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3.93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足护理摘要】本文归纳了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所述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说明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和提高足部自护能力对糖尿病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糖尿病;足;影响因素;护理和自我护理【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89-02 1前言据WHO报道,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在我国,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状态。
糖尿病足部病变(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2],尤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是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国内医学统计数据表明: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49.5%[3],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随年龄而增加,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
英国DM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4]的初步研究,发现通过强化患者的足部护理教育和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DF的发生率和截肢率。
良好的自我护理是糖尿病控制成功的关键,但自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2概念糖尿病足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溃疡甚至感染,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并且强化足部保健措施,保持足部健康,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3影响因素对糖尿病病人提起防止糖足的发生,多数人会认为主要是控制血糖、防止感染两个方面。
这两方面固然重要,但据统计,不少患者却因日常生活中对足部的护理不当,而导致“糖足”发生。
同时,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与其并发症出现缓慢有关,患者因短期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
而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导向作用[5]。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篇一:糖尿病足护理论文糖尿病足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的有效性。
方法:对1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局部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
结果:治愈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复发率降低。
结论:指导患者做好自我足部护理,减少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1 生活护理指导1.1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软皮的皮鞋、运动鞋是[2]最理想的,鞋型应尽可能选择方头,要保证鞋与足相比较宽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
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以及塑料的鞋子。
要常常检查鞋内部可能存在的异物,选择的袜子要既透气又吸汗(全棉之类),不要穿有补丁的棉袜和鞋子,以免受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并且要求常常换洗。
1.2 正确的洗脚和保护脚为保护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洗脚。
洗脚前最好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温,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所以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
温度一般为40°c 左右为宜。
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
洗完脚要用软毛巾将脚擦干。
秋冬季节足部宜干裂时可使用适量润肤霜。
冬季禁忌用热水袋取暖,不能用烘烤器直接贴患者足部,以防烫伤和水泡发生。
每日进行足部检查,若有皮肤皲裂湿冷,肤色变化,感觉缺失,或局部红肿热痛等,都可能提示已经发生足部病变,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2 饮食护理2.1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
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吃低盐低脂,低蛋白,营养丰富宜消化食物,饥饿时可增加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
2.2 合理用药物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糖密切相关。
持续过高的血糖导致患者发生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急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的主要根源。
浅谈糖尿病足的预防与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的出现常常与糖尿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截肢。
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极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是指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防治理念和疗法,全面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既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预防方面,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足的发生常常与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有关。
所以,积极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
其次是控制糖尿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
糖尿病足的发生也与糖尿病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状态有关,所以要保持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脂的正常范围,以减少对足部血液循环的不良影响。
要正确饮食,控制体重,合理安排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过度劳累等,以减少对足部的压力和负担。
在护理方面,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思路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的微创手术、药物和物理疗法,综合治疗糖尿病足。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导致气滞血瘀、阻滞经络,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功能受损。
中医治疗的重点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平衡。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传统中药内服和外敷,针灸,推拿等。
西医通过微创手术修复足部血管和神经的功能,药物治疗感染,利用物理疗法消除炎症和水肿。
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促进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还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工作。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保持足部的清洁十分重要。
因为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容易感染,感染一旦发生,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要保持足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还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受潮。
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感觉减退,对外界的温度感觉较差,容易受到寒冷和潮湿的影响,所以要及时保暖。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糖尿病足的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血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坏疽,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和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采用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在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病痛,促进创面的愈合等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1.中医护理1.1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从中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无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糖尿病足的患者抵抗力较差,皮肤易发生感染,嘱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足部避免各种伤害。
在寒冷的季节要做好足部保暖,要选择合适的棉袜和棉鞋;对皮肤干燥者给予涂润滑油;避免脚边放置电暖气、热水袋等;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睡前用38℃左右的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用软毛巾轻轻擦干,并观察双足,对发现的问题随时对症处理。
1.3已有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糖尿病足的患者,皮肤溃疡形成后,采用中药洗剂浸泡。
方剂为;大黄30克、苦参3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加水4000ml,煎30分钟,责任护士将所煎药剂倒进足浴盆中,用水温计进行测量,待水温降至38℃左右,将患者的患足放进药剂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每次20分钟。
