》中的某个角色为原型,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
6.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情节,绘制一幅插画。
第七章:课堂小结7.1 教师总结:《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主题和寓意,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小猪唏哩呼噜》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猪唏哩呼噜》这本绘本,培养学生对动物、颜色、形状等基础词汇的学习兴趣;2. 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3. 通过绘本阅读和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一只小猪在农场上的生活情况,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4. 引导学生在表演和游戏中,通过模仿小猪的声音、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小猪唏哩呼噜》一本2. 小猪模型或图片3. 卡片:动物、颜色、形状等基础词汇卡片4. 讲解故事所需的词汇卡片5. 课件和投影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小猪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2. 教师用自然、悠扬的声音模仿小猪"Piggy"的叫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二、呈现故事情节(10分钟)1. 准备好《小猪唏哩呼噜》绘本,打开课件并投影。
2. 教师用有趣的语调朗读故事,指着图片或文字边读边讲解,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三、活动一:词汇游戏(15分钟)1. 准备好动物、颜色、形状等基础词汇卡片。
2. 将卡片分发给学生或随机抽取学生,让他们快速说出卡片上对应的词语。
3. 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卡片上的词语,帮助他们巩固基础词汇。
四、活动二:对话创编(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为一只动物。
2. 鼓励学生用英语模仿小猪在故事中的对话,自由创编一段新的对话。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演他们创编的对话。
其他学生根据表演者的动作和语言猜猜是哪只动物。
五、活动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分发小猪面具给学生,让他们戴上面具,模仿小猪的动作和声音。
2.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发出"Piggy"的叫声,并通过身体语言展示小猪在故事中的一些动作,如吃东西、睡觉等。
3.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依次表演小猪的动作和叫声。
六、总结与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小猪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小猪唏哩呼噜》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猪唏哩呼噜》,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书本内容概述:《小猪唏哩呼噜》是一部描绘小猪成长历程的童话故事,通过小猪的种种遭遇,展现了友谊、勇气、智慧等主题。
2.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3 教学难点:学会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阐述故事主题。
3.2 互动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3 实践操作法:设计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2 讲解故事情节:详细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4.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4 分享交流: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课后阅读任务。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完成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小猪唏哩呼噜》,并完成阅读笔记。
5.3 拓展阅读:推荐与《小猪唏哩呼噜》相似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自主阅读。
《小猪唏哩呼噜》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第六章:教学评价6.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通过课堂分享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6.3 学生阅读兴趣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小猪唏哩呼噜》书籍。
7.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等。
第八章:教学安排8.1 课时:本节课计划进行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8.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步骤逐一进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讨论故事内容。
8.3 课后作业布置:在每节课后,及时布置课后作业,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内容。
小猪唏哩呼噜阅读教案第一章:小猪唏哩呼噜的出生教学目标:1. 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出生背景和特点。
2. 学习生词:小猪、唏哩呼噜、出生、农场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小猪唏哩呼噜出生的段落。
2. 讲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讨论小猪唏哩呼噜的特点和与其他动物的差异。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关于小猪唏哩呼噜出生的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讲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小猪”、“唏哩呼噜”、“出生”、“农场”等。
3. 引导学生想象小猪唏哩呼噜出生的情景,并与其他动物的出生进行比较。
第二章:小猪唏哩呼噜的成长教学目标:1. 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成长过程和经历。
2. 学习生词:成长、农场、朋友、冒险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小猪唏哩呼噜成长过程的段落。
2. 讲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讨论小猪唏哩呼噜的成长经历和与其他动物的差异。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关于小猪唏哩呼噜成长过程的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讲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如“成长”、“农场”、“朋友”、“冒险”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小猪唏哩呼噜的成长经历,并与其他动物的成长进行比较。
第三章:小猪唏哩呼噜的友谊教学目标:1. 了解小猪唏哩呼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2. 学习生词:友谊、朋友、互助、关爱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小猪唏哩呼噜与朋友之间友谊的段落。
2. 讲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讨论小猪唏哩呼噜与朋友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关于小猪唏哩呼噜与朋友之间友谊的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讲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友谊”、“朋友”、“互助”、“关爱”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小猪唏哩呼噜与朋友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第四章:小猪唏哩呼噜的冒险教学目标:1. 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冒险经历。
《小猪唏哩呼噜》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猪唏哩呼噜》,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1.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习惯。
1.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小猪唏哩呼噜》是一本描绘小猪成长的故事书,通过小猪的种种经历,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困难。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故事,认识自己,学会面对困难。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准备《小猪唏哩呼噜》故事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3.2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
3.3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4.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故事中的主题。
4.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4.4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培养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角色扮演,检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3 学生合作意识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检验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6.2 学生进行故事续写分享,大家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6.3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绘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
6.4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互相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第七章:家庭作业布置7.1 要求学生在家中向家长讲述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的主要内容。
7.2 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故事续写作业,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
7.3 让学生在家中尝试绘制故事场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8.2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猪唏哩呼噜教案
《小猪唏哩呼噜》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阅读并讨论《小猪唏哩呼噜》,激发继续阅读的兴
趣。
2.了解《小猪唏哩呼噜》的大概内容。
3.教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猪唏哩呼噜》绘本、唏哩呼噜图片、头饰(猪爸爸、猪妈妈、马小姐)、导读卡。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并且知道很多种小动物,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谁来帮我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
“耳朵大眼睛小,眼睛一条缝,身大水桶腰,好吃好喝好睡觉,人们称它农家宝。
”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讲的就是一只小猪的故事(图书封面展示),这只小猪可特别了,先不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有多么有趣,光说它的名字就够有意思了,它啊,叫做唏哩呼噜。
(板书“唏哩呼噜”),同学们,我们来先跟它打个招呼吧,把这个新朋友的名字读准确。
二、浏览目录,了解大致内容,引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在这只小猪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吗?(想)。
可是这本书有这么厚,我一下了又看不完,但是我又太想知道都有哪些好玩的故事,怎么办呢?谁有什么好办法吗?(提示:我们可以先看这本书的哪里)先看目录。
从一本书的目录里我们就能知道他的大概内容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目录,看看从目录中你都读到了什么?
