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数学单元复习测试题27
- 格式:doc
- 大小:218.50 KB
- 文档页数:4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 科 数 学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 cl =,其中c 是圆柱的底面周长,l 是圆柱的母线长.球的体积公式V=343V R π=, 其中R 是球的半径. 球的表面积公式:24S R π=,其中R 是球的半径. 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1221ˆˆˆ,n i ii n i i x y nx y b ay bx xnx ==-⋅==--∑∑ .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60,13M x x x N x x =+-<=≤≤,则M N =(A )[1,2) (B )[1,2] (C )( 2,3] (D )[2,3](2)复数22i z i-=+(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点(),9a 在函数3x y =的图象上,则tan 6a π的值为 (A )0 (B )(C )1 (D(4)不等式5310x x -++≥的解集是(A )[-5,7] (B)[-4,6] (C)(-∞,-5]∪[7,+∞) (D )(-∞,-4]∪[6,+∞)(5)对于函数(),y f x x R =∈,“()y 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是“()y f x =是奇函数”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函数()sin f x x ω= (0ω>)在区间0,3π⎡⎤⎢⎥⎣⎦上单调递增,在区间,32ππ⎡⎤⎢⎥⎣⎦上单调递减,则ω= (A )3 (B )2 (C )32 (D )23正(主)视图俯视图(7)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与销售额y 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ˆˆˆybx a =+中的ˆ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A )63.6万元 (B )65.5万元 (C )67.7万元 (D )72.0万元(8)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的两条渐近线均和圆C :22650x y x +-+=相切,且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圆C 的圆心,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A )22154x y -= (B )22145x y -= (C )22136x y -= (D )22163x y -= (9)函数2sin 2x y x =-的图象大致是(A ) (B ) (C ) (D )(10)已知()f x 是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02x ≤<时,()3f x x x =-,则函数()y f x =的图像在区间[0,6]上与x 轴的交点个数为(A )6 (B )7 (C )8 (D )9(11)右图是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给定下列三个命题:①存在三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右图;②存在四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下图; ③存在圆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右图.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3 (B )2 (C )1 (D )0 (12)设1,A 2,A 3,A 4A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1312A A A A λ= (R λ∈),1412A A A A μ=(R μ∈),且112λμ+=,则称3,A 4A 调和分割1,A 2A ,已知点()(),0,,0C c D d(,c d R ∈)调和分割点()()0,0,1,0A B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 (B)D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C)C ,D 可能同时在线段AB 上 (D) 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执行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2,l =3,5m n ==,则输出的y 的值是 .(14)若62x x ⎛- ⎝⎭展开式的常数项为60,则常数a 的值为 . (15)设函数()2x f x x =+(x >0),观察: ()()12x f x f x x ==+ ()()()2134x f x f f x x ==+ ()()()32f x f f x ==78x x + ()()()43f x f f x ==1516x x + ……根据以上事实,由归纳推理可得:当*n N ∈且2n ≥时,()()()1n n f x f f x -== . (16)已知函数()log (01)a f x x xb a a =+-≠>,且当,234a b <<<<时,函数()f x 的零点*0(,1),,=x n n n N n ∈+∈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A-2cosC 2c-a =cos B b. (Ⅰ)求sin sin C A的值; (Ⅱ)若1cos 4B = 2b =,求ABC ∆的面积S . (18)(本小题满分12分)红队队员甲、乙、丙与蓝队队员A 、B 、C 进行围棋比赛,甲对A ,乙对B ,丙对C 各一盘,已知甲胜A ,乙胜B ,丙胜C 的概率分别为0.6,0.5,0.5,假设各盘比赛结果相互独立.(Ⅰ)求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的概率;(Ⅱ)用ξ表示红队队员获胜的总盘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ξ.(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 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90ACB ∠=︒,EA ⊥平面ABCD ,EF ∥AB ,FG ∥BC ,EG ∥AC ,2AB EF =. AB D E F GM(Ⅰ)若M 是线段AD 的中点,求证:GM ∥平面ABFE ;(Ⅱ)若2AC BC AE ==,求二面角A BF C --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等比数列{}n a 中,123,,a a a 分别是下表第一、二、三行中的某一个数,且123,,a a a 中的任何两个数不(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ln n n n n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企业拟建造如图所示的容器(不计厚度,长度单位:米),其中容器的中间为圆柱形,左右两端均为半球形,按照设计要求容器的体积为803π立方米,且2l r ≥.假设该容器的建造费用仅与其表面积有关.已知圆柱形部分每平方米建造费用为3千元,半球形部分每平方米建造费用为(3)c c >千元.设该容器的建造费用为y 千元.(Ⅰ)写出y 关于r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该函数的定义域;(Ⅱ)求该容器的建造费用最小时的r .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直线l 与椭圆C : 22132x y +=交于()11,P x y ,()22Q x y ⋅两不同点,且OPQ ∆的面积S=2其中O 为坐标原点。
2011年《新高考全案》高考总复习配套测评卷单元检测卷(四)导数及应用(选修·文/理)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56分)1.(山东东营第一学期期末)函数f (x )=x 3-3x +1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1,-1B .1,-17C .3,-17D .9,-19 f ′(x )=3x 2-3,令f ′(x )=0得x =±1,则它们的极值点为f (1),f (-1),端点处f (-3),f (0),又f (1)=-1,f (-1)=3,f (-3)=(-3)3-3×(-3)+1=-17,f (0)=1,则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7. C2.已知f (x )=x 2+2xf ′(1),则f ′(0)等于( )A .0B .-4C .-2D .2因为f ′(x )=2x +2f ′(1),令x =1,可得f ′(1)=2+2f ′(1). 所以得f ′(1)=-2. 又令x =0,可得f ′(0)=2f ′(1)=-4. B3.(2008·安徽文)设函数f (x )=2x +1x-1(x <0),则f (x )( )A .有最大值B .有最小值C .是增函数D .是减函数 A 4.曲线y =2x -x 3在横坐标为-1的点处的切线为l ,则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A.722 B.922C.1122D.91010A5.(2008·海南、宁夏理)由直线x =12,x =2,曲线y =1x及x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是( )A.154B.174C.12ln2 D .2ln2 D6.(2009·全国卷Ⅰ理)已知直线y =x +1与曲线y =ln(x +a )相切,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 .-1 D .-2设切点P (x 0,y 0),则y 0=x 0+1,y 0=ln(x 0+a ),又∵y ′|x =x 0=1x 0+a=1∴x 0+a =1 ∴y 0=0,x 0=-1 ∴a =2.故答案选B. B7.(2008·福建理)已知函数y =f (x ),y =g (x )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那么y =f (x ),y =g (x )的图象可能是( )D8.(2008·广东理)设a ∈R ,若函数y =e ax +3x ,x ∈R 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 A .a >-3 B .a <-3C .a >-13D .a <-13B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42分) 9.(2009·广州一模)若⎠⎛0a xdx =1,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210.(2009·福建,14)若曲线f (x )=ax 3+ln x 存在垂直于y 轴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f ′(x )=3ax 2+1x,∵f (x )存在垂直于y 轴的切线,∴f ′(x )=0有解,即3ax 2+1x=0有解,∴3a =-1x3,而x >0,∴a ∈(-∞,0).(-∞,0) 11.(2009·江苏,3)函数f (x )=x 3-15x 2-33x +6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 f ′(x )=3x 2-30x -33=3(x 2-10x -11) =3(x +1)(x -11)<0,解得-1<x <11,故减区间为(-1,11). (-1,11)12.函数y =x -sin x ,x ∈[π2,π]的最大值是________.π13.(广东惠州高二模拟)如图,函数g (x )=f (x )+15x 2的图象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是y =-x +8,则f (5)+f ′(5)=________.F (5)=f (5)+5=-5+8=3,所以f (5)=-2.又F ′(x )=f ′(x )+25x ,所以F ′(5)=f ′(5)+25×5=-1,解得f ′(5)=-3,f (5)+f ′(5)=-5. -514.(2009·陕西卷文)设曲线y =x n +1(n ∈N *)在点(1,1)处的切线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x n ,则x 1·x 2·…·x n 的值为________. 