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若己—15课-
- 格式:ppt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19
三年级(上)学科素养评价语文自测练习2024.1(考试时长10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含卷面5分)成绩______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让我们“跟着书本去旅行”,在语言文字中欣赏自然风光,体验风土人情。
【第一站】印象兴化:“字”里遇见你1.畅游字词乐园,拼一拼,写一写。
旅行,可以让我们融入大自然,欣赏不一样的风景,获得无穷的乐。
留心悄然开,聆听雨点滴答,观察结网,端详成群结队,凝望鸟抖动,庆贺渔船满而归……请相信,每一段旅行的时光都弥足珍。
2.下列描写兴化水上森林风光的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黎(lí)明时分,栖(xī)息于水上森林的野生鸟类早早开始了一天的欢唱。
B.谁曾想,看似无用的鸟粪(fèn)居然是极好的天然肥料,滋养着棵棵参(cān)天大树。
C.明晃(huàng)晃的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在林间步道,变成了淡淡的光晕。
我漫步林间,自在吟(yín)唱。
D.看丛林浸(jìn)染,听清风呢(lí)喃,这是假期最美妙的打开方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当我们靠近观查、触摸,便会发现无数的嫩芽在这里呼吸、生长。
B.几行白鹭翩翩落地,还没来得急抖落雨露,就引吭长鸣,歌唱水乡兴化的春天。
C.暴雨过后,枝头的鸟儿唱得更起劲啦!D.经过激列的比拼,中国选手解云策获得2023花海森林兴化半程马拉松赛男子组冠军。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来往往的游客都举起相机,想要定格下这眼前的美景。
B.明媚的阳光洒在碧绿清澈的水面上,水面闪闪发光,像鱼鳞,像碎金,美丽极了。
C.看到兴化乡村的巨变,已经五年没回家的叔叔感到大吃一惊。
D.同学们兴奋得张牙舞爪,一溜烟跑进了森林深处。
5.下列对兴化美食的描述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兴化早茶果然名不虚传。
”远道而来的舅妈赞不绝口。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练习第一部分基础·运用一、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海参.(shēn)B.宿舍.(shè)C.几.乎(jǐ)D.担.保(dān)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模.仿(mó)B.瑰.丽(guì)C.沉浸.(jìn)D.倾斜.(xié)4.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粗状B.合拢C.简直D.诚实5.“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自然..离不开努力和坚持。
”这句话中“自然”的意思是()A.自然界。
B.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C.表示理所当然。
D.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6.依据下图中带有“口字旁”汉字的分类规律,将“咽、喵、唱”三个汉字填写到相应的括号中。
7.修改病句。
文具店里有许多文具,有彩笔、橡皮、练习本和水果。
_________________二、我们积累了很多语言材料,并能运用。
8.全体航天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如果称赞航天人的这一精神,最恰当...的一项是()A.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不迁怒,不贰过。
C.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D.人心齐,泰山移。
9.周末,你和家人来到香山,漫山遍野的红叶映入眼帘,美不胜收。
(1)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会运用()一词形容看到的美景。
(填写序号)A.五谷丰登B.层林尽染C.一叶知秋D.秋风习习10.这学期,我们阅读了很多童话故事,认识了丑小鸭、灰姑娘、稻草人……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结合..故事内容....写出理由。
(本学期课文中的童话人物除外)第二部分理解·感悟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任务。
当爱人如己作者:一凡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3年第11期物质世界里,无非就是睡一张床,吃一口饭,穿一身衣。
不就是少吃点,少穿点嘛。
安平对那么多陌生的人都能做到爱人如己,更何况,我爱着的人,还是一个与我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他呢!《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教导众人:要爱人如己。
意思是说,让我们不仅要去爱他人,而且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人。
更何况,当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是与我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他或她呢!安平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偶像是马丁·路德·金,“即便这个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要种下一株小苹果树。
”生活中,安平亦常常用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大学时,安平学的是哲学。
可是毕业后,安平发现,哲学在现在的年代根本不能帮助大家解决任何问题。
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哲学家,而是行动者。
市场经济的大潮,让中国人陷进了欲望的深海里,无法自拨。
而那些曾经支撑过、滋养过我们民族灵魂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渐被稀释。
安平心急如焚。
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向他招手时,安平却选择了拒绝。
在众多惊讶不解的目光中,他义无反顾的向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走去。
很多人都说安平傻,只有小敏觉得他的安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百年不遇,千年不逢。
就这样,北大中文系的才女小敏,毕业后选择了嫁给这个想要撑起中国脊梁的家徒四壁的男人。
很多人都觉得小敏傻,这么好的条件怎么说也得找个在北京有房有车的啊,再说了,一个男人,光有才是没有用的。
如果才不能变现为钱,也还是枯才一根,更何况,像安平这样心比天高,杞人忧天的疯子,嫁给他是注定要受罪的。
可是,小敏根本就不听,她觉得那些人都世俗,目光短浅,她的安平,可是在为千百万人的幸福而奋斗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安平走的是如张载一样的路啊!婚后,安平从不介意吃什么,穿什么。
每次小敏想要给他买衣服,安平都会拼命地拒绝。
