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直饮水系统初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60 KB
- 文档页数:1
学校管道直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学校内部供水不便、水质不稳定等问题,我们计划进行学校管道直饮水工程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1.提供学校师生员工安全、便捷、稳定的饮用水。
2.减少传统桶装水或瓶装水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提高学校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4.降低学校用水成本。
三、项目内容1.寻找合适的供水源:通过调查评估附近地下水、自来水或其他水源,选择最优供水源。
2.规划和设计管道布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道布局规划和设计,并确保水源可达每个区域和建筑物。
3.安装和建设管道系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安装和调试,确保管道能够稳定供水。
4.安装水质净化设备:在入户处或分水点设置水质净化设备,确保供水的安全和优质。
5.建立管理和维护机制:建立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项目投资1.管道建设及设备采购:预估投资500,000元。
2.管道系统安装和建设费用:预估投资200,000元。
3.水质净化设备采购:预估投资300,000元。
4.管道维护和管理费用:预估投资100,000元。
项目总投资预估为1,100,000元。
五、项目收益1.提供优质的安全饮用水,可以满足学校师生员工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减少传统桶装水或瓶装水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学校的碳排放。
3.提高学校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效率,减少维护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4.降低学校用水成本,节约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六、项目风险1.水质问题:因为供水源可能存在污染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净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降低水质风险。
2.工程施工风险: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施工延期、施工质量问题等风险,需要加强施工监督和质量控制。
3.经济风险:由于项目投资较大,项目运行和维护费用也较高,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降低经济风险。
管道直饮水系统探讨一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技术优势所谓管道直饮水,即采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民小区或公共建筑(如宾馆、学校等)内设净水站,以自来水为源水,经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在原有的自来水系统外,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将净化后的优质水直接输入至各家各户及用水点,供人们饮用。
与瓶(桶)装水相比,管道直饮水具有更为明显的工业化特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传统的自来水系统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1.无论是地表水源还是地下水源,受整体环境恶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当排放等影响,已经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2.传统的“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加氯消毒”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低分子物质难以去除,而这些物质中有些就具有“三致”特性。
3.残留在水体中的“三致”等微量有机物,经氯化消毒后,其危害性有增强趋势,且余氯直接导致自来水出水感观难尽人意。
4.由于城市供水管道均有相当长的历史,各种杂质和微生物粘附在管道内壁,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小区的蓄水池、加压泵站、屋顶水箱及二次管网的管理等,也对自来水水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与此,管道直饮水系统在水处理工艺上,采用吸附、氧化、生物降解和膜滤等方式,经过科学组合,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出水水质完全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
在材料选择、设备使用上,管道直饮水系统采用绿色环保管材如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交联聚乙烯(PEX)管等,阀门、水箱等采用不锈钢制品,从根本上杜绝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在输水方式上,通过采用微机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循环给水,管道直饮水系统实现连续调节,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出水水质的安全可靠。
二几种管道直饮水处理技术比较表一项目活性炭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原理利用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达到吸附作用利用膜的微孔对水中的杂质进行筛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国管道直饮水现状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我国管道直饮水现状一、引言管道直饮水是指直接从自来水管道中获取的即开即饮的饮用水。
随着人们对水质安全的关注不断加深,管道直饮水作为一种便捷、安全、节省资源的饮用水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青睐。
本报告将对我国管道直饮水的现状进行调研,从供水机构、用户认知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供水机构的情况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厂在供水过程中进行了多道处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成为直饮水的基础保障。
然而,由于供水管网老化、漏水、污染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直饮水水质不达标。
根据调查,一些城市的供水管网普遍存在问题,供水单位需加大维护力度,确保直饮水水质符合标准。
三、用户认知与使用情况1. 用户认知:调查显示,大部分用户对管道直饮水的认知程度仍不够。
部分用户对于什么是管道直饮水以及直饮水与其他饮用水的区别尚不清晰。
此外,用户对于管道直饮水的普及程度、是否适用于自己的家庭等还存在疑问。
宣传教育工作仍需加强,提高用户对管道直饮水的认知度。
