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2024.06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条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
美人的美也是如此,和看者无关。
②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许多心力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
可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欢喜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欢喜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③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Ⅱ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班级开展“品味书香,成就人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以下是活动的一段开场白,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一个人想要真正走进文学的大门,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
漫游在七年级的语文世界中,我们会被这样的一篇篇文章感染。
在曹操的诗歌里,我们能读到诗人的豪迈气概、开阔胸 j īn( ▲ ) ; 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粹( ▲ ) 的情感;在郑振铎三次养猫的经历中,我们懂得了做事不可 w àng ( ▲ ) 下断语的哲理;《动物笑谈》中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 ▲ )不经;《皇帝的新装》里各种人物滑稽可笑……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
请继续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中吧!(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胸 jīn ( ▲ ) 纯粹 ( ▲ ) wàng ( ▲ ) 下断语怪诞 ( ▲ ) 不经(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文中“这样”一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 (1 分)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七年级语文第 1页A.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
B.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
C.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
D.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袁珂《女娲造人》)2.本次活动要求同学们探讨读书的方法,小文和小宇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小文 :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
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小宇 :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所在学校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
江苏省镇江市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学期部编版期末能力评测(备考卷)完整试卷一、填一填(共10小题,28分) (共10题)第(1)题数一数。
( )个( )个( )个第(2)题按规律写数.22、2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看图写数。
第(4)题在括号里填“>”“<”或“=”。
9( )10 6+2( )10 12+2( )1014( )13 10-4( )6 10+1( )12第(5)题比20小,又比17大的数是( )和( )。
第(6)题( )=17-3 9-( )=6 5+( )=13-3 ( )-( )=9第(7)题在括号里填上“>”“<”或“=”。
10+5( )15 7+8( )8+7 15+4( )15-49+0( )9-0 7( )17-7 12( )2个十第(8)题数一数,比一比.(1)在多的后面画“√”.(2)在蜡烛插得最少的蛋糕下面画“○”.第(9)题小雨沥( lì)沥.在相同的时间内,( )桶接到的雨水最多.第(10)题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填在括号里.()()()二、轻松选择(共4题,12分) (共4题)第(1)题小猫一共要浇()盆花。
A.10B.11C.12第(2)题谁更接近15?( )A.13B.5第(3)题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比7+4大?()A.4+7B.6+4C.7+8第(4)题比8多2的数是()。
A.10B.6C.8三、算一算(共4题,32分) (共4题)第(1)题写出得数是10的2道加法,2道减法算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题看谁先过河。
第(3)题我会算。
2+3= 9-6= 3+3= 9-9=7-2= 8+1= 5-0= 4+0=3+5= 5+3= 8-3= 8-5=第(4)题算一算。
江苏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语文期末分类汇编(师生版)语言文字运用Ⅰ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课程,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底色。
作为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广大农村地区有着____的乡土文化。
乡土手艺、民俗礼仪、民居建筑等等,包含民间的创造智慧,维系和凝聚着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
这些特色乡土文化,本身就是乡村教育发展的____。
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乡土文化滋养乡村教育,可以有效增加乡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我国地域辽阔,乡村风貌、乡土文化各具特色。
这决定了乡村教育要多关注本土文化生态。
在设计课程时,乡村学校不妨____,将本地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社会文化知识,气候、动物、植物等自然文化知识与课程内容相融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与乡村的文化联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场景、山林田野自然景观等教学资源,搭建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开展体验、参与、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____中培厚学生对乡村的文化认同感。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源远流长奇珍异宝因地制宜耳濡目染B.源源不绝奇珍异宝就地取材潜移默化C.源源不绝无价之宝就地取材耳濡目染D.源远流长无价之宝因地制宜潜移默化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为了弘扬乡土文化,培厚学生对乡村的文化认同感,复兴学校打算开设“乡村特色课程”,现诚挚邀请你为该校提供一则课程设计方案。
