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验光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验光技师考试题目(含答案)一、填空题1、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稍硬)于正常,记录为T+12、正确的屈光(矫正)可增加双眼的融合功能3、镜腿上的标记52-21-140,21表示(鼻梁尺寸为21 mm)4、远视被检查者合并内斜视,屈光矫正后仍有复视症状,可加入基底向(外)三菱镜矫正5、眼镜正确的倾斜角度为(8°~15°)6、正确的镜片矫正可增进双眼的(感觉)运动融合功能7、+2.00DS以上的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充分矫正或完全矫正)8、外斜视远视者,应以提高视力为主(低矫配镜)矫正9、影响视力的散光均尽显(充分矫正或完全矫正)10、软镜热消毒可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中,加热80度,时间为10秒11、(+2.00DS)上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镜片矫正12、外斜视远视患者,应以(提高视力)为主低矫配镜13、屈光不正性弱视戴完全矫上下左右眼镜1月后应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14、双氧护理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其作用是病原微生物核糖体,制了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即控制了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15、软镜热清毒法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子加热至(80)度,时间为10秒16、校配金属镜架焊点时,最好用(辅助钳)保护,以防焊点断裂17、用(10)倍放大镜检测镜架的表面疵病18、检验(铰链疲劳)项目可采用考核镜腿开闭的松紧状况19、在验光时,以避免调节因素对屈光造成的影响,对7岁以下的斜视弱视患者可用(1%)阿托品药膏涂眼散瞳20、目前常用的手动综合验光仪的杰克逊交叉柱镜(JCC)红点表示(负)柱镜的轴。
二、选择题21、中国人的眼压的正常范围为(A)A、1.47-2.79千帕(11-21MMHG)B、0.67-8.01千帕(5-60MMHG)C、0.67-1.47千帕(5-11MMHG)D、2.79-8.01千帕(21-60MMHG)22、下面(B)不是综合验光仪上的镜片A、针孔片B、裂隙片C、菱镜片D、马氏杆片23、眼镜处方+3.50+1.00*170的另一种处方表示为(D)A、+2.50+1.00*170B、+2.50-1.00*80C、+4.50+1.00*80D、+4.50-1.00*8024、右眼戴—5.00的镜片,在心向侧移6MM,通过镜片看正远方所产生的三菱镜效应为(B)A、0.3△BOB、3△BOC、30△BOD、30△BI25、远视小于(A)的50△你因为上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可尽早增加建立双眼视的机会A、+2.00DSB、+1.00DSC、+1.50DSD、不确定26、(D)用于观察角膜基质层代谢障碍导致的水肿皱纹A、背面投照法B、镜片反射投照法C、间接投照法D、全内反射投照法27、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氧供约为(D)A、3%B、7%C、10%D、14%28、在渐镜片中下加光度位于(B)A、顕侧隐形小刻印下方B、顕侧隐形小刻印上方C、鼻侧隐形小刻印上方D、鼻侧隐形小刻印下方29、顾客戴镜后镜架向左侧偏移,且鼻部右侧有压痕,检查时发现左侧外张角合适,左右鼻托对称时,应调整(D)30、对于交流不畅的低龄儿童和弱视患者,检影验光作为主要依据时,得到的准确屈光不正度数,除认准中和状态外,还要做到(B)准确。
验光技师工作总结引言验光技师是医疗领域中的重要角色,负责测量和评估患者的视力和眼部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我的工作作出总结和反思,以及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工作职责作为一名验光技师,我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光测量验光技师需要运用各种设备和仪器,如自动验光机、角膜地形仪等,对患者的视力进行测量和评估。
这些测量结果将为医生提供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 眼部健康评估除了视力测试,验光技师还需要检查患者眼部健康状况。
这包括检查眼压、视网膜、眼底等。
准确评估患者眼部健康状况对于诊断和预防眼疾病非常重要。
3. 配镜建议根据患者的测试结果和医生的诊断,验光技师需要向患者提供合适的配镜建议。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镜片材料、度数和镜框类型等。
同时,验光技师还需要解答患者对镜片和镜框的疑问,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4. 眼镜验收和调整当患者购买新眼镜后,验光技师还需要对眼镜进行验收和调整,确保其符合患者的视力需求和舒适度。
同时,验光技师还需要教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保养眼镜,以延长使用寿命并预防潜在问题。
工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我从事验光技师工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
以下是我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以及我采取的解决方案:1. 患者沟通困难有些患者可能对验光过程和配镜建议不了解,沟通起来会有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耐心地解释整个过程,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验光结果。
我会鼓励患者提问,确保他们对整个过程和建议有清晰的理解。
2. 复杂病例的处理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病例,如高度近视、散光等。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我会与医生沟通,并参考专业文献和研究,以确保给予患者准确和适当的建议。
如果必要,我会引导患者到专科医生那里获得更进一步的治疗。
3. 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验光设备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时候它们可能会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
