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设计-哈尔的移动城堡讲课稿共46页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46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动画视角分析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学生姓名陈跃君指导教师林琼凤系(部)师范教育系专业语文教育班级语文教育092班学号********提交日期200 年月日答辩日期 200 年月日200 年月日从动画视角分析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摘要《哈尔的移动城堡》是2004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由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
动画也叫美术片,它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笔者现从动画视角来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
《哈尔的移动城堡》正是这时期的集大成者,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向我们展现了动画大师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别具一格。
关键词:哈尔的移动城堡动画视角宫崎骏想象力儿童式思维动画也叫美术片,它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1[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也说过:“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2[《哈尔的移动城堡》是2004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由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
宫崎骏再次摒弃了原创,用英国作家戴安娜·韦恩·琼斯的《魔法师哈尔与火恶魔》儿童科幻小说改编而成。
也是这部“拿来”的作品让“宫崎骏式的浪漫”又吹起一阵热风。
笔者现从动画视角来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
一、宫崎骏式的想象力导演的风格对于动画片风格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动画片最为重要的风格。
]3[动画片的导演作为影片的统筹者,他的艺术追求和个人气质在影片中体现。
]4[笔者认为宫崎骏的作品有他独有的创作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导演的风格,同一导演的不同作品中会或多或少的包含相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段,也就是作品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解析《哈尔的移动城堡》主题【主题】美的价值——“外在美”与“内在美”对人的感情世界的影响。
一、前言由于《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粉丝大多都是女性(当然,大多数爱情题材明显的故事片的粉丝基本上女性多余男性),所以笔者发现论坛上经常提到的都是男主角哈尔,对于女主角苏菲提到的很少。
笔者个人对苏菲的角色塑造是非常满意的,尤其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变得坚强,勇敢,美丽的苏菲的形象经常会让笔者想起《风之谷》的女主角娜乌西卡的身影。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一个突出的故事内容就是苏菲的“变老”,或者说“变丑”。
男主角不英俊尚有可能,女主角丑陋却是很稀少的,即便是现实主义的名著,女主角也顶多是“不美丽”“相貌平平”,而不会到“丑陋”的地步。
而苏菲的确是“变丑”了,而且即便是跟后来出场的沙里曼夫人相比,同为老年人,苏菲的丑更加凸现了出来。
那么,“美丽”究竟是什么?“美丽”究竟有多大的价值?许多故事片作品,尤其是童话故事,最基本的人物设定就是男主人公是英俊的,女主人公是美丽的。
可是,世上哪里会有十全十美的事呢?所以,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设定既是太幼稚又不现实,但是,人们还是喜欢美丽的主人公们,尤其是女主人公。
如果没有了美丽,人们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而且“美丽”也常常和“性”联系到一起。
于是乎又有人站在道德的角度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其实人们误会了这些美丽的故事,也误会了“美丽”本身。
故事中主人公们的“外在美”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寄托,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真”和“善”。
自古以来,“真·善·美”三者互相升华,有其中的一者,就会自然联想到剩余的两者。
所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之初,性本善”,“善心”对“美”的渴望也变成为了人之本性。
如果说“人之初,性本恶”,“恶者,兽心也”,“兽心即欲”,既然人人有欲,又为何不欲“美”?所以说,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美”都是一种精神寄托。
不过“美”是不会被凭空想象出得来的,所以,人对“美”的直观反映就是“外在美”,“外在美”也就成为了“完美”的象征。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我设计的动漫形象》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我设计的动漫形象》这一课是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教材通过简单的动漫形象设计,让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动漫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常喜欢看动漫动画片,对动漫形象有自己喜欢的角色。
但学生对动漫艺术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动漫形象的设计和创作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漫艺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3.通过动漫形象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判断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漫艺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动漫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动漫艺术。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动漫形象的设计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漫创作的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自己的动漫形象,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4.评价法: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些经典的动漫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教师讲解动漫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动漫艺术。
3.示范:教师示范动漫形象的设计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漫创作的方法。
4.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自己的动漫形象,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32卷第6期总第244期2019年3月(下)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 32. NO. 6( Gen. NO. 244)Mar . (last half)2019战争机械与少女性的交错—关于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徐冬梅(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16)[摘要]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中的主人公少女苏菲一直敌视战争,逃避战争,但她却是战 争的第一操纵者。
在与战争貌似远离却亲密的接触中,苏菲的少女性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成功阻止了一场大型战争的延续。
同时,战争持有的机械性,因为与苏菲的少女性的连接而产生了决定性的转变,呈现出温和的女性特征。
少女与 机械的交错登场,扭转了战局,也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愿望——对和平与幸福的憧憬与期待。
[关键词]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战争机械;少女性;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3969/j . issn . 1671 -5918. 2019.06.081@、宫崎骏作品风格及本文的研究视点宫崎骏(Miyaaki Hayao )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是 继手冢治虫之后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
迪斯尼 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的动漫电影以精湛技术、动人故 事和温暖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更在全球动画界占有无 可替代的地位。
宫崎骏的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姬》《哈尔的移 动城堡》入选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宫崎骏本人也于2005 年获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荣誉金獅奖”2014年获第86届荣 誉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奥 斯卡荣誉奖。
纵观宫崎骏的个人作品,从1984年的《风之谷》至今,他在 营造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的同时,把生态、信仰、人性、战争等 等以往的动画电影较少涉及的严肃主题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赋予动画电影以深刻的人文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