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产_抓牢供应链话语权
- 格式:pdf
- 大小:375.28 KB
- 文档页数:4
案例分析:变身“保姆”得以发展作者:来源:《物流科技》2011年第03期大物流时代已经来临,昔日的物资流通企业还能唱响哪?出路在哪里?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回答道:“传统的物资企业现在扮演的角色,最好的形容就是流通保姆型企业,传统物资企业应该找准定位,做好服务对象企业的流通‘保姆’。
”体制转型。
1992年以来,随着流通行业的全面开放,面对在完全竞争领域与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的激烈比拼,很多传统的国有大型物资流通企业连续数年亏损,退出了历史舞台。
痛则思痛,众多物资企业开始艰难的体制改革,典型代表有天津物资集团、浙江物产集团、河南物资集团、广西物资集团等。
1993年,在原天津市物资管理局的基础上整体转制组建而成的天津市物资集团,是第一个着手转型的国有大型物资流通企业,目前经营领域包括金属、能源、矿产、化工、汽车及机电、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由一个老牌物资企业转型成为集现代化工贸为一体的新型物资流通企业。
1994年,河南物资集团公司是由原河南省物资厅联合所属单位整建制转体组建的,目前主要从事生产资料经营业务,是河南省政府直接管理的7家大型企业中惟一的流通集团,也是河南目前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
1996年,原浙江省物资局转制成为浙江物产集团,从一个传统的物资流通企业转型为一个拥有金属材料、汽车、能源、化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六大板块和145家成员企业的现代流通集团。
同年,由原广西物资厅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整体转制成立广西物资集团总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机电产品、煤炭、进出口贸易、钢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物流业务,以及节能设计、水处理、再生资源业务等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
这些典型代表反映了“只有深化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制度创新”。
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要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
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商务部的支持下,对重点流通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15家重点流通企业在获得了部分国债贴息资金,加快了流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纷纷开始向集团现代流通企业转型。
浙江物产集团:集成式供应链做大现代流通“传统流通赚一个买卖差价,一笔钱做一单生意。
现代流通强调集成式供应链服务,通过集成式服务,一笔钱能串成好几单生意。
”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流通部部长廖建新一语道出了他们的“另类生意经”。
大型现代流通企业集团浙江物产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流通贸易商的通用做法——集成式服务,营业额已经从10年前的180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486亿元。
集成式服务带来“多赢效应”集成式服务,其实是供应链服务,即通过信息化,打通供应链所有环节。
这样操作下来,整条供应链对客户就是最优的:价格最便宜,服务最便捷,供货周期最短,客户满意度最高。
浙江物产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客户采购物资,因为库存或下游企业欠账等原因付不起款,可通过银行的“保理业务”解决,即把应收款打包给银行,由银行支付货款,银行对该企业的经营进行跟踪监督,它的货一卖出,相关款项就打到了银行的账户上。
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银行为客户开具信用证,解决客户的采购融资。
银行本来只是管钱的,现在介入了监督企业管理,变成了既收服务费又收贷款费,还加快了资金的流转,它也很合算,“一笔生意让三方受益”。
这就是集成式服务带来的“多赢效应”。
集成式服务还可以调配上下游资源,通过资源的合理组合产生效益。
但是,问题在于,究竟凭借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实现如此便捷、一举多赢的“集成式服务”?应用是关键传统流通经营业态比较单一,主要靠经营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经验做大宗批发业务,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时空差,赚一个买卖差价。
现代流通是专业分工,业态多元化,有代理分销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大面积采用金融技术、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以此扩大服务与管理半径,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而一笔钱做多单生意的“多赢模式”,一个基础性条件就是信息手段要跟得上。
“我为别人开信用证,就要了解他的信用,他的生产周期、产品质量和性价比,以及他的经营风险等等。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跌入资金断裂的泥潭。
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现状及创新发展趋势在第五届中国钢铁贸易商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以《我国钢铁物流行业将来发展趋势》为主题,简介了目前物流采购旳整体状况。
从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旳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旳迅速增长,钢铁流通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有关记录资料显示,,全国从事钢铁产品批发贸易旳法人公司8万多家,从业人员70多万人,年销售钢铁产品金额达5万亿元。