我会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我会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以减少影响和延误工作。
眼镜验光员一、职业与工种㈠工种分类我国在1992年由劳动部培训司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会同国务院45个主管部门的老公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
在整个工种分类中,眼镜验光员被分在第4类中,其工种编号为:03-127.眼镜验光员的定义是:利用仪器,对眼睛屈光不正患者的配镜度数进行检测。
其使用范围为查片、验光。
工人等级分为初、中、高。
规定学徒期为两年。
国内贸易部和劳动部于1997年共同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商业卷),将眼镜行业的工种确定为3个:1.眼镜验光员:归入商办工业。
2.眼镜定配工:归入商办工业。
3.眼镜修理工:归入饮食服务业。
㈡职业的确认1999年,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的工作委员会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出版发行,大典中将眼镜验光员列入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第七种类(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第六小类(验光配镜人员)中,《大典》中对验光员的描述全文如下:眼镜验光员(4-07-06-01)使用验光仪器及辅助设备,对眼睛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测的人员。
从事的工作包括:1.对眼睛进行视力和一般性外观的检查。
2.运用验光仪、视网膜镜、测试镜架和测试镜片检测眼睛屈光度,写出合理的验光处方。
3.运用中和法和操作焦度检测仪对镜片进行光焦度(屈光)度检测和鉴定。
4.对球柱镜片联合、光学中心移动和三棱镜进行数值的计算和转换。
二、眼镜验光员的职业与职业资格根据《职业分类大典》对这个职业的描述,中国眼镜协会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托制定了《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自2000年5月10日起施行。
《标准》将本职业的资格划分为以下5个等级:眼镜验光员(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眼镜验光员(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眼镜验光员(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眼镜验光员(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眼镜验光员(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三、职业能力特征《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对验光员职业能力特征进行了如下描述:有一定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验光行业已工作一年有余。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对验光知识一知半解的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熟练掌握验光技术的技师。
在此,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二、工作回顾1. 理论知识学习入职以来,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参加各类验光知识培训,通过自学和请教同事,对验光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掌握了人眼解剖结构、光学原理、眼镜光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技能提升在工作中,我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严格遵守验光流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以下是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果:(1)熟练掌握各类验光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验光仪、视力表、电脑验光仪等。
(2)能够准确测量顾客的视力、瞳距、眼位等数据,为配镜师提供可靠的依据。
(3)针对不同顾客的眼部状况,提出合理的配镜建议,帮助顾客解决视力问题。
(4)熟练掌握镜片、镜架的选购技巧,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工作中,我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团队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
以下是我一年来的主要成果:(1)与配镜师保持良好沟通,确保配镜质量。
(2)协助同事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共同提高工作效率。
(3)积极参与店内培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三、工作反思1. 专业知识方面:虽然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验光知识,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沟通能力方面:在与顾客沟通时,有时未能准确把握顾客的需求,导致配镜效果不佳。
今后,我将加强沟通技巧的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3. 服务意识方面:在工作中,有时对顾客的关心不够,导致顾客满意度不高。
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服务意识,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验光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提升服务意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4.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拓宽知识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一级验光技师报考条件1. 嘿,想考一级验光技师的朋友,你知道报考条件吗?这就像你想登上一座高峰,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合适的装备一样。
