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格式:doc
- 大小:350.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入:回顾历史,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两次受到外来文明的较大影响。
在这两次外来文明中,对中国影响最大,最深的思想体系一是佛教,一是马克思主义。
前者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化,后者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一、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①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也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创设情境:假设我们都生活在19世纪初,(对全班男同学)三年前你们开始跟师傅学织布。
打杂一年,跟师一年,无偿替师傅干活一年,三年后的今天你们终于可以独当一面,离开师傅赚钱了。
可是放眼一看,社会上开始用机器织布了。
机器织出的布又快又好又便宜,人们争相购买。
操作机器不必有很高的技能,你们的技术用不上了,又没钱做生意,只能去工厂打工。
这间工厂只需5个工人,全班几十个男生顿时之间成了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工厂主给的工资很低,仅够勉强维持生活。
有男生表示报酬太低了不会干。
(提醒:家里上有七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两个小孩嗷嗷待哺,还有一个正愁没米下锅的妻子)个别男生表示愿意干。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直觉是什么毁灭了你们的“幸福生活”的?——机器,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但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压榨工人劳动的工具,机器的使用使工人需要掌握的技术也日益简单,简单到女人和小孩也能完成,所以资本家常常雇佣大批女工或童工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们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机。
工人的处境不仅没有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也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阶级: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工人阶级生活悲惨,工人运动高涨。
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一、马克思主义诞生1、诞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思想基础: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三大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2)主观条件------实践活动:-①马、恩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②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2、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2)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1)国际: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国内:阶级矛盾2、巴黎公社的建立(1871.3.18—3.28)3、革命措施::(1)政治建设方面(2)社会经济方面:4、公社的最终结局:失败失败原因: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够成熟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性质:无产阶级政权6、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它的经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斗争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入: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的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马克思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是特里尔城著名的律师和法官。
其先祖则是犹太教的拉比,所以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含有宗教献身精神。
高中毕业那年,上大学前,向燕妮求婚成功。
所以,高中就恋爱。
马克思在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在波恩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酗酒斗殴,还被关禁闭。
因为打架斗殴,他父亲把他从波恩大学转学到柏林大学。
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
1843年起开始了流亡生活直至去世。
1843年10月移居巴黎,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德法年鉴》撰写《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从性格上看,马克思最大的特点是任性、叛逆和好斗。
马克思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娇生惯养,没有什么金钱的概念,花钱大手大脚。
在波恩大学里,待了一年就欠了一屁股债,惹得父亲很生气,亲自到校为他还债,把他转学到学风较好的柏林大学。
到伦敦后,马克思获得了恩格斯的大量资助,恩格斯给他寄了很多钱,但有时马克思很快就会把钱都花光,又向恩格斯要钱。
花钱的速度连富二代恩格斯都感到很惊奇。
从思想上看,马克思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追求的是平等、民主、自由和公正。
只是他开出的药方并不能真正达到上述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怎么科学。
里面有很多的设想和信条来自于空想社会主义,并没有经过科学和实践的检验,也难以经受他人的质疑。
从工作能力上看,马克思是典型的书呆子,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马克思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
他在伦敦最初十年,是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闭馆。
因此马克思知识非常丰富,学问认真严谨,可谓是著作等身。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分析】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产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在和资产阶级的不断斗争中,逐渐产生了自己思想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运动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用来改造世界和解放自己。
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本节内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如本章的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因此贯穿于本课的主要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同时学习本节教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学情分析】根据平时的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虽接触较多,但认识仅停留在表象上,脑子里只有些空洞的名词,他们希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并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提出疑问,所以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内在心理需求,这也就为本节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我校高二文科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特点,通过展示史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由于这节课理论性强,而班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教训。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引用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及其经验教训【知识框架】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标志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教训(败因)历史意义【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最根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表现为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4)、理论基础:批判继承英国、德意志和英法。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年《共产党宣言》(即同盟的纲领)的发表二、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背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结果:1871娘,成立了巴黎公社,最终失败革命意义:①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②对法国:是法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具有革命精神③对国际: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④对马克思主义: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政权建设: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构(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自卫军、司法机构)---这是巴黎公社最重要的创造和贡献;民选公职人员,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管理;实行小时工作制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经验: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失败原因和教训:①生产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失败的根本原因)②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③没有发动广大;④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⑤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⑥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重难点突破】1、巴黎公社起义的偶然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即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而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程标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高考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失败的经验教训。
【基础知识】一、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社会矛盾激化)。
