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农的临床应用新进展_许丁
- 格式:pdf
- 大小:105.28 KB
- 文档页数:3
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选取50例诊断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米力农和多巴胺,观察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动图。
结果: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0%。
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力农;多巴胺;顽固性心力衰竭我院应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经常规治疗后心衰症状无明显改善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2~74岁,平均68岁。
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Ⅲ级以上,其中Ⅲ级为30例,Ⅳ级为20例。
原发病为冠心病22例,高心病12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1.2给药方法常规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房性心律失常病人应用洋地黄,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50.0μg/kg加入生理盐水20ml稀释静注,10min。
后以0.375~0.750μg/(kg·min)的速度通过微量泵泵入维持24~48h。
根据病情调整剂量,1次/d,7d为一疗程。
多巴胺1~5μg/(kg·min)静脉持续滴注,根据血压及心率变化调整输液速度,连续应用3~5d。
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记录动态监测数据。
临床疗效:显效:心衰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有效:心衰症状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衰症状无好转,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速度峰值(VE)、舒张晚期速度峰值(V A)和VE/V A。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检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米力农的临床应用【摘要】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通过抑制PDE-III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灭活,使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高,心肌收缩力加强,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同时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正性松弛作用,可使血管扩张。
临床应用于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肺动脉高压(PAH)、心肌病、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OS)、心脏外科术后的急性心衰、调整胰岛素的分泌、重症手足口病等,围术期小剂量使用米力农可以产生抗炎作用。
但临床应用也应该结合其不良反应,掌握适应证。
【关键词】米力农;临床应用米力农(milrinone injection),分子式:C12H9N3O,化学名称为:2-甲基-6-氧-1,6-二氢-[3,4’双吡啶]-5甲腈。
别称米利酮、二联吡啶酮、甲氰吡酮、氰双吡酮。
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phosphodierasc-III inhibitor,PDE-III 抑制剂),作为一种非儿茶酚胺、非洋地黄类的正性肌力药,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扩血管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等多国,静脉注射米力农已被广泛用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在我国此药的应用已逐渐广泛。
现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简介如下。
1 米力农的药理作用米力农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并能提高舒张期心室顺应性。
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PDE-III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灭活,使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高,细胞内钙增加,细胞内钙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同时,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正性松弛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压,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脏指数,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米力农与其他强心药作用机理不同的是,应用米力农后,射血阻抗减小和舒张期心室顺应性的改善,完全抵消了由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带来的心肌耗氧量的增加。
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研究对象为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
观察结果显示,米力农注射液在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和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临床评价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血管功能均得到改善。
安全性评价显示,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合分析表明,米力农注射液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了启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米力农注射液,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观察结果, 临床评价, 安全性评价, 结论, 未来临床应用,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心脏因为长期的高血压而受损,导致心脏功能逐渐减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
本研究旨在观察米力农注射液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米力农注射液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评估米力农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了解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验证米力农注射液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依据,促进科学、规范的临床治疗实践。
1.3 研究意义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张进唯【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35【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确诊患者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
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室舒张末期直径(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尿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6MWD)、心脏指数(CI)]、运动耐受性指标(运动时间、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4.762,P=0.029);治疗1个月后,2组VEDd、BNP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6MWD、CI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运动时间、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χ^(2)=5.005,P=0.025)。
结论米力农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同时提升患者各项运动耐受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53-55)【作者】张进唯【作者单位】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2.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3.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运动耐受性的影响4.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5.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注射液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运动耐受性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评价
