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财务会计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3.77 MB
- 文档页数:116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中级财务会计是为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的主体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和正确运用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并熟练编制相关财务报表。
(二)教学目的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在财务会计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会计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对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方法,同时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职业技能。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教学总时数1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2学时,实验部分30学时(实验部分另附大纲),一学期进行。
本课程理论教学总时数102学时。
(四)教学方法该课程属于应用经济学的教学范畴,其在理论方法、技能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要使用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把握教材的基本思路,结合教学大纲、考核说明的要求进行全面重点的学习。
将各章的内容与其后章节的内容对照学习,多做习题。
(五)面向专业本大纲适用于会计学专业本科、审计学专业本科、财务管理学专业本科等有关专业所开设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要求;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二)教学内容重点: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特征;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难点:会计的基本前提假设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我国财务报告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集美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40011012.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3.课程总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 0 ,上机: 0 ,实习: 0 ,课外: 0 。
4.课程学分:35.课程类型:专业课程6.开课单位:财经学院投资学教研室7.适用专业: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学类、非会计学等管理学类本科各专业8.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9.课程负责人:林开银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学类核心课程。
是集美大学经济学类、非会计学管理学类本科各专业的专业课程。
2.教学目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能力,也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以及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
(3)熟练掌握制造业企业各类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 会计的含义与对象1.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4 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1.5 会计的基本前提与基础1.6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基本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掌握会计基本前提与基础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账户2.1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2 会计科目与账户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会计账户按结构和用途的分类;理解会计要素的特征、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掌握会计等式及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内容及级次和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按经济内容分类。
授课日期:授课时数:课题:教学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的含义2.理解财务会计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教学方法:教具:课外作业:教学后记:第十三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从程序上讲,财务会计报告是公司每个会计期间内财务会计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从内容上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指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所以,它是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澳大利亚等组织和国家均有专门的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规范。
我国国务院于2000年6月21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法规,该条例构建了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
同年12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细化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有关财务报告列报的规定。
在此之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中也都有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规定。
2001年11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对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列报等问题做出了规范。
为了对散见于各项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有关财务报告列报的规定进行总结,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我国经济环境的要求,归纳出对企业财务报告列报的一般性原则要求,对财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保证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财政部于1998年将《财务报告的列报》项目列入了准则规划。
在认真研究了我国经济环境、现行会计法规体系的要求与特点,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组织和国家的会计准则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2002年开始,财政部加快了《财务报告的列报》的起草进程,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不久将正式出台。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财务会计报告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反映内容分类按财务会计报告反映内容上看,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文字报告部分和会计报表两部分。
2024年中级会计实务目录第一章存货11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12 发出存货的计量13 存货的期末计量第二章固定资产21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22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23 固定资产的处置第三章无形资产31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32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3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34 无形资产的处置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41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4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43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51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52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5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5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第六章资产减值61 资产减值概述6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63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第七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7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7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73 金融资产的减值74 金融资产的转移第八章职工薪酬及借款费用81 职工薪酬82 借款费用第九章或有事项91 或有事项概述92 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93 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原则的应用第十章收入101 收入概述102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103 合同成本104 关于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第十一章政府补助111 政府补助概述112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第十二章所得税121 所得税会计概述122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123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124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第十三章外币折算131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132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第十四章财务报告141 财务报告概述142 资产负债表143 利润表144 现金流量表14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46 附注第十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51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152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153 前期差错更正第十六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6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16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16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第十七章政府会计171 政府会计概述172 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第十八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181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182 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183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级会计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以上目录涵盖了中级会计考试中实务部分的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