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和中石化发力煤制天然气
- 格式:doc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5
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中国三大石油企业,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三家能源工业公司,它们都是国有企业,受国家的大力支持。
三大石油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三家企业的市值、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都非常庞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大石油企业的情况。
一、中石油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规模庞大,业务范围遍及全球。
中石油的业务覆盖勘探、开采、输送、加工和销售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
中石油在国内外拥有大量油气资源储备,拥有着同业中最先进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技术,同时还是全球化运营公司,已经向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产品和服务。
中石油最近几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它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48万亿美元,其净利润也在不断增加。
中石油的成功源于其深厚的技术研发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并且不断推进创新,通过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效率、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中石化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它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相关的业务。
中石化在天然气、煤炭、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投资。
中石化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石油和石化企业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石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化学品公司之一。
公司的市值和收入一直在上升,这得益于中石化的创新和转型,不断发掘新的业务领域和扩大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
三、中海油中海油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勘探、生产和开发公司之一,是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中唯一的以海洋油气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中海油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推广和销售、石油炼制以及化学工业等方面的业务。
中海油凭借其强大的勘探和开发能力以及全球领先的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公司之一。
中海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勘探和开发业务,并已经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建立了大型的油气项目。
报告称煤制气项目是环境灾难影响可持续发展进程2013年11月27日 06:57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我有话说“中国当下风头正健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是一场环境灾难,最终将使中国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中国的煤制气终于迎来了开闸放水的时刻,随之而来的还有指责。
以煤制气,是指用化工合成的方法,将煤气化(9.74, 0.11, 1.14%)处理得到含甲烷95%的替代天然气。
这一技术被视作“富煤”中国破解“少气”窘境的一柄利刃。
而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变化中心的报告却并不认同。
“中国当下风头正健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是一场环境灾难,最终将使中国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相较之前国内少数的批评,这一来自墙外的批评震惊业界。
在环境担忧之外,报告认为中国提交立项申请的煤制气项目年总产能达2000亿立方米,这一数值甚至远远超过中国过去一年天然气的总消费量。
2000亿立方米的数据或并不完全准确,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确实在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煤制气计划。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告诉记者:“煤制天然气技术已成为国内研究和投资的热点。
神华集团、大唐集团、新汶矿业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内蒙古庆华集团和新疆广汇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投资煤制天然气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已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苗头。
”项目冒进11月15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
每年此时都是天然气供应最紧张的时期,而今年,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中国必须加快“去煤化”的脚步,清洁能源天然气无疑是最佳的替代品,这使得今年或将面临史上最严重的天然气供应缺口。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今年全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达220亿立方米。
而去年同期天然气缺口仅为40亿立方米。
天然气供应暂时的缺口与中国能源结构仍将长期以煤为主的现实,导致原本备受争议的煤制气一跃成为当前的主推产业,受到各方热捧。
2010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收紧煤化工项目审批权时,煤制气是唯一未被叫停的项目。
国内外煤制天然气技术研发现状目录一、前言 (2)二、国内外煤制天然气技术研发现状 (3)三、主要煤制天然气生产国分析 (7)四、煤制天然气在工业和民用市场的应用 (12)五、煤制天然气的能源市场需求分析 (17)六、绿色环保与碳减排趋势 (20)七、结语总结 (24)一、前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传统的煤炭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还会释放大量的硫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这些物质是造成酸雨和城市雾霾的主要源头。
煤制天然气通过煤气化过程,在转化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的硫和氮,因此其合成气体在燃烧时产生的SOx和NOx排放显著低于煤炭直接燃烧。
这一特点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催化剂和反应器技术的进步是提升煤制天然气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使得煤气化过程中天然气合成反应的效率得到提高,反应器设计的优化则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催化剂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也有了显著提高,增加了煤制天然气生产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由于煤炭资源相对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煤制天然气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面临日益枯竭的风险,而煤炭资源作为一种相对稳定且可持续的能源资源,能够为煤制天然气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支持。
