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华医学会I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一批
- 格式:pdf
- 大小:7.17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中华医学会等I类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备案问题和谐会记要
京继委办发(2007)1号
在卫生部科教司教育处解江林处长、敬蜀青正处级调研员的支持和参与下,2007年5月28日下午,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邀请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六学(协)会部份领导和继教治理人员,就六学(协)会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进程的监督和学分授予问题进行讨论和和谐。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高坚主持会议,卫生部科教司教育处解江林处长指出:“六大学(协)会举行项目要同意地址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找一个接口先做起来很有必要,希望大伙儿研讨一下,拿出方法”。
通过认真讨论,参会人员对中华医学会等六个学(协)会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如何同意省、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监管达到了共识,具体意见是:
一、六学(协)会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并发布的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项目举行前两周需携带《项目招生通知》、《项目日程安排》和填写好的《六学(协)会在京举行的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备案表》,到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二、六学(协)会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必需经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后,其授予的学分方可在北京市认可,不然所授学分在每一年北京市的学分审验时无效。
三、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责任对六学(协)会在京举行的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质量监管,并非按期地将督查结果向有关部门及项目举行单位反馈,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
四、以上意见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
附件:六学(协)会在京举行I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备案表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五月三十日。
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继委发[2006]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部属单位及学术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2001年颁发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进行了修改。
现将修改后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附件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全继委发[2001]第01号),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本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2、本学科的国内发展前沿;3、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4、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5、填补国内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三、医疗卫生、教学、科研机构可按申报程序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他机构须先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获得申报资格。
四、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至少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申报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
五、各单位应将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按统一要求,先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经核准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推荐。
1.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以下简称继教项⽬)分⼏类?中华医学会继教项⽬分为继续医学教育项⽬(以下简称项⽬)和中华医学会I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以下简称会级项⽬,相当于省级继教项⽬)两类。
2. 中华医学会继教项⽬的学分证书、教师授课证明的发放形式是什么?发放流程是怎样的?对于中华医学会所属专科分会和办事机构相关部门申报的获批继教项⽬,通过中华医学会()统⼀发布电⼦版学分证书和教师授课证明,学员及授课教师可⾃⾏上查询和打印,不再发放传统的印刷型学分证书。
发放流程:3. 我怎么知道参加的继教项⽬是项⽬还是会级项⽬?⼀般⽽⾔,继教项⽬的通知中会明⽰项⽬类别及项⽬编号,请查询您⼿中的继教项⽬通知。
若通知中未明确项⽬类别及编号,请联系通知中的主办单位进⾏咨询。
4. 哪些单位可向中华医学会申领电⼦学分证书?2016年,中华医学会所属专科分会和办事机构各部门通过中华医学会()的继续教育项⽬管理系统,申领中华医学会继教项⽬的电⼦学分证书。
2016年兄弟学(协)会通过中华医学会路径申报获批的继教项⽬,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不再由中华医学会发放电⼦学分证书,改为由兄弟学(协)会⾃⾏发放加盖其公章的传统印刷型学分证书。
5.打印的继教学分证书、教师授课证明上有公章吗?没有项⽬主办单位和申报单位的公章,有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的公章,但注明了项⽬主办单位和申报单位。
6. 教师授课证明的⽤途是什么?为了⿎励教师参与继教项⽬授课,⾃2015年起中华医学会继教项⽬开始发放教师授课证明,作为教师参与授课的专⽤证明。
7. 查询和打印继教学分证书、教师授课证明的址是什么?中华医学会(址)。
8. 如何查询和打印继教学分证书?参加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者,可按照如下步骤查询和打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需使⽤任何密码卡、IC 卡或电⼦学分证书授予卡等实体卡⽚。
第⼀步,登录中华医学会官⽅站(),点击“继续教育”栏⽬。
如何申报中华医学会⼀类继续医学教育项⽬2019-08-22根据卫⽣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定,中华医学会可批准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具体如下:⼀、2006年中华医学会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申报⼯作分别按所属专科分会、学会机关职能部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确定的卫⽣部有关直属单位、有关院校和有关专业医学期刊向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申报,各地医学会应向本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也可向我会申报,但只能向⼀处送报。
