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
- 格式:ppt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9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一、学习目标1.理解“变化率问题”,课本中的问题1,2.2. 知道平均变化率的定义。
二、课前自学A 阅读课本26P 页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回答下面的问题:1.(1)x ∆是相对于1x 的一个___________,它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代替2x .(2) 变化率是一个_________ ,分母x ∆可以很小,但不能为_____________.2. 由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可得求函数()y f x =的平均变化率的步骤:(1)求自变量的增量______________;(2)求函数的增量________________;(3)求平均变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①Δx 是一个整体符号,而不是Δ与x 相乘;②Δf=Δy=y 2-y 1;B 小试牛刀:1.函数()y f x =的自变量x 由0x 改变到0x x +∆时,函数值的改变量Δy 为( )A.()0f x x +∆B.()0f x x +∆C.()0f x x ⋅∆D. ()()00f x x f x +∆-2.质点运动规律为32+=t s ,则在时间)3,3(t ∆+中相应的平均速度为 .3. 已知函数x x x f +-=2)(的图象上的一点)2,1(--A 及临近一点)2,1(y x B ∆+-∆+-则=∆∆x y .三、合作学习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105.69.4)(2++-=t t t h 的函数关系,如何计算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并分别计算0≤t ≤0.5,1≤t ≤2,1.8≤t ≤2,2≤t ≤2.2,时间段里的平均速度.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v在5.00≤≤t 这段时间里,___________.;在21≤≤t 这段时间里,___________.探究:计算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 (t )= -4.9t 2+6.5t +10的图像,结合图形计算和思考,展开讨论;四、课堂训练1、函数()2x x f =在区间[]3,1-上的平均变化率是( ) A 、4 B 、2 C 、41 D 、432. 已知函数1)(2+-=x x f ,分别计算()x f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1)[1,1.01] (2)[0.9,1]3、已知一次函数)(x f y =在区间[-2,6]上的平均变化率为2,且函数图象过点(0,2),试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知识点的知识】1、平均变化率:我们常说的变化的快慢一般指的是平均变化率,拿y=f(x)来说,当自变量x由x1变化到x2时,其函数y=f(x)的函数值由f(x1)变化到f(x2),它的平均变化率为.把(x2﹣x1)叫做自变量的改变量,记做△x;函数值的变化f(x2)﹣f (x1)叫做因变量的改变量,记做△y.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表示为函数值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即=.2、瞬时变化率:变化率的概念是变化快慢的特例,我们记△x=x2﹣x1,△y=f(x2)﹣f(x1),则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当△x趋于0时,平均变化率就趋于函数在x1点的瞬时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刻画的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3、导数的概念:函数f(x)在x=x0处时的瞬时变化率是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y′|x=x0,即f′(x0)=【典例例题分析】典例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是s=5﹣3t2,则在一段时间[1,1+△t]内相应的平均速度为()A.3△t+6 B.﹣3△t+6 C.3△t﹣6 D.﹣3△t﹣6分析:分别求出经过1秒种的位移与经过1+△t秒种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求解公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建立等式关系即可.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公式:.注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典例2:一质点运动的方程为s=8﹣3t2.(1)求质点在[1,1+△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求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用定义及求导两种方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变化率及变化快慢问题.在解答时:(1)首先结合条件求的△s,然后利用平均速度为进行计算即可获得问题的解答;(2)定义法:即对平均速度为当△t趋向于0时求极限即可获得解答;求导法:t=1时的瞬时速度即s=8﹣3t2在t=1处的导数值,故只需求t=1时函数s=8﹣3t2的导函数值即可获得问题的解答.解答:由题意可知:(1)∵s=8﹣3t2∴△s=8﹣3(1+△t)2﹣(8﹣3×12)=﹣6△t﹣3(△t)2,∴质点在[1,1+△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定义法: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为.求导法:质点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v=s′(t)=(8﹣3t2)′=﹣6t,∴当t=1时,v=﹣6×1=﹣6.