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旳钢铁产品现货交易市场200多家,摊位8万多种,年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元。
大型流通公司是行业发展旳领军者。
中国中钢、中国五矿、浙江物产、天津物资集团、中国铁路物资等五家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超千亿元。
民营流通公司成为行业发展旳生力军。
钢铁流通行业中民营公司所占比例在95%以上,虽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公司,年均销售规模仅为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但其销售总量占行业销售总额旳80%左右,并且也浮现了像广东欧浦、上海舜业这样旳大型钢铁流通公司。
我国钢铁流通行业存在旳问题我国钢铁流通行业虽然发展不久,但仍存在如下某些问题: 1)行业集中度较低据估计,全国各类钢铁流通商超过15万家,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旳法人公司不到5%,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如下旳法人公司占60%以上。
年销售能力达到1000万t旳公司只有4家,绝大多数公司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t如下。
而国内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t旳有9家,宝钢和河北钢铁集团均超过3000万t。
与钢铁生产公司相比,钢铁流通公司在资源掌控、定价话语权上仍处在弱势地位。
2)市场建设亟待规范我国始终没有钢材交易市场发展规划,少数地方政府和公司在没有通过具体调研和科学论证旳状况下,盲目投资建设钢材交易市场和钢铁物流园区,不仅挥霍了土地资源,搞乱了正常旳市场秩序,尚有也许威胁金融安全。
3)行业自律需要加强近年来,不少钢铁流通公司从互相压价竞争转变为合伙共赢,但仍有某些公司不能抱团,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大打价格战,自相残杀。
浙江物产集团社会责任报告(摘要)浙江物产集团公司是浙江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也是国家在流通领域重点发展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之一。
2021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浙江物产集团以2021年258.3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426位。
这一排名比2021年的第484位大幅提升了58个位次。
浙江物产以生产资料流通为主业,经营范围涉及国内外贸易、物流、加工、金融投资四大领域,并形成了钢铁、汽车、能源、化工、商业地产、金融等六大业务板块。
“十二五”期间,浙江物产按照“战略升级、提升发展”的战略方针和“产业领先,布局全国;国际视野,跨国经营;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战略思路,以提升发展为核心,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继续深入推进流通产业化,努力将浙江物产打造成为集现代流通产业、流通方式与现代企业制度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现代流通企业集团。
一、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1、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一直以来,浙江物产认真贯彻落实国资监管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国有独资、流通行业、完全竞争领域等特点,不断健全集团成员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优化明确各机构责任机制与制衡机制,建立起了权力与监督机构外部化、决策执行机构内部化及董事会、经营班子、党委会一体化的公司治理架构,并不断强化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治理。
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管理,以规范化、制度化、协同化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为核心,不断加强战略管控型的管理模式建设,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激励相容、协同运作、高效科学的战略管理型母子公司管理体系。
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环境复杂严峻。
浙江物产积极响应省国资委的部署,大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对重大风险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并及时调整风险策略,全年未出现重大风险损失,确保了集团安全稳健运行、可持续发展。
强董事长讲话500浙江物产进入.进得去稳得住做得好■胡江潮浙江物产进入了“世界500强”后,省委赵洪祝书记对物产集团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进得去、稳得住、做得好”。
如何理解这3句话?“进得去”,是浙江物产从舞台下走到了舞台上。
聚光灯下,要求我们具有专业技能、气度、层次和责任感的提升、精神境界的升华;“稳得住”,不仅要有“立足500强”的速度,更要具备一系列高标准、高要求的内涵;“做得好”,是对企业的能耐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贯彻落实好赵书记的这3句话,要求我们理念创新、提升转型。
一、进入世界500强的感受进入“世界500强”,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面对荣誉,孜孜以求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浙江物产人,必须始终保持心热、脑清、行明。
心热。
有人说,浙江物产进入“世界500强”所产生的影响力,比投入几千万广告效果更好。
的确,浙江物产具体做什么可能一下子很难讲透,但“世界500强”大家都认可。
7月份陪同赵书记在美国参加中美省(州)长论坛,在双边经贸活动中,赵书记以“浙江的首个世界500强企业”隆重推介浙江物产集团,美国的政治界、经济界都很认同,对集团在美国的相关商业项目推进起了很大作用,充分体现了“世界500强”的价值,也体现了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后经营运作、资本运作、资源开发等方面成果和品牌的持续显现。
在此,我引用我们一位员工在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后的一句话:“我为企业骄傲,企业为我自豪”。