要求结合材料,写出设计宗旨;参考当地乡土文化,写出课程名称,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踯躅.(zhú)牡牝.(pìn) 花翎.(líng) 椎.心泣血(zhuī)B.辗.压(niǎn) 眩晕.(yūn) 被褥.(rù) 量.入为出(liàng)C.禀.赋(bǐng) 惊惶.(huáng) 跌宕.(dàng) 管窥蠡.测(lǐ)D.篝.火(gōu) 泥淖.(nào) 龌龊.(chuî) 溘.然长逝(k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四只车轮在死人身上碾过来碾过去,把他们切着,剁着,剐着,五具死尸切成二十段在炮舱里滚来滚去,那些人头仿佛在叫喊,像小溪似的随船身颠簸在船板上弯弯曲曲地流着。
B.一切都办得妥贴后,娜塔莎却反而落后了。
在镜子前,她去别瘦肩膀短宽服上的缎带,把小手指都顶痛了。
C.2000年前大禹治水的故事,寓寄了中华民族众志成诚、百折不挠追寻的一种大治之梦、富强之梦、幸福之梦。
D.现在也有人死亡,不过死的时候没有报怨,也没有眼泪。
可是丹柯一直在前面走,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史书上记载的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等苦学故事,尽管在激励人们刻苦学习上有一定的意义,但片面地强调“苦”,忽视“乐”,就有失..偏颇。
B.叙利亚反对派与政府军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一年半多。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叙利亚冲突已致6万人死亡。
叙利亚反政府军兵临大马士革,叙利亚首府不绝如...缕.。
C.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
我们倾听你的梦想,我们期待你敢于做梦: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做梦者才杰出。
我们别无所倚,惟有对期许的追求;我们别无..,惟有对承诺的执著。
2024年高二年级上期中模拟测(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做题人:2024年10月28日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1)王于兴师,修我甲兵,________________。
(《诗经·秦风·无衣》)(2)自伐者无功,________________。
(《〈老子〉四章》)(3)《〈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对追求真理的态度。
(5)遥对明月,李太白畅饮美酒,在《将进酒》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明月不可辜负之情;张若虚生发哲思,在《春江花月夜》中借“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人赏月来探问人类源起。
(6)古诗中的长江往往具有恢弘的气势,比如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里写其辽远澄澈“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写其壮阔浩荡“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完成2-4题。
(10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_______尊俯就(qū)②_______(sì)意妄为③狡黠()④怪癖()(一)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开始了__________的生活。
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_________的写作本领。
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
他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反而更加奋发向上。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
2、《废墟的召唤》作者是 。
3、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所著的《过秦论》被誉为“西汉鸿文”。
4、《内蒙访古》是翦伯赞所写的一篇 散文。
5、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之为“ ,无韵之离骚。
”7、一夫作难 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
8、《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
9、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辞为? 10、《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 的写法。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储(ch ǔ)存薪(x īn )水酱(ji àng )油 约(y āo )二斤鸡蛋 B 、镊(ni è)子惊闺(gu ī)街坊(ji ē fang ) 安土重(zh òng )迁 C 、挪(nu ó)窝房檩(l ǐn)伺(s ì)候噌(c ēng )的一声 D 、庠(xi áng )序坍塌(t ān t ā)虾蟆(h áma )胡同之没(m ò)2、下面的字书写都正确的是( ) A 、清炖 竦然 寒喧 歆 B 、踌躇 镯子 尘芥 怨府 C 、缪种 牲醴 蹙缩 脸颊D 、惊惶 讪讪 草窠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比喻)B 、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设问)C 、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下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
(比喻)D 、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重赛于天地之间么?(反问) 4、下列作者和文章的对应哪个是正确的( ) A 、《师说》————苏轼 B 、《兰亭集序》————王安石 C 、《过秦论》————司马迁 D 、《胡同文化》————汪曾祺5、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江苏省十大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常州市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父亲的隔年花仲达明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
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
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
