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美国
- 格式:doc
- 大小:1010.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二区域地理美国知识点美国是北美洲的一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地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对象。
下面将介绍几个与美国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美国位于北美洲的中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它与加拿大接壤于北部边界,与墨西哥接壤于南部边界。
二、州及其特点美国由50个州组成,每个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其中,一些著名的州包括:1.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是人口最多的州,被誉为“太阳之州”。
该州的旧金山和洛杉矶是国际知名的城市。
2. 纽约州:位于美国东部,是人口第四多的州,其首府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金融和文化中心之一。
3. 德克萨斯州:位于美国南部,是面积最大的州,被称为“牛仔之州”。
该州的休斯顿是美国第四大城市。
三、地形地势美国地形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 落基山脉:位于美国的西部,是一条从北到南贯穿美国的山脉,是北美洲最长的山脉系统之一。
2. 内陆平原:位于美国中部,广袤开阔,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地区之一,是美国的粮仓。
3. 五大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界附近,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也是美国与加拿大之间重要的航运通道。
四、气候类型美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夏威夷和美属关岛等地,气候温暖湿润。
2.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冬季寒冷,夏季较热,降水充沛。
3.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潮湿。
五、经济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特点如下:1. 工业经济: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国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2. 农业经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3. 服务业经济:美国的服务业非常发达,尤其是金融、保险、零售等领域。
六、文化特色美国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文化:美国是摇滚乐、爵士乐等音乐形式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乐团。
美国概况知识点总结考研一、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北美洲的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墨西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诸国相接,北与加拿大为邻。
2. 地形地势:美国地形多种多样,包括大平原、喀斯喀特山脉、罗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阿拉斯加山脉等。
除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美国的大部分土地位于北美洲本土上。
3. 气候:美国境内的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南部的气候通常比北部更温暖,东、西海岸的气候也有所不同。
二、政治概况1. 政治制度: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国会制为基础。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
总统负责行政管理。
2. 政治体系:美国政治体系分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联邦政府和50个州政府之间有一定的自治和责任划分。
除了联邦政府和50个州政府外,还有特区政府和其他领土政府。
3. 政治党派:美国政治中的两大党派分别是共和党和民主党。
共和党通常主张保守理念,民主党则偏向自由派。
三、经济概况1. 经济体系: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私有财产权得到保护,市场竞争自由。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2. 经济结构:美国的经济结构非常多样化,包括农业、工业、金融和服务业等。
金融中心位于纽约,科技中心位于硅谷,汽车制造中心位于底特律。
3. 国民生产总值: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四、文化概况1. 语言: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由于移民的多样性,其他语言也得到了广泛使用。
2. 宗教:美国拥有多种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
相对而言,宗教信仰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3. 文化传统:美国的文化传统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
此外,美国的娱乐文化也有着世界影响。
五、教育概况1. 教育体制:美国的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美国1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2自然条件: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耕地: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
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哥伦比亚河(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资源: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3居民: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人口3亿,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
人口分布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南、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4经济:农业的现代化:高度的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化学化美国的农业带:美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农业区,每个农业区生产一两种主要农产品,如乳畜带内拥有全国奶牛的1/3,生产全国牛奶、乳制品的1/2;玉米带生产的玉米占全国的3/4、大豆占60%,这里还利用玉米做饲料,饲养占全国2/3的生猪和1/4的肉牛。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a.充分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 b.能更有效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小结1)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方便的交通: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2)地广人稀:为农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3)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农场现代化的保证。
5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5%,工业产值占世界的20%,农业产值占世界的10%。
美国所有知识点总结美国地理概况美国是北美洲上的一个国家,东邻大西洋,西抵太平洋,南界墨西哥,北濒加拿大。
美国国土面积约为9,82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美国共50个州,其中48个是连续的大陆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位于北美洲和太平洋上。
首都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人口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居民主要是移民的后代。
美国是世界第三大移民国家,移民人口众多。
数据显示,美国总人口约3.3亿。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主要民族有白人、非裔、亚洲裔、西班牙裔等。
美国政治制度美国政治制度是总统制,根据美国宪法,国会权力分立,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
首位总统是乔治·华盛顿,所以亦称美国总统“华盛顿制”。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
美国经济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经济在全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以其高效的市场化经济和先进的科技,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美国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留学目的地之一,高等教育在世界上被认为是最发达的之一。
美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
美国历史美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美洲原住民最早定居于此。
15世纪,欧洲探险家开始探索美洲大陆。
17世纪,英国人建立殖民地。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成为独立的国家。
19世纪中叶,内战期间废除了奴隶制。
20世纪,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全球超级大国。
美国文化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好莱坞电影、美国音乐、美国文学、美国舞蹈。
美国娱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如好莱坞电影业、音乐产业等。
美国宗教美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基督教是主要宗教。
其他重要的宗教有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美国体育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美国拥有诸多体育项目,如棒球、篮球、美式足球、冰球、高尔夫、田径等。
美国环境美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包括科罗拉多大峡谷、黄石国家公园、大瀑布等自然景观。
[例4]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带。
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8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
(1)依据图和材料一,指出美国中西部经济发生的变化,并概括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说明美国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
(3)说明美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
(4)与美国相比,德国的人口分布有何不同?答案:(1)变化:美国工业中心向中西部拓展;制造业兴起。
原因:西进运动和铁路的修建;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源丰富。
