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城乡总体规划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目录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期限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发展战略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规划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发展总目标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发展战略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海西反战战略,强化榕台经济合作;加强福州与沿海及内陆的协作,提升海西的区域影响力;强化城市中心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及配件、临港产业和装备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强化空港、海港带动,结合空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江阴港、罗源湾港和松下港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2018年7月18日,长乐区海洋与渔业局在长乐区组织召开《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长乐区发改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福州市长乐区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处、漳港街道办事处、长乐市纵横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项目业主)、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设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编制单位)等单位代表和特邀专家5人(名单附后),共16人。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项目建设单位和报告书编制单位关于项目概况和报告书内容介绍后,经认真审阅资料、审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一、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起点于漳港街道路顶村处顺接已建滨江滨海路,道路由北向南延伸,以300m大桥跨越三营澳避风港,终点顺接已建百楼路交叉口,设计车速40km/h,双向4车道,全长1092.5m,总投资估算为30012.43万元。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跨海桥梁工程即为跨三营澳渔港大桥,为2×145m提篮式简支系杆拱桥,全长300m,桥宽32m,两边桥台位于海堤内侧的土地管理范围内,桥墩占海面积按两个承台及承台间系梁面积算,墩台占用海域面积约216.2m2,墩台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
工程申请海域使用面积为1.2260hm2,为跨海桥梁用海。
跨海桥梁工程投资20570.07万元,工期为20个月。
2、工程分析(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桥墩施工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占海及入海悬沙对生物资源的损害。
(2)营运期间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营运期桥面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行人生活垃圾等。
(3)非污染环境影响为:工程实施对周边海域水文动力、地形地貌及冲淤变化的影响;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目标的影响。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长乐市江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
划(2011-2030)的批复
【法规类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发文字号】榕政综[2012]8号
【发布部门】福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1.16
【实施日期】2012.01.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长乐市江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
(榕政综〔2012〕8号)
长乐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批复江田镇省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2011-2030)的请示》(长政综〔2011〕204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长乐市江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原则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范围、规模和城镇性质。
1、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2、规划范围:镇域规划区范围为江田镇行政。
附件:长乐区首占营滨路东侧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版)、《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长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完善方案》、《长乐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长乐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编制《长乐区首占营滨路东侧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二、基本情况本片区涉及首占镇的首占村、鹏上村和岱边村,共1个乡镇3个村;范围面积11.2837公顷。
其中首占村集体土地面积0.0111公顷,鹏上村集体土地面积2.0967公顷,岱边村集体土地面积4.1134公顷,使用国有建设用地5.0625公顷。
片区东临会堂南路,西临首南路,南靠洞江湖,北临前街东路。
农用地面积为4.634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4637公顷),占成片开发范围的41.07%;建设用地面积为5.8455公顷,占成片开发范围的51.80%;未利用地面积为0.8040公顷,占成片开发范围的7.13%。
三、项目的必要性本片区的成片开发是完善首占镇城镇功能,带动长乐站周边用地发展的重要片区。
也是提升首占镇人居环境品质的需要,对首占镇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该片区开发还是进一步推进旧村更新,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众福祉的需要。
同时土地要素保障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因此本片区的成片开发还是保障“十四五”期间土地资源要素供应的需要。
四、规划土地用途分析本方案用地总面积11.283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用途面积1.3524公顷,实现居住功能;商业服务业用地用途面积3.7813公顷,实现商业功能;交通运输用地用途面积3.9242公顷,实现交通运输功能;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用途面积2.2059公顷,实现绿化功能,陆地水域用途面积0.0199公顷,实现生态功能。
五、公益性用地情况公益性用地包含交通运输用地用途、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用途、陆地水域等,合计6.1500公顷,占用地总面积的54.50%,符合自然资规〔2020〕5号文规定。
长乐区规划图长乐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心,面积约为69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0万人。
长乐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福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长乐区规划图主要分为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和生态保护区四个部分,以下是对每个区域的规划描述:一、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是长乐区的核心区域,规划有福州高铁站、长乐综合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公共服务设施。
