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现无线防盗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应运而生,其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传感器、通信技术等,实现了家庭安全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优势。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包括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通信模块等。
其中,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火灾、烟雾、盗情等异常情况;执行器模块负责控制报警、灭火等操作;通信模块负责与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
(1)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温度、烟雾、人体活动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单片机发送信号。
(2) 执行器模块:包括报警器、电磁阀等。
当单片机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异常信号时,通过控制执行器模块,实现报警、灭火等操作。
(3) 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连接。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软件实时查看家庭安全状况,控制执行器模块的操作。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
单片机程序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模块的操作;上位机软件负责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
(1) 单片机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
当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单片机立即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控制执行器模块进行报警、灭火等操作。
(2) 上位机软件设计:采用Java或Python等编程语言开发,实现与单片机的数据传输、远程监控、报警提示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软件实时查看家庭安全状况,控制执行器模块的操作。
三、系统实现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温度、烟雾、人体活动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单片机发送信号。
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控制执行器模块进行报警、灭火等操作。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前言现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家庭住房的防盗、防劫、防火设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所以现代社会有更多的人需要对偷盗、抢劫、火灾、煤气泄漏等事故进行监测和报警。
为了有效的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设计了一款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智能家居报警系统采用这种星型拓扑结构能够很好地扩展组合,容易增加网络节点,满足在家居中网络节点分布的不确定性,可在房间、隔离处放置一个节点,避免无线干扰和报警区域不确定性的问题,由中心节点对多个网络节点所传递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是否发出报警信号。
该系统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电话网络进行监控,将AT89S51 单片机、ISD4000 集成语音芯片、HT1602 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及集成电路组成的双音多频拨号电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种功能先进、实用、成本低廉的家庭智能防盗报警器。
1 电路组成框图和基本工作原理1.1 电路组成框图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是由无线发送/ 接受模块、报警模块、键盘模块、晶显示模块、语音模块、DTMF解/ 编码模块等构成, 系统硬件总体框图如图1.1-1 所示。
图1.1-1 系统硬件总体框图1.2 电路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当家中发生警情时, 此时家中设定的无线模块或者其他传感器模块会发出异常信号给单片机, 单片机接受到信号后立即发出现场声光报警信号来威慑侵入者, 同时将单片机自动拨打预先存储在24C02 中的电话号码给主人或者小区物业报警, 以便及时采取防盗措施避免财产损失。
当主人在异地处理家中的情况或者遥控家中的电器的开关时, 只需要拨打家中的固定电话号码, 因为该报警系统的电话接口是并联在电话机上的, 若铃声响五次后无人接通(具体次数可由软件设定),则该报警系统就自动模拟摘机, 在主人输入预定的密码后, 就可以观测家中的动静以及控制家中电器的关、断。
当主人在家无须设防时, 该报警系统还可以显示时钟、温度等等, 还可以设定起床闹铃等多重功能, 这些都可以结合软件和相关芯片来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无线报警系统设计智能家居无线报警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家庭环境的安全保护系统,它基于单片机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的防护和报警功能。
本文将介绍智能家居无线报警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以及软件实现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计原理智能家居无线报警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并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控制中心,进而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最终触发报警或其他相应措施。
二、硬件组成1. 单片机:选择一款性能稳定且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例如常用的STC系列单片机。
2. 无线传感器节点:采用多种类型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数据并上传给控制中心。
3. 信号传输模块:选择一种合适的无线传输模块,例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LoRa模块,用于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4. 控制中心:由单片机和相关的外围电路构成,用于接收传感器节点上传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软件实现1. 无线传感器节点软件:通过编程语言(如C语言)编写传感器节点的软件,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封装和数据传输功能。
2. 控制中心软件:编写控制中心的软件,用于接收传感器节点上传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存储。
3. 报警系统软件:针对控制中心的软件,编写报警系统的逻辑,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触发报警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四、系统特点1. 灵活性:智能家居无线报警系统基于单片机技术的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灵活满足不同家庭环境的安全保护需求。
2. 高效性: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实时传输给控制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报警系统的响应速度。