2. 使用情况:目前,我国家庭使用管道直饮水的比例较低。
一方面,由于管道直饮水设备价格较高,部分用户还存在经济上的考量;另一方面,用户对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于直饮水设备的性能、维护等也存在疑虑。
因此,提高直饮水设备的性价比、降低使用成本,以及完善售后服务等,将有助于增加用户的采用率。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水质安全问题:在某些地区,供水管网老化、维护不力等问题导致直饮水水质不达标,增加用户的健康风险。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管,加大对供水单位的考核力度,确保直饮水水质符合标准。
2. 用户认知不足:用户对管道直饮水的认知度较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社区宣传等,向用户普及管道直饮水的优势、使用条件及适用范围等信息。
3. 经济适用问题:由于直饮水设备价格较高,一些用户还存在经济上的考虑。
管道直饮水现状的调研报告管道直饮水现状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在当前加强环保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趋势下,人们对于饮用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更好地了解管道直饮水现状,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于管道直饮水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总结一些改进建议,为提高饮用水质逐步完善水利设施奠定基础。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实地走访,直接观察水利设施,记录当前的管道直饮水状态;另一种是问卷调查,通过构建问卷,获取市民对于管道直饮水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三、调研结果(一)实地走访在五个不同地区进行调研,我们的调查范围包括了城市区域内大型商场、写字楼、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和人口密集地区。
我们主要的观察点包括了饮水机、消毒器及其他水利设施。
具体结果如下:1、饮水机我们在不同区域内观察了超过十个的饮水机设施,大多数饮水机都是普通的热、冷、温三种开关,净化水样板上只写有“纯净水”,并没有注明是否为管道直饮水。
但是,在一些高档写字楼和商场内的饮水机就比较显眼,特别标注了“管道水直饮”,饮用前提供了净化、消毒等环节。
2、消毒器虽然饮水机设施相对齐全,但是消毒设施普及度却比较低。
我们观察发现很多公共场所的消毒器设置不当,检测也不及时。
例如:一些餐厅、大型超市等就没有消毒器,使用水源不浅会滋生细菌。
3、其他水利设施此次调查还关注到了其他水利设施,观测结果也比较令人担忧。
在一些小区内我们发现水管的旁边垃圾堆积严重,对于水源有引起污染的风险。
在现场多次询问不同居民,多人反映出水管经常出故障,即使进行修缮,也是临时性的。
(二)问卷调查问卷共计发放了250份,覆盖面较广,主要覆盖了工作和生活在市区的居民。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市民对于管道直饮水的认知、使用及其安全等问题。
1、市民对于管道直饮水的认知在问卷中,我们设置了针对管道直饮水的认知程度,结果显示,超过60%的市民对于管道直饮水的概念不太清楚,只知道喝过净化后的水或者是买的水。
管道直饮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二、市场需求1.当前市场上存在着许多水质不过关的瓶装水和桶装水品牌,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管道直饮水项目的出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水选择。
2.桶装水每次配送都需要花费人力和物力,而管道直饮水无需配送,能够节约物流成本。
3.管道直饮水可以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干净、安全的饮用水的需求。
三、技术可行性1.管道直饮水项目需要建设涉及自来水管道和过滤系统。
目前,自来水管道已经广泛铺设,建设成本较低。
过滤系统技术也已相对成熟,可以有效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2.管道直饮水系统可以与家庭用水系统相结合,提供便捷的饮水体验。
四、经济可行性1.管道直饮水项目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主要包括管道敷设、过滤系统安装、用户端设备购置等方面。
在市政自来水管道已经铺设的基础上,项目的投资成本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2.由于管道直饮水系统无需配送环节,消费者可以直接进行自助取水,从而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3.受益面广,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购买使用,不会出现储运的滞销情况。
五、社会可行性1.管道直饮水项目可以提高饮水卫生水平,减少因饮用不合格饮用水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2.项目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提供更好的饮水质量的前提下,无需通过瓶装水和桶装水等包装形式,减少了包装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产生。
3.管道直饮水可以减少水污染和运输途中的水源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六、风险评估1.管道直饮水项目的成功与否,依赖于自来水的水质保证。
如果自来水水质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将会影响用户的满意度,项目前景堪忧。
2.项目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克服用户对于“直饮水”的不信任问题。
消费者需要对项目有足够了解和信心,才会选择使用管道直饮水。
结论经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管道直饮水项目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健康饮用水的需求。
我国城市自来水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的探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饮用水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管道直饮水应运而生。
提高自来水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是供水企业优质供水、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确保管道施工质量和安全则是重中之重。
本文就自来水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可供相关参考。
标签:城市;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一、管道直饮水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厂采用的工艺普遍陈旧落后,对水中微量的有害物质不能有效去除,加上供水管网老化及二次供水设施疏于管理,都存在着自来水水质降低的风险,因而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饮水质量的要求。