因此,煤制天然气在长期内能够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减少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
尽管煤制天然气的市场需求在短期内呈现增长趋势,但未来需求受全球能源政策、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例如,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等都可能影响煤制天然气的市场需求。
环保压力的增大也可能影响煤制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和产品定价。
截至2023年底,中国煤制天然气年产能已经突破XX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的年产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XX亿立方米。
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替代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能源途径显得愈发重要。
煤作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具有广泛储量和可开采性等优势,因此煤制天然气(Coal-to-Gas,简称CTG)技术在能源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一、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发展现状煤制气技术早在二战时期即有了实践,但由于技术限制以及其高成本等因素,一直未能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逐渐降低,煤制天然气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目前,煤制天然气技术主要有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甲醇合成和甲烷化等环节。
通过煤的气化可以将固体煤转化为气态或液态的合成气,之后再通过合成气制备得到甲醇等化学品,最终经甲烷化反应将甲醇转化为天然气。
在这个煤制天然气的过程中,项目还可根据不同需求和技术可行性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
我国在煤制天然气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0年,国家能源局启动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推广煤制气技术。
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天然气已达数千亿立方米。
二、煤制天然气技术的优势煤制天然气技术相较于传统天然气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煤作为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较高储量和分布广泛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
其次,煤制天然气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煤炭是传统能源领域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而煤制天然气技术可以将煤中所含的硫、氮等有害物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捉和处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
此外,煤制天然气技术还可以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通过煤炭气化和合成气制备过程,可以从煤炭中提取出各种化学品,促进煤炭深加工和高值利用。
三、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前景展望煤制天然气技术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煤制天然气技术可以为我国解决能源供应压力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新粤浙管道)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煤气与热力》
【年(卷),期】2012(32)8
【摘要】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内容:建设内容包括1条干线、5条支线,线路全长7927km,输气能力
300×10^8m^3/a。
干线起点是新疆伊宁首站,终点为广东省韶关末站。
支线包括准东支线、南疆支线、豫鲁支线、赣闯浙支线和广西支线。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中国石化;外输管道;管道工程;天然气;新疆;煤;建设单位;工程内容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73.6
【相关文献】
1.应用于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的X80钢级管线钢试制综述 [J], 王亦雄
2.中石化拟建设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新粤浙管道工程 [J], 汪家铭
3.应用于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的X80钢级管线钢试制综述 [J], 王亦雄;
4.中国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 [J],
5.中国石化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总部落户高新区(新市区) [J], 赵天鹏;沈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
煤制天然气是一种利用煤炭资源生产天然气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介绍《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
首先,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制取、甲醇合成和甲醇加氢制天然气四个阶段。
在煤气化阶段,煤块经过破碎、研磨等预处理工序后,被送入气化炉。
在高温和缺氧的条件下,煤经过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接下来是合成气制取阶段。
将气化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变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甲烷,从而制得合成气。
然后是甲醇合成阶段,合成气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工序生成甲醇。
最后是甲醇加氢制天然气阶段,将甲醇经过加氢反应转化成天然气。
总的来说,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可以大致分为煤气化、合成气制取、甲醇合成和甲醇加氢制天然气四个阶段。
这个工艺流程有效地利用了煤炭资源,生产出了清洁的天然气,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疆开发建设煤制天然气与煤制油项目比较分析一、从国家产业政策分析由于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且开采成本很低。
进入21世纪以来,受原油价格上涨推动,全球纷纷寻找能源的替代品,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的产业化对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煤炭转化项目,许多煤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也只是借煤化工之名行圈煤之实,导致国家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明确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
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项目,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示范工程。
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明确提出,对煤化工行业进行引导,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遏制传统煤化工盲目发展,对合成氨和甲醇实施上大压小、产能臵换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这一政策的出台,使煤化工产业逐步向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1、煤制天然气2010年6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1205号)中提出:“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各级地方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应由国家发改委统一核准。