福州高铁站是长乐区的交通枢纽,将与长福高速公路、长汀铁路相连,方便来往于福州和周边城市的人们。
商业中心将设有购物中心、餐饮街和娱乐场所,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
二、居住区:居住区主要规划分为住宅区、教育区和医疗保健区。
住宅区将建设多样化的居住区,包括高层公寓、别墅和低密度社区,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
教育区将设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医疗保健区将设立医院、诊所和健康中心,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工业区:工业区规划分为制造业区、物流区和科技创新区。
制造业区将集中发展现代制造业,包括汽车、电子和纺织等行业,提升长乐区的产业竞争力。
物流区将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地,提高货运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区将注重培育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四、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长乐区的绿肺,规划有公园、湿地和游憩区。
公园将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湿地将得到保护和恢复,成为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游憩区将建设休闲设施,包括健身路径、儿童游乐场和运动场地,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娱乐选择。
总之,长乐区规划图在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和生态保护区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加强交通建设、提供良好的居住和教育医疗环境、培育产业和创新等措施,长乐区将成为福州市的新兴区域和繁荣的经济社会中心。
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古槐镇位于长乐市域的中南部,即东经119°32′,北纬20°53′,东连文武砂镇三站村,西接玉田镇顶头、马厝村,南与江田镇三溪村接壤,北与鹤上镇青桥村毗邻。
全镇总面积51.8平方公里。
镇区距长乐市区约10公里,距福州长乐(漳港)国际机场约15公里,距松下港区约20公里。
古槐镇地理位置优越,与长乐市区距离近,紧临福州滨海(两港)工业区。
交通条件便捷,市域交通主干线福北线和两港连接线从镇区东部穿越。
正在设计的长乐市域主干道营滨路将从本镇西南部通过,对本镇近期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行政区划古槐镇是福州市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辖区面积面积约5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429.2亩,山林地36042亩。
古槐现辖23个行政村,至2009年末,全镇总户数为16247户,总人口约6.8万人。
资料来源:人口数据源于《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年报表(2009)》;村情概况摘自《长乐乡土文化丛书——古槐》。
三、历史沿革古槐,古称古县,旧统善政乡十一都廉风、建兴二里河十二都敦素、崇贤二里,唐武德六年立新宁县时,县治即选在这里,后因地卑湿而迁至今县城。
因该地以种槐为主,故又称“古槐”。
1949年9月后为长乐县第一、二区,1952年底改为八区。
1958年成立古槐人民公社。
1984年改乡,1990年正式成立古槐镇至今。
第二章自然条件一、气候古槐镇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界处,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夏长无酷暑,冬短少霜雪。
镇区年平均气温为16—20℃,年平均降雨量均在1200~1550mm 之间,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台风多在夏秋两季。
全年无霜期高达332天,实际有霜日数累计平均26天,年日照时数累计平均达1837小时。
二、水文地质古槐镇在地质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上朱罗统南园组,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斜贯于长乐市西部大象山与峡南之间,岩性为晶屑凝灰熔岩夹凝灰岩,构成诸多大山;二是全统新长乐组,这个组有三种岩性,古槐镇区正好位于由淤泥和细砂构成的海积粘土平原上。
长乐市营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日期:2008-08-25]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公示一、基本概况营前片区古称营田,又称瀛洲,位于长乐西境,地处闽江口畔,北纬25°58′,东经119°27’,距长乐市7公里,离福州l 8公里,驻地营前,与马尾隔江而望,北沿闽江,东南毗长乐市区中心,西界闽候。
营前片区下辖3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
全镇地域总面积31.56平方公里,总人口35420人;本次规划所涉及街道所在三个居委会:营前、海星和岐头,总户数3356户,人口9624人。
二、功能定位及规模1、功能定位根据现状条件分析,按照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长乐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区的区位、交通、现状用地布局和在上层次规划中的定性定位,该区功能定位为:发展以商贸旅游、物流配送、交通换乘和生活居住为主的综合多功能服务区。
2、规模1)、人口规模A、人口增长预测规划所涉及街道所在三个居委会:营前、海星和岐头,现状总户数3356户,人口9624人,规划人口预测按综合分析法预测,按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增长率取10‰,则至规划期末2020年,三个居委会规划人口为10953人。
B、用地容量计算根据规划居住用地规模来计算具体容纳人口数量,规划区规划居住用地83.47公顷;根据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50180-93(2002年版),低层为28~40m2/人,多层、高层为17~26m2/人,则规划区居住用地人口规模约26500人。
2)用地规模规划区范围为:南临峡漳公路,北至马限山,西临闽江,西靠沈海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284.29公顷。
三、用地布局规划1、规划结构本规划区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四片区”。
“一心”:位于规划区中心,主要为规划区商业公建配套中心。
“两轴”:为城市景观轴和城市商业发展轴这两条轴线。
“四片区”:由传统老城区、新城区、物流区和港口配套区。
2、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区用地主要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七大类。
长乐市市情简介长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
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全市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8万,现辖16个镇、2个乡,251 个村居。
长乐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唐武德六年建县,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
1994年撤县设市。
长乐自然资源丰富。
这里气候温暖,四季常青,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南北果蔬品种繁多,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重要果菜生产基地。
水蜜栎桃、巨峰葡萄、晚熟龙眼、柑桔、西瓜等久负盛名,著名的青山龙眼曾为贡品。
海产品近千种,经济鱼类近七百种。
石斑鱼、中华绒毛蟹、金鲟闻名遐迩,漳港海蚌一一西施舌更是闻名世界的海味奇珍。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玻璃砂、高岭土、叶腊石等,其中优质花岗石磨光板材大宗出口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玻璃砂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长乐地理区位优越。