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
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
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
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
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
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
他气极了。
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
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
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
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
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
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三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此项探讨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视,我却要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②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而从现在起先,序列的意义完全确定于生物信息学。
③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仿照,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仿照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急的警戒符号——弱者的反抗,必需仿照恶才得以防卫。
A.冒失以至无济于事B.冒昧以致无济于事C.冒昧以至色厉内荏 C.冒失以致色厉内荏2.在下面一副对联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凤凰台上凤凰游,;蝴蝶梦中蝴蝶飞,。
①绘声绘色②有色有声③无影无踪④无踪无影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下面一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的地方,选择全部精确的一组是(3分)()邀请函①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10月24日至30日实行。
我们向教化系统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②鼎力邀请。
③届时,您会观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④倾听到琴的悠扬,歌的奔放。
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建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幻想的蓝天。
⑤同行在热忱相邀,孩子在期盼,母校在⑥呼唤,⑦恭候您的⑧惠顾!XX中学2014年10月10日A. ①③④⑦B. ②③⑥⑦C. ②④⑤⑧D. ①②④⑧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同建筑一样,景观设计是一种缺憾的艺术,。
①设计之初,企图能全部利用厂房和宿舍的全部红砖、灰砖作为铺地,一些拆下的木柱和椽子能再利用作为环境小品或设施构筑物,旧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能完全保留②但施工过程中因担忧平安问题,不得不重新建立,使原有结构没能充分利用③本项目留有很多缺憾,这些缺憾包括废旧利用不够充分④但最终因工期和施工过程的不便利而放弃⑤从而只有形似而失去了更为深刻的环境与旧建筑再利用的含义⑥骨骼水塔和厂棚改建的茶舍,原设计都试图在旧有构筑物上进行改造A. ①②⑥④⑤③B. ①④⑥②③⑤C. ③①④⑥②⑤ C. ③①②⑤⑥④.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思厥先祖父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惟草木之零落兮C.及罪至罔加罔不因势象形D.襟三江而带五湖遥襟俯畅,逸兴遄飞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高二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哽咽.yàn笃.信dǔ数.见不鲜shù纤.尘不染xiānB.畜.产xù啮.噬niâ倾轧.排挤zhá博闻强识.zhìC.提.防tí恫吓.hâ景行.行止háng街头巷.尾hàngD.泥淖.nào收讫.qì拾.级而上shâ赴汤.蹈火tāng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错的一句是(3分)A.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B.今年领袖年会的主题是“重塑商业安全边界”,届时不仅有柳传志等大佬与你一起坐而论道....,而且还将陆续有知名企业家与学者的加入,共享这一思想的盛宴。
C.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D.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
3.下面这段文字是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请概括这个阶段飞船的四个动作,不超过35字。
(4分)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进行科学试验。
接着,飞船再次完成制动姿态调整,尾部朝向飞行方向。
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
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臵相差9公里。
▲4.简述觉慧和鸣凤的爱情悲剧。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列传》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本纪》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没有才能B.上服.度则六亲固服:遵循C.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奋:奋发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经营:治理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B.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C.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以历史形式说理,形成“一家之言”的做法,影响后来的传记作品,并且《史记》的人物传记极富感情,后代文学也沿袭了它叙事寄情的笔法。
B.《高祖本纪》以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典型细节,展现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反映汉高祖性格的独特性。