强,大家都感到欢欣鼓舞,为奋斗的结果、为成为“世500进入.界500强”的一分子而骄傲;同时,也通过荣誉感的发扬,使团队的凝聚力、动力、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迸发,使员工为企业而不懈努力、使企业为员工而感到自豪,这是浙江物产保持可持续发展、始终走在世界企业前列的根本保证。
脑清。
“世界500强”是一个新起点,一个新征程。
进入排行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做到经久不衰地保持榜上有名。
欲使排名不断上升,更非易事。
况且,进入“世界500强”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才是我们的核心追求。
数字赋能,生态协同作者:***来源:《信息化建设》2022年第04期物产中大集团正在通过构建如同全链路智配平台、元通汽车救援服务平台、经编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一般的更多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示范工程,加快推动供应链集成服务的迭代升级,向着成为中国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物畅其流,货通天下”,才可以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物产中大集团一直以“物通全球,产济天下”为使命,以供应链思维、做产业链整合,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技术构建物产中大生态圈,与合作伙伴共享价值。
早在2009年,物产中大集团就启动了供应链集成服务信息化改造提升工作。
2019年,物产中大集团又开启“数字化转型年”之路,聘请世界一流咨询公司与阿里联手制定系统集成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专项规划,明确转型方向、目标和重点,勾画智慧商业模式、智慧经营模式和智慧产业生态蓝图。
经年累月,渐显成效。
目前,物产中大集团已经建立了全集团统一的主数据标准,成功入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连续多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2021年位列170位),基本实现了集团业务、财务、资金、人事一体化管理,以及全集团办公自动化管理;初步建设了集团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实现与成员公司业务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及汇聚应用;初步构建了集团“智慧大脑”,实现了各业务板块成员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的大数据可视化综合分析。
尤为重要的是,物产中大集团各成员公司多数实现了从传统流通的“一买一卖”向平台化、集成化、智能化、金融化、国际化“五化联动”的供应链集成服务转变,完成了从四流联动的点式供应链向垂直整合的纵向供应链、再向平台化运营的横向供应链迭代升级,在畅通流通“大动脉”的同时,还疏通了面向小微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的“毛细血管”,有效消除了钢铁、煤炭、化工等主营商品供应链痛点,持续优化了汽车、轮胎等生活消费品的服务生态,显著增强了大宗商品供应链韧性,大幅度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物产中大打造中国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作者:周子禾来源:《杭州(上半月)》 2021年第7期文丨周子禾近期,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单位联合评选物产中大集团为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物产中大集团作为总部在杭州的省属国有企业,多年来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充分发挥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优势,助力杭州城市发展。
注重技术创新突破助力形成特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聚力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形成新动能的有力支撑。
物产中大集团以“物通全球、产济天下”为使命,以供应链思维做产业链整合,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技术,在供应链技术、热电联产、电线电缆、药品制剂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产品查验能力、技术指标和性能显著提升。
拥抱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供应链,是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物产中大紧跟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前沿脚步,创新发展供应链集成服务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智慧供应链技术和产品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对上游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实现智慧化采购,通过全国可控物流网络的布局提升便捷化配送体系,为杭州全面提升链接全球新型贸易能力、构建符合特大城市经济形态的动力系统形成了新支撑动能。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助力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建设高质量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加快杭州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物产中大集团以提高集成服务能力,打造智慧供应链为己任,助力杭州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以杭州西站枢纽为例,这是服务保障2022年杭州亚运盛会的重要交通配套工程,其中物产金属-杭州西站机场轨道快线部分的钢材配送集成服务,是物产中大供应链集成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城市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物产金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中国中铁、杭州地铁等多方协作,克难攻坚、优化调配、出色完成保供服务。