距省城福州30公里,临海近台,东濒东海,与台湾岛隔海镶望,镶距140海里,是大陆与台湾基隆港和桃源机场之间的最近通道;北临闽江,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江镶连,处于闽江口经济圈的南翼,是福州今后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乐旅游源资得天独厚。
境内山、峰、泉、石、滩、礁、海、岛和闽江沿岸线是天赋的自然景观。
山丘耸翠,溪泉环绕,山水江天与果树园林掩映成趣。
沿海沙滩连绵,水清沙净,林密花香,海中小岛列矗,海滨奇峰异石与滩海岛礁联珠合璧。
这里既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下沙海滨度假村,又有融体育、旅游、度假、休闲、康乐和商住为一体的海峡奥林匹克城。
是福建省内首屈一指的海滨度假和游乐胜地。
长乐投资环境一流。
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大型现代化港口或电厂一一华能福州电厂位于境内;大型现代化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长乐漳港;松下深水港可建造3 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松下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启动建设,筹东万吨级码头和营前3000吨集装箱码头已建成投运;峡漳、福北、两港线三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陆、海、空对外交通枢纽。
宁波长乐新村的规划
宁波长乐新村的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 居住区规划:长乐新村的居住区规划以多层和高层住宅为主,建筑风格注重现代化和生态环保,同时兼顾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区功能。
2. 公共设施规划:规划了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保证居民能够便利地享受到相关服务。
3. 交通规划:考虑到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规划了道路和交通网络,确保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行。
4. 绿化规划:重视绿化和生态建设,规划了公园、绿地和景观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休闲娱乐空间。
5. 商业服务规划:规划了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区,提供便利的商业服务、购物和娱乐场所。
6. 社区管理规划:设置社区服务中心,配备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人员,提供社区服务和管理。
总体来说,宁波长乐新村的规划着重于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注重社区功
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同时倡导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
第一讲长乐市概况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
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连在一起。
全市土地面积71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
青洲大桥市区一角长乐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地名长乐,居者安之”。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东吴孙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长乐别名“航”,简称“航”。
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庞大船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随航中不少长乐人。
其后,移居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长乐又是著名的侨乡和海员之乡。
现有海外乡亲40万人。
金刚腿江海分界碑长乐是一个准半岛,江海岸线长130公里,大小岛屿35个,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
秀峰、奇石、湖泊、海滩、岛礁和闽江岸线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以海景为主,山景为辅,江景为补,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线。
海岸线绝大部分是可供开发的沙质、石质海岸。
大致中北部为丘陵--滨海沙滩,林带园圃萦绕其西,礁石盘岩星卧其东,不仅适宜开发海滨浴场,而且是修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的理想区域。
这一带沙丘南北连绵37公里,东西横亘2至4公里,随山峦起伏,高达百余米,雄伟壮观,堪称“闽海沙漠风光”,是沙浴、滑沙和野营活动的理想场所。
南部为山地--沙滩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滨,海中又有小岛列矗。
在此登山,近可欣赏苍松黛石,远可眺望帆影岛礁。
山中平地、滨海丛林浅丘都可构筑度假别墅和高级娱乐设施。
海滨浴场海滨沙丘双帆礁天池山长乐不仅江海山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而且人文景观古今兼备。
做为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长乐有国内最多的郑和下西洋史迹。
最珍贵的有郑和刊立、署名详载其历次下西洋经过与成果的“天妃灵应之记”碑。
最新发现的有从地下挖掘出土,被老百姓尊为“巡海大臣”,与天妃妈祖并祀,出自明代的彩绘泥塑郑和像;这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年代最早、形象最逼真的郑和雕塑。
长乐景观详细规划设计说明A4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重点区域景观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10月项目名称: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及景观详细规划设计委托单位:长乐闽江口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土地规划资质:甲级010017城市规划资质:甲级[建]城规编第旅游规划资质:甲级旅规甲05-20XX工程设计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院长: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总规划师:彭德胜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总建筑师:刘德华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图纸报审专用章:编制时间:20XX 年10 月编制单位项目组名单: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设计总监:刘向军二分院院长/高级建筑师/建筑学硕士凌世红二分院副院长/高级景观师/风景园林硕士项目监理:何美才二分院副院长/高级景观师/景观规划硕士项目负责人:李江涛二分院六所所长/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马双枝二分院六所副所长/高级景观师/风景园林硕士项目组成员:徐佳苗景观设计师/景观建筑学硕士李苏翌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硕士李学东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硕士马巍景观设计师/ 风景园林硕士艾纯清景观设计师/ 风景园林硕士文琰城市规划师刘秉卓种植设计师刘杰二分院一所所长/ 高级生态规划师施菁菁生态规划师王国威生态规划师刘金明建筑设计师姬俊燕建筑设计师陈娆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王志英经济分析师王雪莲高级环境工程师郭迎新水生态环境工程师郭长玲高级给排水工程师李昊电气工程师刘斌暖通工程师吴昊水力工程师协编单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杨渭平管理处主任杨文秀管理处副主任柯康生管理处副主任张潮巨科研监测科科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文波办公室主任工程师张丽烟工程师科研监测科副科长孙志同宣教科科长助理工程师林立婷办公室副主任助理工程师黄超群资源保护科科长助理工程师林峰助理工程师陈玉丽助理工程师特别感谢以下单位的大力支持福建省长乐市市林业局福建省长乐市市规划局福建省长乐市市交通局福建省长乐市市国土局福建省长乐市市财政局福建省长乐市市旅游局福建省长乐市市环保局福建省长乐市市水利局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目录目录 ................................................ ................................................... ........................................... I 第一章总则 ................................................ ................................................... ............................ 1 规划背景 ................................................ ................................................... ........................... 1 规划范围 ................................................ ................................................... ........................... 1 规划原则 ................................................ ................................................... ........................... 2 规划依据 ................................................ ................................................... ........................... 2 规划目标 ................................................ ................................................... ........................... 3 上位规划解读 ................................................ ................................................... ................... 4 第二章主入口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16 项目概述 ................................................ ................................................... ......................... 16 现状条件分析 ................................................ ................................................... ................. 16 设计构思与总体布局 ................................................ ................................................... ..... 16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 ......... 17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 ......... 17 市政公用工程规划 ................................................ ................................................... ......... 19 竖向设计 ................................................ ................................................... ......................... 21 主要经济技术指................................................... ......... 21 投资估算 ................................................ ................................................... ......................... 22 第三章次入口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 23 项目概述 ................................................ ................................................... ......................... 23 历史背景与现状条件分析 ................................................ (23)设计构思与总体布局 ................................................ ................................................... ..... 24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 ......... 25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26 市政设施规划 ................................................ ................................................... ................. 27 竖向规划 ................................................ ................................................... ......................... 2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 30 投资估算 ................................................ ................................................... ......................... 30 第四章农田和鱼塘区域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 (32)I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项目概述 ......................................................................... 32 现状条件分析 ................................................ ................................................... ................. 32 设计构思与总体布局 ................................................ ................................................... ..... 3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 ......... 33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 ......... 34 市政公用工程规划 ................................................ ................................................... ......... 35 竖向规划 ................................................ ................................................... ......................... 3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37 投资估算 ................................................ ................................................... ......................... 37 第五章堤外观鸟栈道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 39 项目概述 ................................................ ................................................... ......................... 39 现状条件分析 ................................................ ................................................... .................. 