对y =x n +1(n ∈N *)求导得y ′=(n +1)x n ,令x =1得在点(1,1)处的切线的斜率k =n +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y -1=k (x n -1)=(n +1)(x n -1),不妨设y =0,x n =nn +1则x 1·x 2·…·x n=12×23×34×…×n -1n ×n n +1=1n +1. 1n +1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x 3+mx 2-m 2x +1(m 为常数,且m >0)有极大值9.(1)求m 的值;(2)若斜率为-5的直线是曲线y =f (x )的切线,求此直线方程. 本小题主要考查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和基本运算能力.(1)f ′(x )=3x 2+2mx -m 2=(x +m )(3x -m )=0,则x =-m 或x =13m ,即f (-m )=-m 3+m 3+m 3+1=9,∴m =2. (2)由(1)知,f (x )=x 3+2x 2-4x +1, 依题意知f ′(x )=3x 2+4x -4=-5,∴x =-1或x =-13.又f (-1)=6,f (-13)=6827,所以切线方程为y -6=-5(x +1),或y -6827=-5(x +13),即5x +y -1=0,或135x +27y -23=0.16.(天津卷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x 4+ax 3+2x 2+b (x ∈R ),其中a ,b ∈R .(1)当a =-103时,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2)若函数f (x )仅在x =0处有极值,求a 的取值范围. (1)f ′(x )=4x 3+3ax 2+4x =x (4x 2+3ax +4).当a =-103时,f ′(x )=x (4x 2-10x +4)=2x (2x -1)(x -2).令f ′(x )=0,解得x 1=0,x 2=12,x 3=2.所以f (x )在(0,12),(2,+∞)内是增函数,在(-∞,0),(12,2)内是减函数.(2)f ′(x )=x (4x 2+3ax +4),显然x =0不是方程4x 2+3ax +4=0的根. 为使f (x )仅在x =0处有极值,必须4x 2+3ax +4≥0成立,即有Δ=9a 2-64≤0.解此不等式,得-83≤a ≤83.这时,f (0)=b 是唯一极值.因此满足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是.17.(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f (x )=ax 3+bx 2-3a 2x +1(a ,b ∈R )在x =x 1,x =x 2处取得极值,且|x 1-x 2|=2.(1)若a =1,求b 的值,并求f (x )的单调区间; (2)若a >0,求b 的取值范围.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的能力.f ′(x )=3ax 2+2bx -3a 2.① (1)当a =1时, f ′(x )=3x 2+2bx -3;由题意知x 1,x 2为方程3x 2+2bx -3=0的两根,所以 |x 1-x 2|=4b 2+363. 由|x 1-x 2|=2,得b =0. 从而f (x )=x 2-3x +1,f ′(x )=3x 2-3=3(x +1)(x -1). 当x ∈(-1,1)时,f ′(x )<0;当x ∈(-∞,-1)∪(1,+∞)时,f ′(x )>0.故f (x )在(-1,1)单调递减,在(-∞,-1),(1,+∞)单调递增. (2)由①式及题意知x 1,x 2为方程3x 2+2bx -3a 2=0的两根, 所以|x 1-x 2|=4b 2+36a 33a.从而|x 1-x 2|=2⇔b 2=9a 2(1-a ), 由上式及题设知0<a ≤1.考虑g (a )=9a 2-9a 3,g ′(a )=18a -27a 2=-27a (a -23).故g (a )在(0,23)单调递增,在(23,1)单调递减,从而g (a )在(0,1]的极大值为g (23)=43.又g (a )在(0,1]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g (23)=43为g (a )在(0,1]上的最大值,且最小值为g (1)=0.所以b 2∈,即b 的取值范围为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x =3是函数f (x )=a ln(1+x )+x 2-10x 的一个极值点. (1)求a ;(2)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3)若直线y =b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有3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1)因为f ′(x )=a1+x +2x -10所以f ′(3)=a4+6-10=0因此a =16 (2)由(1)知,f (x )=16ln(1+x )+x 2-10x ,x ∈(-1,+∞) f ′(x )=2(x 2-4x +3)1+x当x ∈(-1,1)∪(3,+∞)时,f ′(x )>0 当x ∈(1,3)时,f ′(x )<0所以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1,1),(3,+∞) f (x )的单凋减区间是(1,3)(3)由(2)知,f (x )在(-1,1)内单调增加,在(1,3)内单调减少,在(3,+∞)上单调增加,且当x =1或x =3时,f ′(x )=0所以f (x )的极大值为f (1)=16ln2-9,极小值为f (3)=32ln2-21 因此f (16)=162-10×16>16ln2-9=f (1) f (e -2-1)<-32+11=-21<f (3)所以在f (x )的三个单调区间(-1,1),(1,3)(3,+∞)直线y =b 与y =f (x )的图象各有一个交点,当且仅当f (3)<b <f (1)因此,b 的取值范围为(32 ln2-21,16ln2-9).。
·高三数学·单元测试卷(十一)第十一单元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时量:120分钟 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人排一个5天的值日表,每天排一人值日,每人可以排多天或不排,但相邻两天不能排同一人,值日表排法的总数为 A .120B .324C .720D .12802.一次考试中,要求考生从试卷上的9个题目中选6个进行答题,要求至少包含前5个题目中的3个,则考生答题的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 .40B .74C .84D .2003.以三棱柱的六个顶点中的四个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 A .18个B .15个C .12个D .9个4.从一架钢琴挑出的十个音键中,分别选择3个,4个,5个,…,10个键同时按下,可发出和弦,若有一个音键不同,则发出不同的和弦,则这样的不同的和弦种数是 A .512B .968C .1013D .1024更多成套系列资源请您访问: (请按ctrl 键单击网址) 成套资源仅2元,以最低成本为您服务,谢谢您的大力支持,欢迎您的宝贵意见!5.如果(n x +的展开式中所有奇数项的系数和等于512,则展开式的中间项是A .6810C xB .5710C xC .468C xD .611C x6.用0,3,4,5,6排成无重复字的五位数,要求偶数字相邻,奇数字也相邻,则这样的五位数的个数是 A .36B .32C .24D .207.若n 是奇数,则112217777n n n n n n n C C C ---+++⋯⋯+被9除的余数是A .0B .2C .7D .88.现有一个碱基A ,2个碱基C ,3个碱基G ,由这6个碱基组成的不同的碱基序列有 A .20个B .60个C .120个D .90个9.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6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3个新节目,如果将这3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的插法种数为 A .504B .210C .336D .12010.在342005(1)(1)(1)x x x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等于A .42005CB .42006CC .32005CD .32006C11.现有男女学生共8人,从男生中选2人,从女生中选1人,分别参加数理化三科竞赛,共有90种不同方案,则男、女生人数可能是 A .2男6女B .3男5女C .5男3女D .6男2女12.若x ∈R ,n ∈N + ,定义nx M =x (x +1)(x +2)…(x +n -1),例如55M -=(-5)(-4)(-3)(-2)(-1)=-120,则函数199()x f x xM -=的奇偶性为A .是偶函数而不是奇函数B .是奇函数而不是偶函数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13.由等式43243212341234(1)(1)(1)(1),x a x a x a x a x b x b x b x b ++++=++++++++定义映射12341234:(,,,)(,,,),f a a a a b b b b →则f (4,3,2,1)等于 A .(1,2,3,4)B .(0,3,4,0)C .(-1,0,2,-2)D .(0,-3,4,-1)14.已知集合A ={1,2,3},B ={4,5,6},从A 到B 的映射f (x ),B 中有且仅有2个元素有原象,则这样的映射个数为 A .8B .9C .24D .2715.有五名学生站成一排照毕业纪念照,其中甲不排在乙的左边,又不与乙相邻,而不同的站法有A.24种B.36种C.60种D.66种16.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正数,它们周长不大于10,这样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种数为A.8 B.9 C.10 D.11 17.甲、乙、丙三同学在课余时间负责一个计算机房的周一至周六的值班工作,每天1人值班,每人值班2天,如果甲同学不值周一的班,乙同学不值周六的班,则可以排出不同的值班表有A.36种B.42种C.50种D.72种18.若1021022 012100210139 ),()()x a a x a x a x a a a a a a =+++⋯+++⋯+-++⋯+则的值为A.0 B.2 C.-1 D.1答题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19.某电子器件的电路中,在A,B之间有C,D,E,F四个焊点(如图),如果焊点脱落,则可能导致电路不通.今发现A,B间电路不通,则焊点脱落的不同情况有种.20.设f(x)=x5-5x4+10x3-10x2+5x+1,则f(x)的反函数f-1(x)=.21.正整数a1a2…a n…a2n-2a2n-1称为凹数,如果a1>a2>…a n,且a2n-1>a2n-2>…>a n,其中a i(i=1,2,3,…)∈{0,1,2,…,9},请回答三位凹数a1a2a3(a1≠a3)共有个(用数字作答).22.如果a1(x-1)4+a2(x-1)3+a3(x-1)2+a4(x-1)+a5=x4,那么a2-a3+a4.23.一栋7层的楼房备有电梯,在一楼有甲、乙、丙三人进了电梯,则满足有且仅有一人要上7楼,且甲不在2楼下电梯的所有可能情况种数有.24.已知(x+1)6(ax-1)2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56,则实数a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5.(本小题满分12分)将7个相同的小球任意放入四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都不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2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41x+3x2)n展开式中的倒数第三项的系数为45,求:⑴含x3的项;⑵系数最大的项.27.(本小题满分12分)求证:123114710(31)(32)2.n n n n n n C C C n C n -++++⋯++=+⋅第十一单元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90分):2.B 分三步:33425154545474.C C C C C C ++=3.C 46312.C -=4.B 分8类:34510121012101010101010101010101010()2(11045)968.C C C C C C C C C C C +++⋯+=+++⋯+-++=-++=5.B 12512,10,n n -=∴=中间项为555561010T C x C x==6.D 按首位数字的奇偶性分两类:2332223322()20A A A A A +-=7.C 原式=(7+1)n -1=(9-1)2-1=9k -2=9k ’+7(k 和k ’均为正整数).8.B 分三步:12365360C C C =9.A 939966504,504.A A A ==或10.B 原式=32003320062006442006(1)[1(1)](1)(1)(1).1(1)x x x x x x C x x+-+-+++=+-+即求中的系数为11.B 设有男生x 人,则2138390,(1)(8)30x x C C A x x x -=--=即,检验知B 正确.12.A 2222()(9)(8)(9191)(1)(4)(81).f x x x x x x x x x =--⋯-+-=--⋯- 13.D 比较等式两边x 3的系数,得4=4+b 1,则b 1=0,故排除A ,C ;再比较等式两边的常数项,有1=1+b 1+b 2+b 3+b 4,∴b 1+b 2+b 3+b 4=0. 14.D 223327.C =15.B 先排甲、乙外的3人,有33A 种排法,再插入甲、乙两人,有24A 种方法,又甲排乙的左边和甲排乙的右边各占12 ,故所求不同和站法有3234136().2A A =种16.C 共有(1,1,1),(1,2,2),(1,3,3),(1,4,4),(2,2,2),(2,2,3),(2,3,3),(2,4,4),(3,3,3)(3,3,4)10种.17.B 每人值班2天的排法或减去甲值周一或乙值周六的排法,再加上甲值周一且乙值周六的排法,共有2212264544242().C C A C A -+=种 18.D 设f (x )=(2-x )10,则(a 0+a 2+…+a 10)2-(a 1+a 3+…+a 9)2=(a 0+a 1+…+a 10)(a 0-a 1+a 2-…-a 9+a 10)=f (1)f (-1)=(2+1)10(2-1)10=1。
