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格式:ppt
- 大小:456.50 KB
- 文档页数:18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2)诞生: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 3国是其发源地。
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无产阶级自在阶级自为阶级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以后他们的毕生活动中,继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一词,是在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才被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代表而逐步流行起来的。
2、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工人武装起义,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
*意义: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
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引言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总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历史上一场真正的理论革命,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资本主义在工业、政治和社会方面迅猛发展。
然而,工人阶级面临着剥削和压迫,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愈发严重。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
在这样的历史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3.1.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经济基础,而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理解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3.2.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阶级矛盾,而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通过阶级斗争的剖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产阶级统治下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3.3.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剥削。
资本家通过剥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而工人则只得到微薄的劳动所得。
剩余价值理论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提供了关键性解释。
4.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启发了无数的革命者和社会运动。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繁荣。
此外,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许多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指导。
专题八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18世纪60年代,回荡在英国上空的机器轰鸣声,拉开了的序幕,推动了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1844年的工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
同时也证明革命斗争需要的指导才能胜利。
3. 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4. 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和投身各种革命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的努力:出生于。
柏林大学期间,马克思参加了的活动,并吸取了。
毕业后,又接触了哲学家用的思想。
后被聘为的主编。
1843年,来到了,在这里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了,直接参加工人活动。
1844年,发表了,第一次指明了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使他从一个转变为。
恩格斯的努力:出生于,在英国的营业所工作,密切与工人联系,通过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转变为一个。
1842年,在第一次遇见了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第二次与马克思见面,1845年,他们在第三次见面,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的优秀成果科学地改选和吸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这成为马克思的二)、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其内容有:A《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及其经验教训【知识框架】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标志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教训(败因)历史意义【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最根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表现为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4)、理论基础:批判继承英国、德意志和英法。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年《共产党宣言》(即同盟的纲领)的发表二、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背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结果:1871娘,成立了巴黎公社,最终失败革命意义:①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②对法国:是法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具有革命精神③对国际: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④对马克思主义: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政权建设: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构(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自卫军、司法机构)---这是巴黎公社最重要的创造和贡献;民选公职人员,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管理;实行小时工作制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经验: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失败原因和教训:①生产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失败的根本原因)②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③没有发动广大;④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⑤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⑥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重难点突破】1、巴黎公社起义的偶然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即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而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