39 设计构思与总体布局 ................................................ ................................................... ..... 39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 ......... 40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 ......... 40 竖向规划 ................................................ ................................................... ......................... 40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 41 投资估算 ................................................ ................................................... .......................... 41 第六章疍民渔歌体验园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 42 项目概述 ................................................ ................................................... ......................... 42 现状分析 ................................................ ................................................... ......................... 42 设计构思与总体布局 ................................................ ................................................... ..... 4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 44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 ......... 44 市政公用工程规划 ................................................ ................................................... ......... 45 竖向规划 ................................................ ................................................... ......................... 4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 46 投资估算 ................................................ ................................................... . (46)II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详细规划说明书总则第一章总则规划背景20XX年7-10月,受长乐市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规划适用期限8年;修编完成后,为加快公园建设进度,现对公园中重要节点进行景观详细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五个节点的景观详细规划设计:主入口景观详细规划设计,次入口景观详细规划设计,农田和鱼塘区域景观详细规划设计,堤外观鸟栈道景观详细规划设计,疍民渔歌体验园景观详细规划设计,总面积约120公顷。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一、确定规划目标1、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2、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3、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4、发展战略区域协作策略、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策略二、制定规划方向1、发展总目标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2、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3市域空间结构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以及平潭岛组成;南翼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平潭岛是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贸合作实验区;是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前沿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北翼地区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海滨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将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区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拓展至甘蔗、竹歧、闽侯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动市域山区和沿海地区联动发展..多极:福州市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4市域产业布局市域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松下港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基地、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南屿-南通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5市域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福州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城镇率先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进福州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域聚集;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健康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题;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格局..33、城市性质福州城市性质为“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强化和突显“省会、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三大城市职能..4、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92平方米..四、改造城市交通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对外交通体系:构建由沿海交通走廊和内陆交通走廊构成的“T”字型区域快速运输通道;优化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港口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衔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完善机场、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港口为龙头、机场为门户、铁路与公路运输为骨干、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轴向发展相协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集约化运输导向型交通发展模式..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落实城市跨越式发展策略;优先建设“鼓台-仓山-东部新城“复合交通走廊内及跨江交通设施;针对老城区及城市各功能组团规划布局、发展目标、资源条件、交通特性及服务需求的不同;以不同的交通供给方式和不同的管理政策;塑造区域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模式和交通发展环境..将福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规划局] 字体显示: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8-18 城市总规: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根据在编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