2011年《新高考全案》高考总复习配套测评卷单元检测卷(五)数列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56分)1.数列2,5,22,11,…,则25是该数列的( )A .第6项B .第7项C .第10项D .第11项由数列2,5,22,11,…,即2,5,8,11,…,可知数列是等差数列2,5,8,11,…的每一项开方,而25=20,故选B. B2.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3+a 8=22,a 7=7,则a 5=( )A .20B .25C .10D .15等差数列中a 3+a 8=a 5+a 7,易得 D3.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4,S 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 =( )A .2B .3C .6D .7由2a 1+d =4且4a 1+6d =20解得 d =3 B4.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a 5=9,a 2=3,则a 4=( )A .3B .7C .3或-3D .3或7由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则 a 1a 5=(a 2-d )(a 2+3d )=9,又a 2=3,可得d =0或d =2,又因a 4=a 2+2d ,可得 D 5.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1-a 2n +a n -1=0(n ≥2),则S 2n -1-4n =( ) A .-2 B .0 C .1 D .2 设公差为d ,则a n +1=a n +d , a n -1=a n -d ,由a n +1-a 2n +a n -1=0(n ≥2) 可得2a n -a 2n =0,解得a n =2(零解舍去),故S 2n -1-4n =2×(2n -1)-4n =-2. A6.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对任意自然数n ,a 1+a 2+a 3+…+a n =2n -1,则a 21+a 22+a 23+…+a 2n 等于( )A .(2n -1)2 B.13(2n -1)C .4n -1 D.13(4n -1)当n =1时a 1=21-1=1,当n =2时a 1+a 2=22-1=3故a 2=2且数列{a n }公比q=2.所以数列{a 2n }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且S n =1-4n1-4D7.在数列{a n }中,a 1=2,a n +1=a n +ln(1+1n),则a n =( )A .2+ln nB .2+(n -1)ln nC .2+n ln nD .1+n +ln na 2=a 1+ln(1+11),a 3=a 2+ln(1+12),…,a n =a n -1+ln(1+1n -1)⇒a n =a 1+ln(21)(32)(43)…(nn -1)=2+ln n A8.右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数阵”,已知它的每一行从左往右的数均成等差数列,同时从左往右的第三列起,每一列从上往下的数也成等比数列,且所有等比数列的公比相等.记数阵第i 行第j 列的数为a ij (i ≤j ,i 、j ∈N *),则a 68=( )A.16B.124C.13D.112a 68为第6行,第8列,依题意可得第8列第一个数为13+(8-1)×13=83,故83为等比数列的首项,则第6项为83×(12)5=112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42分)9.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12=-8,S 8=-9,则S 16=________.⎩⎪⎨⎪⎧ a 12=-8S 9=-9⇒⎩⎪⎨⎪⎧ a 1+11d =-89a 1+36d =-9⇒⎩⎪⎨⎪⎧d =-1a 1=3所以S 16=16a 1+8×15d =-72 -7210.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9,a 1a 2a 3=27,则{a n }的前n 项和S n =________.∵a 1a 2a 3=27,∴a 2=3,又因a 1+a 2=9故a 1=6,公比q =12所以S n =6[1-(12)n ]1-12=12S n =1211.设数列{a n }中,a 1=2,a n +1=a n +n +1,则通项a n =________. 由已知有a n +1-a n =n +1所以a n =a 1+(a 2-a 1)+(a 3-a 2)+…+(a n -a n -1) =2+2+3+…+n =n (n +1)2+1n (n +1)2+11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1n +n +1,若它的前n 项和为10,则项数n 为________.∵a n =1n +n +1=n +1-n∴S n =(2-1)+(3-2)+…(n +1-n )=n +1-1∴n +1-1=10,解得n =120 13.对于∀x ∈R +,用F (x )表示log 2x 的整数部分,则F (1)+F (2)+…+F (1023)=________. 令F (1)+F (2)+…+F (1023)=S , S =1×2+2×22+3×23+…+9×292S =1×22+2×23+3×24+…+8×29+9×210,S =9×210-210+2=8194 819414.某科研单位欲拿出一定的经费奖励科研人员,第一名得全部奖金的一半多一万元,第二名得余下的一半多一万元,以名次类推都得到余下的一半多一万元,到第十名恰好分完,则此单位共拿出________万元资金进行奖励.设第十名到第一名得到的奖金分别是a 1,a 2,…,a 10,则a n =12S n +1∴a 1=2,a n-a n -1=12a n∴a n =2a n -1则每人所得奖金数组成一个以2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S 10=2(1-210)1-2=20462046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5.(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a n =5S n+1成立,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当n =1时,a 1=5a 1+1,∴a 1=-14又∵a n =5S n +1,a n +1=5S n +1+1∴a n +1-a n =5a n +1,即a n +1=-14a n∴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其首项a 1=-14,通项公式a n =(-14)n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x n }的首项x 1=3,通项x n =2n p +np (n ∈N *,p ,q 为常数),且x 1,x 4,x 5,成等差数列.求:(1)p ,q 的值;(2)数列{x n }前n 项和S n 的公式.(1)由x 1=3,得2p +q =3,又x 4=24p +4q ,x 5=25p +5q ,且x 1+x 5=2x 4,⇒3+25p +5q =25p +8q ,⇒p =1,q =1(2)S n =(2+22+ (2))+(1+2+…+n )=2n +1-2+n (n +1)2.17.(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a n }满足a 0=a ,a n +1=ca n +1-c ,c ∈N *,其中a ,c 为实数,且c ≠0(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a =12,c =12,b n =n (1-a n ),n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1)∵a n +1-1=c (a n -1)∴当a ≠1时,{a n -1}是首项为a -1,公比为c 的等比数列.∴a n -1=(a -1)c n -1,即a n =(a -1)c n -1+1.当a =1时,a n =1仍满足上式.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a -1)c n -1+1(n ∈N *).(2)由(1)得b n =n (1-a )c n -1=n (12)nS n =b 1+b 2+…+b n =12+2(12)2+…+n (12)n12S n =(12)2+2(12)3+…+n (12)n +1 ∴12S n =12+(12)2+…+(12)n -n (12)n +1 ∴S n =1+12+(12)2+…+(12)n -1-n (12)n=2-n (12)n ,∴S n =2-(2+n )(12)n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正项数列{a n }中,a 1=2点A n (a n ,a n +1)在双曲线y 2-x 2=1上,数列{b n }中,点(b n ,T n )在直线y =-12x +1上,其中T n 是数列的前项和.(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 (3)若c n =a n b n ,求证:c n +1<c n .(1) 由已知点A n (a n ,a n +1)在曲线y 2-x 2=1上知a n +1-a n =1.所以数列{a n }是一个以2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a n =a 1+(n -1)d =2+n -1=n +1(2) 因为点(b n ,T n )在直线y =-12x +1上,所以T n =-12b n +1①T n -1=-12b n -1+1②两式相减得b n =-12b n +12b n -1∴b n =13b n -1令b =1得b 1=-12b 1+1 所以b 1=23.所以数列{b n }是以23为首项,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b n =23(13)n -1=23n(3) c n =a n ·b n =(n +1)·23n ,所以c n +1-c n =(n +2)·23n +1-(n +1)·23n=23n +1 =23n +1(n +2-3n -3) =23n +1(-2n -1)<0 故c n +1<c n .。
