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文成公主进藏-要点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20.57 KB
- 文档页数:2
30*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难点:简要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多表现了人民群众美好愿望。
《文
成公主进藏》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文成公主进藏)
二、学习生字词,读懂课文。
1.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提问学生划分出段落。
起因:(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
经过:(第2-13自然段)文成公主进藏的前后经过。
结果:(最后1自然段)文成公主进藏的意义。
四、探究·讨论
1.唐朝皇帝是怎样测试吐蕃使臣的智慧的?
2.文成公主进藏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的?
3.你觉得文成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怕困难,勇于牺牲自我。
)
4.文成公主进藏有什么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
五、拓展
你在文中受到哪些教育?
六、作业
(把文中的故事试试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30*文成公主进藏
委派使臣求婚测试使臣智慧文成公主进藏往来更加密切
加强民族团结、互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成公主进西藏》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成公主进西藏》知识点
1、相关背景
文成公主入藏发生于盛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当时,大唐周边许多小国甘愿俯首称臣。
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非常愿意与唐朝交往,以求婚方式以求永好。
这次联姻与历史上汉宣帝时昭君出塞一样,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同是两桩比较美满的婚姻,不含有屈辱的和亲关系,因而也就越发体现事情的.美好,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给国家带来了安定,给百姓带来了幸福安宁。
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
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2、主要内容
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文章语言生动,叙述张弛有度,扣人心弦,极富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
3、分段及段意
第一部分(1段):写松赞干布派大臣到唐朝国度去求婚。
第二部分(2~4段):写吐蕃时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唐朝皇帝的考验,完成使命。
第三部分(5~13段):写文成公主在去西藏的途中用她的智慧解决了所遇到的难题。
第四部分(14段):总结了文成公主进西藏的意义。
30 文成公主进藏
【基础须知】
我会解词语
吐蕃: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立的政权。
大臣:官职尊贵之臣。
请婚:男女中的一方请求对方与自己结婚。
绢花:一种手工艺品,用各种颜色的绢仿制的花卉。
官绅: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重点梳理】
1.背景材料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之女,汉族。
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
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2.近义词
可恶——可恨碰巧——凑巧请求——乞求
亲切——亲密断定——确定
3.反义词
感激——抱怨聪明——愚蠢答应——拒绝
4.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文成公主进藏这一民间故事的叙述,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尊敬与爱戴。
【难点再现】
文成公主进藏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克服的?
(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找了一段树干搭成一座桥。
(2)遇到一片沼泽——剪了一把羊毛洒在地上。
(3)遇见一只乌鸦谎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写血书纪念。
(4)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把乃巴山背到旁边。
第三十课文成公主进藏课件篇一:30 文成公主进藏公开课教案30 文成公主进藏学习目标①认识7个生字,读准难读字词的字音。
②有感情地的读课文。
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③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1、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 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一、导入1、师朗诵高高的珠穆朗玛峰,刻下你的姓名;雄伟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着你的子子孙孙。
你带去了谷物和畜类,奠定了藏区丰产坚实的基础。
你带去了工艺和医术,打开了西藏繁荣昌盛的大门。
你带去了大唐的文明,给藏族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幸福。
历史传播你的故事你知道这首诗说的是谁吗?出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朝的一名公主,她既漂亮又聪明。
可是这样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甘愿放弃长安城舒适安逸的生活,千里迢迢来到了偏远落后的吐蕃。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民间故事。
——(出示课题)文成公主进藏。
一起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现在请快速读读课文,将注音的字词读准。
2、读完了吗?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有遇到困难的地方需要给大家提提醒吗?3、老师发现有几个容易读错的词:出示:沼泽绢花吐蕃正音指名读齐读点红吐蕃知道吐蕃是在哪里吗出示关于吐蕃的小知识(媒体)像这样的地名在课文里还有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路纳达尤龙真乃巴山拉萨(指名读)小结:这些地方,都是文成公主进藏时一路所经过的地方。
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再读读。
看到这地图你想说什么?再读词出示:青稞豌豆荞麦读读这些词语。
这些都是当时文成公主带去的农作物种子。
4、看来,字词都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很长,有什么好办法能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建议大家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来讲。
30文成公主进藏
【基础须知】
我会解词语
吐蕃: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立的政权。
大臣:官职崇高之臣。
请婚:男女中的一方请求对方与自己结婚。
绢花:一种手工艺品,用各种颜色的绢仿制的花卉。
官绅: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重点梳理】
1.背景材料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之女,汉族。
她聪颖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
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2.近义词
可恶——可恨碰巧——恰好请求——乞求
亲密——亲密断定——确定
3.反义词
感激——抱怨聪惠——愚笨答应——拒绝
4.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文成公主进藏这一民间故事的叙述,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尊敬与爱戴。
【难点再现】
文成公主进藏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克服的?
(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找了一段树干搭成一座桥。
(2)遇到一片沼泽——剪了一把羊毛洒在地上。
(3)遇见一只乌鸦谎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写血书纪念。
(4)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把乃巴山背到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