对于本通知下发前已经备案和核准的项目,各地发改委应进行认真筛选和清理,对不具备资源、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符合上述发展思路的项目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该通知的及时出台,提高了行业准入难度,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规避了煤制天然气的无序发展,但对拥有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我国LNG加气站气源主要供应渠道(一)通过LNG卫星站获取气源LNG卫星站主要为天然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供气。
LNG卫星站不受气源限制,一个站可以有多个气源,不仅可以从多个LNG口岸接收站(数百万吨的LNG接收站投资上百亿,用于LNG进口,国内LNG接收站全部为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主导投资,预计“十二五”之前,将建成17座LNG接收站,每年总接受能力将达到6500万吨)供气,而且可以从陆上任何气田兴建的LNG生产厂家供气。
目前国内LNG卫星站主要靠国内的液化厂供气,LNG液化厂的兴建带动了国内LNG城市卫星站的发展。
自从2001年12月山东淄博LNG卫星站建成并投产以来,我国已建成了100多座LNG卫星站,但是大部分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我国LNG卫星站主要是中石油、中石、中海油主导,并与当地政府合作(相关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参股投资建设和运营。
LNG加气站可以通过LNG卫星站获得气源。
(二)通过国内LNG生产工厂获取截至2012年6月,中国在建液化天然气(LNG)工厂40多座,已经投运的工厂20多座,总产能达250万吨/年,预计2015年之前,国内LNG工厂总产能达到750万吨/年。
四川省达州汇鑫能源、乐山犍为、泸州合江、广安、……等LNG生产厂已建成投产,生产能力约238万立方米/天。
广元、巴中等LNG生产厂在建。
全部建成后四川省LNG生产能力将达109万吨/年。
1.四川广安液化天然气项目四川广安液化天然气项目由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中石油下属公司)控股的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项目总投资5.6亿元,日处理能力100万方,年生产液化天然气(LNG)可达22万吨。
工厂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并采用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结合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及运输项目,完善地区供气体系。
工厂产品主要用于车用燃料市场和城市天然气调峰,并同时保障城市居民和新农村集中点居民供气来源。
煤制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论证、计算、分析、论述等要求,具体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煤制电路,采取替代的能源发电的方式,这就是煤制天然气项目。
煤制天然气项目指的是用煤炭作为原料,经过煤层气化或液化,将煤炭分解成煤焦油和天然气的技术。
1.2项目概述
煤制天然气项目是一项利用低品位煤炭(具有较低的发热量,并包含较大量的气态组分)转化为液化或气化产品,然后再分解成煤焦油和天然气的技术和工艺。
煤层气化工艺是一复杂的化学技术,其中涉及有各种物质的反应、传递和转换,并且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机械设备和仪器。
它主要分为煤的准备、煤的层气化、煤焦油的提炼、天然气的提炼、水除氧及无机盐沉淀、煤焦油的精炼及煤焦油的工业利用四部分。
1.3项目优势
1)资源利用率高:煤制天然气项目可以利用低品位煤炭,使其转化为液化或气化产品,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有效利用落后资源;
2)节能环保:煤制天然气项目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的污染,减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环保做出贡献;。
中石油安排所属西部管道公司与新汶集团、庆华集团、华能集团、中电投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分公司、中煤能源新疆分公司、国网能源新疆分公司、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新疆开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新疆龙宇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电集团等12家公司就煤制天然气进入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技术协议和购销协议进行协商。
目前,技术协议已全部签署,明确了煤制天然气交气点、压力、气质、分年输气量等。
据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中石油主要通过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将新疆及来自中亚的天然气输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中石化则主要通过川气东送管线将四川的天然气运往中东部地区。
其中,中石油几乎占据国内80%的输送管线。
为满足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中石油规划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五线、六线、七线和8座煤制天然气集气站、14条煤制天然气接入支线,并与新汶、庆华、中电投等12家企业签订了技术协议,接纳煤制天然气的总量达到795亿立方米/年。
中石化也不甘示弱,将战场西移,提出建设新浙粤煤制天然气管道和新鲁煤制天然气管道两条管道,设计输气规模均为300亿立方米/年。
其中,新浙粤管道全长7927千米,目标市场为新疆、甘肃、浙江、两广等13个省区市。
新鲁管道预计总长度为4463公里,目标市场为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江苏共7省市。
“新浙粤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日前已在高新区启动,总投资500亿元。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保证气源,中石化已经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及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新疆广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励晶煤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订了气源协议。
为此,中石化还批准成立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项目部和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有限公司。
其中,广汇股份表示,拟将富蕴县开展的煤炭综合开发项目所产煤制天然气全部销售给中石化,最大销量为每年40亿立方米。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同意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正式批准中电投新疆伊犁煤制气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这意味着该项目终于获得发改委“路条”。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将建设年产60亿标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生产装置、配套公用工程设施及辅助企业设施。
中电投项目还将承担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和关键装备自主化两项示范任务。
项目拟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建设(行情专区)规模为20亿立方米,预计投资140亿元,项目已于2009年开始前期工作,已累计完成投资5.23亿元。