点评:导数的物理意义建立了导数与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之间的关系.对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式求导可得瞬时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导数是求导数的基本方法,诮按照“一差、二比、三极限”的求导步骤来求.值得同学们体会和反思.【解题方法点拨】瞬时速度特别提醒:①瞬时速度实质是平均速度当△t→0时的极限值.②瞬时速度的计算必须先求出平均速度,再对平均速度取极限,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特别提醒:①当△x→0时,比值的极限存在,则f(x)在点x0处可导;若的极限不存在,则f(x)在点x0处不可导或无导数.②自变量的增量△x=x﹣x0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还可以时正时负,但△x≠0.而函数的增量△y可正可负,也可以为0.③在点x=x0处的导数的定义可变形为:f′(x0)=或f′(x0)=导函数的特点:①导数的定义可变形为:f′(x)=;②可导的偶函数其导函数是奇函数,而可导的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③可导的周期函数其导函数仍为周期函数;④并不是所有函数都有导函数.⑤导函数f′(x)与原来的函数f(x)有相同的定义域(a,b),且导函数f′(x)在x0处的函数值即为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值.⑥区间一般指开区间,因为在其端点处不一定有增量(右端点无增量,左端点无减量).。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知识点:1. 平均速度物体所走的路程s 是时间t 的函数s=(t),当时间从0t 变为1t 时,路程从)(0t s 变为)(1t s ,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0101)()(t t t s t s --2平均变化率对一般的函数)(x f y =来说,当字变量x 从1x 变为2x 时,函数值从)(1x f 变为)(2x f ,它的平均变化率为1212)()(x x x f x f --。
通常x ∆表示12x x -,y ∆表示()(12x f x f -3瞬时变化率对于函数)(x f y =,在自变量x 从0x 变到1x 时,设01x x x -=∆,)()(01x f x f y -=∆则当时x ∆趋进于0,平均变化率xx f x x f x x x f x f xy ∆-∆+=--=∆∆)()()()(000101趋于函数f(x)在0x 点的瞬时变化率。
学点一 平均变化率 求平均变化率的步骤:求函数)(x f y =在内[10,x x ]的平均变化率。
(1)先计算函数的增量)()(01x f x f y -=∆z (2)计算自变量增量01x x x -=∆ (3)得平均变化率101)()(x x x f x f xy --=∆∆例1求函数2x y =在x=1,2,3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取31=∆x 都为 ,哪一点附近平均变化率最大?解:在x=1附近平均变化率为;21)1()1()1(21x xx xf x f k ∆+=∆-∆+=∆-∆+=在x=2附近平均变化率为;42)2()2()2(222x xx xf x f k ∆+=∆-∆+=∆-∆+=在x=3附近平均变化率为;23)3()3()3(223x xx xf x f k ∆+=∆-∆+=∆-∆+=若31=∆x ,则373121=+=k ,319316,31432=+=+=k k 由于321k k k <<∴在x=3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最大。
北师大版选修2《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评课稿介绍本文将对北师大版选修2《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的教学内容进行评课。
首先,我们将介绍该课程的背景和目标,然后详细分析教材的编排和课程的教学方式,最后对该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背景和目标《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是北师大版选修2中的一节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变化的概念,以及快慢变化与变化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变化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变化率。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包括: - 理解变化的概念和含义; - 掌握计算快慢变化和变化率的方法; - 能够应用变化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编排北师大版选修2《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的教材内容编排合理,逻辑清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入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车速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引发学生对变化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变化的概念与特点本节课首先介绍了变化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变化的本质、变化的对象、变化的方式等。
通过对变化的概念和特点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变化。
3. 快慢变化本节课接着介绍了快慢变化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快慢变化,并学会如何计算快慢的程度。
4. 变化率的定义本节课进一步介绍了变化率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引入单位时间的概念,学生可以理解变化率的定义,并能够正确计算变化率。
