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微波通信基本原理(笔记)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96
微波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微波通信技术,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微波信号进行通信的技术。
微波信号具有高频率、大带宽、高速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本文将具体介绍微波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微波通信技术的原理微波通信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微波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微波信号是一种高频率、大带宽的电磁波信号,其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
不同频率的微波信号有不同的特点,如高频率的微波信号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带宽,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信息。
在微波通信中,需要使用微波天线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微波天线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两种,发射天线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信号,而接收天线则将电磁波信号转化为电能信号。
微波信号的传输主要通过微波传输线进行。
微波传输线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轴电缆,另一种是微带传输线。
同轴电缆是由内部导体、绝缘层和外部导体三部分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辐射和干扰。
微带传输线则是一种新型的微波传输线,其基本结构由介质基板、金属层和地面层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易于集成的优点。
二、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微波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测速、微波光纤通信等领域。
1、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指无需线缆连接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
移动通信是指通过移动电话、无线上网卡等设备进行通信,其中使用的微波信号主要有GSM、CDMA等。
无线局域网则是指由多个设备组成的局域网,通信通过无线路由器进行。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使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其优点是远距离通信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及覆盖面广,可以覆盖全球各地。
微波通信技术是卫星通信技术中最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3、雷达测速雷达测速是指通过雷达测量物体的速度,常用于机场、公路、铁路等场所。
微波通信技术在雷达测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物体反射回雷达波后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
4、微波光纤通信微波光纤通信是指通过光纤传输微波信号进行通信。
CH3NCHA0个人学习资料微波通信基础知识[学习笔记]编辑整理:Ch3nCha02017/07/17原始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人整理编辑以供自己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属原作者。
目录1微波通信概述 (4)1.1数字微波的基本概念 (4)1.2微波的发展历程 (5)1.3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5)1.4数字微波通信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6)1.4.1数字微波通信方式的最大的挑战是光纤通信 (6)1.4.2数字微波的发展机遇 (7)1.5微波频段选择和射频波道配置 (7)1.6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模型 (9)2数字微波设备简介 (10)2.1数字微波设备分类 (10)2.2微波天馈线和分路系统 (12)2.2.1微波天线 (12)2.2.2微波天线的分类 (13)2.2.3馈线系统 (13)2.2.4分路系统 (14)2.3室外单元(ODU) (14)2.4室内单元(IDU) (15)2.5分体式微波的安装和调整 (15)3微波的组网和应用 (17)3.1微波的常见组网方式及站型 (17)3.1.1微波的常见组网方式 (17)3.1.2微波站型 (18)3.2中继站 (18)3.2.1无源中继站 (19)3.2.2有源中继站 (20)3.3数字微波的应用 (20)4微波的传播理论 (21)4.1几种大气和地面效应造成的衰落 (21)4.1.1衰落的种类 (21)4.1.2衰落规律(10GHz以下频段微波) (22)5数字微波的衰落对抗技术 (23)5.1微波设备的保护模式 (23)5.1.1无误码切换模块(HSM) (23)5.1.2热备份(Hot Standby,HSB) (23)5.1.3数字微波设备保护方式的分类 (24)5.2干扰及抗干扰的主要方法 (26)5.2.1干扰源 (26)5.2.2通信系统抗干扰的基本途径 (27)6微波勘查设计流程 (28)6.1获取客户需求 (28)6.2获取设备信息 (28)6.3获取勘查工具 (29)6.4获取组网信息 (30)6.5微波线路现场勘查 (30)6.6微波站点现场勘查 (30)7微波应用案例 (32)数字微波通信原理1 微波通信概述1.1 数字微波的基本概念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是全部电磁波频谱的一个有限频段。
微波通信系统的原理
微波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微波频段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发射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微波信号,通过空气传输到接收端后再将微波信号转换为信息信号。
微波通信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发射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
发射端:发射端主要由调制器、放大器、天线和发射机构等组成。
调制器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电压变化,放大器将电压变化放大到一定程度,天线将电压变化转换为电磁波并向空间辐射,发射机构则控制整个系统的启动和停止以及输出功率的大小。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指微波在空气中的传输。
由于微波具有高频率、短波长和直线传播等特点,因此在空气中的衰减非常小,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
接收端:接收端主要由天线、放大器、检测器和解调器等组成。
天线接收到经过空气传输的微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压变化;放大器对电压变化进行放大;检测器检测出电压变化的大小和频率,并将其转换为信息信号;解调器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微波通信系统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测量、无线电视等领域。
微波通信的原理
微波通信是一种利用微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微波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波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微波的产生、调制、传输和接收等几个方面。
首先,微波的产生是微波通信的基础。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一般在3GHz至300GHz之间。
产生微波的常用方法包括振荡器产生、频率合成器产生和放大器产生等。
其中,振荡器产生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振荡器产生的微波具有稳定的频率和幅度,适合用于通信传输。
其次,微波通信需要对信息进行调制。
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在微波载波上传输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通过调制,可以使信息信号与微波载波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然后,经过调制的微波信号需要进行传输。
微波通信的传输一般采用天线进行,通过天线将微波信号发送出去。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传输路径的障碍物、衰减等因素,以保证微波信号能够稳定地传输到目标地点。
最后,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微波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解调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转换成原始的信息信号,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数字数据。
通过解调和解码,可以获取到原始的信息信号,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原理外,微波通信还涉及到天线设计、频谱管理、功率控制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发展,微波通信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信息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