⼆、申报学科专业,按照国家级学科分为:基础医学(基础形态和基础机能)、临床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科、眼科、⽿⿐咽喉科、⽪肤科、传染病科、精神病科、⼝腔医学、影像医学、急诊医学、医学检验及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与预防医学、医学教育与卫⽣管理。
三、申报I类项⽬需详细填写“中华医学会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备案申报表”,申报II类学分认真填写“中华医学会I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申报表”,并在“单位审查意见”栏处加盖公章后,于2006年2⽉28⽇前报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当地邮戳为准),请认真做好项⽬申报的组织管理⼯作。
四、申报材料⽂本⼀式⼀份,同时需要⽂本和电⼦版,请寄北京东四西⼤街42号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我部组织专业学科专家进⾏评审,再上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批准公布,评审结果在中华医学会⽹站上公布。
五、被批准的I类项⽬,学分证书由我会继续教育部统⼀印制发放,请在举办项⽬前的10个⼯作⽇将活动通知和培训⼈数报继续教育部,以便能够及时印制和发放学分证书。
六、根据《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请各单位在项⽬活动结束后⼀个⽉内将本次活动总结、试题、试卷、名册、⽇程表、培训教材(讲义)等有关资料⼀并上报进⾏存档、备案。
七、按照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通知要求,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将对2006年举办的I类继续教育项⽬按⽐例进⾏质量评估检查。
⼋、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规定,I类学分按6⼩时授予1学分,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次申报评审公布,2006年上半年经过评审公布后,下半年项⽬申报时间为5⽉31⽇前。
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列表-第一批(78项)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授予学分2018-01-04-094 (国) 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步宏10分/期2018-01-04-095 (国) 分子病理学临床应用学习班孙青10分/期胡成平10分/期2018-03-02-216 (国) 2018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年会及肺癌规范治疗学习班2018-03-03-019 (国) 胃肠道肿瘤治疗规范秦宝丽6分/期2018-03-04-107 (国) 2018西京论坛高广勋4分/期2018-03-10-023 (国) 食管癌早诊早治与个体化治疗学习班孟令新10分/期2018-03-10-471 (国) 第四届全国中医经典和肿瘤高峰论坛吴雄志4分/期2018-03-10-472 (国) 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王杰军10分/期2018-03-10-473 (国) 辽宁省万名医生肿瘤学培训(第二期)肖伟6分/期2018-03-10-474 (国) 胶东半岛肿瘤靶向治疗国际高峰论坛季有信2分/期宋丽华5分/期2018-03-10-475 (国) 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三届肿瘤心理学分会年会张贺龙6分/期2018-03-10-477 (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规范化治疗培训班张敬东4分/期2018-03-10-478 (国) 辽宁省抗癌协会2018年肿瘤化疗学术年会2018-03-10-479 (国) 第四届辽宁省肿瘤心理学高峰论坛许崇安4分/期杨农6分/期2018-03-10-480 (国)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8-03-10-481 (国) 肿瘤重症诊治新进展王懿春10分/期2018-03-10-483 (国) 第二届天津国际淋巴瘤高峰论坛张会来4分/期张宏艳5分/期2018-03-10-485 (国) 晚期恶性肿瘤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推广学习班2018-03-10-486 (国) 肿瘤精准治疗-西北肿瘤内科研讨会刘文超2分/期2018-03-10-487 (国) 肿瘤的精准与个体化诊疗赵新汉8分/期宋伟8分/期2018-03-10-492 (国) 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分会第一届年会2018-04-01-600 (国) 第二届胃肠肿瘤高峰论坛姚宏亮10分/期2018-04-01-604 (国) 湖湘肝胆胰肿瘤高峰论坛苗雄鹰10分/期2018-04-02-182 (国) 全国食管癌治疗新进展论坛袁运长10分/期2018-04-04-211 (国) 第十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朴浩哲10分/期王樑6分/期2018-04-04-216 (国) 第七届西北胶质瘤论坛暨第四届陕西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学术年会1 / 3。
三基培训考试医院管理学医院教学管理(总分: 68.00,做题时间: 6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 6,分数: 6.00)1.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分数: 1.00)正确答案: (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由三个性质不同又互相连接的教育阶段组成,即医学院校本科和专科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目标、特点和内容均有明显的不同。
)解析:2.毕业后医学教育(分数: 1.00)正确答案: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指医学生经过医学院校的基本教育,获得了必须掌握的比较广泛的医学知识及普通技能后,接受某一学科正规的专业化培养为目的的医学教育。
)解析:3.继续医学教育(分数: 1.00)正确答案: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
)解析:4. Ⅰ类学分项目(分数: 1.00)正确答案:(Ⅰ类学分项目: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卫生部部署单位、院校及由中华医学会总会举办的经卫生部备案的继续教育项目为Ⅰ类学分项目。
)解析:5. Ⅱ类学分项目(分数: 1.00)正确答案:(Ⅱ类学分项目:指自学和其他形式进行的继续教育活动。
)解析:6. “三育人”工作(分数: 1.00)正确答案:(“三育人”工作: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解析:二、选择题(总题数: 20,分数: 20.00)7.医院开展本科与专科临床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分数: 1.00)A.培养做医师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技能B.培养做医师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知识C.培养做医师从事医疗工作的基础理论D.以上均有√解析:8.毕业实习临床能力考核临床思维包括:()(分数: 1.00)A.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B.临床工作的品格素质√C.出院医嘱及预后预防D.诊治方案解析:9.不属于进修生教学形式的是:()(分数: 1.00)A.举行专科进修班B.开办短训班C. 自学√D.专项技术进修解析:10.属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是:()(分数: 1.00)A.新理论,新知识B.经验体味C.新技术,新疗法D.以上均是√解析:11.毕业后医学教育与医院直接有关的类型有:()(分数: 1.00)A.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B.