江苏省常州市中学2011高考冲刺复习单元卷—函数与不等式一、填空题:(请把答案直接填空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 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0,1],则(31)f x -的定义域为 ▲ .2. 已知集合10x A x x⎧⎫-=>⎨⎬⎩⎭,13x B y y ⎧⎫⎪⎪⎛⎫==⎨⎬⎪⎝⎭⎪⎪⎩⎭,则=B A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则2320x x -+≠”(2)“1x >”是“||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均为假命题;(4)命题p :“x R ∃∈,使得210x x ++<”,则p ⌝:“x R ∀∈,均有210x x ++≥”4. 下列三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①“若1xy =,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1m ≤,则方程2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5.若函数()f x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6. 已知实数,x y 满足xx y y=-,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7. 函数()()y f x x R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01a <<时,函数()(log )a g x f x =的单调减区间是 ▲ .8.已知函数22()1(,)f x x ax b b a R b R =-++-+∈∈,成立,若当[]1,1x ∈-时,()0f x >恒成立,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00(,),(1,1),(5,2)A x y B C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为可行域是ABC ∆边界及其内部,线性目标函数z ax by =+,在B 点处取得最小值3,在C 点处取得最大值12,则00ax by + 范围 ▲ .10、设(),()f x gx 均是定义在R 上奇函数,且当0x <时,'()()()'()0,(2)(2)0f xg x f x g x f g +<--=,则不等式()()0f x g x >的解集为 ▲ .11. 若12,x x 是方程1112()2xx-+=的两个实数解,则12x x += ▲ .12、线性目标函数z=2x -y 在线性约束条件{||1||1x y ≤≤下,取最小值的最优解是____ ▲13.若实数x 、y 满足10,0,2,x y x x -+≤⎧⎪>⎨⎪≤⎩则yx 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x y z 满足5000x y x x y k -+≥⎧⎪≤⎨⎪++≥⎩,且24z x y =+的最小值为6-,则常数k 的值为 ▲ .二、解答题:(请在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必修2 立体几何初步§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考纲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经典例题: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一只蚂蚁从A到C1点,沿着表面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当堂练习:1.由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A.六棱锥 B.六棱台 C.六棱柱 D.非棱柱、棱锥、棱台的一个几何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 B.由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C.正方体的各条棱都相等 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3.一个骰子由1~6六个数字组成,请你根据图中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推出“?”处的数字是()A. 6 B. 3 C. 1 D. 24.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可能是棱台, 也可能不是棱台, 但一定不是棱柱或棱锥5.构成多面体的面最少是()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6.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 得到两个几何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几何体是棱锥, 另一个几何体是棱台B.一个几何体是棱锥, 另一个几何体不一定是棱台C.一个几何体不一定是棱锥, 另一个几何体是棱台D.一个几何体不一定是棱锥, 另一个几何体不一定是棱台7.甲:“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 截面一定是长方形”;乙:“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这两种说法()A.甲正确乙不正确 B.甲不正确乙正确 C.甲正确乙正确 D.不正确乙不正确8.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A.三角形 B.长方形 C. D.形9.将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 形成的几何体一定是()A.圆锥 B.圆柱 C.圆台 D.上均不正确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B.面是八边形的棱柱共有8个面C.直角梯形绕它的一条腰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圆台D.截面是圆的几何体,不是圆柱,就是圆锥1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圆锥 B.圆柱 C.球体 D.以上都可能12.A、B为球面上相异两点, 则通过A、B可作球的大圆有()A.一个 B.无穷多个 C.零个 D.一个或无穷多个13.一个正方体内接于一个球,过球心作一个截面,下面的几个截面图中,必定错误的是()A. B. C. D.14.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 得到两个几何体, 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15. 如右图, 四面体P-ABC中, PA=PB=PC=2, ∠APB=∠BPC=∠APC=300. 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四面体的表面绕一周, 再回到A点, 问蚂蚁经过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16.如右图将直角梯形ABCD绕AB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由此形成的几何体是由简单几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17.边长为5cm的正方形EFGH是圆柱的轴截面, 则从E点沿圆柱的侧面到相对顶点G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_____.18.只有3个面的几何体能构成多面体吗?4面体的棱台吗?棱台至少几个面.19.棱柱的特点是:(1)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2)多边形的对应边互相平行,(3)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若一个几何体,具备上面三条,能构成棱柱吗?或者说,上面三条能作为棱柱的定义吗?20.如下图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21.(1)圆柱、圆锥、圆台可以看成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直角梯形中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三个图形之间的什么联系?(2)一个含有300的直角三角板绕其一条边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吗?如果以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为轴旋转1800得到什么几何体?旋转3600又如何?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1.1.2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以及直观图的画法重难点: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规则及能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根据三视图判断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结构,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理过程.考纲要求:①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②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③会画某些建筑物的三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④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经典例题:右图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这个几何体是什么体?(2)如果面A在几何体的底部,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3)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4)从右边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当堂练习:1.下列投影是中心投影的是( )A . 三视图B . 人的视觉C . 斜二测画法D .. 人在中午太阳光下的投影2.下列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是( )A . 俯视图B . 路灯底下一个变长的身影C . 将书法家的真迹用电灯光投影到墙壁上D . 以一只白炽灯为光源的皮影3.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则该几何体可能是( )A . 圆柱 B. 三棱柱 C. 圆锥 D.球体4.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相同的几何体是( )A . 球和圆柱B . 圆柱和圆锥C . 正方体的圆柱D . 球和正方体5.一个含的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中,一定含有( )A . 四边形B . 三角形C . 圆D .椭圆6.如果用表示一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右图中有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主视图是( )A .B .C .D .7.在原来的图形中,两条线段平行且相等,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 )A .平行且相等B . 平行但不相等C .. 相等但不平行D . 既不平行也不相等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直观图仍然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B . 梯形的直观图可能是平行四边形C . 矩形的直观图可能是梯形D . 正方形的直观图可能是平行四边形9.如右图中“斜二测”直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是( )A . 直角梯形B .等腰梯形C . 不可能是梯形D .平行四边形10.如右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 3B . 223 C . 6 D .. 3211.若一个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若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A .21倍 B .2倍 C .22倍 D .2倍12.如右图,直观图所表示的平面图形是( )A . 正三角形B . 锐角三角形C . 钝角三角形D . 直角三角形13.如右图,用斜二测画法作∆ABC 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形得∆A1B1C1,其中A1B1=B1C1,A1D1是B1C1边上的中线,由图形可知在∆ABC 中,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BC=ACB . AD ⊥BC C . AC>AD>AB>BCD . AC>AD>AB=BC14.