针对这一矛盾的日益加剧,种类繁多的瓶装、桶装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出现在市场上。
但由于许多缺乏有效监管的生产厂家的制水设备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规范,故常有非法生产劣质饮用水的事件见诸报端,而二次装运及饮水机的不卫生使用也普遍存在着饮用水受污染风险。
所以部分瓶装、桶装水的水质也并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在此情况下,管道直饮水应运而生。
管道直饮水指以城市供给的自来水为水源,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后再以专用供水管线向居民供应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系统。
管道直饮水系统通过特别设置的净水处理站点,利用生化、物化处理技术,除去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细菌、病毒、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物质,保留有益微量矿物质元素,同时使用优质材料组成的输水管线网络把优质直饮水送入住户,保证了饮用水的卫生与健康。
管道直饮水处理系统主要分为净水系统和供水系统两部分。
二、净水系统(1)臭氧氧化臭氧的氧化能力很强,处理水的效率很高。
臭氧氧化主要作用在水质净化过程中的3个层次:①预臭氧化,去除悬浮颗粒物并分解大的有机物质;②中间臭氧化,降解有机微污染物;③最终臭氧消毒,去除残余的消毒副产物。
(2)生物活性炭吸附性炭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微孔结构,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色和味及有机物质等。
此外,利用活性炭表面形成的生物活性膜,更进一步提高了对水中有机物质的去除效率。
直饮水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城市水资源供应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的小城市和世界上许多农村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不过关,水资源供应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推行直饮水建设项目,将自来水管网延伸到每户家庭,以提供安全、便捷的饮用水。
这一新型水资源供应模式较传统净水设施更为便捷和安全,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对直饮水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其对水资源供应、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1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直饮水建设项目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其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2.2 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成果将对直饮水建设项目在我国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将为发展中地区的水资源供给提供借鉴和指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直饮水建设项目的研究尚属初步探讨阶段,主要针对其技术方案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讨论。
国外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已经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了相应的项目。
而在国内,类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浙江、北京等。
然而,对直饮水建设项目在发展中地区的可行性研究相对较少,而这些地区正是该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所在。
四、可行性研究方案4.1 可行性分析框架本次研究将采用多维度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环境影响评估。
具体方案如下:技术可行性:分析直饮水建设项目在不同地区的可行性,包括供水源、管网输配、水质监测和管理等方面。
经济可行性: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分析其收益和投资回报,预测未来的盈利情况。
社会可行性:包括项目的社会影响和对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以及与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的契合度。
我国管道直饮水现状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我国管道直饮水现状一、背景介绍管道直饮水作为近年来我国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管道直饮水是指通过建立合规水源、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将天然水源直接引入市政供水管道进行供应的一种饮用水方式。
本文旨在调研我国管道直饮水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二、现状调研结果1. 管道直饮水的普及情况在我国多个大中城市,管道直饮水已经普及并成为主流饮水方式。
这些城市通过投资建设合规水源,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水质净化处理,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饮用水。
但在农村和部分小城市,管道直饮水的普及率相对较低,供水质量有待改善。
2. 水质安全问题管道直饮水的关键在于确保供水的水质安全。
调研发现,尽管大多数城市的直饮水达到了相关标准,但个别地区或小区的供水质量仍存在问题。
其中,一些老旧小区的供水管网老化、居民私拉乱接等问题,可能导致供水受到污染,水质不达标。
3. 设备建设和维护情况在城市中,建设直饮水设备和管网是实施管道直饮水的关键环节。
调研显示,一些地区对直饮水设备和管网的投入不足,导致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供水质量稳定性和水质安全。
4. 居民使用情况和认知程度调研显示,部分地区居民对于管道直饮水的认知程度较低,对直饮水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不够了解。
同时,一些居民习惯于购买桶装水或其他饮用水,认为直饮水的质量不可靠。
这些问题不利于管道直饮水的推广和使用。
三、存在问题和挑战1. 地区差异明显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管道直饮水在不同地区普及程度不一。
加大对农村和小城市的扶持力度,解决其饮水安全问题仍是一个挑战。
2. 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管道直饮水所需的净化技术和设备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更新换代。
更新换代带来了更高的水质净化效果,但也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维护,增加了供水厂和相关部门的压力。
3. 用户认知和习惯改变居民的认知和习惯改变是推广管道直饮水面临的重要问题。