一级验光技师可是验光领域的“大佬”级别呢。
首先,你得有二级验光技师的资格证书,这就好比你想当将军,得先从士兵一步步做起呀。
要是没有这个基础,就像盖房子没打地基,肯定不行的。
2. 你要是想报考一级验光技师,学历也有要求哦。
一般来说,得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你想想,验光这事儿得有点知识储备吧,就像厨师做菜,你得知道各种食材的特性、调料的搭配,我们验光也得了解眼睛的生理结构、光学原理这些知识呀。
大专学历就像是一个入场券的最低标准,如果学历不够,就像你要参加一场高级别的比赛,却不符合参赛资格,多遗憾呐。
3. 从事验光工作的年限也很关键呢。
通常要在取得二级验光技师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这就像种树,你得花时间让它扎根、成长。
5年的时间可不短,在这期间你不断积累经验,就像探险家在丛林里不断探索一样。
如果工作年限不够,就像小树苗还没长好就想结果,怎么可能呢?4. 还得有一定的业绩要求呢。
你得在工作中完成一定量的复杂验光案例,这就好比是战士在战场上的杀敌数量。
比如说,你得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疑难的视力问题,像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斜弱视等情况。
如果没有这些实战经验,就像一个演员只背台词,却没有真正的演技,怎么能成为一级验光技师呢?5. 相关的培训经历也不能少。
就像运动员要参加专业的训练才能提高成绩一样,你得参加一些与验光相关的高级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会让你接触到最新的验光技术和理念。
要是没有这些培训,就像老司机一直开旧款车,不了解新款车的性能一样,怎么能跟上行业的发展呢?6. 专业技能的考核也是报考的重要一环。
你得在验光技术、眼镜装配调试等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就像音乐家要在演奏技巧上炉火纯青一样。
如果你的技能不过关,就像一个画家画的画歪歪扭扭,怎么能被认可为大师呢?比如说,你得能精确地测量出各种眼睛参数,误差极小才行。
验光技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验光的基本步骤?A. 了解病史B. 视力检查C. 角膜接触镜检查D. 眼底检查2. 以下哪个不属于屈光不正的类型?A. 近视B. 远视C. 散光D. 老花3. 以下哪个是验光师进行屈光度测量的仪器?A. 验光箱B. 视力表C. 角膜接触镜D. 眼底相机4. 以下哪个不属于验光师常用的检查方法?A. 直接检影法B. 间接检影法C. 视力表检查法D. 眼底检查法5. 以下哪个是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患者年龄B. 患者性别C. 患者身高D. 患者体重6. 以下哪个是散光的矫正方法?A. 球镜B. 柱镜C. 三棱镜D. 平面镜7. 以下哪个是近视的矫正方法?A. 球镜B. 柱镜C. 三棱镜D. 老花镜8. 以下哪个是远视的矫正方法?A. 球镜B. 柱镜C. 三棱镜D. 老花镜9. 以下哪个是老花的矫正方法?A. 球镜B. 柱镜C. 三棱镜D. 老花镜10. 以下哪个不属于验光师需要掌握的技能?A. 屈光度测量B. 视力检查C. 眼底检查D. 心理咨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通常采用______法。
12. 近视的屈光度为______。
13. 远视的屈光度为______。
14. 散光的屈光度为______。
15. 老花的屈光度为______。
16. 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需要调整______。
17. 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需要观察______。
18. 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需要考虑______。
19. 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需要使用______。
20. 验光师在测量屈光度时,需要记录_____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验光师进行屈光度测量的基本步骤。
22. 请阐述散光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3. 请阐述老花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A6. B7. A8. A9. D10. D二、填空题11. 直接检影法/间接检影法12. 负值13. 正值14. 柱镜15. 负值16. 镜片度数17. 患者视力18. 患者年龄19. 验光箱20. 屈光度数据三、问答题21. 验光师进行屈光度测量的基本步骤如下:(1)了解患者病史,包括视力下降的原因、时间等;(2)进行视力检查,了解患者裸眼视力;(3)采用直接检影法或间接检影法进行屈光度测量;(4)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镜片度数,直至患者视力达到最佳状态;(5)记录屈光度数据,为患者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
眼镜验光技师个人工作总结作为一名眼镜验光技师,我认为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
通过这份工作总结,我希望能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总结经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我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验光流程和仪器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验光服务。
我也对各种常见眼部疾病和眼镜镜片的特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能够更好地为顾客提供建议和指导。
在与顾客的沟通和交流中,我注重细节,关心顾客的需求。
我会耐心倾听顾客对视力问题的描述,并且根据他们的反馈调整验光方案。
我也尽量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解释验光结果,帮助顾客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和所需的眼镜配备。
在服务过程中,我尽量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让顾客感到满意和放心。
另外,我也重视团队合作和协调。