此外物产金属还全力保障杭州萧山机场三期、杭州二绕、杭州地铁等重点项目物资配送,累计配送钢材近30万吨;物产融租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战略,积极参与3号线、5号线、8号线、杭绍线、杭富线建设,助力杭州亚运轨道交通建设。
物产经编供应链新闻稿2018年8月,上市公司——物产中大集团空降海宁,在海宁经编产业园设立浙江物产经编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经编”)。
该公司的最大使命就是探索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的集成服务平台模式。
这是上市公司将资源产品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的探索。
物产中大集团旗下物产化工条线,多年来经营石油化工产品,拥有从PTA、MEG到聚酯涤纶的产品链优势。
而这些上游产品正是经编生产的原材料。
产业基础优势增加了物产中大开始这一探索的砝码。
物产经编董事长、总经理毛青军说,物产中大集团的供应链服务由来已久,以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和产业集群辐射不足,“海宁试点如果成功了,就可以作为样板模式,迅速复制到国内其他经编产业基地,甚至其他产业集群。
”为什么选择在海宁实施该项目?物产经编公司经理吴奎说,经过调研发现,海宁经编产业集群内部,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工艺,相似度都很高,企业集聚度也高,为集成服务平台导入提供了最佳土壤。
由产品链向服务链辐射这个集成服务平台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又怎么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生态?吴奎说,物产经编的常态服务内容主要有融资授信、代理采购、风险管理、存货质押、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等板块,“我们的定位是成为‘经编管家’。
”以融资授信为例,物产中大作为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有信用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
物产经编以此为基础取得金融授信,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以缓解海宁经编产业内众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此外,平台内部通过“物产商票”的双向流通,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逐步搭建起平台“自金融”体系。
该平台的创新服务还体现在了一个名为“蜂巢计划”的智能共享仓储体系上。
据介绍,除平台自建中央智能仓之外,该平台着手盘活区域内各生产企业的闲置仓储资源,形成共享,以此为基础建立分布式智能化仓储体系。
这样,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就有了基础。
以该平台首批加盟企业——春晟经编为例,通过智能仓储系统,从原料采购到入库、领用,加工完成后的成品胚布入库、产品销售都能形成可视化轨迹跟踪。
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记者袁瑛特约记者王晓君周一清晨8点整,闹钟响起,家住北京东直门附近的Ellen从床上爬起,一番梳洗打扮后准备出门。
此时,Ellen先是套上一件“Burberry”风衣,当然,出门前不忘了喷上一点Versace红色牛仔香水。
Ellen坐着“东芝”电梯直奔地下二层的车库,开出自己刚买不久的第12代丰田“卡罗拉”。
9点整,Ellen来到单位,胡乱塞两口乐天“蛋糕派”,打开东芝笔记本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下午5点,今天不用加班,Ellen踩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单位旁边的新光百货,与女友相约在这里购物。
在这个标榜北京最时尚的百货公司,Ellen和女友“扫货”无数,当然,战利品中包括FANCLE最畅销的卸妆液。
晚饭就在商场里的“吉野家”搞定。
21点,Ellen拖着疲惫的脚步,拎着大包小包进了家门。
半路上,她还不忘在街角的“7-11”超市买上一份热乎乎的“关东煮”给自己当夜宵。
这是Ellen,一位北京普通中产职业女性的普通一天,或多或少也折射出我们大部分人工作和生活中所熟悉的那些元素。
只是鲜少有人知道,Versace、东芝、丰田以及“7-11”等耳熟能详的品牌背后,都因为一个名字而相互联系——三井,这个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上述来自日本以及世界各地的企业:Burberry和Versace,这两个自命不凡的欧洲经典品牌,早在1960年代就将自己在亚洲地区的总经销代理权卖给了三井集团;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东芝,全名东京芝浦电气,其前身可追溯到二战前,是三井财阀麾下的重要直系企业; 丰田,世界上最赚钱以及刚刚晋身的世界最大汽车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三井的扶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从丰田汽车的股东中看不到三井的直接控股,然而“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以及“三井住友银行株式会社”的身影告诉我们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乐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和经营吉野家快餐的上海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都是三井集团官方公布的在中国投资的33家企业之一;说起新光百货,人们都以为是由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和北京华联共同投资所建,然而,不论是台湾的新光三越、还是太平洋SOGO和远东百货,这些集团的背后都有着实力雄厚的日本财团作支撑,而新光三越的背后就是三井财团,这也难怪新光百货在一楼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FANCL 以及SK-Ⅱ等日系化妆品,其中,FANCLE就是由日本FANCLE和三井物产共同开发和销售的;遍布中国的“7-11”超市,在其大股东伊藤洋华堂的背后,站着的仍然是三井财团无所不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