2、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表明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思想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主观条件:马、恩的个人努力(理论和实践活动)二、诞生1.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2.《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明确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意义:1)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1、成立的条件和原因:A、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法国工人队伍壮大B、思想基础: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C、组织条件:第一国际的推动(1864伦敦,国际工人协会)D、特殊原因:普法战争----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E、直接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2、经过:3、革命措施:(见书P86)政治:经济:4、意义: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C、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重难点】1、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有何以验教训?原因: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宏观要览本单元主要讲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3.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条件1.背景随着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2工人与□3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
1825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
2.条件(1)思想来源①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4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5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6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没有认识到□7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其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②德意志的古典哲学③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2)阶级基础19世纪□8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9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中,总结□10工人运动的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标志:□11848年《□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3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4共产主义所取代。
(2)明确指出□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6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7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特别提醒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但其并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8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特别提醒科学社会主义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2)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三、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法国在□1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
(3)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占领城内战略要地,临时政府逃往□2凡尔赛。
特别提醒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3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4巴黎公社。
3.措施4.意义(1)性质:是□8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特别提醒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只是一个城市的政权,不是一个国家,更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5.失败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特别提醒巴黎公社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条件不成熟。
主题一《共产党宣言》材料一资本主义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再继续发展生产力,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问题探究:(1)材料一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提示: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工人,引发社会贫困,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2)材料二中马克思在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又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说明马克思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着眼点是什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中肯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着眼点:生产力的标准。
说明:马克思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实事求是。
(3)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早产儿。
”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提示:此观点是错误的。
理由: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备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历史的误会,也不是早产儿,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点剖析】对《共产党宣言》意义的认识(1)《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
它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其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3)《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基本原理至今闪烁着理论的光辉,仍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谋求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
主题二巴黎公社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不承认凡尔赛政府,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最高工薪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薪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
——巴黎公社《告法国人民书》问题探究:(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提示:核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发展社会生产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有哪些表现?提示:表现:①触及资本主义所有制,成立工人合作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②巴黎公社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巴黎公社的实践有何历史意义?提示: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斗争精神和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要点剖析】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革命爆发的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即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下的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①从客观原因上看,是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
②从主观原因上看,首先,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尽管革命者凭借着阶级觉悟自觉地坚持了国际主义和民主的基本精神,但是在斗争形势日渐危急的关头,革命者的优柔寡断、指挥分散、效率低下等弱点,严重损害了自身的战斗力。
其次,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这使得决策屡次出现失误。
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①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是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②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本课小结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诞生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
他们主张()A.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B.推翻腐朽和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D.建立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答案 D解析19世纪早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以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所以D项正确。
2.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
”这主要因为《共产党宣言》是()A.具国际性的学术著作B.经典作家的智慧结晶C.巴黎公社的行动指南D.国际工人的运动纲领答案 D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马克思主义便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故选D项。
知识点二巴黎公社3.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
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是因为普法战争导致法国民族矛盾尖锐,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临时政府的反动激化了阶级矛盾,故选D项。
4.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所有制变更的是()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C.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D.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答案 A解析所有制变更指的是生产资料占有的变更。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体现了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A项正确。
B、C两项属于政权建设方面,D项为工作时长,均排除。
5.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答案 C解析题干材料解释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一个是经济上的根本原因,另一个是政治上的主观原因,缺少这两个条件,革命不能成功,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