在顾客很多、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我会积极协调和沟通,与同事一起共同完成任务。
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也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验光技能。
我也会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使自己能够为更多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而言之,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作为眼镜验光技师,过去一年我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进步令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工作中,我不仅负责认真,而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加个性化验光和配镜方面的专业培训,我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个人技能水平。
这大大提高了我对眼部健康状况的判断能力以及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视力改善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我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验光仪器,并且更加准确地判断客户的视力,并为他们制定合理的镜片配备方案。
在与顾客的沟通和交流中,我注重细节,关心顾客的需求。
国家级高级验光技师报考条件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职业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专业大专以上毕(结)业、技工学校或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十五年以上。
验光师资格证主要分为五级,初级验光员、中级验光员、高级验光员、验光技师、高级验光技师。
技师以上级别(包括技师)的资格考试要求有相关学术论文答辩,通过后经过一定工作年限才可以可取下一级别。
证书主要由两个部门颁发,一个是由卫生部门颁发证书,这类证书主要适用于医院的眼科医生。
另一个是由劳动部门颁发,眼镜店验光师几乎都是采用劳动部门颁发的证书。
验光师考试目前还没有实行统考,由地方劳动局组织,通过验光师培训学校统一报名后参加考试,成绩通过后,由劳动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资格证书。
眼镜定配工技师操作技能眼镜定配工技师是负责根据眼镜验光师提供的验光数据和客户的需求,将镜片和镜框进行合适的组装和调整的专业人员。
以下是眼镜定配工技师的操作技能:1. 镜片检查: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仔细检查每个镜片的质量和完整性,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气泡或其他缺陷,并确保镜片没有变形或损坏。
2. 镜片测量: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如自动机器或手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镜片的尺寸、曲率和中心厚度等参数,以便进行合适的定配。
3. 镜片切割:根据客户的验光数据和所需的镜片尺寸,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使用切割机将镜片切割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4. 镜片加工: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使用加工设备,如磨边机或抛光机,对镜片进行加工和修整,以确保镜片的边缘光滑、无毛刺,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5. 镜框调整:根据客户的面部特征和个人需求,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使用热塑性材料或金属调整工具,对镜框进行调整,以确保镜框与客户的鼻梁、耳朵和脸部轮廓完全贴合。
6. 镜片安装: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将加工好的镜片安装到镜框中,确保镜片的位置正确、稳固,并使用螺丝或其他固定装置将镜片固定在镜框上。
7. 镜片检验:完成镜片安装后,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仔细检查镜片的位置、清晰度和无畸变,并使用仪器进行光学检测,以确保镜片符合验光数据和客户的需求。
8. 最终调整:根据客户的反馈和要求,眼镜定配工技师需要进行最终的调整,包括镜框的舒适度、镜片的视野范围和视觉清晰度等,以确保客户能够舒适地佩戴眼镜并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以上是眼镜定配工技师的操作技能,他们需要具备精确的测量、切割、加工和调整能力,以确保眼镜的质量和舒适度。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细致观察力和耐心,以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正确无误。
验光技师工作技术总结作为一名验光技师,我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我在验光技师工作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一、准确测量视力在验光过程中,准确测量患者的视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保证测量环境的适宜,避免光线过亮或过暗,以免影响患者的视力表现。
其次,我们要正确操作视力测试仪器,确保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测试图表,从而得出准确的视力数据。
二、正确使用验光仪器验光仪器是验光技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使用验光仪器时,我们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例如,在进行角膜曲率测量时,要注意保持仪器与患者眼睛的正确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熟练掌握验光步骤验光技师在工作中要熟练掌握验光的各个步骤,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屈光度测量等。
每个步骤都要认真细致地进行,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耐心。