城市规划区包括了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以及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面积4792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为福州市辖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1447平方公里。
至2020年全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890万人,城镇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73%,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和“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一区”即福州中心发展区,“两翼”即北翼发展区和南翼发展区,“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市域其它多个经济增长极。
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上,我市将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规划以“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为空间发展策略,推动中心城区“东扩南进、沿江向海”。
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达410万人,建设用地达37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将有七个产业集聚区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规划的产业布局上,我市市域将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福清电子信息产业、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制造产业、玉田纺织物流产业、长乐空港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马尾-长安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产业、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等九大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则规划形成马尾高新技术产业、长安先进制造业、晋安高新技术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福州西部创意创新产业、荆溪先进制造业等七个产业集聚区。
篇一: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计划书《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计划书一、《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范围、期限及性质(一)范围:《规划》范围为长江三峡主轴湖北区段,上至巴东县、下至宜昌市城区,辐射到神农架林区。
(二)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三)性质:《规划》性质是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的跨区域发展控制性规划。
二、《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成果组成规划编制单位按规定时间提供全部研究成果,包括规划纲要文本成果(含有关图件)30本、光盘10份,规划纲要文本30本,光盘10份。
(一)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纲要;(二)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三)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近期行动计划;(四)若干专项控制性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五)若干技术图件和相关附件。
三、《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编制要求(一)突出规划的继承性。
规划要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总体要求,整合、优化各景区的规划,充分吸纳本区域内各县市和景区已有的、优良的规划编制成果。
(二)突出规划内容的控制性。
按照整合资源、突出重点、配套开发、有序开发的总体要求,在突出三峡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对各旅游景区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加强三峡库坝区旅游项目建设的合理控制。
对于两岸所涉及的建筑物的体量、风格、色彩、尺度等统一规划要求,并根据各类用地性质提出必要的控制指标和措施,特别是加强核心区段、核心景观轴线、核心景区和重点旅游集散地(镇)的规划控制。
规划三峡库坝区旅游配套建设,围绕旅游产品,优化游览线路布局,合理配制各项旅游要素。
要建立旅游投资开发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环保安全机制,防止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长乐市金峰镇总体规划调整(2007—2020)规划公示内容网址bbb://tieba.baiduaaa/f?kz=410775351一、城镇概况全镇辖区面积29.88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和两个居委会,2006年全镇人口约10万(其中外来人口约3.5万人),是长乐“北乡”经济、集贸中心,也是未来大福州海、陆、空交通枢纽中心区域所在。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总目标(1)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新旧并举,分期发展。
(2)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01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20亿元,202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10亿元。
三、城镇性质闽江口城镇群重要节点、新长乐经济中心、城市次中心、商贸重镇、以先进加工为主导的工贸重镇。
四、镇域空间布局规划至规划期末,金峰镇域将最终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空间布局形态。
“一心”即城镇建设核心地带,是金峰市政新区所在地。
是本镇的行政、商贸、文化、交通及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
“两轴”即东西向的胪峰大道城镇发展轴和南北向的星光路城镇发展轴。
“三区”即金峰中心镇区、产业区及远景金峰区域中心建设用地控制区。
五、城镇规模(1)人口规模镇域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14.5万人;远期(2020年)16.0万人镇区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12.0万人;远期(2020年)15.0万人(2)用地规模1、近期用地规模至2010年规划建设用地95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79.83m2。
2、远期用地规模至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1521.5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1.5m2。
六、镇区空间拓展镇区用地拓展重点是往北,其中居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往胪峰大道两侧发展,工业仓储在现状中心工业区基础上往北发展。
七、功能布局结构结合金峰现状城镇布局,考虑发展的可能性,规划建构一个“一城两区四轴组团式生态开放型”结构。
“一城”按城市标准建设的金峰城镇群中心城市。
“两区”即指金峰中心镇区与金峰产业区。
前言为统筹安排外文武垦区各项建设事业,为土地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划。