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要保持______,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应_________,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度应_________.15.如果一个几何体的视图之一是三角形, 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几何体即可).16.一个水平放置的正方形的面积是4, 按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是一个四边形, 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17.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的多边形面积为a, 那么原图多边形面积是_____________.18.如图是由小立方块描成几何体同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19.画出如图的三视图(单位:mm).20.已知斜二测画法得得的直观图 A/B/C/是正三角形,画出原三角形的图形.21.如下图, 如果把直角坐标系放在水平平面内, 用斜二测画法, 如何可以找到a的点P在直观图中的位置P/ ?坐标为(),b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考纲要求: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重难点:理解平面的概念及表示,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并注意他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经典例题: 如图,设E ,F ,G ,H ,P ,Q 分别是正方体所在棱上的中点,求证:E ,F ,G ,H ,P ,Q 共面.当堂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①一个平面长4m, 宽2m; ②2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 ③一个平面的面积是25m2; ④一条直线的长度比一个平面的长度大,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 0B .1C .2D .32.若点N 在直线a 上,直线a 又在平面α内,则点N ,直线a 与平面α之间的关系可记作( )A .N a α∈∈B .N a α∈⊂C .N a α⊂⊂D .N a α⊂∈3. 空间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A .0B .1C .1或4D . 无法确定4. 空间 四点A ,B ,C ,D 共面但不共线,则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 . 四点中必有三点共线B . 四点中必有三点不共线C .AB ,BC ,CD ,DA 四条直线中总有两条平行 D . 直线AB 与CD 必相交5. 空间不重合的三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 )A . 4或6或7个部分B . 4或6或7或8个部分C . 4或7或8个部分D . 6或7或8个部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条直线上有一个点在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这平面内; ②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③若线段AB α⊂, 则线段AB 延长线上的任何一点一点必在平面α内; ④一条射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这条射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③④D . ②③7.空间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它们确定平面的个数为n ,则n 的可能取值为( )A . 1B .1或3C .1或2或3D .1或 48.如果,,,,B b A a b a =⋂=⋂⊂⊂ αα那么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α⊂B .α∉C .A =⋂αD .B =⋂α9.空间中交于一点的四条直线最多可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A .7个B .6个C . 5个D .4个10.两个平面重合的条件是它们的公共部分有( )A .两个公共点B .三个公共点C .四个公共点D .两条平行直线1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三点所能确定的平面的个数是( )A . 1或3个B .1或4个C .1个、3个或4个D . 1个、2个或4个1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A .1个B .1个或2个C .1个或3个D .3个13.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EF ⋂GH=P ,则点P ( )A .一定在直线BD 上B .一定在直线AC 上 C .在直线AC 或BD 上 D .不在直线AC 上也不在直线BD 上14.设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 , 直线α⊂a , 直线β⊂b ,M b a =⋂, 则M_______ .15.直线AB 、AD α⊂,直线CB 、CD β⊂,点E ∈AB ,点F ∈BC ,点G ∈CD ,点H ∈DA ,若直线HE ⋂直线FG=M ,则点M 必在直线___________上.16.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 、N 分别为AA1、C1D1的中点,过D 、M 、N 三点的平面与直线A1B1交于点P ,则线段PB1的长为_______________.17.如图,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与过A1、D 、C1的平面交于点M ,则BM :MD1=________________. (16题) (17题)18.如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 与FG 交于点O .求证:B 、D 、O 三点共线.19.证明梯形是平面图形.20.已知: 直线c b a ||||, 且直线 与a, b, c 都相交. 求证: 直线 ,,,c b a 共面.2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直线A1C 交平面ABC1D1于点M , 试作出点M 的位置.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1.2.2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重难点: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能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掌握公理4及等角定理. 经典例题:如图,直线a,b 是异面直线,A 、B 、C 为直线a 上三点,D 、E 、F 是直线b 上三点,A ' 、B ' 、C '、D ' 、E '分别为AD 、DB 、BE 、EC 、CF 求证:(1)'''A B C ∠='''C D E ∠;(2)A ' 、B ' 、C '、D ' 、E '共面.当堂练习:1.若a ,b 是异面直线, b, c 是异面直线,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A . 相交、平行或异面B . 相交或平行C . 异面D . 平行或异面2.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异面B . 相交C .平行D .异面或相交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对角线AC1异面的棱有( )A .3条B . 4条C . 6条D . 8条4.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平行于直线a ,那么c 与b ( )A . 一定是异面直线B .一定是相交直线C . 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 .不可能是相交直线5.下面命题中,正确结论有(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④ 如果两条直线同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 . 1个B . 2个C . 3个D .4个6.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等角,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移动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任何一条,它们所成的角不变;过空间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引CD 的平行线段AE, 则∠BAE 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④ 四边相等, 且四个角也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A . 0B . 1C . 2D . 37.已知异面直线a,b 分别在,αβ内,面αβ=c ,则直线c ( )A .一定与a,b 中的两条都相交B .至少与a,b 中的一条都相交C .至多与a,b 中的一条都相交D .至少与a,b 中的一条都平行8.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指的是( )①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②过空间中任一点与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平行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 ③过其中一条上的一点作与另一条平行的直线, 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 ④ 两条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无法成角.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空间四边形ABCD 中, AB 、BC 、CD 的中点分别是P 、Q 、R , 且PQ=2 , QR=5, PR=3 ,那么异面直线AC 和BD 所成的角是( )A . 900B . 600C . 450D .30010.直线a 与直线b 、c 所成的角都相等, 则b 、c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C . 异面D . 以上都可能11.空间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长分别为6和4,它们所成的角为900,则四边形两组对边中点的距离等于( )A .B . 5C . 5D . 以上都不对12.如图,ABCD —A1B1C1D1是正方体,E ,F ,G ,H ,M ,N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GH 和MN 是平行直线;GH 和EF 是相交直线 B .GH 和MN 是平行直线;MN 和EF 是相交直线C .GH 和MN 是相交直线;GH 和EF 是异面直线D .GH 和EF 是异面直线;MN 和EF 也是异面直线13.点A 是等边三角形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 AB=AC=AD=BC=a, 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0(>==λλFD CF EB AE ,设λλβαλ+=)(f ,λα表示EF 与AC 所成的角,λβ表示EF与BD 所成的角,则( )A 1)(λf 在),0(+∞上是增函数B . )(λf 在),0(+∞上是增函数C . )(λf 在)1,0(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D . )(λf 在),0(+∞上是常数14.直线a 、b 不在平面α内,a 、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两条平行直线,则a 、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 、F 、G 、H 分别为AA1、CC1、C1D1、D1A1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16.