2.同学们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
(1)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
(2)你觉得哪一个故事最有意思?
3.生回答问题。
4.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八个大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又由几个有趣的小故事组成,主要说了小猪唏哩呼噜与大狼、八哥小姐、月牙熊、老虎、牛先生、驴先生等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围绕唏哩呼噜这只小猪来展开的。
那么我们就赶紧来好好认识一下这只小猪唏哩呼噜吧。
让我就先从它这个有趣的名字开始来了解它吧。
三、感知大意
1.同学们,从目录中你们判断一下,哪个小故事会是说小猪唏哩呼噜名字来由的呢?(第一个小故事“唏哩呼噜是谁”)那么我们就来走进第一个小故事,弄清楚,为什么他叫做唏哩呼噜吧!
2.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一部分资料。
阅读指导:默读材料,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作笔记。
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完成练习:
(1)小猪原来的名字叫做。
(2)“唏哩呼噜”这个名字是谁先说出来的?
A.爸爸
B.马小姐
C.妈妈
(3)小猪叫做唏哩呼噜是因为什么?
A.睡觉喜欢打呼噜
B.小猪有点糊涂
C.小猪吃饭的声音大
3.点名回答问题,并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读出来。
四、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
1. 唏哩呼噜一家取名字的事真是有趣,刚才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忍不住在笑,同学们,把你阅读时感受到的乐趣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好吗?他们之间有趣的对话,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体会他们的感情,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2.同学们先找一找,这里一共出现了几个角色。
(猪爸爸、猪妈妈、马小姐)
3.朗读指导
(1)我们先来看看猪爸爸猪妈妈是怎么给小猪崽子们取名字的
吧!(出示对话)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看看猪爸爸猪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猪爸爸说:“哎哟,累死啦,我光想睡觉……明天再说吧!”(读出累的语气)
猪妈妈心疼地说:“瞧你那一头汗,快歇歇吧!动脑筋最累人,我看明天也不用想了。
孩子干脆叫‘老大’、‘小二’、‘小三’、‘小四’……又分出了谁是谁,又好记!”(读出关心、心疼)
(师范读,请一个学生配合做猪爸爸,老师带动作朗读,学生比较,指导带动作更加形象的表现出猪妈妈心疼猪爸爸。
学生加动作朗读。
)
猪爸爸很感动。
他说:“你真是世界上最体贴人、最聪明的妻子!这事就这么办吧!”(读出感动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范读,点评。
(2)本来啊,这事就这么定了,但是偏偏猪家吃饭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马小姐,她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对话)她惊奇地停住脚步,从窗口探进头来说:“哇,你们吃东西好响!一家子开饭,全村人都听得见!”(读出嫌弃、嘲笑、夸张的语气)
马小姐捂住嘴巴笑他:“唏哩呼噜、唏哩呼噜,好香,好香!”(读出嘲笑语气)
(指导:读出夸张的语气,做夸张的动作。
点名范读,学生齐读。
)
猪妈妈很不高兴,嘟囔说:“一个姑娘家,贫嘴多舌,一点儿礼貌都不懂!她有什么好?脖子又细又长,还长着那么大的一条尾巴,跟把大扫帚似的,丑死啦!”(读出不高兴)
(师示范,点名加动作范读。
)
猪爸爸却说:“其实‘唏哩呼噜’满好的嘛,一听,就觉得饭也香、莱也香,浑身都舒服!唏哩呼噜、唏哩呼噜,哈,棒极了,咱们的小十二,干脆就叫‘唏哩呼噜’吧!”(不介意、高兴)
4.小组分角色联系对话。
5.小组表演展示,师生共评。
6.同学们,你们朗读这么好,表演的这么好,说明你们体会了他们
的感情,那么你们觉得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猪爸爸:憨厚
猪妈妈:体贴、聪明、很爱自己的孩子
马小姐:贫嘴多舌、不懂礼貌
7.同学们,这里唏哩呼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从猪爸爸、猪妈妈和
马小姐的对话中,你们能知道唏哩呼噜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吗?唏哩呼噜:爱吃(声音大)、天真可爱、傻(善良)
五、绘本插图欣赏,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爱吃又天真、傻气又善良的小猪吗?这本绘本中还配了许多精美的插图,让我们赶紧来欣赏一下发生在唏哩呼噜身上的有趣的故事吧!
2.学生欣赏插图,师根据插图做简单的说明。
4.同学们,在唏哩呼噜历险记中,一只大狼把唏哩呼噜给叼走了,睡着的唏哩呼噜在大狼嘴里摇啊摇,它还以为自己是在荡秋千呢!同学们,你们希望唏哩呼噜被大狼吃掉吗?(不希望)那么,如果让你来续写下面的故事,你会让唏哩呼噜怎么逃出来呢?让我们来续写故事,拯救唏哩呼噜。
4.同学们,到底唏哩呼噜是怎样从大狼那里逃出来的呢?下课的时候,可以去借这本书好好的阅读一下。
5.对了,我们认识了小猪唏哩呼噜,还没有认识写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的作者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孙幼军爷爷,他是当代著名童话作家,曾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及国内多种奖项。
除了《小猪唏哩呼噜》,孙爷爷还有其他有趣的书,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没有风的扇子》,《怪老头》,《小布头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