以此规划为基础,有效地指导滨海新区实施建设,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利益,将本区建设成为海西地区知名的度假休闲地、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高端会议中心。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4.《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年)5.国家相关规范及地方法规及技术规定。
二、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落实和深化上位规划要求本区是长乐市滨海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决定滨海新城未来的走向。
规划必须按照《长乐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细分用地功能,深化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等内容,特别要使涉及公共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使规划区成为滨海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2.保障公共利益原则——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土地使用和开发的依据,也是地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是政府对社会施加影响的公共政策。
因此本规划要突出保障公共利益,区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明确社会各利益集团和个人在城市发展中的权力和义务,对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进行控制和引导。
3.综合协调原则——规划用地集约、设施高效、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规划在落实地方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同时,还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如集约利用土地、节能环保等政策。
本区规划运用合理的策略选择、科学的指标制定、完善的系统设计等规划手段,发挥规划综合效能,打造用地集约、设施高效与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4.可操作性原则——符合规划管理的实际要求本规划需充分结合地方规划管理的实际要求,条理清晰,容易操作。
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规划要求的刚性和弹性上,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开发建设要求作为强制内容,是刚性的,其他要求为引导性内容,具有弹性。
长乐市城乡总体规划简介2022.11.22本规划于2022年9月启动编制,规划期限为2022-2030年,规划范围实现长乐行政陆域面积的全覆盖。
1、城市概况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是个准半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陆地总面积723.5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3.8公里,海域面积约3313平方公里。
2022年末市域人口67万人。
2、目标定位规划以“立足海西、融入福州、对接平潭、承接马尾为指导思想,从长乐自身特点及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确定长乐未来发展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产业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城市。
并确立四大目标:即产业高地——新型临港工业城市宜居海域——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区域新核——现代物流商贸城市两岸支点——海西交通枢纽城市规划预测到2030年,长乐市总人口将达到141万,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10万;到2050年,总人口将达到280万。
这是长乐本地人口城市化和福州中心人口疏解的共同结果。
3、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到2030年要形成“一轴两翼、三城三群”的城市空间布局。
远景最终融合成“一市三城”的空间结构。
一轴:即沿江向海发展轴,是融入福州、对接平潭的发展意图在空间上的落实;两翼:以北部的空港和空港工业区为支撑,协同金峰、漳港、湖南和文岭,由北向南发展,构成长乐空间发展的北翼;以南部的海港和滨海工业区为依托,协同松下、江田、古槐和文武砂,由南向北街发展主轴,够长长乐空间发展的南翼。
三城:即临江城、空港城、海港城。
其中,临江城定位为全市政治、商业文化和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发展居住和商贸,完善生活配套,并在过江通道、人口和功能疏解等方面与福州,尤其是马尾新城进行对接,落实融入大福州的战略意图;空港城应依托机场,充分发挥空港优势,以产业发展为重点,适当发展商贸和旅游,要加强机场周边地区的打造,提升“海西窗口”的形象;海港城应发挥海港优势,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突出宜居新城功能,并在跨海交通、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好与平潭的衔接,落实对接平潭的战略意图。
长乐市城乡总体规划简介(专业版)2011.11.22本规划于2010年9月启动编制,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规划范围实现长乐行政陆域面积的全覆盖。
1、城市概况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是个准半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陆地总面积723.5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3.8公里,海域面积约3313平方公里。
2010年末市域人口67万人。
2、目标定位规划以“立足海西、融入福州、对接平潭、承接马尾为指导思想,从长乐自身特点及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确定长乐未来发展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产业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城市。
并确立四大目标:即产业高地——新型临港工业城市宜居海域——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区域新核——现代物流商贸城市两岸支点——海西交通枢纽城市规划预测到2030年,长乐市总人口将达到141万,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10万;到2050年,总人口将达到280万。
这是长乐本地人口城市化和福州中心人口疏解的共同结果。
3、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到2030年要形成“一轴两翼、三城三群”的城市空间布局。
远景最终融合成“一市三城”的空间结构。
一轴:即沿江向海发展轴,是融入福州、对接平潭的发展意图在空间上的落实;两翼:以北部的空港和空港工业区为支撑,协同金峰、漳港、湖南和文岭,由北向南发展,构成长乐空间发展的北翼;以南部的海港和滨海工业区为依托,协同松下、江田、古槐和文武砂,由南向北街发展主轴,够长长乐空间发展的南翼。
三城:即临江城、空港城、海港城。
其中,临江城定位为全市政治、商业文化和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发展居住和商贸,完善生活配套,并在过江通道、人口和功能疏解等方面与福州,尤其是马尾新城进行对接,落实融入大福州的战略意图;空港城应依托机场,充分发挥空港优势,以产业发展为重点,适当发展商贸和旅游,要加强机场周边地区的打造,提升“海西窗口”的形象;海港城应发挥海港优势,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突出宜居新城功能,并在跨海交通、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好与平潭的衔接,落实对接平潭的战略意图。
三群;即闽江口南岸城镇群、东北部城镇群和西部城镇群。
三个城镇群的发展应当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结合良好的资源条件适度发展休闲、度假以及环境友好性产业;其中闽江口南岸城镇群和东北部城镇群要做好与北部琅岐岛的连接与互动;西部城镇群依托福州南绕城,主动承接闽侯青口汽车产业的辐射,发展汽车配件产业。
在空间特色营造上,突显“一带两湖、三港四区”构想,“一带”滨水生态旅游开发带,它串联了闽江两岸及滨海区域重要的旅游、生态资源:“两湖”即洞江湖和文武湖,它们是未来长乐的主要公共中心,也是最具特色的标志性空间;“三港”即空港、海港和陆港;“四区”即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海蚌资源增殖省级保护区、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筹峰山自然生态保护区。