四、准确判断屈光度屈光度是衡量眼睛视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为验光技师,我们要准确判断患者的屈光度,并根据其需要配备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在进行屈光度测量时,我们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得出准确的屈光度数据。
五、识别眼部疾病除了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测量,验光技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眼部疾病识别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留意患者眼部的异常表现,如眼红、视物模糊等,及时发现并识别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以便及时转诊给眼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治。
六、持续学习和提升随着眼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验光技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要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经验分享和学术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验光技师,我们需要具备准确测量视力、正确使用验光仪器、熟练掌握验光步骤、准确判断屈光度、识别眼部疾病等技术要点。
中国眼镜协会
首届验光技师考核试题A卷
姓名单位成绩
1.远雾视检测应该是
a. 先右后左
b.双眼同时进行
c. 先左后右
d. 单眼分别进行
2.远视眼在屈光检查前须行远雾视,是因为哪种原因使其产生不能放松的调节张力
a. 看远需要调节
b. 看近需要调节
c. 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
d. 睫状肌无力
3.被测眼认定散光盘钟面点钟的标线像清晰,柱镜的轴向应放置于
a. 7.5点
b. 点
c. 2.5点
d. 点
4.远视眼看红绿双色视标,绿色块较红色块亮,是因为两者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弥散斑直径
a. 绿色>红色
b. 红色=绿色
c. 红色<绿色
d. 红色>绿色
5.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视标显著亮于绿色视标,证实
a. 近视欠矫或远视欠矫
b. 近视过矫或远视过矫
c. 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
d. 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
6.被测眼所见到的绿色背景视标显著较红色背景视标清晰,应该
a. 增加负球镜试片焦度
b. 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
c.减少正球镜试片焦度
d. 减少负柱镜试片焦度
7.综合验光仪仅有系列负柱镜,检查远视眼的散光轴向时,柱镜试片轴向有误,其轴向应向交叉柱镜清晰面的哪个方向调整
a. 白点方向
b. 红点方向
c. 翻转轴方向
d. 视情况而定
8.采用综合验光仪精调验光试片柱镜轴位时,若试片柱镜的焦度>,首次柱镜轴向的调整量为
a. 50
b. 100
c. 150
d. 200
9.将±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模糊,将±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同样模糊,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过矫b.适量c.欠矫> d.过矫>
10.将±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与放置前清晰度无变化,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适量b.过矫c.过矫> d.欠矫
11.将±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适量b.过矫> c.欠矫> d.欠矫
12.试片柱镜的矫正焦度适量时,±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a.模糊b.不变c.清晰 d. 不一定
13.试片柱镜欠矫时,±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a.模糊b.不变c.清晰 d. 不一定
14.试片柱镜过矫>时,±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a.模糊b.不变c.清晰 d. 不一定
15.对于近视眼,±交叉柱镜的正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 减少柱镜焦度
b. 减少柱镜焦度
c. 减少球镜焦度
d. 增加球镜焦度
16.对于远视眼,±交叉柱镜的负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度无变化,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 增加柱镜焦度
b. 减少柱镜焦度
c.减少+球镜焦度
d. 增加+球镜焦度
17.若双眼的屈光焦量不平衡,可能导致
a. 双眼看远不适
b. 双眼看近不适
c. 视情况而定
d. 单眼看远不适
18.一辅助眼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a. 看远时
b.看近时
c. 看远看近时
d. 不发生
19.一辅助眼发生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则在看远时发生
a. 非主视眼近视过矫
b. 主视眼近视过矫
c. 非主视眼近视欠矫
d. 主视眼近视欠矫20.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棱镜分视后(右眼基下,左眼基上),下方视标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 右试片减少球镜
b. 左试片减少球镜
c. 右试片增加球镜
d. 左试片增加球镜
21.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偏振分视后,红5(8)字母视标清晰,调整方法是
a.右试片减少球镜
b.左试片减少球镜
c. 右试片增加球镜
d. 左试片增加球镜
22.采用±交叉柱镜观察近交叉视标,若被测眼在规定测定距离的条件出现如下现象,则需要配戴老视眼镜
a. 横线模糊
b. 横线清晰或横线纵线均清晰
c. 横线与纵线均模糊
d. 纵线清晰23.33cm近交叉视标试验的临界加光值为+,被测眼现存的调节力为,
a. 1.25D
b.
c. 1.00D
d.