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C.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科学研究生D.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解析:12.下列不属于医学教育连续一体的教育阶段的是:()(分数: 1.00)A.专项技术进修√B.毕业后医学教育C.本科与专科教育D.继续医学教育解析:13.继续医学教育在具体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分数: 1.00)A.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将各层次的临床医学教育结合起来管理B.通过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提高教学能力C.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相结合D.以上均是√解析:14.临床实践教学工作须满足:()(分数: 1.00)A.针对教学大纲选择典型病例,病历资料预先发给学生B.由学生先汇报病历、体检和病史的初步分析,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病例讨论C.教师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总结,并介绍同类疾病的诊疗技术与发展D.以上均是√解析:15.下列属于Ⅱ类学分的是:()(分数: 1.00)A.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班B.发表论文或者综述文章√C.高级人员研讨班D.国家级学术活动解析:16.卫生部颁布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将住院医师培训分为几个阶段:() (分数: 1.00)A.三B.五C.二√D.四解析:17. 临床实习学生管理包括:()(分数: 1.00)A.召开带教老师会,落实教学任务,对实习生进行入院教育B.建立政治学习党、团组织活动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C.组织实习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D.以上均有√解析:18. “三育人”工作指的是:()(分数: 1.00)A.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B.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C.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D.理论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解析:19.临床带教教师必须具有何种资格:()(分数: 1.00)A.2 年以上主治医师B.2 年以上住院医师√C.4 年以上住院医师D.4 年以上主治医师解析:20.临床理论授课者必须具有________以上职称:()(分数: 1.00)A.住院医师B.主治医师√C.副主任医师D.主任医师解析:21.临床带教老师的学历须在________以上:()(分数: 1.00)A.大专√B.本科C.硕士D.博士解析:22.住院医师培训第一阶段时间为期几年:()(分数: 1.00)A.1B.2C.3 √D.4解析:23.住院医师的培训内容有:()(分数: 1.00)A.临床实践、必修课B.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及阶段考试C.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及阶段考试D.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及阶段考试√解析:24.各级卫技人员自从取得相应卫技职务之日起须参加几年一周期的继续教育活动。
继续教育学分计算标准及要求一、学分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
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自治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
二、学分分类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自治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自治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广西区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广西区卫生厅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
(二)Ⅱ类学分: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和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一)I类学分计算方法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自治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
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者,应制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
写出综述,经审核,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负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接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2020年中华医学会等第二批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7.09•【文号】全继委办发〔2020〕13号•【施行日期】2020.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公布2020年中华医学会等第二批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全继委办发〔2020〕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相关学协会:根据《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全继委发〔2006〕11号)的有关规定,现公布2020年中华医学会等六个学会、协会第二批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计85项。
其中:中华医学会20项(附件1)、中华预防医学会17项(附件2)、中华护理学会13项(附件3)、中华口腔医学会7项(附件4)、中国医院协会11项(附件5)、中国医师协会17项(附件6)。
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和中华医学会网站()及六学(协)会Ⅰ类学分项目公布管理系统()予以公布。
各学协会及项目主办单位要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更改项目编号、名称等项目相关信息。
举办项目收取费用要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项目举办过程须依规、守法,确保培训质量并规范发放学分证书。
严禁到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的风景名胜区举办项目,严禁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严禁组织学员旅游观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布的2020年中华医学会等六学(协)会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参照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将执行方式全部或部分调整为线上形式开展,可使用项目申办单位现有网站实施,亦可依托现有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实施。
以上项目调整为线上形式后,仍参照面授项目管理。
项目主办单位要严格遵照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对所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负主体责任,不得将项目转交其他单位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