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科室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肌电图的检查及临床应用肌电图检查是神经电生理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它依据神经系统解剖学定位原则,对周围运动和感觉障碍进行定位、定性,判断神经损伤的类型(脱髓鞘或轴索变性),辅助临床明确病变部位,发现临床下病变,鉴别中枢和周围病变,判断病变累及范围,从而为临床提供详细的客观证据。
肌电图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针极肌电图、神经电图、诱发电位检测等项目。
对肌肉的检测可用于区分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并可进行新生电位和功能的检测,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
一、肌电图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神经内科、脑外科、骨科、康复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内分泌科、手足外科、儿科、肛肠科等,以及法医鉴定事项。
二、肌电图应用范围包括:1、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症。
3、肌源性疾病(肌纤维):各类型的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肌强直性综合征、先天性肌强直、萎缩性肌强直、其他疾病的肌病等。
4、周围神经疾病:颈腰椎病、脊柱病(累及神经根及脊髓)、各种周围神经损伤、病毒感染、肿物压迫等。
格林巴利综合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症、肘管综合症。
5、神经丛疾病:臂丛神经损伤、上下臂丛神经麻痹综合症、腰骶丛、马尾神经损伤。
6、脊髓疾病:下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病变、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脊肌侧索硬化病、脊髓空洞及各种外伤、炎症、肿块压迫等病变、截瘫损害功能的评定。
7、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8、脑干病变: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功能检测,了解脑干部位神经传导功能,判断视交叉部及交叉前后部位和听觉通道的疾病。
9、皮层功能检测。
了解皮层功能的态、体感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检等。
三、应有肌电图普通针极肌电图用于:1、区别神经源性、肌源性和废用性肌萎缩,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与神经传导速度相结合检查可对脊髓前角、神经根、周围神经损伤以及神经根的定位提供帮助。
第一章科室应用1、神经内科1)脊髓空洞症(畸形、增生、髓内肿瘤)(SEP).腓骨肌萎缩症等神经元疾病以及格林巴利综合征(F反应).帕金森病测定(H反射)。
(神经传导)2)肌肉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线粒体疾病与脑疾病等。
(肌电)3)神经—肌肉接头病,如: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重复电刺激)4)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性,药物中毒性等周围神经病(传导速度)5)判断眩晕,耳鸣是中枢性还是外周性.判断昏迷是代谢性还是脑干结构改变的。
(BAEP)6)对面部三叉神经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检测及对预后的判断。
(三叉体感)7)对癔病性瘫痪的检测。
2、脑外科1)颅内肿瘤、脑干髓内肿瘤、脑干血管病(BAEP)2)脑振荡后遗症(诱发电位/术中监护)3)压迫病变等4)昏迷、脑死亡(BAEP)3、手外科1)创伤性.压迫性神经损伤与神经失用以及所造成的肌肉萎缩.(肌电与传导速度)2)神经术后的吻合情况(传导速度)3)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传导速度)4)颈髓性颈椎病(SEP)。
腰椎间盘突出(H反射),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4、骨科1)腰椎间盘突出。
(肌电图、神经传导)2)颈椎病变(SEP)3)腰椎管狭窄(肌电图)5、五官科1)耳鸣.耳聋.耳源性眩晕.听神经瘤.(BAEP)2)面神经麻痹.(三叉体感)3)视孔头炎.视野缺损.视交叉异常前、后视路病变等检测。
(VEP)6、眼科1)通过视觉通道的功能检测、了解神经传导功能,判断视交叉部及交叉前后部位通道的疾病。
2)视孔头炎.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病变等(视觉诱发)7、儿科1)听力筛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2)小儿多动症、认知能力的测试(P300)3)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神经传导、肌电图)8、康复科1)观察受损神经、肌肉的恢复情况。
(肌电图/诱发电位系列/MCV/SCV/F波/H反射)9、肛肠科1)肛肠肌肉功能的测定。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肌电图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本章节介绍肌电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二、肌电图的原理本章节介绍肌电图的产生原理,包括肌肉电位的形成、电极的选择与布置等。
三、临床应用1:肌失用性疾病1.1 肌无力的诊断和监测1.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和监测1.3 其他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2:运动系统疾病2.1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2.2 运动系统肿瘤的辅助诊断2.3 运动系统损伤的康复监测3:神经系统疾病3.1 癫痫的辅助诊断3.2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3.3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4:其他领域的应用4.1 康复医学中的应用4.2 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3 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应用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肌电图实验报告范例2:肌电图仪器操作手册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肌电图:也称为肌肉电图,是一种测量肌肉电活动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2:肌无力:指肌肉力量减弱或丧失的病症。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为渐冻人症,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障碍。
4:运动神经元疾病:指影响运动神经元的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5:神经系统疾病:指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6:癫痫: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
7:康复医学:专注于恢复受伤或患病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医学领域。
8: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监测生理参数并向患者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控制自身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肌电图临床应用课件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简称EMG)是一种用于检测肌肉电活动的生理学方法,通过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肌肉、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连接是否存在异常。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肌电图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指导康复训练。