住宅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工程的优化研究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步提高,现在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有了更高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低并且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自来水厂对居民饮用水的处理能力有限,老旧的输水管网加剧了饮用水的污染程度,这就导致城市市政处供水的水质达不到居民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住宅建筑管道直饮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住宅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处理工艺、供水管网和消毒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旨在推动健康饮水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优化引言当前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一些水厂的处理方法滞后或者处理程度不够,造成城市供水水质状况不佳,而水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机污染物经过氯消毒工艺后容易产生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的副产物,再加上自来水供水管网老化及渗漏导致水质产生二次污染问题,使得自来水水质难以达到饮用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用水的供水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如市面上所售的瓶装水、桶装水以及管道的直饮水等。
管道直饮水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初次应用以来,随着近20年的发展,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住宅小区中得到较大的推广,是未来饮用水发展的新趋势。
1管道直饮水产生的背景水是生命之本,饮水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80%的疾病、50%的癌症与饮用不洁净水有关。
因此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目前市民用水主要是自来水,尽管自来水是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等方式处理合格后再出厂,但由于在进入供水管网后,往往由于供水管网陈旧、破损、不及时清理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产生铁锈,滋长微生物,带入各种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如管道腐蚀、渗漏、结垢、沉淀及屋顶水箱未经常消毒等。
二次供水设施维护不当,二次污染控制不力,导致微生物细菌等再度繁殖,增加用水隐患。
我国管道直饮水现状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直饮水成为了一种趋势。
然而,在我国,管道直饮水的普及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和分析我国管道直饮水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撰写了本报告。
二、调研目的1.了解我国管道直饮水的普及情况;2.分析我国管道直饮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3.探讨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的发展前景。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管道直饮水使用和满意程度的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收集了千份有效问卷。
2.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包括了管道直饮水厂和用户家庭。
四、调研结果1.管道直饮水普及率较低: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管道直饮水的普及率仅为30%左右,相对较低。
其中,一线城市的普及率较高,而乡村地区的普及率较低。
2.管道直饮水产品质量不一:虽然大多数管道直饮水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仍有一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过滤性能不佳、材料安全性不达标等。
这也导致了一些用户对管道直饮水的信任度不高。
3.用户对于管道直饮水的满意程度有待提高:尽管管道直饮水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和快捷的饮水方式,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仍然有一部分用户对于水质和口感不满意,认为水味较重或有异味等问题存在。
4.管道直饮水市场潜力巨大:尽管目前管道直饮水的普及率较低,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追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管道直饮水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价格能够更加亲民,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
五、建议1.完善管道直饮水的标准和监管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加强对用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用户对管道直饮水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增强对其信任度。
3.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管道直饮水普及力度,优化供水设施,提高水质和水源的安全性。
4.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推出高质量、低价格的管道直饮水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65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13
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工程技术21世纪的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已从对基本的衣、食、住、行要求上升为
对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
其中,追求健康
始终是主题。
由此,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开
发商正致力于在住宅小区铺设专用管道,
为住户提供优质管道直饮水,以“健康饮
水健康的生活小区”主题有效推动商品房
的销售。
1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概念
管道直饮水系统是以城市自来水为原
水,采用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和工艺,进
行深度处理,除去水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采