脓毒症是一种广泛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器官功能不全和多系统衰竭,是重
症医学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脓毒症伴心衰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情,常常需要积极的治疗
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米力农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物,但其可能还有其他的作用,包括
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心功能。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
衰中的效果。
1. 米力农的药理作用
2. 米力农的药物治疗效果
已有一些研究表明,米力农对脓毒症伴心衰的治疗效果可能比其他药物更加出色。
例如,一项针对脓毒症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发现,给予米力农治疗可明显减少
肌钙蛋白分泌和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降低临床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另外,米力农还能够
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降低血管阻力,减轻脓毒症对心脏的影响,从而提高心脏的排泄能
力和心功能。
3. 米力农的不良反应
4. 臨床應用
综上所述,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应用过程中需谨慎。
为了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
图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还需针对患者的情况,
确定适当的米力农剂量和应用时机,避免出现患者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
反应。
米力农辅助治疗重症慢性心衰的效果分析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预后不佳。
米力农是一种新型的肝素类抗凝药物,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米力农可作为辅助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但其具体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研究背景慢性心衰是一种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心室重塑、心肌纤维化、心功能受损等。
目前,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设备治疗、心脏移植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仍存在许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米力农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药物,它具有抗凝、抗炎、抗纤溶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研究发现,米力农还能够改善心肌边缘区和心内膜区的充血和水肿,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提高心肌收缩力。
因此,米力农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米力农在辅助治疗重症慢性心衰中的效果。
1.米力农的药理作用2.米力农的临床应用目前,有多个临床研究探讨了米力农在辅助治疗慢性心衰中的应用。
其中,一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米力农治疗50例心功能不良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米力农治疗组的患者在6个月后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和NT-proBNP等指标均显著改善。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报道了米力农联合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治疗心衰的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米力农在心衰的联合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米力农的安全性与传统的肝素类抗凝药物相比,米力农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出血率低、副作用轻。
米力农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等因素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区分,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结论及展望综上所述,米力农在辅助治疗重症慢性心衰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它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的损伤,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篇一一、引言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一种以持续肺动脉高压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新生儿期严重疾病,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治疗。
近年来,米力农作为一种正性肌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新生儿PPHN。
本文旨在探讨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二、米力农治疗机制及适应症米力农是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脏功能。
在新生儿PPHN的治疗中,米力农可以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
然而,其适应症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临床疗效分析(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近五年内我院收治的PPHN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米力农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未接受米力农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
(二)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症状改善、肺动脉压力降低、氧合指数提高等指标。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评估米力农治疗PPHN的临床疗效。
(三)结果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米力农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肺动脉压力降低,氧合指数提高,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此外,米力农治疗PPHN的总体有效率较高,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四、安全性分析(一)不良反应监测在米力农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对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定期检测,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二)安全性评价根据监测结果,米力农治疗PPHN的安全性较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但均能耐受,无需停药。
此外,米力农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五、结论综上所述,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氧合指数。
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效果分析难治性心衰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情严重且预后差,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针对难治性心衰,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段有限,且疗效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效果备受关注,并已得到一定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对这一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米力农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米力农多巴胺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扩张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血管中的多巴胺受体,促进肾脏和其他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从而增加心脏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心衰患者的循环状态。
