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教育30《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2 KB
- 文档页数:3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通用4篇)文成公主进藏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在唐朝,为了边疆国家不再发生战争,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
锯记载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远嫁他国。
其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就是文成公主。
今天张老师就带来了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唐朝时候,西藏一带叫吐蕃,年轻的松赞干布是吐蕃的首领。
松赞干布非常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朝皇帝唐太宗求亲。
唐太宗答应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嫁给他。
公元641年初春,红梅花开满枝头。
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带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也带着对亲人的深深眷念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婚后,他俩的生活非常幸福,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40多年,为建设西藏做了许多好事,藏族人民非常怀念她。
著名的拉萨大昭寺至今还供奉着她和松赞干布的塑像呢!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3.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三、自学情况反馈: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例举一下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2、读准下列几个词语:松赞干布绢花豌豆沼泽地达尤龙真3、说说民间故事中比历史故事神奇的地方。
三、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
(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2.皇帝疼爱的女儿。
(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
(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体会到)4.非常重感情。
30文成公主进藏学习目标①认识7个生字,重点止咅:沼泽、绢花、叶蕃。
②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旬段。
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③抓住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复述故事,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④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充沛的想象力以及对美好生活,对美好未來的向往。
教学重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复述故事,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一、导入民间故事: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用以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理想,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它们以奇异的语言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这节课,就讣我们走进美丽的民间故事。
——(出示课题)文成公主进藏。
一起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现在请快速读读课文,将注咅的字词读准。
2、读完了吗?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有遇到困难的地方需要给大家提提醒吗?3、老师发现有儿个容易读错的词:出示:沼泽绢花叶蕃正音指名读齐读点红吐蕃知道吐蕃是在哪里吗出示关于吐蕃的小知识(媒体)像这样的地名在课文里还有吗?请你把它们找出來。
路纳达尤龙真乃巴山拉萨(指名读)小结:这些地方,都是文成公主进藏时一路所经过的地方。
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再读读。
看到这地图你想说什么?再读词出示:青棵豌豆养麦读读这些词语。
这些都是当吋文成公主带去的农作物种子。
三、深入课文,学习进藏经过1、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了什么?2、进藏的路途漫长又艰辛,这一•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如何克服的?请同学们用心读读5——13段,读完后,同桌一起完成下而的练习。
(出示:文成公主來到路纳,遇到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遇到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乂来到达尤龙真,遇到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遇到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述来到乃巴山,遇到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优秀4篇《文成公主进藏》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的美妙与神奇。
学习难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联系简单地讲述故事。
学习过程活动1、出图导入你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吗?看图了解了解故事背景初步了解活动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对字词的学习有什么质疑?读文,识字词学习课文,识字释词,讨论文成公主进藏有哪些故事、加深理解活动3、再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文成公主进藏的?遇到了哪些事?读课文,理解问题带问题读课文,并汇报讨论结果深入理解活动4、故事会—复述课文全文讲一件什么事?小组讨论并在组内人人皆知代表及个人的情节复述和全文复述语言训练拓展延伸公主进藏给国家带来了什么?让大家畅所欲言动手写一片段习作训练小结:文成公主进藏,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给国家带来了安定,给百姓带来了安宁,特别是带来了生产技术。
板书设计求婚辨认马母子接见使臣考智慧{识别公主)文成公主进藏{允婚)进藏途中遇到所有的事给西藏带去生产技艺《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这篇民间故事讲了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的事。
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较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本节课设计采用板块式,从整体感知形成专题、深入研读、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通用11篇)《文成公主进藏》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在唐朝,为了边疆国家不再发生战争,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
锯记载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远嫁他国。
其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就是文成公主。
今天张老师就带来了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唐朝时候,西藏一带叫吐蕃,年轻的松赞干布是吐蕃的首领。
松赞干布非常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朝皇帝唐太宗求亲。
唐太宗答应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嫁给他。
公元641年初春,红梅花开满枝头。
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带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也带着对亲人的深深眷念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婚后,他俩的'生活非常幸福,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40多年,为建设西藏做了许多好事,藏族人民非常怀念她。
著名的拉萨大昭寺至今还供奉着她和松赞干布的塑像呢!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3.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三、自学情况反馈: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例举一下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2、读准下列几个词语:松赞干布绢花豌豆沼泽地达尤龙真3、说说民间故事中比历史故事神奇的地方。
三、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
(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2.皇帝疼爱的女儿。
(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
(略)一、造情,质疑,揭题。
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
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
板书“人”。
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生:为什么会把他们也供奉在这里呢?师:是啊,人们为什么要把他们当作神一样来朝拜呢?板书“神”。
让我们学习一个民间传说,解决心中的疑问。
(出示课题:30* 文成公主进藏)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一)出示要求,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根据下面三个小标题给课文分成三部分:答应求婚,公主进藏,不朽贡献(二)交流:师:根据小标题你是怎么将课文分成三部分的?生:第1-4段是答应求婚,第5-13段是公主进藏,不朽贡献是最后一段。
三、粗学“求婚”,了解“进藏”起因。
师:话说当年松赞干部派使臣前去唐朝求婚的时候,大唐王帝出了两个考题。
第一个考题是什么?使臣是怎样解决的呢?生回答,略。
师:第二个考题又是什么?使臣是怎样来判断的?生回答,略。
师:考过两题后,皇帝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