(2)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河运量大;大陆东西两侧濒临海洋,多良港,海运便利;南部石油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管道运输。
(3)土地利用以农林牧业为主;大城市数量少;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少);开发较晚。
(4)德国人口分布比美国均匀。
世界区域地理——北美(一)目标要求:1. 识记要求:(1)掌握本区域的自然和经济地理特点(2)美国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2. 能力要求: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美国社会经济特征(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 (一)北美洲 1. 自然特征:(1)熟悉四组地名:海洋、海湾、半岛、岛屿(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拉布拉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纽芬兰岛。
)① 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约30°N ——80°N ;20°W ——70°W ② 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① 西部高山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及山间宽广的高原(哥伦比亚、科罗拉多高原)、盆地(大盆地)相间分布。
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世界上火山、地震频繁地区之一。
②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古老、1000米以下)(美国)③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面积广(北冰洋岸到墨西哥湾)、平坦<1> 南部——密西西比平原(密西西比河冲击平原)<2> 西部——大平原(地势较高)<3> 北部——湖泊众多(3)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①无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在北温带)。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冬冷夏热,年较差大,夏季降水稍多③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西部)、亚热带湿润(东南)④地形对气候影响大(重点、难点)<1> 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气流,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狭长形);高原、山区降水少,为半干旱地区。
<2> 东部山地低缓阻挡大西洋气流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由于地势低矮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
<3> 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向南,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影响交通和南方农作物;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使东部和中部普遍暖热,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性特征显著。
(4)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①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世界最大淡水湖群。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
②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③五大湖由冰川作用形成——冰蚀④除密歇根湖(美国独有)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⑤五大湖是美加两国的东部国界限⑥航运价值:五大湖——圣劳伦斯河——大西洋水运航道⑦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2. 经济:发达(1)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
原有居民印第安人(现在西部荒僻地区)和因纽特人(现在北冰洋沿岸)是黄种人。
(2)著名城市(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3. 美国:(1)自然:①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②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运便利。
③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④资源:A. 矿产:五大湖——铁,阿巴拉契亚——煤,墨西哥湾——石油,西部——有色B. 森林、草原、黑土C. 水利(2)经济:高度发达,对外贸易依赖性最大①特点A. 工农业高度发达,生产消费量大。
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属“石油农业”,能源消费量大。
美国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进口最多的国家。
B. 人口多,高消费,高浪费。
②美国三大工业区: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 历史基础;b. 矿产资源;c. 交通运输;d. 农业基础;e. 消费市场;f. 科技力量;g. 劳动力。
(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A. 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B. 矿产资源丰富。
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C.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
如纽约、费城等。
D. 五大湖水运便利。
(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E. 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F. 拥有庞大的市场。
(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G.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数量技工和科技人员集聚的地方。
东北部主要工业城市:纽约——美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港口和金融中心。
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机械制造有名。
也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
钢铁工业底特律——四大汽车城之一。
匹兹堡——著名的“钢都”。
波士顿和费城——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西部、南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区A. 东北部工业区已达饱和状态,且出现环境问题。
B. 西部、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如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西部加利福尼亚洲。
C. 西部、南部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属于“阳光地带”。
D. 建立了新兴的石油、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工业。
是最大的石化中心和最大空间研究、发展中心。
旧金山——附近有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洛杉矶——西部最大的城市、工业中心和海港。
其西北郊有电影业中心好莱坞。
西雅图——飞机制造工业分析美国“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
“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至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国内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硅谷”现在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海岸山脉,面金山湾。
)B. 气候宜人。
C. 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
(有斯坦福大学等)D. 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E. 稳定的军事订货量。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
)③美国农业生产特点:A. 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农业国。
B.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以养牛、猪、鸡为主。
)C. 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但进口热带农产品)D. 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a. 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
b. 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主要的专业化农业区和农业带有:棉花带:位于北纬350以南的美国东南部。
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棉田面积最大、棉花产量最多的州。
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广大低平原地区。
这里也是美国的大豆产区和重要的肉牛与猪的饲养区。
乳畜带:位于五大湖以南的东北部地区。
(此处热量不足,土壤不肥沃,不宜发展种植业。
)小麦区:位于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区)和北部地区(春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以种植柑橘、甘蔗和水稻为主。
畜牧灌溉农业区:④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A. 人口2.7亿,白种人占80%以上。
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
B. 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1/2),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东南、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典型例题】[例1] 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区位于____山脉以东,属____气候。
其特点为_________。
(2)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___山脉以西,属于____气候。
(3)A区是该国重要工业区之一,其发展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农业类型主要是_____。
答案:(1)落基山温带大陆性(温带草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的商品率高。
(2)内华达山(统称落基山)地中海(3)开发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海运和湖(河)运条件便利乳畜业[例2] 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图13(1)此图是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答案:(1)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影响(2)O>Q>P(3)O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最高。
Q地位于40°—60°大陆东岸;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