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完整教程[2]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263
第4章翻译的文采篇4.1 复习笔记一、各家观点1. 傅雷:“神似”。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2. 思果:“翻译为重写”。
不会写中文而要把外文译成中文,等于没有米还要煮饭。
上述两种观点说明了翻译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
3. 鸠摩罗什:注重译文语言的精美,“天见人,人见天”在言过质,采用了僧睿的译文“人天交接,两得相见。
”4. 严复:“信、达、雅”。
他的译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被认为“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
5. 林纾:译笔精湛,颇具马、班、韩、柳的神韵和传统文学的风采。
深厚的古文素养,无与伦比的写作才华,写就了中国翻译史上精彩的译文。
6. 许渊冲:翻译的“优势论”“竞赛论”。
强调如何把译文写得更好,甚至可以超越原文。
7. 辜正坤:强调英译汉中注重译文文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如何达到译文的文采性1. 对原文深刻的洞察理解,要体现原文的风格。
要准确、流畅地表达原文作者的思想,使读者发生兴趣,能够理解和接受。
2. 文采来自译者较高的艺术修养,即译者的文才、才华。
(1) 译者掌握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的能力;(2) 译者遣词造句、修辞达意的能力;(3) 文采:译文的语言经过修饰,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4) 文采的主要特点:艺术表达力强,具有审美效应,是增强译文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3. 积累语言材料(1) 语言材料主要指词汇。
词汇丰富是语言丰富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了丰富的词汇,遣词造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提笔行文,才会随意生姿。
(2) 向优秀作品学习语言。
现代的、古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经典作品。
精美的成语、典故、警句、妙语,都能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增添我们写作、翻译的文采。
4. 要善于锤炼语言(1) 分寸感:译者的语言灵敏度强,能够精细入微地辨别词义,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2) 准确:准确是文采的前提,是掌握分寸感的具体表现。
①语言准确,首先用词要求准确。
准确地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选用词语要褒贬恰当。
Lesson 2 The Story of My Life1.Warm-up (8’)How much do you know Helen Keller ? And why her books had been translated into several languages? Three Days to See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伟大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If you were blind and deaf now, what would you do?II. Teaching objectives ( 2’)1.Grasp the skills of translating stories.2.Know about Helen Keller ?III. 语言对比与翻译方法(40’+40’)1. Before 的翻译:在…之前,在…之后It was not long before we met again.不多久后,我们又见面了。
2. 搭配对比:洗钱wash money × to launder money √和某人结婚to marry with a person to marry a person √擅长音乐to excel music to excel at music写作业to write my homework to do my homework“share” –分享(积极的方面)Share the authority and the burdens. 共享权力,共担责任。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一、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研究的问题二、教学过程: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Translation is an art/ science/craf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 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傅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刘重德: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closeness.3.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目的:引入英文句式的表达法梁实秋、赵景深:宁顺而不信--—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目的:可读性强,便于交流.4.直译与意译: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的例子: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三教九流;paper tiger 纸老虎; Breath one’s last——-断气; go to one’s external rest——-安息; the long sleep——-长眠;see Marx 见马克思; Go west 上西天; go to heaven 上天堂; blow out the candles 吹灯拔蜡kick the bucket 蹬腿:直译不等于死译(dead translation):街道妇女应动员起来打扫卫生:Women in the street should be called on to do some cleaning.“In the street" should be replaced by “in the community”.她一大早起床,进城,见到了她的公爹:She got up early, went to the town and saw her public father。
新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章课堂互动及综合练习答案课堂互动一1.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不会缩小贸易的重要性。
2.几乎是毫无意识地,我用手指抚摸着我所熟悉的叶片和花朵,这新长的叶子和新开的花朵迎来了南方美好的春天。
3.人生的幸福只需要三条:有所爱,有所为,有所盼。
4.听完这话,她笑了,双唇合成一条曲线,露出一副悔恨的样子。
但两眼仍熠熠发光,脉脉含情。
这种情感她不敢认同。
5.爱丽丝无所事事,跟姐姐一起闲坐岸边,开始感到厌倦了。
姐姐正在看书。
她瞥了一两眼,但是那书上并没有图画或对话。
爱丽丝想,一本书中如果没有图画或是对话,那它又有什么用呢。
课堂互动二1.他在各方面都优于他人。
2.这么莽撞无礼,没完没了。
真让我生气。
3.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4.耐心是一切的关键,小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不是把蛋壳敲破取出来的。
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能够争论。
课堂互动三1.男人在25岁前的十年中身体最棒、肌肉最结实、对感冒和传染病的抵御力最强、身体摄取营养的效率最高。
2.唱完歌,观众不给她鼓掌。
3.每次来纽约,他都要痛饮一番。