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婚。
四、读“进藏”部分,初步感受艰难。
师:请读第5段――(生)指名读5至12自然段,师相机指点,正字音。
如血书、达尤龙真等。
师:就这样――(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生齐读。
师:你读这段,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文成公主进藏是多么艰难。
师:是多么不容易!五、再读“进藏”部分,完成读书卡;同时感悟几个小故事的构段顺序。
师过渡:这一路,文成公主经历了哪些事啊?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一)师:请同学们默读5—12自然段,完成读书卡。
引出疑问,以疑促学。
求婚情节做弱化处理,教学有重有轻。
读书卡,有助于学生感知、归纳和总结。
听课记录评议读书卡:大唐皇帝答应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求婚后,文成公主带着谷物的种子和随从启程了。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设计(精选17篇)《文成公主进藏》设计篇1学习目标:1、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根据信息进行扩段训练,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培养学生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1、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 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和文成公主进藏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1、图片欣赏,了解西藏风情。
2、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
”——《新唐书.吐蕃传》1)看了古文,你知道了什么?2)课件揭题——《文成公主进藏》二、初读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检查预习情况:预设一:出示词语并交流吐蕃大臣求婚绢花青稞沼泽地豌豆可恶吉祥如意首领松赞干布使臣拉萨达尤龙真路纳乃巴山公主读词。
哪些词让你联想到西藏?预设二、课文第5~13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
顺势理出课文思路:求婚——进藏——贡献预设三、进藏途中,文成公主又遇到了哪些事?指名板书(搭桥过桥过沼泽遇到恶乌鸦遇见神鸟背走乃巴山)1、知道什么叫民间传说吗?(语言浅显、通俗,是民间传说。
老百姓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
)藏族的孩子子们就是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今天,让我们也来说一说这些故事吧。
3、复述故事。
1)、同桌合作简单讲故事。
(每人讲一件)2)、指名学生讲故事。
(教师适时评价)4、交流:同学们,听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你们觉得她是个怎么样的人?预设一、能干:文成公主能用树枝搭桥夸夸她!聪明:撒羊毛过沼泽夸夸她!力量大:背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
30.文成公主进藏本文是关于30.文成公主进藏,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简要地讲述故事,并能说清楚。
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感知人物1、出示词语“吐蕃”,指名学生读,齐读。
你了解吐蕃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西藏”)对,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这一带,西藏在我国的西南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出示图片)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唐朝,为了边疆的安定和平,不再连年打仗,先后有19位公主嫁到了吐蕃、契丹等边塞小国。
在这些公主当中,最有名的当数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
【出示文成公主】这张照片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她跟藏族人民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西藏,西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
直到现在,在大昭寺内,还供奉着她和丈夫松赞干布的塑像。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传说。
(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初识文成公主。
1.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根据回答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2.让我们打开课文,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这个传说,在读课文时要读准生字,词语。
3.认读词语。
唐朝吐蕃西藏大臣求婚绢花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吉祥如意技艺a.指名学生开火车读词语b齐读词语。
三、走进西藏,感知神奇。
1.文成公主怎样进西藏是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呢?(5—13自然段)2.你说,文成公主进藏容易吗?(不容易)是的,从长安到吐蕃路途遥远,一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读读课文第5—13自然段,分别用“——”和“~~”划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来完成表格。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精选10篇)文成公主进藏教案篇1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沟通。
(略)一、造情,质疑,揭题。
师:西藏是一个漂亮而又奇妙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很多神的塑像。
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
板书"人'。
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生:为什么会把他们也供奉在这里呢?师:是啊,人们为什么要把他们当作神一样来朝拜呢?板书"神'。
让我们学习一个民间传奇,解决心中的疑问。
(出示课题:30* 文成公主进藏)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一)出示要求,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依据下面三个小标题给课文分成三部分:答应求婚公主进藏不朽贡献(二)沟通:师:依据小标题你是怎么将课文分成三部分的?生:第1-4段是答应求婚,第5-13段是公主进藏,不朽贡献是最终一段。
三、粗学"求婚',了解"进藏'起因。
师:话说当年松赞干部派使臣前去唐朝求婚的时候,大唐王帝出了两个考题。
第一个考题是什么?使臣是怎样解决的呢?生回答,略。
师:其次个考题又是什么?使臣是怎样来推断的?生回答,略。
师:考过两题后,皇帝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慧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慧能干了。
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婚。
四、读"进藏'部分,初步感受困难。
师:请读第5段――(生)指名读5至12自然段,师相机教导,正字音。
如血书、达尤龙真等。
师:就这样――(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生齐读。
师:你读这段,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文成公主进藏是多么困难。
师:是多么不简单!五、再读"进藏'部分,完成读书卡;同时感悟几个小故事的构段挨次。
师过渡:这一路,文成公主经受了哪些事啊?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一)师:请同学们默读512自然段,完成读书卡。
30 *《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学习目标】1. 我要认识7个生字, 会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吉祥如意”等词语。
2. 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我要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 从中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学习重点】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练习简要讲述故事。
【学法指导】通过读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 再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别人听。
【学习准备】搜集关于文成公主和西藏的资料。
【自主学习】1. 大声朗读课文, 做到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多字, 不少字, 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 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①选择正确的读音后再多读几遍。
大臣(chén chénɡ)求婚(hūn huī)绢(juàn juān)花豌(wān wǎn)豆沼(zhāo zhǎo)泽地唐朝(chao zhao)西藏(zànɡcánɡ)吉(jījí)祥(xiánɡyánɡ)如意耕种(jīnɡɡēnɡ)②我是用这些方法来识记这些字的:【合作探究】3. 再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A、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文成公主进藏?B.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处处充满了神奇, 边读边画出认为神奇的语句, 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
C.试着把文成公主进藏这部分内容简要地概述一下。
4.看看文成公主进藏前几个自然段, 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5. 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6. 通过3—5题的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并给每部分内容加上一个小标题。
【展示交流】1. 展示认知生词以及读课文的情况。
2. 通过朗读勾画的相关语句, 体会文成公主入吐蕃的艰辛和神奇。
3. 交流探究部分第4小题, 从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什么。
4. 畅谈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