C.管仲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回顾了鲍叔牙对他的理解,语言上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排比、反复的句式,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真心朋友。
D.《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的一段论赞,是司马迁首创的正文客观描写、论赞主观评述的体制,这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方法,对表现项羽形象有揭示和补充意义。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鲁周公世家》(2)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太史公自序》(3)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高祖本纪》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辛弃疾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⑴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4分)▲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客列传》)(2)《诗》三百篇,▲。
(《太史公自序》)(3)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本纪》)(4) ▲,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世家》)(5)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6)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7) ▲,其良能也;▲,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上》)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那扇门李城那扇门,那扇水晶门,总是在我的面前打开着,而我却不曾留意。
是的,我从来不知道空气里还洞开着那样一扇神秘之门。
那天我独自流连在深秋的山林,冬季的脚步正在临近。
在那宁静的山林里,我的心却一点儿也不平静。
我知道风雪肆虐的日子即将来临,于是在心里默默祈祷:我千百次呼唤的神灵啊,请施展你万能的法力,将我带回百花盛开的春天——即便回到那躁动又让人满怀渴望的夏季,也会体现你的悲悯和仁慈!万籁俱寂中传来咯咯咯的笑声,使我大吃一惊。
接着就有声音说道,我一刻也不曾离开你,我的先生。
你睁开另一只眼睛就能看见,张开另一只耳朵就能听到,一旦你打开你的心扉,我即刻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眼前随即闪现出一位青春少女。
她变幻着不同的形象,从双眦迸裂的怒目金刚到大肚能容的弥勒,最后显现出菩萨的模样。
她腰身丰腴,衣袂飘飘,手持青青柳枝,慈祥而宽容地微笑着。
这正是我此刻的期盼。
当我回首之时,天际的落雪已经不见,群山重现五月的青黛。
满地落叶蝴蝶般飞上枝头,由黄转绿,并挂上了晶亮的雨露。
即使那黑褐色的山岩也披上了鲜嫩青苔,遮住了苍老和冷漠。
而且,那些凋落的鲜花纷纷开放,山林里到处暗香浮动。
百鸟也在呼朋引伴,嘹亮的歌喉此起彼伏。
啊,闻声救苦的菩萨,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我要俯首亲吻你的莲足,表达我的敬意和臣服!她笑着说,抬起头来吧,你这愚痴的人儿。
你无须用你的卑贱表达什么。
你本来不乏自由和尊严,何必像遭弃的婴儿一样无助?也不要如那流离失所的人,在虚无的世界里四处游荡。
可是生活让我困惑,我说。
我的生命里充满了怨恨,惆怅,还有愤怒。
我的每一天都经历着煎熬,即便是喝醉了酒也品尝不到快乐。
我虽然生而为人,为什么依然生活于地狱之中?还有那些说不出口却又无法遏止的欲望,每时每刻都折磨着我,让我痛不欲生……傻瓜,轮回不只是来世的事儿,它发生在每时每刻。
她说。
只要你心中没有贪念,此刻你便是自在快乐的天人了。
可一旦非分之心滋生,情形就大不相同。
你面前有扇看不见的水晶门,它一直就在那儿,只是你视而不见罢了。
那扇门里是天堂还是地狱,由你的心境而定。
在你埋头慌不择路的时候,你的左脚或右脚无意中就会踏进那扇门,因而你的感受也是天壤之别——因为在你的脚步之前,你的心已抵达了那里。
可是,我说,即便我想迈进天堂之门,但我周遭的世界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你让我进入一个完美世界而独善其身吗?若是那样,我的心又何其不甘啊!她笑着问道,你的周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一一陈述我的见闻:污染,泥石流,谎言,欺诈,还有不公。
人们被物质的重负压弯了腰,而让尊贵的灵魂离乡背井,在无边的荒原上流浪……她打断我说,一切皆由心造。
请原谅,我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我说。
她说,愚痴的人啊,一切都是你心里的风景。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无论行善还是作恶,你都是其中的参与者。
面对善行你会感到激动,仿佛也有自己的一份,可是面对恶行你怎么就要推卸呢?欲望生于内心,众心汇聚则成汪洋,即便佛祖再世也莫可奈何。
你要知道,这样那样的灾难面前你同样是一个推波助澜者,哪怕是袖手旁观,也无法推卸纵容的罪过。
她的话让我心生愧疚,无言以对。
可是当我再次张望四周,一切重又呈现深秋的景致,只是现在看上去竟然都是美的,充满了成熟和丰收的喜悦。
最后我大着胆子问道,请告诉我你到底是谁?我该为你献上我的敬仰和感激。
我刚从你的心里走出来,她说。
我一直住在那里——我就是你,是你被遮蔽的自己。
说完这句话她就倏然不见了,融入透明而清冽的空气中。
但我记住了她的话,还有那扇看不见的水晶门。
2012年1月《散文》(有删节)11.“那扇门,那扇水晶门,总是在我的面前打开着,而我却不曾留意。
”文章第一段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12.划横线的段落是怎样描写我所见的景物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6分)▲13.第10段中“你面前有扇看不见的水晶门,它一直就在那儿,只是你视而不见罢了。
那扇门里是天堂还是地狱,由你的心境而定。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分)▲14.为什么“当我再次张望四周,一切重又呈现深秋的景致,只是现在看上去竟然都是美的,充满了成熟和丰收的喜悦?”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获得这种感受的原因。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我们要批评家(节选)鲁迅①看大概的情形,从去年以来,挂着“革命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的读者已经减少,出版界的趋势,已在转向社会科学了。
这不能不说是好现象。
最初,青年的读者迷于广告式批评的符咒,以为读了“革命的”创作,便有出路,自己和社会,都可以得救,于是随手拈来,大口吞下,不料许多许多是并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②得了这一种苦楚的教训之后,转而去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会科学,自然,是一个正当的前进。
③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