空间四边形ABCD 中, AD=1 , BC=3, BD=2, AC=2, 且AD BC ⊥, 则异面直线AC 和BD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________.17.已知a ,b 是一对异面直线,且a ,b 成700角, 则在过P 点的直线中与a ,b 所成的角都为700的直线有____________条.18.已知AC 的长为定值,D ∉平面ABC ,点M 、N 分别是∆DAB 和∆DBC 的重心. 求证: 无论B 、D 如何变换位置, 线段MN 的长必为定值.19.M 、N 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B1C1的中点,(1)求MN 与AD 所成的角;(2)求MN 与CD 1所成的角.20.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14cm,BD=14cm ,M ,N 分别是AB ,CD的中点,MN=73cm ,求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21.在共点O 的三条不共面直线a 、b 、c 上,在点O 的同侧分别取点A 的A1、B 的B1、C 和C1,使得OC OC OA OA OB OB OA OA 1111,==.求证: ABC ∆∽∆A1B1C1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1.2.3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重难点: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判定和证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除了能熟练运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外,还要充分利用定义;线面关系的判定和证明,要注意线线关系、线面关系的转化.经典例题:直角∆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 ,且⑴求证:点S与斜边中点D的连线SD⊥面ABC;⑵若直角边BA=BC,求证:BD⊥面SAC.当堂练习:1.下面命题正确的是()A.若直线与平面不相交,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没有公共点B.若直线与平面不相交,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C.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有公共点,直线与这相交D.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2.直线b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下列条件中可得出b||α的是()A.b与α内的一条直线不相交B.b与α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C.b与α内的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b与α内的所有直线不相交3.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①若直线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 则α|| ; ②若直线 与平面α平行, 则 与平面α内有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那么另一条直线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④若直线 与平面α平行, 则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A.0个 B. 1个 C. 2个 D.3个4.下无命题中正确的是()①过一点, 一定存在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的平面;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 ③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则过其中一条直线一定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A.① B.③ C.①③ D.①②③5.直线a,b是异面直线,A是不在a,b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过A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b B.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bC.过A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b D.过A且平行于a,b的平面可能不存在6.直线a,b是异面直线,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过不在a,b上的任意一点,可作一个平面与a,b平行B.过不在a,b上的任意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a,b相交C.过不在a,b上的任意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a,b都平行D.过a可以并且只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平行7.下面条件中, 能判定直线α平面的一个是()⊥A.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B.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 C. 与平面α内的某一条直线垂直 D.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8.空间四边形ABCD中, AC=AD, BC=BD, 则AB与CD所成的角为()A. 300 B. 450 C. 600 D. 900 9.如果直线 与平面α不垂直, 那么在平面α内()A.不存在与 垂直的直线 B.存在一条与 垂直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 垂直的直线 D.任意一条都与 垂直M B F CND AE E M A B HC D A FE G 10.定点P 不在∆ABC 所在平面内, 过P 作平面α, 使∆ABC 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这样的平面共有(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11.∆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分别连结PA 、PB 、PC, 则这四个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有( )A . 4个B . 3个C . 2个D . 1个12.下列四个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存在无数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无数多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和平面垂直;③仅当一条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且过交点时这条直线才和平面垂直;④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必和这个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B . 1C . 2D . 313.如图,在正方形SG1G2G3中,E ,F 分别是G1G2,G2G3的中点,D 是EF 的中点,现沿SE ,S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几何体,使G1,G2,G3三点重合于点G ,这样,下列五个结论:(1)SG ⊥平面EFG ;(2)SD ⊥平面EFG ;(3)GF ⊥平面SEF ;(4)EF ⊥平面GSD ;(5)GD ⊥平面SEF. 正确的是( )A .(1)和(3)B .(2)和(5)C .(1)和(4)D .(2)和(4)14.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 则a 与α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15.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 AD N AB M ∈∈,,若AMANMB ND =, 则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16.∆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2cm 、3cm 、4cm ,且它们在平面α的同一侧, 则∆ABC 的重心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17.若空间一点P 到两两垂直的射线OA 、OB 、OC 的距离分别为a 、b 、c ,则OP 的值为______________.18.已知四面体ABCD 中,M ,N 分别是ACD ABC ∆∆和的重心, 求证:(1)BD||平面CMN ;(2)MN||平面ABD .19.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被一平面所截,截面EFGH 是一个矩形,(1)求证:CD||平面EFGH ; (2)求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20.M ,N ,P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上的点,且AM :MB=CN :NB=CP :PD.求证:(1)AC||平面MNP ,BD||平面MNP ; (2)平面MNP 与平面ACD 的交线||AC . D S G2G 3G 1F E G21. 如图O 是正方体下底面ABCD 中心,B1H ⊥D1O ,H 为垂足. 求证:B1H ⊥平面AD1C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1.2.4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重难点: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判定和证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除了能熟练运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外,还要充分利用定义;线面关系的判定和证明,要注意线线关系、线面关系的转化.经典例题:如图,在四面体S-ABC 中, SA ⊥底面ABC,AB ⊥BC .DE 垂直平分SC, 且分别交AC 、SC 于D 、E. 又SA =AB,SB =BC.求以BD 为棱, 以BDE 与BDC 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当堂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②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④与同一直线成等角的两平面平行.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③和④2. 设直线 ,m,平面,αβ,下列条件能得出||αβ的是( )A .,m αα⊂⊂,且||,||m ββB . ,m αα⊂⊂,且||mC . ,m αβ⊥⊥,且||mD . ||,||m αβ,且||m3. 命题:①与三角形两边平行的平面平行于是三角形的第三边; ②与三角形两边垂直的直线垂直于第三边;③与三角形三顶点等距离的平面平行这三角形所在平面.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4.已知a,b 是异面直线,且a ⊥平面α,b ⊥平面β,则α与β的关系是( )A . 相交B . 重合C . 平行D . 不能确定5.下列四个命题: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直线平行;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平面;③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是( )A . ①、②B . ②、④C . ①、③D . ②、③A 1A CA 16. 