3. 扩展性: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其他功能模块,例如智能家居控制模块,实现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4. 易于使用: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或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对系统进行操控和管理,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目录1 前言 (1)1.1 无线红外防盗报警电路的发展状况 (1)1.2 无线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分类及其介绍 (1)1.3 无线红外报警器工作的原理 (1)1.4 设计无线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内容和意义 (1)2 总体方案设计 (3)2.1 方案比较 (3)2.2 方案论证 (4)2.3 方案选择 (4)3 单元模块设计 (5)3.1 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5)3.2 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 (13)3.3 特殊器件的介绍 (15)3.4 各单元模块的联接 (21)4 软件设计 (23)4.1 软件设计原理及设计所用工具 (23)4.2 软件结构图 (23)5 系统调试 (27)5.1硬件调试 (27)5.2 系统综合调试 (28)5.3 软件调试 (28)6 系统功能和指标参数 (29)6.1 系统功能的实现 (29)6.2 指标参数 (29)7 结论 (30)8 总结与体会 (31)9 参考文献 (32)附录1:发射部分原理图 (33)附录2:接收部分原理图 (34)附录3:发射部分PCB图 (35)附录4:程序源代码 (36)附录5:实物图 (40)1 前言1.1 无线红外防盗报警电路的发展状况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传感器之下,所以首先要谈谈红外传感器的发展状况。
而传感器技术是21世纪人们在高科技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各发达国家都将有传感器技术视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科技之首,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将此技术列为国家科技和国防技术发展的重点,而在中国传感器的发展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从而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传感器,他能检测人或某些动物发射的红外线并转化成电信号输出。
近几年来,伴随这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该传感器的特性的深入研究,相关的专用集成电路的处理技术也迅速发展。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AbstractA wireless burglar alar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is designed in this study.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event theft by detecting an intrusion in real-time using sensors and sending a message to the user's mobile phone. The system is implemented using an AT89C52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a SIM900A GSM module, a PIR sensor, and a piezoelectric buzzer. The firmware is developed using the Keil μVisi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E).Keywords: wireless burglar alarm,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SIM900A GSM module, PIR sensor,piezoelectric buzzer.IntroductionThe rising rate of thefts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for households and businesses worldwide.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 used to prevent these criminal activities by detecting any intrusion through sensors and alerting the owners or law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However, traditional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 often wired and costly to install, which can be challenging for most households and small businesses. Moreover, these systems rely on electricity which can be cut off by intruders. Therefore, a wireless burglar alarm system can be an ideal solution to these challenges.The proposed system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and provide a cost-effective and reliable wireless burglar alarm system using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system is to detect anyintruder's movement using a PIR sensor, and then send a message alert to the user's mobile phone via the GSM module.In addition, it has a piezoelectric buzzer to alert the userin the vicinity of the system.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proposed wireless burglar alarm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modules: the sensor module, MCU module, GSM module, and alarm module.1. Sensor Module - A PIR sensor is used to detect human presence by detecting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surroundings. When an intruder comes within the PIR sensor's range, the sensor detects the change in the infrared radiation generated by the intruder's body and sends a signal to the MCU module.2. MCU Module - The AT89C52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is used a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of the system.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control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data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MCU connects with the sensor module to receive signals and control the GSM module and the alarm module.3. GSM Module - The SIM900A GSM module is widely usedfor GSM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applications. The GSMmodule is used in this system to send a message alert to the user's mobile phone when an intruder is detected. The system uses the AT command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GSM module.4. Alarm Module - A piezoelectric buzzer is used toalert the use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ystem. When anintruder is detected, the buzzer goes off immediately to warn the intruder and any nearby users of the system.