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的地理分布和资源现状及致危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49.43 KB
- 文档页数:7
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现状及保护对策秦岭南坡是中国最著名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其中的铁杉古树群作为秦岭南坡珍稀物种之一,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我们来了解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的现状。
铁杉是一种珍稀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秦岭南坡上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
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和滥采滥挖,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的数量和质量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许多古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砍伐,使得古树数量大幅减少,现存的古树群体也呈现老龄化趋势。
由于铁杉生长缓慢,恢复周期长,使得铁杉古树群的恢复和保护面临巨大的困难。
针对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面临的保护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要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禁止非法砍伐和滥采滥挖行为,实施严格的罚款和刑事处罚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保护铁杉古树群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
要加强铁杉古树群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古树数量、分布、生长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加强对古树群周边的环境保护,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古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讲座,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加强对古树群重要性的认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铁杉古树群的浓厚氛围。
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开展铁杉资源的生态学研究,了解古树的生长规律和繁殖机制,为古树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合适的树木保护技术,提高古树的生存率和保护效果。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合作,借鉴国外的保护经验和技术手段,共同致力于铁杉古树群的保护工作。
并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保护措施,实现跨区域的铁杉古树群保护和管理。
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法律保护、监测管理、宣传教育、科研技术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促进铁杉古树群的恢复和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种长苞铁杉群落木质残体生物量及碳储量特征倪舒静;肖石红;曹彦;梁瀞文;游巍斌;何东进【期刊名称】《林业科学研究》【年(卷),期】2024(37)3【摘要】[目的]揭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长苞铁杉群落木质残体在碳循环中的基础作用,为长苞铁杉群落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方法]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长苞铁杉群落(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和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不同树种、不同存在形式(细木质残体、倒木、枯立木和树桩)开展动态调查(2012年、2014年、2016年),估算木质残体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1)4种群落内不同树种木质残体均是长苞铁杉的生物量占比最大(31.57%~77.77%);(2)4种长苞铁杉群落同一林型不同年份相同存在形式的木质残体类型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林型不同年份的木质残体类型均是倒木生物量最高(长苞铁杉纯林:5.82~9.48 t·hm^(-2);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10.90~17.83 t·hm^(-2);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7.20~10.37 t·hm^(-2);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6.11~9.77 t·hm^(-2));3次调查结果中长苞铁杉纯林枯立木生物量与其他3种群落枯立木生物量均差异显著(p<0.05);(3)4种长苞铁杉群落均是长苞铁杉的碳储量最多,且随着年份的增长,其碳储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长苞铁杉纯林:3.64~4.62 t·hm^(-2);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4.67~4.71 t·hm^(-2);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2.29~2.53 t·hm^(-2);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3.10~4.79 t·hm^(-2));(4)4种长苞铁杉群落木质残体中均是倒木的碳储量最高,除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倒木碳储量是先减少后增加外,其他3种长苞铁杉群落倒木的碳储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4种群落中,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的倒木碳储量最高,为4.91~7.68 t·hm^(-2);3次调查结果中,长苞铁杉纯林枯立木碳储量与其他3种混交林枯立木碳储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郭连金;洪森荣;夏华炎
【期刊名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6)6
【摘要】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绘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损失度曲线.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呈衰退型种群,且其繁殖能力约在100年前开始严重衰退,更新困难,现存个体年龄级结构变化趋势由增长型逐步变化为衰退型,南方铁杉种群自然繁殖能力无法维持该种群的自我更新,严重阻碍了该种群的演替进程.南方铁杉濒危的主要原因是近百年来的气候因素、南方铁衫自身生态特性和外界干扰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郭连金;洪森荣;夏华炎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自然种群年龄结构及生态对策 [J], 李红;杨宁;
2.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自然种群年龄结构及生态对策 [J], 李红;杨宁
3.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J], 林永慧;何平;何兴兵;李俊敏;胡世俊
4.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动态研究 [J], 封磊;洪伟;吴承祯;兰思仁
5.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张志祥;刘鹏;刘春生;李成惠;张家银;廖进平;徐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胡静;罗建;何东进;游惠明;游巍斌;赵敬东;林巧香【摘要】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不同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优势种长苞铁杉在3个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均较大,Levins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3)>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5)>长苞铁杉纯林(0.93);Hurlbert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6)>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4)>长苞铁杉纯林(0.75).各类型长苞铁杉群落生态位重叠分配格局增减不一,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3个群落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布趋势也不同,整体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20.42%)>长苞铁杉纯林(20.16%)>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19.78%),差异不明显.研究区内长苞铁杉生态位宽度及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均较大,其利用环境资源的程度高,对环境的适应与竞争能力强.【期刊名称】《亚热带农业研究》【年(卷),期】2012(008)003【总页数】8页(P186-193)【关键词】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生态位【作者】胡静;罗建;何东进;游惠明;游巍斌;赵敬东;林巧香【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自Grinnell[1]首次将生态位(Niche)一词引入生态学领域以来,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位是普遍的生态学现象,每一物种在自然界的特定生态位是其生存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2]。
生态位是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物种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地位,也称生态灶[3]。