情感美文短篇(通用25篇)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感美文短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感美文短篇篇1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会留下一个特别的位置,只留给那个此生唯一的人。
或许,那个人只是心中一处,永远温暖却又伤痛的存在,却是无法取代的唯一。
——题记途经四季,总有一些遇见,因缘而起;总有一些心动,因爱而生。
一些牵念,虽远隔万水千山,温暖的感觉依然溢满心间;一些清欢,带着心的知足,在时光里流淌,原来幸福一直在身边,从不遥远。
最美的相遇在灵魂,仿佛命中有约,总有一颗心,从云端浅浅的落下,让你愿意付出所有,不顾一切去追随;总有一个人,以一滴水的温情,柔柔的将你包围,绵延着你命中的欢喜。
爱,从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但往往有最真的答案:相爱,一定是灵魂的相遇,精神的结合。
从心动的那一刻开始,静静的相守已成为一种习惯,浅浅的微笑里,温馨的甜蜜微微漾开来,就算隔着遥远的距离,也依然能够感知到彼此的温度,就算无法相见,也依然能够借笔下的文字,触摸到彼此的心跳。
这种感觉,是那么的温馨,自然,纯澈而美好。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爱你的感觉,一如林徽因这极其温柔的诗句里所描写的那样,在不经意的瞬间深入内心,编织出最柔软的一部分。
莫名的喜悦或忧伤,就这样浓浓淡淡,深深浅浅地萦绕心间,交织出爱的醉意盈然。
爱,是你深情的呼唤在耳边萦绕,隔着遥远的距离,我依然能听到。
爱,是两颗心的相依相守,充满魅惑,无力抗拒。
爱,是心灵的相融,也只有你,能把我的温柔唤起,给我如此幸福的感觉。
虽然你如天边的虹,是我只可意会的远方,但是你给我的温暖,却那样真切,温柔地将我包围。
北京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练(答案在最后)2024.11年级:高二科目:语文出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校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
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
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起始测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2.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下列选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这反映的是( )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制C.春秋争霸D.战国七雄4.以下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 )A.“兼爱”“非攻”——老子B.“仁”者,爱人——墨子C.“无为”“仁政”——孔子D.“民贵”“君轻”——孟子5.“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
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见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
下列属于清朝的举措有(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设立宣政院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
教材解读系列之《兼爱》目录1.墨子之兼爱2.“兼爱”“非攻”谈墨子3.墨子的为他观点4.浅析“兼爱”思想5.兼爱6.墨子7.墨子名言8.墨子生病9.景仰墨子10.墨子语录11.墨子论度12.墨子训徒13.墨子智克公输般1.墨子之兼爱一、“兼爱”思想的来源(一)对“兼”字的解释:《说文解字》里“异也,又从持柇,兼持二禾”一只手拿两颗谷子,引申为总、全、兼顾之意,及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或有部分合成为整体。
兼爱主要强调爱的广泛性。
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宽容、平等、强大的不要欺侮弱小的,聪明的不要欺侮愚笨的,富裕的不要欺侮贫穷的,人格平等为前提。
(二)《兼爱中》说“今若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孝慈,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这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相互残杀争夺的政治局面进一步造成人民的贫穷和死亡。
墨子认为解决这个最大混乱的办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把社会混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主张不遗余力地宣传“兼爱”使社会由乱到治。
二、兼爱思想的基奠(一)“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以“交相利”为基础和内容的,把“交相利”作为“兼相爱”的内容和标准。
明确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这是墨子仁义道德的具体内容。
他认为实行兼爱,就应该给人民以实际的物质利益,解决人民迫切的生活问题。
墨家的观点是爱利合一,“兼相爱”与“交相利”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开的关系。
墨子提倡兼爱,最主要的提出一句话是“兼以易别”,别就是个别,差别。
梁启超体现在墨学中“兼”和“别”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私有权,不承认私有权是“兼”,承认私有权是“别。
”墨子认为“为彼”是重要的。
首先要爱他人然后别人就会给自己同等的回报。
实际上就等于爱利自己。
爱利别人与爱利自己是统一的,这就是“交相利”如果先恶人,害人,那么别人也会这样对待自己,实际上等于害自己。
(二)达到“兼相爱,交相利”的途径。
必考点03文言文阅读2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疾:病B.故亏.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C.盗爱其室。
...乱物:杂乱的物品..室:家D.天下之乱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故窃.异室以利其室窃.以为过矣B.恶.施不孝交相恶.则乱C.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视人国若其国,谁攻.D.不知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攻之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B.必知疾之所.自起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C.若.使天下兼相爱视人家若.其家D.亏臣而.自利恶得不禁恶而.劝爱4.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②故贼.人以利其身③生死而肉.骨也④父之不慈.子⑤虽至大夫之相乱.家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⑦袖.利刃行向池呼鱼A.①②/④⑤/③/⑥⑦B.①②/④/⑤/③/⑥⑦C.①/②⑦/③/④/⑤/⑥D.②/①④⑤/③⑥/⑦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①爱人若爱其身②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③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④视弟子与臣若其身⑤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⑥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⑥二、阅读《兼爱》全文(原文见教材),完成6-8题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号称显学。