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done using the KeilμVision IDE. The firmware code is written in C, and the program is compiled and downloaded onto the MCU module.ResultsThe proposed wireless burglar alarm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using the AT89C52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The PIR sensor detected human presence in real-time, and the GSM module sent an SMS message alert to the user's mobile phone. The piezoelectric buzzer went off simultaneously, alerting the use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was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user's movements and intruder movements.ConclusionA wireless burglar alarm system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was designed in this study. The proposed system detects any intrusion through a PIR sensor and sendsan SMS message alert to the user's mobile phone through a GSM module. The system is cost-effective, easy to install, and reliabl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tect households andsmall businesses from theft, making it a viable solution to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raditional wired burglar alarm systems. An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a prototype orfield demo is recommend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s practicality and efficiency.Acknowledgment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e support of their institutions and colleagu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is research study.。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安全设备,具有监测、报警、防护等功能,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
而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报警器设计则是当前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融合了单片机、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具有灵敏、高效、便捷等特点。
本文将从单片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防盗报警器设计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无线防盗报警器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能够满足无线防盗报警器对硬件要求的需求。
通过单片机可以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控制等功能,从而提高无线防盗报警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单片机还可以实现对防盗报警器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其用户体验。
因此,在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时,选择适合的单片机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单片机技术外,无线通信技术也是无线防盗报警器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传输,使得防盗报警器不受布线限制,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灵活性。
在无线防盗报警器设计中,可以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多个探测器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协作,提高防盗报警器的检测准确度和响应速度。
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防盗报警器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用户的便捷性。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报警器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硬件和软件的配合。
在硬件设计方面,应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元件,并设计合理的电路板布局,以确保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软件设计方面,应编写高效、可靠的控制程序,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对报警信号的生成和传递等功能。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无线防盗报警器全面、高效的工作。
同时,在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报警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
防盗报警器作为一种安全设备,其设计必须做到安全可靠,防止被不法分子入侵或破坏。
因此,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加密通信、权限管理、远程监控等,保障无线防盗报警器系统的安全性。
单片机控制的防盗系统设计一、方案设计防盗报警系统是以51 单片机为核心构成防盗报警系统,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LED 灯发光,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外接报警电路立即发出报警信号,达到预期报警效果。
电源模块供电,时钟模块设定好时间和日期,通过LCD1602 液晶显示器显示时间和日期。
二、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设计(一)报警电路设计报警电路采用的是蜂鸣器报警,当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时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接收到报警信号,LED 灯变亮,蜂鸣器鸣叫报警,当报警延迟10s 一段时间后自动解除,也可以人工手动解除报警信号。
当警报解除,复位电路复位系统,或报警10s,自动取消报警定时器。
如果人体进入检测区域,它不会移动,则温度没有变化,传感器也没有信号输出,51 单片机没有接收到信号,LED 灯变暗,蜂鸣器不鸣叫,不会发生报警现象。
报警电路原理图如图2.1 所示,蜂鸣器用一个三极管Q4来驱动。
单片机引脚P1.1 接三极管的基极输入端。
当P1.1 输出高电平1 时,三级管导通,蜂鸣器两端获得约+5V 的电压而鸣叫;当P1.1 输出低电平0 时,三级管截止,蜂鸣器停止发生。
(二)显示模块设计LCD1602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字符的显示:在LCD上显示字符很复杂,因为一个字符由6×8 或8×8 点阵组成。
它必须找到并显示与屏幕上某些位置相对应的显示RAM 区域的8 个字节,并创建每个字。
该部分的不同位为“1”,其余为“0”,“1”亮起,“0”熄灭。
这形成了一个标志。
但是,由于字符发生器的控制,显示字符比较容易,因此控制器可以根据LCD 上显示的行数和列数以及文本模式下每行的列数来操作,以找到相应的显示RAM。
设置地址,光标,发送字符的代码。
(三)单片机控制的防盗系统总体设计单片机控制的防盗系统总体设计是由AT89C52 控制DS1302 芯片,通过显示模块LCD1602 液晶显示器显示日期和时间。
单片机实现无线防盗系统设计作者:黄磊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2期摘要: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监控环境中的威胁进行检测,若发现入侵情况可以实现自动电话报警,同时发动语音警报,显示入侵位置,对入侵行为进行记录。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防盗系统;电话报警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052-01一、系统的硬件设计(一)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本系统由控制核心、语音电路、显示电路、放音电路、存储电路、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控制核心由单片机控制实现,射频接收模块可以对安装在监控位置的传感器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监听和接收,该模块通过解码器(PT2272)解码后可获得监控传感器的地址和发送数据,该地址数据被传送如单片机部分,触发中断,中断服务程序会调用DTMF收发电路,对DTMF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可以对预设号码进行远程拨号。