目前生态位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种间关系方面[4]。
随着生态位研究的不断发展,生态位理论不再局限于植被群落,在水生生物群落以及土壤微生物特征方面也有应用[5],因此,生态位逐渐成为生态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且在现代生态学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广西植物G uihaia 28(4):473-477 2008年7月 长苞铁杉幼苗在林窗不同位置的建立朱小龙1,赖志华2,3,黄承勇3,宋爱琴2,李振基23(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2.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3.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永安366000)摘 要:通过2003年12月到2005年1月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内椭圆形林窗(面积118m2)中心、中部、边缘和林下样地进行种子埋藏及幼苗定位观测实验,研究了长苞铁杉幼苗在林窗不同位置中的建立。
结果表明:在林窗内不同位置对长苞铁杉幼苗建立有显著影响。
林窗中心样地、林窗中部样地、林窗边缘和林下样地内长苞铁杉幼苗发生率分别为10%,10.7%,6%和6%。
从林冠下到林窗中心,长苞铁杉种子的幼苗发生率略有增高趋势。
在林窗中心样地和林窗中部样地中雨水冲刷是幼苗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林窗边缘样地和林下样地中昆虫的取食是幼苗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林窗位置对幼苗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林窗中部样地幼苗存活率最高(11.4%),林窗中心样地幼苗存活率次之(6.7%),而林窗边缘样地和林下样地幼苗则均全部死亡。
种子营养消耗完后,在林窗中心、林窗中部、林窗边缘和林下等4个位置样地中,林窗中心样地幼苗平均高度最高。
经过一个生长季后,林窗中心样地中幼苗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略高于林窗中部样地的幼苗,但差异并不显著。
林窗中心样地幼苗叶生物量、叶重比、叶/地上等指标显著高于林窗中部样地的幼苗,而茎重比则低于林窗中部样地的幼苗。
关键词:长苞铁杉;林窗;幼苗建立;位置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142(2008)0420473205Seedling establishm ent of T suga longibracteatain different location of forest gapZHU X iao2Long1,LAI Zhi2Hua2,3,HUAN G Cheng2Y ong3,SON G Ai2Qin2,L I Zhen2Ji23(1.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 or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2.School of L i f e Sciences,Xiamen University,X iamen361005,China;3.A dministrationof Tianbaoyan N ational N atural Reserve of Fujian,Y ong’an366000,China)Abstract:The seedling establishment of T suga longibracteata in elliptical gap(area118m2)center,middle,edge and under canopy of T.longibracteata forest were studied by seed burial experiments from December2003to January 2005in Tianbaoy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Fujian,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location in gaps had evident effects on the seedling establishment of T.longibracteata.In this researching gap,the seedling e2 mergence rates of T.longibracteata in plots of gap center,gap middle,gap edge and under canpy were10%,10.7%, 6%and6%.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showed ratherish increased trend from the canopy to the center of gap.Rain eroding was the main factor that induced the death of seedling in gap center plots and gap middle plots,but in23收稿日期:2007208213 修回日期:2008203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7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310004)[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370275);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C0310004)]作者简介:朱小龙(19772),男,福建漳州人,博士后,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
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现状及保护对策秦岭南坡铁杉属于针叶林中的珍贵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但是,由于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这些古老的铁杉树种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降低。
本文将简要介绍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的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以保护和维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
一、现状分析1. 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所处的区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大量的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像过度砍伐、无序采伐、建筑和道路建设等都对铁杉古树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不适当的林业管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铁杉林木曾经过度开伐,这也导致了铁杉古树种群的数量锐减。
还有一部分地区未能得到适当的管理,导致了次生灌木丛的生长和山火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3. 其他自然和环境因素:不适当的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疫病都会对铁杉古树的健康和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二、保护对策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铁杉树的管理和保护。
制定相关政策,并执行,监督,保护。
2. 管理自然资源:铁杉资源是非常有价值的,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适当的采伐、定向的疏林及施肥都是维护其生态环境和增加产量的有效方法。
3. 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大众保护铁杉生态资源的宣传教育,提升大众生态保护意识。
4. 技术创新:根据不断升级的技术水平,加强铁杉资源的种植和管理,并寻求新的保护理念和方法。
5. 社区参与:强化社区参与的意识和利益,鼓励各地实行种植秦岭南坡铁杉等植物的种植计划,帮助恢复和保护铁杉古树。
结语秦岭南坡铁杉古树群是中国生态资源的宝藏,但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保护。
通过广泛宣传、加强生态管理、鼓励社区参与,我们可以保护这些远古、神秘和珍贵的铁杉古树,并为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的未来。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南方铁杉(Taxus chinensis Franch),是国内分布最广的一种红豆杉科植物,是华南山地的典型植物之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人类活动、采伐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南方铁杉种群目前已经受到威胁,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
因此,加强南方铁杉种群生态学研究,探寻其生存和繁殖机理,是非常必要的。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在生长发育、种群结构、群落组成和种群动态等方面的生态学特点,为南方铁杉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3、研究内容:(1)调查和分析南方铁杉种群的种群结构、生长发育状况、群落组成和种群动态等方面的生态学特征。
(2)分析影响南方铁杉种群生长和繁殖的生态因素,如土壤、天气等因素,并对其对南方铁杉种群的影响进行研究。
(3)分析南方铁杉种群的药用价值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法: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的种群结构、生长发育状况、群落组成和种群动态等生态学特征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研究。
(2)实验方法:通过对南方铁杉种群样品的研究,分析生态因素对南方铁杉种群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3)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对南方铁杉的药用价值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5、研究意义:(1)为南方铁杉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2)探究南方铁杉在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功能,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运作的机理和规律,为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3)对南方铁杉的药用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推广南方铁杉的保护意识和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