设平面βα||,A βα∈∈B ,,C 是AB 的中点,当A 、B 分别在βα,内运动时,那么所有的动点C ( )A . 不共面B .当且仅当A 、B 分别在两条直线上移动时才共面C . 当且仅当A 、B 分别在两条给定的异面直线上移动时才共面D . 不论A 、B 如何移动,都共面7.,αβ是两个相交平面,a ,b αβ⊂⊂,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d1,α与β之间的距离为d2,则( ) A .d1=d2 B .d1>d2 C .d1<d2D .d1≥d2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 过平面外一点作与这个平面垂直的平面是唯一的B . 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是唯一的C . 过平面外的一条斜线作与这个平面垂直的平面是唯一的D . 过直线外一点作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平面是唯一的9.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 下列能判断α⊥β的一个条件是( )A .,||,||m n m n αβ⊥B .,,m n m n αβα⊥⋂=⊂C .||,,m n n m βα⊥⊂D .||,,m n m n αβ⊥⊥10.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β,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m l ⊥⇒βα//②m l //⇒⊥βα③βα⊥⇒m l //④βα//⇒⊥m l 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 )A .①与②B .③与④C .②与④D .①与③11.设α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b αβ⊂⊂且a 不与 垂直,b 不与 垂直,则( )A .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B .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 .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 .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12.如果直线 、m 与平面α、β、γ满足: =β∩γ, //α,m ⊂α和m ⊥γ那么必有( )A .α⊥γ且 ⊥mB .α⊥γ且m ∥βC . m ∥β且 ⊥mD .α∥β且α⊥γ13.如图,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P 在侧面BCC1B1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 ⊥BD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线段B1C B .线段BC1 C .BB1中点与CC1中点连成的线段 D .BC 中点与B1C1中点连成的线段 14.平面βα平面||, ∆ABC 和∆A/B/C/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 若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____.1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条线段AB 、CD 交于点O ,已知AO=4,BO=2,CD=9,则线段CO 、DO 的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16.把直角三角形ABC 沿斜边上的高CD 折成直二面角A-CD-B 后, 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对.17.γβα,,是两两垂直的三个平面, 它们交于点O, 空间一点P 到平面,,αβγ的距离分别是2cm , 3cm , 6cm , 则点P 到点O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a 和b 是两条异面直线,求证过a 而平行于b 的平面α必与过b 而平行于a 的平面β平行.。
江苏省常州市中学2011高考冲刺复习单元卷—三角与解几一、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且5||,2||==,则=⋅-)2( 。
2、函数1312sin)(+-=x x x f π的零点个数为 个。
3、已知函数1()11x f x x -⎧=⎨≥⎩, , <1, 则不等式(1)(1)3x f x x +⋅+≤-的解集为 。
4、设a 、b 、c 分别是△ABC 中∠A 、∠B 、∠C 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sin 0x A ay c ⋅++= 与sin sin 0bx y B C -⋅+=的位置关系是 。
50y +-=截圆224x y +=得的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是 。
6、若把函数cos y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0)m m >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为 。
7、已知直线(14)(23)(312)0()k x k y k k R +---+=∈所经过的定点F 恰好是椭圆C 的一个焦点,且椭圆C 上的点到点F 的最大距离为8.则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
8、已知方程abx x x x b a x a x 则且的两根为,10,,01)2(21212<<<=+++++的取值范围 。
9、设曲线()1x y ax e =-在点()01,A x y 处的切线为1l ,曲线()1xy x e -=-在点()02,B x y 处的切线为2l ,若存在0302x ≤≤,使得12l l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函数())2f x x π=≤≤,则()f x 的值域为 。
二、解答题:(本题共4大题,共60分)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1(,cos )2P θ在角α的终边上,点2(sin ,1)Q θ-在角β的终边上,且12OP OQ ⋅=- . (1)求cos 2θ; (2)求sin()αβ+的值.12、设()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偶函数, ()()f x g x 与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且当[]2,3x ∈时,3()3(2)4(2)g x x x =---。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以下为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1. 已知函数 f(x) = 2x^2 + 3x - 2,那么 f(-1) 的值为多少?A. -2B. 0C. 2D. 4答案:A2.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 d = 4,a1 = 3,a3 = 9,那么 a10 的值为多少?A. 20B. 21C. 22D. 23答案:D3. 若sinθ = 3/5,那么cosθ 的值为多少?A. -4/5C. 3/4D. 4/5答案:A4. 已知ΔABC 中,∠B = 90°,AB = 3,BC = 4,那么 AC 的值为多少?A. 5B. 7C. 9D. 12答案:A5. 设函数 f(x) = x^3 - 2x^2 + 5x - 6,那么 f '(x) 的导数为多少?A. 3x^2 - 4x + 5B. 3x^2 - 4x - 5C. x^3 - x^2 + 5D. x^3 - x^2 - 5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随机抽取一个数,该数为整数的概率是 _______。
2. 在仅含正整数的数列 {an} 中,已知 a1 = 1,a2 = 2,a(n+1) = an + a(n-1),则 a5 的值为 _______。
答案:73. 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_______。
A. 0.3^0.4B. 0.4^0.3C. 0.2^0.5D. 0.5^0.2答案:C第三部分:解答题1. 解方程 2^x - 4 * 2^(x-1) + 8 * 2^(x-2) = 0。
解答:设 t = 2^x,则原方程可化简为 t - 4t + 8t = 0,即 5t = 0。
因此,t = 0。
代回原方程中,得 2^x = 0。
由指数函数图像可知,2^x 恒大于 0,所以无实数解。
2. 计算以下定积分:∫(0, π/2) sin(x) dx。
解答:∫(0, π/2) sin(x) dx = [-cos(x)](0, π/2)= -cos(π/2) + cos(0)= -0 + 1= 13.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 a1 = 2,公差 d = 3,若 a5 和 a9 分别为首次出现的素数,求 a5 的值。
Read xIf x >0 Then1y x ←+Else1y x ←-End If Print y (第7题)2011届高三数学综合检测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填空题的相应答题线上.) 1.复数ii4321+-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 ▲ 象限. 2.设全集{1,3,5,7}U =,集合{1,5}M a =-,M U ⊆,{}5,7U M =ð,则实数a 的值为 ▲ .3.过点()1,0且倾斜角是直线210x y --=的倾斜角的两倍的直线方程是 ▲ . 4.若连续投掷两枚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 、n 作为点P 的坐标()n m 、,求点P 落在圆1622=+y x 内的概率为 ▲ .5.若双曲线2221613x y p-=的左焦点在抛物线22y px =的准线上,则p 的值为 ▲ .6.如图所示,设P 、Q 为△ABC 内的两点,且2155AP AB AC =+ , AQ =23AB+14AC ,则△ABP 的面积与△ABQ 的面积之比为 ▲ .7.下图是根据所输入的x 值计算y 值的一个算法程序,若x 依次取数1100n ⎧⎫-⎨⎬⎩⎭()n N +∈ 中的前200项,则所得y 值中的最小值为 ▲ .8.在ABC ∆中,若,,AB AC AC b BC a ⊥==,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r ,将此结论拓展到空间,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四面体S ABC -中,若SA SB SC 、、两两垂直,,,SA a SB b SC c ===,则四面体S ABC -的外接球半径R = ▲ .9.若a 是12b +与12b -的等比中项,则22aba b+的最大值为 ▲ .10.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3sin ),(0,3cos ,4cos )A B αββα-,则A 、B 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为 ▲ .(第6题)11请将错误的一个改正为lg ▲ = ▲ .12.如图,l 1、l 2、l 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直线,l 1与l 2间的距离是1,l 2与l 3间的距离是2,正三角形ABC 的三顶点分别在l 1、l 2、l 3上,则△ABC 的边长是 ▲ .13.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n n T S ,分别是它们的前n 项和,并且317++=n n T S n n ,则1612108221752b b b b a a a a ++++++= ▲ .14.已知函数)(x f 的值域为[][]0,4(2,2)x ∈-,函数()1,[2,2g x a x x =-∈-,1[2,2]x ∀∈-,总0[2,2]x ∃∈-,使得01()()g x 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内角A 、B 、C 的对应的三边,已知222b c a bc +=+。
课时训练9 函数的单调性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为增函数的是( )
A.y=-x+1
B.y=
x C.y=x 2-4x+5 D.y=x
2 答案:B
解析:A 、C 、D 函数在(0,2)均为减函数.