一、肌电图原理肌电图是通过将导电粘贴电极或针电极插入患者肌肉组织中,记录肌肉发出的生理电位来反映肌肉的活动情况。
正常肌肉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有一定的电活动,称为静息电位。
当肌肉受到神经冲动或自发激活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一系列电位波形。
通过测定这些波形的形状、幅度、时程等参数,可以判断肌肉活动的异常情况。
二、肌电图临床应用1. 神经肌肉疾病诊断:肌电图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和神经-肌肉连接疾病等不同类型的疾病。
例如,通过检测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的肌电图波形变化,可以明确诊断肌无力、肌肉病变等疾病。
2. 评估神经肌肉功能:肌电图可以在手术前后或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进展情况。
例如,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通过肌电图检测患者的肌肉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康复训练方案。
3. 针灸治疗效果评估:肌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针灸治疗效果,通过监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的肌电图变化,可以客观反映针刺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指导针灸治疗的方向和进程。
4. 运动损伤康复监测:对于运动员或者运动损伤患者,肌电图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受损肌肉的康复情况,指导运动康复训练的方案设计,以提高运动员的康复速度和效果。
5. 重症监护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肌电图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情况,及时评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三、肌电图的局限性尽管肌电图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肌电图检测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操作技术、测量环境、患者情绪状态等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1、引言
1.1 肌电图的定义
1.2 肌电图的测量原理
1.3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概述
2、肌电图的测量方法
2.1 电极的安装位置
2.2 信号采集设备
2.3 测量过程和注意事项
3、肌电图信号分析
3.1 肌电图信号的频谱分析
3.2 肌电图信号的时域分析
3.3 肌电图信号的空间分析
4、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4.1 肌电图在肌无力症的诊断中的应用
4.2 肌电图在神经根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
4.3 肌电图在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
5、肌电图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5.1 肌电图在康复评估中的应用
5.2 肌电图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5.3 肌电图在康复监测中的应用
6、肌电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6.1 肌电图信号处理算法的改进
6.2 新型肌电图传感器的研究
6.3 肌电图与其他生物信号的联合分析
7、结论
附件:
附件1:肌电图测量数据表格
附件2:肌电图信号分析软件截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或病变的过程。
2、神经根病变:指神经根受到损伤或压迫引起的病变。
3、周围神经病变:指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病变,如周围神
经炎等。
4、康复评估: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功能障碍及康复潜力进行评估。
5、康复训练:通过运动、物理疗法等手段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
6、康复监测:对康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及对治疗方
案进行调整。
第一章科室应用
1、神经内科
1)脊髓空洞症(畸形、增生、髓内肿瘤)(SEP).腓骨肌萎缩症等神经元疾病以及格林
巴利综合征(F反应).帕金森病测定(H反射)。
(神经传导)
2)肌肉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线粒体
疾病与脑疾病等。
(肌电)
3)神经—肌肉接头病,如: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重复电刺激)
4)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性,药物中毒性等周围神经病
(传导速度)
5)判断眩晕,耳鸣是中枢性还是外周性.判断昏迷是代谢性还是脑干结构改变的。
(BAEP)
6)对面部三叉神经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检测及对预后的判断。
(三叉体感)
7)对癔病性瘫痪的检测。
2、脑外科
1)颅内肿瘤、脑干髓内肿瘤、脑干血管病(BAEP)
2)脑振荡后遗症(诱发电位/术中监护)
3)压迫病变等
4)昏迷、脑死亡(BAEP)
3、手外科
1)创伤性.压迫性神经损伤与神经失用以及所造成的肌肉萎缩.(肌电与传导速度)
2)神经术后的吻合情况(传导速度)
3)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传导速度)
4)颈髓性颈椎病(SEP)。
腰椎间盘突出(H反射),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股外
侧皮神经炎等。
4、骨科
1)腰椎间盘突出。
(肌电图、神经传导)
2)颈椎病变(SEP)
3)腰椎管狭窄(肌电图)
5、五官科
1)耳鸣.耳聋.耳源性眩晕.听神经瘤.(BAEP)
2)面神经麻痹.(三叉体感)
3)视孔头炎.视野缺损.视交叉异常前、后视路病变等检测。
(VEP)
6、眼科
1)通过视觉通道的功能检测、了解神经传导功能,判断视交叉部及交叉前后部位通道
的疾病。
2)视孔头炎.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病变等(视觉诱发)
7、儿科
1)听力筛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2)小儿多动症、认知能力的测试(P300)
3)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神经传导、肌电图)
8、康复科
1)观察受损神经、肌肉的恢复情况。
(肌电图/诱发电位系列/MCV/SCV/F波/H反射)9、肛肠科
1)肛肠肌肉功能的测定。
如便秘病人盆底括约肌的功能(运动单位电位)
10、皮肤科
1)皮层功能检测。
了解皮层功能的态、SEP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检等(皮肤反应)11、内分泌科
1)糖尿病(传导速度)
2)甲状腺肌病、甲状旁腺疾病(EMG)
3)肾上腺和垂体疾病(肌纤维)
4)代谢病变(营养性和中毒性神经病)(传导速度和肌电图)
12、口腔科:咀嚼肌功能检测。
13、泌尿外科:1)对膀胱、性功能进行诊断性评价;(重复电刺激、SEP)
14、精神科
1)痴呆症等认知功能的检测(脑干+P300)
15、法医鉴定(全部功能)
1)对各种原因引起及外伤性听力下降.耳聋的测定。
伪听、伪视。
2)对外伤性神经受损.肌肉萎缩.神经失用的测定。
3)判断脑死亡,协助对苯妥英钠中毒观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