同时,单片机同时触发放心电路、显示电路、存储电路等。
其中,放音电路主要用于向周围环境发送报警信号,提醒和警告安防人员注意防范盗贼;显示部分用于显示报警时间和报警类型;存储电路对本次防盗报警行为进行记录。
此外,通过RS232等硬件电路,防盗系统还可以实现与PC端的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方框图如图1所示。
(二)DTMF电路实现。
DTMF主要负责进行语音拨叫,具体实现功能有:自动拨号、忙音识别、远程按键数字信号识别等功能。
本文使用的硬件设备为MT8888双音多频收发器。
该模块最大可以同时发送16种双音多频DTMF信号,可以按照单片机需求,实现对多种音频信号的检测。
当MT8888工作方式为发送或者接收音频信号时,其引脚向单片机发送中断信号,在延迟控制电压的跳变缘将数据锁存至输出端;当MT8888工作方式为呼叫时,可以对相应的音频信号进行接收,若接收周期内无信号接入,则其IRQ/CP引脚输出低电平。
基于单片机实现GSM短信的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火防盗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往往依赖于有线通信,存在着布线复杂、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GSM短信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该系统利用GSM网络进行无线通信,具有布线简单、成本低、实时性强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商铺、仓库等场所的防火防盗报警。
本文首先介绍了GSM短信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单片机、GSM模块、传感器等。
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的编程实现,包括单片机与GSM模块的接口电路、传感器的选择与连接、短信的发送与接收等。
接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改进和优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GSM短信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方案,为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推动防火防盗报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系统总体设计基于单片机实现GSM短信的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在于构建一个高效、可靠、且成本适宜的报警系统。
该系统应能在监测到火灾或入侵行为时,通过GSM网络及时发送短信至预设的接收端,以便用户或监控中心能够迅速作出响应。
单片机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器,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以及指令的执行。
传感器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火灾和入侵行为。
GSM模块:负责短信的发送功能,将报警信息通过GSM网络传送至用户手机。
系统启动后,单片机控制器将持续接收来自传感器模块的数据。
当传感器检测到火灾或入侵行为时,将触发报警信号,单片机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将立即通过GSM模块向预设的手机号码发送报警短信。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防误报功能,如连续多次检测到异常情况而未经人工确认,则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以避免因误触或环境因素造成的误报。
单片机实现无线防盗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防盗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监控环境中的威胁进行检测,若发现入侵情况可以实现自动电话报警,同时发动语音警报,显示入侵位置,对入侵行为进行记录。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防盗系统;电话报警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052-01
一、系统的硬件设计
(一)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本系统由控制核心、语音电路、显示电路、放音电路、存储电路、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控制核心由单片机控制实现,射频接收模块可以对安装在监控位置的传感器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监听和接收,该模块通过解码器(pt2272)解码后可获得监控传感器的地址和发送数据,该地址数据被传送如单片机部分,触发中断,中断服务程序会调用dtmf收发电路,对dtmf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可以对预设号码进行远程拨号。
同时,单片机同时触发放心电路、显示电路、存储电路等。
其中,放音电路主要用于向周围环境发送报警信号,提醒和警告安防人员注意防范盗贼;显示部分用于显示报警时间和报警类型;存储电路对本次防盗报警行为进行记录。
此外,通过rs232等硬件电路,防盗系统还可以实现与pc端的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方框图如图1所示。
(二)dtmf电路实现。
dtmf主要负责进行语音拨叫,具体实现功能有:自动拨号、忙音识别、远程按键数字信号识别等功能。
本文使用的硬件设备为mt8888双音多频收发器。
该模块最大可以同时发送16种双音多频dtmf信号,可以按照单片机需求,实现对多种音频信号的检测。
当mt8888工作方式为发送或者接收音频信号时,其引脚向单片机发送中断信号,在延迟控制电压的跳变缘将数据锁存至输出端;当mt8888工作方式为呼叫时,可以对相应的音频信号进行接收,若接收周期内无信号接入,则其irq/cp引脚输出低电平。
(三)语音电路。
本系统使用语音芯片进行语音报警和语音提示。
芯片型号为isd1420。
该芯片的引脚rec被设置为低电平时可以进行录音功能,引脚playe/playl为低电平时可以进行放音功能。
该芯片的工作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功能帧设置选择连续录音或者分段录音。
以分段录音为例,当防盗系统需要进行语音报警时,单片机会向isd1420的p1.2、p1.3、p1.4引脚输入000,使该语音芯片处于等待工作状态,然后再向该芯片发送录音首地址,录音首地址发送完毕后向芯片发送录音指令,即将p1.2引脚置为低电平,芯片进入录音状态,若需要停止录音,重复开始步骤,向芯片相关引脚输入000即可。
当放音时,同样需要先将引脚p1.2~p1.4输入000,再将录音首地址送入该语音芯片,不同的在于下一步需要将p1.3或者p1.4引脚置为低电平,此时芯片进入放音状态。
(四)编解码电路。
本文使用的编解码芯片为pt2262/2272。
该
芯片具有12位三态地址端引脚,6位数据段引脚,数据输出方式为串行输出。
当该芯片接收到射频收发模块输入的信号时会进行地址码核对,与预存地址码相匹配的地址码才能够出发pt2262芯片的vt引脚的高电平,该引脚与单片机中断端口相连,可以触发单片机的中断服务程序,进而向单片机传输报警传感器状态和报警类型。
(五)传感器模块。
本文使用传感器进行入侵监控。
传感器主要有被动式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门磁传感器两种。
其中被动式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对监听空间内的温度进行传感和探测。
正常人的体温大致在37摄氏度左右,该温度下会产生波长为10μm
左右的红外线,该红外线可以通过菲涅尔滤光片聚焦在该红外感应源中,导致传感器内的点和平衡被打破,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向无线收发模块发送警报信号。
门磁传感器主要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状态传感和监控。
该传感器中的小块永磁体用于产生恒定磁场,较大门磁主体内的干簧管用于实现传感功能。
当监控门未出现入侵行为时,永磁体与干簧管距离非常近,此时传感器工作在监听状态;一旦出现入侵行为,来自门端的压力会促使永磁体与干簧管之间出现距离增大现象,该现象会打破传感器平衡,进而引发报警行为。
通过地址码和数据码监控系统可以非常方便的获得报警位置和报警类型。
二、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按照各模块主要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实现。
当系统开始工作后,各模块被初始化,进入到等待状态,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入侵行为,则整个系统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响应,完成一次报警工作。
三、总结
该系统实现简单,且由于使用无线通信方式,故布局灵活,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实现防盗功能,实用性较强。
参考文献:
[1]周丽.林锦国智能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j].化工自动化
及仪表,2011,38(11).
[2]郭云志.智能无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j].安防科技,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