24.40cm近交叉视标试验的临界加光值为,注视33cm近视标,被测适宜的老视加光为,
a. 1.25D
b.
c. 1.50D
d.
25.被测双眼的远用光心距为65mm,则在阅读25cm目标时的近用光心距为
a.56mm
b. 57mm
c. 58mm
d. 59mm
26.在无工作透镜检影中,视网膜反射光顺动,证实被测眼的屈光状态可能为正视、远视或。
a.等于1/工作距离近视 b. 大于1/工作距离近视 c. 小于1/工作距离近视 d. 老视
27.带状光检影镜移动的经向与其投射光带所在经向相。
a. 平行
b. 同向
c. 逆动
d.垂直
28. 在无工作镜检影过程中,反射光发生顺动,证实被测眼远点在
a. 观察眼之后
b.被测眼之后
c.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
d.观察眼之后被测眼之后
29.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600焦度: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D如下,被测眼的屈光处方应为
a.+ b. 160 c d. +
30. 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800焦度:+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 D
a.+ b. +90 c. d.
31.双眼调节的启动因素包括模糊影像和集合性调节因素,因而比单眼调节反应的量值
a. 因人而异
b. 小
c. 大
d. 相同
32.调节刺激量是指
a. 实际上的调节冲动量值
b. 调节滞后量值
c. 调节超前量值
d.注视眼预计产生的调节量33.40cmMEM动态检影递加正透镜至反射光中和,提示
a. 调节反应
b. 调节反应
c. 调节滞后
d. 调节滞后
34.注视眼受到目标的距离暗示付出的集合称为
a. 调节性集合
b. 近感知性集合
c. 融像性集合
d. 张力性集合
35.双眼瞳孔间距为6.6cm,注视双眼旋转中心前方0.33m的目标,双眼集合需求量
a. 16△
b. 18△
c. 20△
d. 22△
36.双眼存在着5△隐性外斜视,集合需求量为16△,双眼实际集合量
a. 16
b. 21
c. 11
d. 5
37.聚散力测定远距离BI:×/9/6,BO:10/22 /13,负向聚散力模糊点为
a. 10
b. 22
c. 6
d. 9
38.检测距离40cm,双眼负相对集合5△,正相对集合15△,进行缓解矫正,应加
a. BI 2△
b. BI 3△
c. BO 2△
d. BO1△
39.检测距离40cm,测得外隐性斜视3△,近距离聚散力检测结果为:BI:10/19/12,BO:15/26/9,负融像性集合为
a. 3△△△ d. 7△
40.瞳距为6cm,近注视距离为0.40m,远隐性斜视量值为外隐斜3△,近隐性斜视量值为外隐斜8△,AC/A比率为
a. 3△
b. 4△
c. 5△
d. 6△
41.裂隙灯弥散式投照法,为使观察视野增大而采用
a. 钴兰光线
b. 黄色滤光镜
c.磨沙滤光镜
d. 放大镜
42.评估泪液的分泌量常观察半月形泪线,它的垂直高度应至少大于
a. 1.0mm
b. 0.5mm
c. 0.25mm
d. 1.5mm
43.球结膜异常中,最主要的隐形眼睛禁忌症为
a. 淋巴滤泡
b. 睑裂斑
c.翼状胬肉
d. 轻度充血
44.泪液破裂时间的正常值应不小于
a. 3s
b. 25s
c. 18s
d. 11s
45.球结膜上皮损伤后,经荧光素染色呈
a. 鲜绿色
b. 橙黄色
c. 鲜红色
d. 淡蓝色
46.验光处方中散光为-,若配戴软性球面隐形眼镜,为了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处方中的近视球面焦度应至少≥
a. – D
b.– D
c. – D
d. –D
47.已知软性隐形眼镜的边缘较角膜边缘均匀大出1.5mm,松紧度试验提示,镜片下边缘上移了1mm,松紧度应记为
a. 33%
b. 50%
c. 66%
d. 100%
48.试用经验法换算出验光处方的隐形眼镜处方
a.– D
b. – D
c. – D
d. – D
49.试用经验法换算出验光处方的复曲面隐形眼镜处方
a.–
b.–180 c – d.–初次配戴软性隐形眼镜,第三天可连续配戴
a. 6小时
b. 8小时
c. 4小时
d. 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