尽管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迟迟未能发布,但这并不影响发改委对规划内项目的批复速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内蒙古发改委了解到,就在中电投新疆伊犁项目获得“路条”前不久,发改委刚刚批复了内蒙古鄂尔多斯(行情股吧买卖点)和兴安盟两个4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石化新粤浙管道“应该比较快”获得国家核准。
公开信息显示,新粤浙管道总长8280公里,总投资1590亿元,主要输送的就是煤制气。
待核准投资达千亿中国证券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目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4个:一是庆华位于新疆伊宁的55亿立方米项目,总投资264.38亿元,其中一期13.5亿立方米;二是大唐在赤峰克什克旗的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为257.1亿元,配套建设359公里输气管道;三是大唐能源在辽宁阜新的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工程总投资为245.7亿元,配套建设334公里输气管道;四是内蒙汇能在鄂尔多斯的16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8.7亿元。
相关数据显示,一个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投资额在250亿元左右。
粗略计算,我国已核准的煤制气项目超过150亿立方米,总投资额将近1000亿元。
煤制天然气技术研究进展马立莉; 牟玉强; 张志翔; 张忠涛; 李玉龙; 徐显明【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9(020)004【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煤制天然气; 气化; 甲烷化; 德士古; 鲁奇【作者】马立莉; 牟玉强; 张志翔; 张忠涛; 李玉龙; 徐显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正文语种】中文煤制天然气通常指采用已开采的原煤,经过气化工艺来制造合成天然气。
具体而言,是以煤为原料,经气化、变换、净化工序,使合成气达到合成甲烷的氢碳比,再经甲烷化生产天然气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煤制天然气工艺流程示意图1984年,世界上第一个煤制天然气大型商业化工厂—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工厂建成,年产天然气14亿m3[1]。
2006年,美国宣布分别在南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和伊利诺伊州建立年产11亿m3、14亿~19亿m3和14亿m3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均进行过煤制天然气研究,但都没有商业化[2]。
总体来说,除了几个试验性的项目外,国外煤制天然气没有大规模发展。
近年来,国内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投产、在建、做前期准备和计划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共计产能2 410亿m3/a。
其中,已经核准和拿到批文的项目,总产能达851亿m3/a,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山西等地区[3],见表1。
表1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设计规模(一期规模)/(亿m3·a-1)气化技术甲烷化技术运行情况大唐克旗一期工程40(13.35)赛鼎碎煤固定床加压气化美国戴维技术已运行庆华伊犁一期工程55(13.75)赛鼎碎煤固定床加压气化丹麦托普索技术已运行内蒙古汇能16(4)西北院多元料浆加压气化丹麦托普索技术已运行浙能新天20(20)赛鼎碎煤固定床加压气化美国戴维技术已运行苏新能源和丰40碎煤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4]大连化物所技术十三五规划北控鄂尔多斯40新型高温固定床气化自主甲烷化技术十三五规划中海油山西大同40固定床与气流床组合工艺自主甲烷化技术十三五规划新疆伊犁40碎煤固定床高压气化自主甲烷化技术十三五规划安徽能源淮南22适用于淮南高灰熔点煤的东方炉气化大连化物所技术十三五规划1 煤制天然气气化技术1.1 国外气化技术气化技术和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技术。
中石油和中石化发力煤制天然气
国内煤炭供求形势突然逆转,煤炭高库存却给煤制气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7月19日,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正在为投资近2500亿元的新粤浙和新鲁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将投资3700亿元的配套煤制气项目积极准备。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国家相关部委组织专家对新疆、内蒙古、山西、安徽等省区部分煤制气示范项目进行了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项目进度,启动了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等15个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
两巨头交火煤制气
随着中国“以气代煤”政策方向的确定,国内巨大的天然气缺口为中国煤制天然气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新疆、内蒙古等地因丰富的煤炭资源,又成为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聚集地,中石油和中石化更是争抢布局新疆管道建设。
随着15个煤化工项目展开前期工作,中石化一直筹划的新粤浙和新鲁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将投资3700亿元的配套煤制气项目也渐行渐近。
按照中石化完成的规划,该公司拟推出新粤浙和新鲁的两条管道,设计输气规模均为300亿立方米/年。
管道建成
后,新疆多家企业生产的煤制气将不用通过西气东输管线,就能直接输送到浙江市场。
同时从中石化获悉,该公司已经与华能集团等9家企业就落实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气源签署协议。
其中,总投资高达1200多亿元的新粤浙管道预计总长度为7373公里,配建储气库和LNG应急调峰站,目标市场为新疆、甘肃、浙江、两广等13个省(区、市);新鲁管道预计总长度为4463公里,配套建设储气库(与新粤浙管道共用),目标市场为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江苏共7个省市。
不过中石油也不甘示弱,也与各煤制气项目积极接洽。
据从中石油了解到,中石油规划建设5条出疆管道、8座煤制天然气集气站、14条煤制天然气接入支线,约430公里,其中疆内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约6350公里,在疆管道建设投资超过1000亿元。
这5条出疆管道包括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五线、六线、七线,输气能力2100亿立方米/年。
加上已建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管道,预计中石油在新疆地区管道的外输能力约2570亿立方米/年,其中输送煤制天然气能力为1130亿立方米/年。
15个项目已有明确规划
业内称审批仍应从紧
尽管国家发改委开始对煤化工项目松绑,但这个行业一拥而上的“乱象”仍让政府继续从紧对这个行业的审批。
“截至目前,各地正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要求‘十二五’期间核准建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一共104个,按照各地上报的技术方案,如果全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要超过2万亿元。
”李冶透露。
国家能源局煤制天然气发展布局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煤制天然气项目将主要分布在4个区域,即三西(山西、陕西、蒙西)、新疆、蒙东和云贵地区。
新疆是其中的重要地区。
虽然目前政府仅明确了15个煤化工项目的前期工作,但仅新疆一地,目前就有20个煤制气项目已开工建设或开始前期工作。
煤化工行业“产业过剩”早在2009年就已经被定性。
2009年,政府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名单,提出“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当前经济形势放缓,上升压力加大,加上煤炭供求形势低迷,库存加大,政府对固定资产项目的审批比如煤化工项目明显有所放松,不过,对于产业过剩的行业,政府在审
批方面势必还将保持谨慎,以防加剧行业乱局。
”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