米力农多巴胺在心衰的治疗中主要用于急性心衰的紧急处理和对严重心衰的辅助治疗,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情。
呋塞米是一种强效的利尿剂,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量,减少体内的盐分和水分潴留,降低心衰患者的体液负荷,改善水肿和肺淤血等症状。
呋塞米在心衰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伴有明显水肿和体液潴留的心衰患者,其有效减轻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储液状态。
1. 改善心衰患者的循环状态米力农多巴胺具有强效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心衰患者的循环状态。
呋塞米通过利尿作用减少体内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纠正心衰患者的循环动力学紊乱。
2. 缓解心衰症状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
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和盐水排泄,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衰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 提高生活质量难治性心衰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症状和身体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
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的影响,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
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在改善心衰患者的循环状态、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评价米力农是一种小分子C5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C5a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器官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临床试验中,米力农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的临床应用中,其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
我们将对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本文将总结目前关于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的临床研究结果,从病例分析、临床试验和系统综述的角度评价其疗效。
文章将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还发现,米力农可以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组织损伤。
米力农还可以调节炎症和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脏的损害,改善心功能。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器官免受损伤、调节细胞凋亡和改善心功能等方面。
1. 病例分析一名男性患者,43岁,因腹部感染导致脓毒症伴重度心衰被收入ICU。
经过抗感染治疗和机械通气支持后,患者病情仍在加重。
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危重和治疗困难,医生决定给予米力农治疗。
治疗后,患者的炎症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最终成功脱离了机械通气支持。
2. 临床试验目前,尚无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疗效。
但是有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米力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降低器官损伤的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一项针对脓毒症伴重度心衰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给予米力农治疗的患者的28天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3. 系统综述一些系统综述研究对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疗效进行了总结。
这些综述研究发现,米力农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器官功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当前关于米力农的临床研究尚不足够,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1. 目前对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较小,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综述· 通信作者:李拥军,Email :ly jbs @sohu .com米力农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许 丁,杨 蓉,王 梅,白志超,张 辉,李拥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关键词:心力衰竭;米力农;肺心病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0)17-1552-03 磷酸二酯酶(phospho die ster ase ,P DE )抑制药是近20余年中发展起来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其作用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洋地黄和儿茶酚胺类药物。
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作用的同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本研究对P DE Ⅲ抑制药米力农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米力农为PD E Ⅲ抑制药,高度选择性地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内的PD E Ⅲ,使环磷腺苷降解为5-单磷腺苷的过程受阻,减少环磷酸腺苷(cAM P )的降解。
1.1 正性肌力作用 心肌细胞内cA M P 水平升高可激活多种蛋白激酶,使肌浆网上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肌浆网内的钙离子大量释放到胞浆,从而使收缩期心肌细胞胞浆内的钙离子浓度增加,通过兴奋收缩耦联提高心肌收缩力[1]。
1.2 提高舒张期心室顺应性 心肌舒张时cA M P 相关蛋白激酶促使肌浆网蛋白磷酸受体和肌钙蛋白I 磷酸化,激活肌浆网Ca -A T P 相关性钙通道,调节钙的再摄取,降低细胞内钙,促进舒张期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解离,加快心肌舒张速率。
在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时,仍能保持心室充盈及冠状动脉血流,从而提高舒期心室顺应性[1]。
1.3 扩张外周血管 平滑肌细胞内cAM P 的增高可抑制肌凝蛋白轻链激酶磷酸化,促进肌浆网内钙的再分布,调节松弛时钙的重吸收,最终导致细胞内钙浓度降低,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受抑制,动、静脉血管扩张[1]。
2 药代动力学临床上一般主张米力农使用负荷量,37.5~50μg /kg ,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继以0.25~0.5μg ·kg -1·min -1持续静脉滴注,每日总量小于800μg /kg 。
以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总量为5~10mg /d ,7~14日为1个疗程。
米力农主要经肾脏清除,约80%的药物以原形从尿排出。
其半衰期为30~60分钟,血浆蛋白结合率90%[2]。
严重心力衰竭或肾功能受损患者的半衰期延长。
3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3.1 用于治疗重度心力衰竭 米力农通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心室的前后负荷而提高心排血量,在此同时并不增加心肌耗氧。
米力农加快心率,使每搏容积和射血分数(EF )增加,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加速左心室舒张,还能改善左心室与动脉系统的耦联,增强左心室的机械效率[3]。
即使阻滞自主神经后,这些变化仍然存在。
米力农尚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对收缩功能不全及舒张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均有效。
Lanfear 等[4]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心脏指数<2L ·min -1·m -2)应用米力农短期内对其血浆细胞坏死标记物的影响,观察米力农是否加重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损伤。