4、产业布局在产业布局方面,全市形成三大工业集中区,即:闽江口工业集中区:包括里仁新型都市工业园、鹤上务流工业园和玉田汽配加工工业园。
航空港工业集中区:立足传统纺织业,重点发展空港物流保税园、不锈钢工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
滨海工业集中区:包括高科技产业园、滨海纺织工业园和临港物流工业园。
将东南IC产业园调整至潭头、金峰交叉处,设置金潭产业园,原有的东南IC产业园进行整合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松下设置粮食物流、粮食加工园区。
构建三大现代服务业高地,即沿洞江湖商业、文化、办公产业带、环文武湖休闲、会务、运动产业圈、临海蚌湾商贸、会展、总部产业区。
5、综合交通在交通方面,首先是做好与福州、平潭的对接,进而融入整个海西的交通网,推进福州绕城高速的建设,在与福州联系的跨江通道方面;除现有的青州大桥、乌龙江大桥外,近中期要增加道庆洲跨江桥隧、远期增加3个快速通道,并预留马限山大桥通道;北部新增联系琅岐岛的快速通道;推进上岛铁路、平潭高速的建设,强化与平潭的联系;其次在长乐内部形成“一环六纵六横、两客三轻轨、一货一支线”的交通网络体系,其中“一横一纵封闭高速”为长平高速公路和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
“一环”为沿滨江、滨海至梅花经文岭、湖南、漳港、文武砂、古槐、江田到岐头山脚组成环路;“五横”为即石马路、机场封闭高速今后改为快速路、马漳路、道庆路、东滨快速路;“五纵”为即玉安路、松鹤路、泽竹路、新城西路、滨海路;“一货一支线”为华东沿海货运铁路专线和松下港口货运铁路支线;“两客三轻轨”为华东沿海铁路客运专线、福平上岛铁路客运专线;“三轻轨”为地铁六号、七号和八号轻轨线;进一步强化机场、港口、车站优势,构建首占、机场、滨海三大客运枢纽,最终目标就是要构建与海西交通枢纽地位相适应的高标准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6、生态保护规划遵循整体、协调和可持续的原则,以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由绿化、净化、美化向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长乐市共有保护区2处,分别为鳝鱼滩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61.29平方公里;森林公园3处,分别为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筹峰山森林公园和大鹤海滨森林公园,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
7、环境保护规划区基本达到大气环境保护质量二级标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标率稳定在80%以上;2020年,地表水水质逐步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域化的要求,海水水质达到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域的要求;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区域噪声达标区面积覆盖率大于80%。
8、遗产保护长乐市文物古迹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三峰寺塔和漳港县应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天妃灵应之记牌(郑和史迹馆)、陈修墓园、谢肇制墓(营前下洋村)、数米第及高应松祠堂(古槐样布村)、南阳陈氏祠堂和九头马古名居。
拥有国家及文化名村一处:琴江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一处:江田三溪村,福州市级历史文化名村一处:潭头二刘村。
9、基础设施、(1)供水:预测2030年长乐市日供水量为66万吨/天,规划近期水源取大漳溪,并开发水库作为备用水源。
长乐市现状城区用水由一、二水厂供应,总供水能力11.4万立方米,目前扩建二水厂,新增5万立方米/天,新建东区水厂,一期产能10万立方米/天,到2030年,还需新增近40万立方米/天的供水能力,规划在江田新建一处自来水处理厂,已实现区域联和供水,提高供水水质和安全性。
(2)排水:2030年主城区的污水处理总量为48万立方米/天,规划保留现有和在建的城区、金峰、松下等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滨海组团污水处理厂一处。
总处理规模约50万立方米/天。
(3)供电:长乐市电网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35KV/0.38KV 五种等级,已建成220KV变电站3座(旗山变、江田变、沙岭变);110KV变电站16座(里仁变、长乐变、西区变、长限变、洞头变、首峰变、金峰变、潭港变、湖滨变、两港变、滨海变、首祉变、松下变、文岭变、文武砂变、曹朱变);35KV变电站1座,总容量16.3MV A。
2030年,城市总用电负荷达2870兆瓦,规划新增长乐500KV 变电站,位于罗联乡境内;配合用电增长,新增松下、滨海、金峰等8处220KV变电站;新增110KV变电站27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规划松下镇滨海设置午山风电场。
(4)通信:长了邮政专业经营生产单位4个(储汇分局、函件分局、速递物流公司、集邮公司),城乡邮政支局(所)23个邮政储蓄网点10个,市区4个,区乡6个。
有投递邮路80条(其中:市区本街投递段14条,农村投递段61条,委代办5条),投递邮路(单程)总长约1258.8公里。
截止至2010年末长乐市有一个电视台,两个频道,16个广播电视站,遍及长乐各乡镇街道。
市域范围内能收到40个频道。
规划至2030年,长乐固定电话普及率70线/百人,设备容量占用率80%,有线电视覆盖率95%,城镇人口年人均信函件量达30件/年。
(5)燃气:长乐现状有华润燃气和安然燃气两种。
至2030年,规划居民燃气好热指标为20GJ/人*年。
(6)环卫:长乐现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2座,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日处理能力450吨。
规划远期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远期城镇化地区居民垃圾产生量按0.8kg/人*d计算,则至2030年长乐市城镇垃圾发生量为880t/d。
主城区以外各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纳入到主城环卫工程。
规划远期垃圾处理一焚烧为主,填埋为辅,规划在金峰设垃圾焚烧处理厂,处理能力900t/d,并在南部松下设置卫生填埋场。
(7)综合防灾:消防:长乐市现有和正在建设的消防站有三个,分别为航城、吴航、滨海工业区消防站,其中杭城消防站是参照特勤消防站标准建设,吴航消防站是参照二级普通消防站建设,滨海消防站是参照一级普通消防站建设。
规划设消防指挥中心1处,一级普通消防站18处。
其中临江城设置6处,空港城设置4处,海港城设置8处,其余各乡镇各设置一个消防站。
抗震:长乐市地处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北端,其主干断裂为长乐——东山断裂。
长乐市断裂范围包括;长乐市东部滨海平原、城关附近冲积平原。
规划长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生命线工程(包括:医疗、广播、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消防、粮食等)以及教育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
结合绿地、公园、广场、体育场、大型展馆等负担着其它公共责任的公用场所加以改造作为避难场所。
人均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人防:到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110万人,人员隐蔽工事总面积应达到75万m²。
社市级指挥中心1个,内设通信指挥中心、抢险指挥部、洗消指挥部等。
防洪:长乐内核属于潮汐河港,直接受闽江水位影响。
每年5~6月份的雨季高潮以及7~9月份的台风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规划主城区按不低于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其他地区根据规划人口规模及重要性、洪水危害程度、分区设防条件等,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
主城区方超标准采取100年一遇的潮水位,加对应11级台风风浪爬高,再加0.5的安全超高,其他地区按50年一遇防潮标准设防。
主城区内河整体排涝标准按20年已于建设,其他地区的内河整体排涝标准设防。
主城区内河整体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建设,其他地区的内河整体排涝标准按地区重要性、危害程度等按10年一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