然后局部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照射,距离患处为50cm,每次照射时间为15分钟,如果患者的溃疡较深,一定要进行溃疡部位切开引流或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消毒后再用0.9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然后用以上中药制剂浸泡后,再进行微波治疗仪照射,浸泡、照射时间同上。
对于创面恢复期,肉芽新鲜,脓液较少时,泡足后,应用中药生肌玉红膏外敷,以助生肌收口。
在足浴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里的感受,若患者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足浴,并协助患者卧床休息,继续做好病情的观察。
我国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以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在日趋增多。
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同时,由于糖尿病足的伤残率较高,治疗也很棘手,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都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就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原因、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对糖尿病足的护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期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机率,以及糖尿病足造成的伤残率,为临床上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标签: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研究糖尿病足,又称足部溃疡,是我国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据有关报道,截至现在,全球大概有1.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美国因糖尿病足而导致截肢的糖尿病患者就占非外伤性截肢的糖尿病患者的50%,此外,年龄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截肢率高达10%[1]。
经过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糖尿病足的患病率约为0.9%~14.5%[2]。
由此可见,我国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足的患病率也是相当高的,而且,糖尿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糖尿病患者带去很大程度的自卑感。
所以,积极而且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成为当今社会必须探究与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
本文就糖尿足的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分级、糖尿足的预防及其护理措施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以期可以有效指导我国糖尿病患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以便减轻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1.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大部分是由于神经病变、缺血和感染,这三个因素共同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我国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以及体内血糖水平的不稳定,常常会导致其周围神经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进而造成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痛觉和温觉逐渐减退,甚至丧失。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李华丽摘要研究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进展。
通过阅读近几年关于糖尿病足的论文从而总结临床护理研究的成果。
经总结表明:糖尿病足的预防性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糖尿病足各个阶段的护理亦至关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护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
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及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2]。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临床护理研究的发展,从糖尿病足的发生入手,在其预防、治疗和护理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1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因1.1 危险因素根据病变因素的来源及其可控性,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2]。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当的脚部护理、酗酒、吸烟、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男性,合并肾、眼睛病变,老年,足部变形等。
1.2 诱因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血糖控制不良者下肢可高出2倍[3]。
且86%的下肢截肢是由于足部血管或神经病变部位表皮小损伤诱发[3]。
常见于鞋袜不适合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早期表现为局部茧子的形成,这更加重了局部的压力。
足茧的出现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
因此,理解溃疡如何演变而成很重要,这样预防溃疡和截肢的方案才能起作用。
2糖尿病足的预防2.1预防性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强化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教育与指导,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足部护理习惯,做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4]。
因此,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足部护理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预防、发生、发展,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糖尿病足的预防对策及护理干预【摘要】调查显示,70%的截肢手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预防或减少发病率的。
糖尿病足发生后,有效的临床、心理护理以及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和运动保健是有利于患者康复的。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死等病变[1]。
调查显示,70%的截肢手术发生在糖尿病足患者身上[2],这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1预防对策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治疗起来很困难,但预防却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
1.1卫生知识的宣教首先,糖尿病足与糖尿病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临床中注重宣教糖尿病知识,使糖尿病患者意识到控制血糖、定期检测血糖的重要性;同时遵医嘱坚持用药,不随意中断降糖药物治疗或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并且定期门诊治疗,随时关注病情,加强足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足发生。
其次,帮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症状体征,一旦出现糖尿病足的初期症状能自我识别,及早治疗。
简单方法有:①观足色:若糖尿病人发现自己的双足发凉、麻木、足部发紫、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这就是足部供血不好的表现,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②按压脚趾腹:用手按一下足部和大脚趾腹后放开,如果几秒后按压处还是白白的,则是血运差的表现,这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正常皮肤按压后一放开血液会很快涌上来,皮肤会很快恢复血色[2]。
1.2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引起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吸烟,酗酒,甜食、油腻食物、食量不合理,缺乏运动以及精神紧张等,针对这些现象,要教育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理的同时,必须戒烟、戒酒,改变不合理的膳食,避免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保证平衡饮食,同时适当有氧运动,调整心态,确实加强自我保护。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及预防(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给患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dinbetic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其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化脓感染、溃疡、坏疽。
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病程长、不易愈合,会面临截肢、死亡等后果。
其治疗费用也比因其他原因住院的同期糖尿病患者高的多,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1临床资料2007年6月-2009年10月,我科共收住糖尿病患者291例,并发糖尿病足的14例,男12例、女2例,根据Foster等提出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1级为正常的足;2级为高危的足;3级为溃疡的足;4级为合并感染的足;5级为坏死的足。
15例糖尿病足均为3-4级,经过治疗护理,治愈好转出院7例,出院后继续给予相应的护理,随访治愈5例,好转2例。
2治疗(1)采用胰岛素和适宜的口服降糖药物,尽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2)根据取病灶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3)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4)加强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5)避免长期站立,常抬高患肢以利回流,减轻水肿。
3护理3.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足病人因患病时间长,足部疼痛,伤口长期不愈,病人多有焦虑、紧张和消极心理。
我们应该通过不断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信任,把握其心理活动,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