用优质、卫生管材独立设置的配水系统,
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用户终端,供居民
直接饮用。
2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可行性
目前,用于家庭直接饮用的水量仅占
城市供水量的1%-3%,生产、绿化、环卫
及消防等非饮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
结合我国水污染严重,水处理费用高的现
状,要求水厂出水均达到直接饮用水的水
质标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将生活用水
中的饮用水部分做深度处理,一方面不必
承担全面大幅度提高自来水水质和改造城
市供水管网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节省建
设的投资,且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
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管道直饮水比其他用水方式都安全健
康,而且更便宜、更方便。
其最大的特色是
通过管道直饮水,打开水龙头就喝水,这将
是城市用水的主流方向。
该种直饮水价格
与桶装水比较,水费不足桶装水的1/3,同
时又可以克服桶装水使用不便,易造成二
次污染的缺点。
3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必然性
首先,由于水体污染状况加剧,水厂常
规处理能力有限,陈旧管网腐蚀及二次供
水设施污染,导致目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
不能直接饮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
世界80%的疾病、50%的癌症与饮用不清
洁的水有关。
目前,我国由于受经济状况
限制,短期内无法对现有的水厂和城市管
网进行全面的投资改造,供水设施的管网
只能维持目前的状况,而生活用水仅占总
用水量的2%~5%,95%~98%的水则用于
生产、绿化和消防方面,全面大幅度提高
自来水水质必然会造成水的能效浪费。
其次,目前市场上提供高品质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家庭用小型净水器,二是桶装水。
小型净水器设备维护、水质检测监督缺乏专人、专部门统一管理,如果用户长时间没有清洗和更换滤芯,容易导致净水器内细菌繁殖,成为二次污染源。
桶装水是目前市场上饮用水的主流,但是价格较贵,而且桶装水一般仅有几天的保质期,饮水机若不定期清洗,也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
若安装了管道直饮水的设施,在专业运营公司、管理公司的统一管理及市地防疫站和用户的共同监督下,用户就能喝上快捷经济、健康舒适的高品质直饮水了。
4管道直饮水系统的供水工艺管道直饮水原水一般采用城市自来水,以城市自来水中微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残留的有机污染物,以及自来水在输水系统中的二次污染物为主要去除对象,经深度处理后饮用。
管道直饮水深度净化常采用以膜技术为主的工艺,通常包括预处理、膜过滤和消毒。
预处理一般由砂滤、软化、炭滤三部分组成。
砂滤采用一定规格的石英砂、锰砂等滤料,除去水中大颗粒杂质及部分胶体物质。
炭滤采用优质活性炭,利用过滤和吸附的原理,去除水中的色度、嗅味、余氯、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物质。
软化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预处理部分直接影响膜过滤效果和膜的使用寿命。
膜过滤是当前净水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方向,主要是利用膜的微孔对水中的杂质进行筛分。
膜过滤技术有微滤,超滤,钠滤,反渗透四种,四种膜法各有利弊,可按照直饮水水源和用户对水质不同要求选择膜的类型。
为了确保直饮水在储存及供水管道中不被微生物重新污染,膜过滤后应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使用的消毒剂不影响水的口感。
由于传统氯化消毒可能产生致癌副产物,在直饮水的消毒工艺中,一般采用臭氧、紫外线杀菌消毒。
直饮水出水中须含有一定消毒剂浓度,以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
5管道直饮水系统防二次污染的对策为了防止经净化后的直饮水在管网中受到二次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1)直饮水管道系统应单独设置,不能与其他管道系统串接;()管道直饮水管网流量小、使用时间集中,易导致管网中水的滞留。
因此
与直饮水供水管网相平行敷设回水管路,将管道中的水定期循环,采用压力传感器或电磁阀来调节循环流量,使主干管内多余的水回流至净水站,保持水质;(3)减少水在贮水设备中的停留时间,避免贮水设备引起的二次污染;(4)供水管径不宜过大,防止水中余氯减少过快,使微生物生长;(5)采用无毒、无腐蚀管材;(6)管网设计中应留出管道冲洗的进出口,定期对管网进行水力冲洗;(7)加强管道安装时施工管理,提高运行时管理人员的素质。
6管道直饮水系统供水常用管材直饮水具有流量小、流速缓、用水量少等特点,并且对无菌要求非常严格,所以要求管道无毒、无二次污染。
采用的塑料管材不允许有溶析物,金属管不允许有锈蚀物。
适于直饮水系统的管材有铜管、不锈钢管、有机玻璃管,以及一些新型给水管材。
铜管卫生性能好,耐腐蚀,耐热,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好,耐压强度高;但安装难度大,价格高。
不锈钢管外表美观,强度大,经久耐用,抗酸碱腐蚀性能好,能在室外环境下安装,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不变形,接口密封性好;但不锈钢管价格相对较贵。
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抗锈力强,易于接合,耐高压,水流阻力低;但运行时,在内层塑料接口不易紧密,小口径管中钢塑两层间易起泡及脱层,铝塑管的铝皮在施工安装中易损坏,接头易老化漏水。
塑料管卫生无毒,导热系数低,使用寿命长,管壁光滑,不结垢,安装方便;但其线性膨胀系数大,在阳光直射下容易老化变形,不适宜在室外明敷。
7结语管道直引水系统的运用在我国正方兴未艾,随着人们对直引水系统的不断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会饮上清洁卫生的直引水。
参考文献[1]关玲娟.“直饮水”的可行性探讨[J ].山西科技,2003,(5):72~73.[2]宋兴菊.管道直饮水的应用[J ].建筑环境,2004,(2):65~66.[3]王志飞.住宅直饮水设计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29(3):121~122.[4]李伟,施周.生态小区的管道直饮水系统[J ].住宅科技,2003,(8):16~18.管道直饮水系统初步研究
杨芳初慧琴
(威海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威海264205)
摘要: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缺少和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
管道直饮水已成为居住者生活的迫切需求。
本文主要分析了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指出了直饮水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管道直饮水系统可行性必然性应用中图分类号:X 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8)05(a )-0065-01
C E CE ECH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