2.设函数f(x)在(-∞,+∞)上是减函数,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f(2a)<f(a)
B.f(a 2)<f(a)
C.f(a 2+a)<f(a)
D.f(a 2+1)<f(a)
答案:D
解析:∵a 2+1-a=(a-21)2+4
3>0,∴a 2+1>a.又f(x)在R 上递减,故f(a 2+1)<f(a). 或者令a=0,排除A 、B 、C,选D.
3.函数y=(2k+1)x+b 在(-∞,+∞)上是减函数,则( ) A.k>21 B.k<21 C.k>-21 D.k<-2
1 答案:D 解析:2k+1<0⇒k<-
21. 4.函数f(x)=2
1++x ax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0<a<21 B.a<-1或a>2
1 C.a>2
1 D.a>-
2 答案:C
解析:∵f(x)=a+221+-x a 在(-2,+∞)递增,∴1-2a<0,即a>2
1. 5.(2010四川成都一模,4)已知f(x)是R 上的增函数,若令F (x )=f(1-x)-f(1+x),则F (x )是R 上的( )
A.增函数
B.减函数
C.先减后增的函数
D.先增后减的函数
答案:B
解析:取f(x)=x,则F(x)=(1-x)-(1+x)=-2x 为减函数,选B.
6.已知f(x)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f(x)在[0,+∞)上是减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f(5)>f(-5)
B.f(4)>f(3)
C.f(-2)>f(2)
D.f(-8)<f(8)
答案:C
解析:∵f(x)为奇函数,∴f(0)=0,∴f(2)<f(0)=0,f(-2)=-f(2)>0,即f(-2)>f(2).
7.(2010全国大联考,5)下列函数:(1)y=x 2; (2)y=2
1x ; (3)y=2x ;(4)y=log 2x.其中不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也不是减函数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D
解析:(1)是偶函数,(2)(3)(4)都不是偶函数且在(0,+∞)上递增,故满足条件.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8.函数y=542)21
(--x x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y=(2
1)t 单调递减,t=x 2-4x+5在[2,+∞)上递增,∴递减区间为[2,+∞). 9.若函数f(x)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f(x)>f(8x-16)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2,
716) 解析:⎪⎪⎩⎪⎪⎨⎧-><<⇒>->,
168.7162,0168,0x x x x x 10.已知函数f(x)满足:对任意实数x 1,x 2,当x 1<x 2时,有f(x 1)>f(x 2),且f(x 1+x 2)=f(x 1)f(x 2),则f(x)=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个满足这些条件的函数即可).
答案:a x (0<a<1)
解析:f(x)在R 上递减,f(x 1+x 2)=f(x 1)·f(x 2)的函数模型为f(x)=a x .
三、解答题(11—13题每小题10分,14题13分,共43分)
11.设函数f(x)=x+x
a (a>0). (1)求函数在(0,+∞)上的单调区间,并证明之;
(2)若函数f(x)在[a-2,+∞]上递增,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f(x)在(0,+∞)上的增区间为[a ,+∞],减区间为(0,a ).
证明:∵f ′(x)=1-2x
a ,当x ∈[a ,+∞]时, ∴f ′(x)>0,当x ∈(0,a )时,f ′(x)<0.
即f(x)在[a +∞]上单调递增,在(0,a )上单调递减.(或者用定义证)
(2)[a-2,+∞]为[a ,+∞]的子区间,所以a-2≥a ⇒a-a -2≥0⇒(a +1)( a -2)≥0⇒a -2≥0⇒a ≥4.
12.(2010湖北黄冈中学模拟,19)已知定义域为[0,1]的函数f(x)同时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 ∈[0,1],总有f(x)≥0;
②f(1)=1;
③若x 1≥0,x 2≥0,x 1+x 2≤1,
则有f(x 1+x 2)≥f(x 1)+f(x 2).
(1)求f(0)的值;
(2)求f(x)的最大值.
解析:(1)对于条件③,令x 1=x 2=0得f(0)≤0,又由条件①知f(0)≥0,故f(0)=0.
(2)设0≤x 1<x 2≤1,则x 2-x 1∈(0,1),
∴f(x 2)-f(x 1)=f [(x 2-x 1)+x 1]-f(x 1)=f(x 2-x 1)+f(x 1)-f(x 1)=f(x 2-x 1)≥0.
即f(x 2)≥f(x 1),故f(x)在[0,1]上是单调递增,从而f(x)的最大值是f(1)=1.
13.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在[-a,-b ](a>b>0)上是减函数且f(-b)>0,判断F (x )=[f(x)]2在[b,a ]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设b ≤x 1<x 2≤a,则
-b ≥-x 1>-x 2≥-a.
∵f(x)在[-a,-b ]上是减函数,∴0<f(-b)≤f(-x 1)<f(-x 2)≤f(-a),∵f(x)是奇函数,∴0<-f(x 1)<-f(x 2), 则f(x 2)<f(x 1)<0,[f(x 1)]2<[f(x 2)]2,即F(x 1)<F(x 2).
∴F(x)在[b,a ]上为增函数.
14.已知函数f(x)=(m x -1)2+(x
n -1)2的定义域为[m,n)且1≤m<n ≤2. (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2)证明:对任意x 1、x 2∈[m,n ],不等式 |f(x 1)-f(x 2)|<1恒成立.
(1)解析:解法一:∵f(x)=(m x -1)2+ (x n -1)2=x n m x x
n m x 222222--++2, ∴f ′(x)=32232222222x
m x n m x n m x =+--·(x 4-m 2n 2-mx 3+m 2nx)=322x m (x 2-mx+mn)(x+mn ) (x-mn ).
∵1≤m ≤x<n ≤2,∴322x
m >0,x 2-mx+mn=x(x-m)+mn>0,x+mn >0. 令f ′(x)=0,得x=mn ,
①当x ∈[m,mn ]时,f ′(x)<0;
②当x ∈[mn ,n ]时,f ′(x)>0.
∴f(x)在[m,mn ]内为减函数,在[mn ,n )为内增函数.
解法二:由题设可得
f(x)=(
x n m x +-1)2-m
n 2+1. 令t=x n m x +. ∵1≤m<n ≤2,且x ∈[m,n ],
∴t=x n m x +≥2,m
n >2. 令t ′=2
1x n m -=0,得x=mn . 当x ∈[m,mn ],t ′<0;当x ∈(mn ,n)时,t ′>0.∴t=
x n m x +在[m,mn ]内是减函数,在[mn ,n ]内是增函数.∵函数y=(t-1)2-
m n 2+1在[1,+∞]上是增函数,∴函数f(x)在[m, mn ]内是减函数,在[mn ,
n ]内是增函数. (2)证明:由(1)可知,f(x)在[m,n ]上的最小值为f(mn )=2(m
n -1)2,最大值为f(m)=(m n -1)2.
对任意x 1、x 2∈[m,n ],|f(x 1)-f(x 2)|≤(m n -1)2-2(m n -1)2=(m n )2-4·m n +4m n -1.令u=m n ,h(u)=u 4-4u 2+4u-1. ∵1≤m<n ≤2,∴1<m n ≤2,即1<u ≤2.∵h ′(u)=4u 3-8u+4=4(u-1)(u-215-)(u+215+)>0, ∴h(u)在(1,2)上是增函数.∴h(u)≤h(2)=4-8+42-1=42-5<1.
∴不等式|f(x 1)-f(x 2)|<1恒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