根据患者的病情应用米力农0.25~0.5μg ·kg -1·min -1,用药前及24小时后测量血浆中的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 -α)、可溶性Fa s 蛋白及配体。
试验结果显示用药后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 =0.44)。
而IL -6、T N F -α、可溶性Fas 蛋白及配体均明显下降(P <0.05),结果提示用药24小时后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所减轻。
试验证明低排出量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随心肌损伤,但米力农短期应用不会加重这种损伤。
米力农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EF <25%)。
平均应用米力农269天(14~1026天)后,心功能分级由Ⅳ级改善到Ⅱ~Ⅲ级,总住院天数从450天下降到380天(下降15.6%),平均住院天数减少1.4天(减少14.7%)[5]。
A lbrecht 等[6]报道米力农可长期用于舒张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3例患者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利尿剂联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静脉应用米力农后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
国内也有对常规给予洋地黄类、扩血管药和利尿剂、A CEI 等治疗,心力衰竭症状无明显改善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的研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88%vs 56%,P <0.05)[7]。
120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用小剂量米力农或常规对症处理(利尿、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并随访6个月,结果米力农组显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率为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用药前后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无明显变化,故认为米力农是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8]。
因此,短期小剂量应用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且安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0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以0.375~0.75μg ·kg -1·min -1静脉滴注16~24小时,每日1次,总量为20~50mg ,连用7~10天为1个疗程后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8.6%。
超声心动图所测每搏量(SV )、CI 、心排出量(CO )、EF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 S ),经米力农治疗后都有明显增加,亦显示米力农有明显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扩血管作用[9]。
G o rodeski等[10]对112例重度心力衰竭病例进行了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长期应用多巴酚丁胺平均剂量,(5.4±2.5)μg·kg-1·min-1或米力农平均剂量(0.4±0.2)μg·kg-1·min-1)对病死率的影响。
随访130天共有88例死亡, 55例再入院。
最后提示多巴酚丁胺组全因病死率较米力农组高,但经过对年龄、性别、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基线特征校正后两者对病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用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的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以往多用洋地黄和利尿药治疗。
但肺心病患者往往因为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升高,从而限制了洋地黄在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时的应用和疗效。
米力农可以达到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CO,增加氧运输能力,改善肺顺应性的效果。
并可直接加强呼吸肌力作用,改善呼吸顺应性,使通气量增加。
米力农Ⅱ期临床试验协作组报道,静脉注射米力农后, CI增加,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CO增加,心脏前后负荷下降,认为米力农对严重肺心病的治疗效果好。
关于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研究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米力农0.5μg·kg-1·min-1,持续4小时,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均不常规应用洋地黄类药及利尿剂,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利尿强心治疗。
结果显示米力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SV、CO、CI、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1]。
G iv ertz等[12]对慢性心力衰竭伴肺血管阻力(PV R)> 200dy ne·s/cm5的患者进行心脏移植前肺动脉高压(简称肺高压)的可逆性评估中发现,静脉推注米力农荷量50μg/kg5分钟后,平均肺动脉压(mPA P)、肺动脉嵌压(PA WP)分别下降12%和16%;PV R、全身血管阻力(SV R)分别下降31%和30%;CO增加42%,其中PA WP与PA P呈平行下降,故跨肺压梯度(T P G=mP AP-PA W P)不变。
PV R(P V R=T PG/ CO)的下降除药物对肺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松弛作用外,亦与CO的增高有关,其机制系CO增加后,肺血管床为适应快速增多的血流而开放储备小血管。
米力农也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理想药物。
前瞻性随机试验研究Fo ntan术后肺循环阻力高的患者[跨肺压梯度>10mmHg(1mmHg=0.133kPa)或中心静脉压>15mmHg]单独应用一氧化氮合酶(iN O)(浓度<20×10-6)或米力农(0.5μg·kg-1·min-1)或两者合用时对肺循环阻力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米力农和一氧化氮(N O)治疗与单独应用N O或米力农相比,能更显著地降低跨肺压梯度,两者联用组由(11.26±1.4)mm Hg治疗24小时后降至(7.93±0.90)mm Hg、单独应用N O(11.10±1.38)mmH g降至(8.69±0.86)mm Hg,P=0.048、单独应用米力农组(11.71±1.41)mm Hg降至(9.72±1.32)mmH g (P<0.001)。
而且动脉氧分压也明显提高两者联用组分别为(68.88±14.09)mmH g至(131.25±15.92)mmHg;单独应用N O(70.07±14.24)mmH g至(120.20±15.92)mmH g (P=0.047);单独应用米力农(72.60±12.92)mmHg至(95.20±13.49)mmH g(P<0.001)[13]。
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了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以羔羊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生前人工结扎肺动脉形成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不同种类增加肺动脉cA M P的药物(米力农、前列环素、伊洛前列环素)来观察其肺动脉的松弛作用,并用普奈洛尔或吲哚美辛预处理。
实验结果显示吲哚美辛会减弱米力农对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肺动脉松弛作用,米力农、前列环素及伊洛前列环素对实验组的肺动脉松弛作用较对对照组弱。
而通过米力农预处理会明显增强前列环素和伊洛前列素对肺动脉的松弛作用,且作用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证明了米力农通过影响前列环素腺苷酸环化酶环磷腺苷这一途径而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14]。
亦有相关研究米力农治疗由于重症肺炎导致的婴幼儿肺动脉高压,与应用多巴胺加酚妥拉明比较。
A组给予米力农0.5μg·kg-1·min-1,静脉滴注;B组给予多巴胺及酚妥拉明针剂,剂量均为0.5μg·kg-1·min-1,静脉滴注,用药前及用药第5天(停药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以下指标: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 s)、左心室心脏指数(LV-CI)、右心室心脏指数(RV-CI)、肺动脉收缩压(PA 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 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 VSF);同时记录用药前后心律(H R)、收缩压(S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