5. 变化率的计算本节课具体讲解了如何计算变化率,包括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计算练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变化率的步骤和技巧。
6. 实际问题的应用本节课最后给出了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变化率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情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式北师大版选修2《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示范、练习、讨论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1. 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变化的概念、快慢变化和变化率的计算方法。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函数瞬时变化率的概念;2、会求给定函数在某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并能根据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判断函数在某点处变化的快慢.3、理解瞬时速度、线密度的物理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知道瞬时变化率刻画的是函数在某点处变化的快慢. 三、学习难点:平均变化率到额瞬时变化率的实际意义四、学法指导:由于平均变化率不能精确反映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情况,因此,我们设想不断减少自变量的改变量,借助计算器、电脑等对平均变化率进行直接计算,体会随着t ∆的减小,st∆∆的值越来越趋于稳定状态,从而建立瞬时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逼近的直接体验,并最终形成用“平均变化率”逐渐“逼近”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即“瞬时变化率”的观念,并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实际意义. 五、学习内容:(一)复习:函数平均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二)亲自计算,体会逐渐逼近的过程,理解瞬时速度,线密度的意义. 例1:一个小球从高空自由下落,其走过的路程s (单位:m )与时间t (单位:s )的函数关系为221gt s =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8.9(2s m g =,试估计小球在t=5s 这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指导:教材的分析过程体现了用平均速度逼近瞬时速度的思想.表2-2显示了时间1t 5s >且不断逼近5s 时,平均速度趋于49m/s.那么,当时间t 1<5s 且不断趋紧5s 时,平均速度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填写下表,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趋势.(教师用excel 计算)t0/st 1/s时间的改变量(Δt )/s路程的改变量(Δs )/m平均速度⎪⎭⎫⎝⎛∆∆t s /(m/s )5 5 -0 5 5 5可以看出,当时间t 1<5s 趋于t 0=5s 时,平均速仍然趋于 ,因此,可以认为小球在t 0=5s 时的 为49m/s .从上面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看出,瞬时速度为49m/s 的物理意义是, ,每秒将要运动49m .例2: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合金棒,长为10m .x (单位:m )表示OX 这段棒长,y (单位:kg )表示OX 这段棒的质量,它们满足以下函数关系:x x f y 2)(==.估计该合金棒在x =2m 处的线密度.分析:一段合金棒的质量除以这段合金棒的长度,就是这段合金棒的平均线密度.填写下表,分析当x 1<2且不断趋近2时,平均线密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当x 1<2且趋于x 0=2m 时,平均线密度仍然趋于 ,因此,可以认为合金棒在x 0=2m 处的 为 .从上面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看出,线密度为0.71kg/m 的物理意义是, ,其质量将为.(三)抽象概括:1.对于一般的函数)(x f y =,在自变量x 从x 0变到x 1的过程当中,若设Δx = x 1-x 0,)()(01x f x f y -=∆,则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而当Δx 趋于 时,平均变化率如果趋近于一个 ,则这个常数就是函数)(x f y =在点x 0的 ,瞬时变化率刻画的是 的快慢.2.上述结论中,Δx 趋于0,是指自变量的改变量越来越小,但始终不能为0.3.求瞬时变化率的步骤: (1) . (2) .(3) .1、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胶等各种不同产品,需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果在第x h 时原油的温度)(C 为157)(2+-=x x x f )80(≤≤x .计算第2 h 和第6 h 时,原油的瞬时变化率..(答:1;65)2、以初速度为)0(00>v v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t 秒时的高度为2021)(gt t v t s -=,求物体在时刻0t 处的瞬时速度. (答:00v gt -)3:求函数()3x x f y ==图像上两点P (1,1)和 ()y x Q ∆+∆+1,1作曲线的割线,(1)求出当1.0=∆x 时割线的斜率.(2)求()3x 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答:;03x )七.学习反思:1.瞬时变化率与平均变化率的关系.2.求瞬时变化率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