B.家、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土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的疆域叫作“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么由来的。
C.室,是堂内的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申泛指居室。
D.“子墨子”的称谓中第-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第二个“子”是弟子们对墨翟(墨子)的尊称。
吴爱霞-乐天知命爱人如己吴爱霞:乐天知命爱人如己冰心说,“这世上,如果缺少了女人,就缺少了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题记生于爱国之家,长于他乡异地,花样年华姗姗归来,渐入佳境之时放弃离开,风雨拼搏数十载,吴爱霞女士大器晚成,现已成为品牌化妆品爱美诗的持有者,其下设美容专柜遍布四海,扬名内外。
成功之路,虽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但她始终怀抱感恩,平和以待。
一直很努力吴爱霞女士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在家中排行老二。
当年排华潮乍起,她谨遵父母之命,携四兄弟姐妹回国,暂居广州。
此时,正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华大地在毛主席的指导之下,纷纷掀起一股上山下乡的热潮。
由于父亲、舅舅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分别担任中华总会董事、主席,敦睦乡谊,对故土之事时有关注,她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对只闻其声却未曾谋面的中国更满是向往,魂牵梦萦。
所以,当知青运动席卷而来,她的爱国之心“一发不可收拾”,以至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安排好年幼的兄弟姐妹北上投亲求学,便深入海南,去农村插队,做了一名知青。
回忆时,她始终深情满怀,“当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时候就盼望祖国强大,这一年,看到国家的周年庆典,我真的好高兴~”是的,阅兵的那一天,她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而内心的澎湃,因那昭示着国富民强的一幕幕久久不能平息。
下乡锻炼六年,她吃苦肯干,即便身体欠佳,但依旧不甘于人后,表现一直良好,还受到领导赏识,荣升为共青团员。
正值入党之际,她却基于种种考虑而婉言谢绝。
“在那个时候,华侨入党可能会引起诸多问题,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样。
”但默默奉献的一切仍未被她的谦逊所掩盖,领导看在眼里,更记在心上――照顾到她的健康,安置她前往海南岛人民医院,进修护士课程。
学成之后,还派至医院工作实习。
1972年,华侨被告知,出国、投亲或读书都可按照个人意愿,自行安排,这意味着,吴爱霞女士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抉择。
此时,父母在香港买房,已趋稳定,正盼望相隔两岸三地的一家人可早日团聚,四兄弟姐妹亦对他们牵肠挂肚,预备启程,来港发展。
2023孟子的名言(15篇)孟子的名言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3.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10.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1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1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15.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孟子的名言21、为别人照亮道路的人必须照亮自己。
2、当然,教师必须教书,但尤其应该致力于指导。
引导,多种方式,使学生能逐渐得到它,立即下老师的教导。
3、勤奋地给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会迎来春天。
4、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5、用快乐的音符,鼓舞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实、美好、美丽的小世界。
6、感人的对话可以治愈孩子的创伤。
7、谷物越饱满,头越低,越有学问,越谦虚。
8、一个对学生没有热情的老师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有严格要求的爱。
9、对师德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对学生充满爱。
10、欣赏他人的优点,对待他人的缺点,尊重他人的隐私,让自己的生活快乐起来。
湖南省三年级语文教材日积月累日积月累一(第12页)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槐。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嚓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索亮。
林稳(yue):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作者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深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锋合称“乾隆三大家”。
第4课古诗三首(第12页)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
另有版本作“深”。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综绕的的深处)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权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杜牧(公元803一约852年),字牧之,号类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类川文集》。
赠刘景文[宋]苏载荷尽已无擎雨盖,莉残犹有做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做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