4比赛因雨暂停举行。
5.如有火情,请拨打火警电话119.课堂互动四1.人人都知道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多重要。
在学校,我们学习和练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读写英语,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人交流思想时发现说比写的机会要多得多。
2.幻想常把我们带入虚无之乡,而缺乏想象只会使我们驻足不前。
3.世界上只有三种人;实干者,旁观者,打探者。
4.谈话的艺术不仅是善于分别场合、说话得当。
而且要在忍不住的场合强忍下不得当的话。
5.仁慈的心肠是花园,高尚的情操是根基,友好的话语是花朵,慷慨的行为是硕果。
课堂互动五1.上学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且大部分也有什么趣味。
不过要是你的造化好,也许会碰上个真正的好老师。
我最大的幸运,就是一生中有过三位这样的好老师。
2.可是,克隆动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克隆动物来自基因与供体动物相同的一个胚胎,该胚胎由另一个母体代孕至足月。
第3章翻译的技巧篇3.1 复习笔记一、翻译技巧1. 概述:翻译技巧说到底就是对语言差异的“灵巧”处理,是译者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手法,完美地表达思想内容的技能,它可以在长期反复的“操作训练”中为人所掌握。
2. 基本方法:拆译、词性转译、精简、增补、倒置、反译、虚译和实译、词语褒贬翻译、被动式翻译、数字倍数翻译等。
这些翻译技巧在同一个句子中互相穿插,互为补充。
二、拆译1. 原因:中英句法不同英语:句法连绵,一个主句可以与众多的修饰词组、短语、从句共同组成;汉语:句法短促,从容不迫。
2. 从译文比较看拆译译文的语言形式必须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
由于中英句法不同,因此应将原文打破重组,或抽词拆译、或抽短语词组拆译,要避免“上下三十六根牙齿嚼不烂”的“翻译腔”。
原文语言中最习见最自然的表现法,在译文中也必须用译文语言中最习见最自然的表现法来翻译,例: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生硬译文】他猛然坐到一张吱吱地发出抗议声的椅子。
【自然译文】他猛然坐到一把椅子上,椅子被压得吱吱作响。
【评析】在英文中“protesting”可以直接修饰后面的词,直翻成汉语“抗议”是行不通。
因此应展开联想,将这类词所含的内容从句中拉出来,单独加以表述。
在汉语中用拟声词表达自然生动,因此“吱吱作响”是最自然的表达。
3. 长句拆译原因:中文表述无法按照其英文句法展开。
中文最忌讳的是长长的一句话中间不带一个标点符号,非拆不可。
例:They represented a worthy beginning to the reshap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cept of collective effort i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译文】这个宣言和行动纲领表明了一个可贵的开端,那就是在国际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同心协力的新概念。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总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1983)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
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一、关于翻译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
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1979)。
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
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
第2讲英汉对比[补充资料]综合语(synthetic)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综合语。
分析语(analytic)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现代英语是从古代英语发展出来的,仍然保留着综合语的某些特征,但是也具有分析语的特点:有形态变化,但不像典型的综合语那么复杂;词序笔汉语灵活,但相对固定;虚词很多,用得也相当频繁。
因此,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从语源(Etymology)观来说,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汉语则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一)形合与意合: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短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cohesive ties)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covert-coherence),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
(汉语介词数量少,大约30个,大多从动词“借”来的。
)1)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 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 (关系词和连接词)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能如想象中那样幸福呢?我认为原因有二,而两者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总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奈达认为更准确地反映出好的翻译的实际过程是:(1)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词层不对等的情况 词层不对等采取的策略 对等译法的实例 第二章 词语翻译 相关链接 family的------------------------2009年11月30日阅读 三、修辞引申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使译文增色,除了真实地再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We should simplify procedures and take prompt action to import urgently needed technology ( Georges 是他的大臣Cardinal Georges )。
本例背景是美国前国务卿黑格辞职,而由 George Schu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 their love will conquer. 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分歧,他们的恋爱1.运用语境 这种手段主要用于语篇上找不到明显的衔接标记,但从意义上来讲是连贯统一的。
接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3) 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1931)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转译成译语;(3)重新组织:把相关链接 family的译法: 原文:Do you have a family? 译文1:你有家庭吗? 译文2:你成家了吗? 辨析: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还得讲究修辞。
这样,在翻译时,往往因修辞需要而增添一些引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