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10.99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安全静脉留置针是指通过皮肤和血管间隙,在静脉内留置一根管状设备,用于输液、输血、药物注射等,是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静脉通路。
本文将从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两个方面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内容。
1. 围手术期:在手术前,为患者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以满足手术期间输液、输血等治疗需求。
手术结束后,可将留置针拔除。
2. 重症监护室:安全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监护室内重症患者的输液、输血等治疗,减轻患者需频繁插针的痛苦。
3. 科室门诊:对于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如需要长期输液、长期抗生素治疗等,可以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方便治疗并减轻患者痛苦。
4. 急诊科及内科病房:对于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如需大量输液、抢救、急诊手术等,可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以快速输液,提高治疗的效果。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中,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保证操作区域的无菌。
操作前应洗手并戴上手套,仔细清洗留置点周围皮肤,用适当的消毒液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巡视留置点: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后,护士应该定期巡视留置点,观察留置点周围有无红肿、皮肤受损、渗出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3. 定期更换留置针:安全静脉留置针一般建议72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更换留置针时,要用消毒棉球清洁周围皮肤,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疼痛和引起感染。
4. 确保留置点固定:留置针留置后,应使用透明敷料或者其他适当方式进行固定,以防留置针移位。
护士在固定时应注意不要勒紧留置点周围区域,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5. 提供病患教育:护士在为病患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后,应向病患及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告知留置针的常见问题、拔除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并提醒病患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情况。
总结:安全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静脉通路,可以满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输液、输血等需求。
护士在操作留置针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定期巡视留置点,定期更换留置针,确保留置点固定,提供病患教育等,以提高留置针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静脉留置针急诊应用及体会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的实际应用以及护理体会。
方法:将于2008.10-2010.10入住我院的120例急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行普通金属头皮针与静脉留置针进行对照,每组为60例。
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之中各种输液静脉对留置针的具体选择及其穿刺的操作技巧;测定静脉留置针在体内的实际留置时间;堵管的预防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等。
结果:治疗组的输液渗透率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由静脉留置针的实际特点可以得知,其外部套的一根软管无尖,将其放于血管之内不容易将其刺破或是滑出血管,可以在血管之内保留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很适合静脉注射药物。
结论: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治疗之中有利于促使静脉输液的通畅性,使得所供给的药不发生泄漏,避免了反复性地穿刺,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标签:静脉留置针;静脉注药;护理医院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难、重等患者的主要场所和场地,因此急诊科室的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其存活与死亡二者之间的时间宽限度较为狭小,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抢救,极有可能会失去抢救的最佳时机。
笔者认为,若要很好地完成抢救任务,一定要抓住时机,并及时、迅速地建立起一整套可靠的静脉通路,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保证药物以及药液尽快而又准确地注射至急危重患者的体内,那么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尽可能多地被吸收。
所谓静脉留置针,又可以称为“套管针”,主要是由一种先进的生物制作而成的材料而成,它主要是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产品,近年来,它在医学上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并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下面将我院急诊科在2008.10-2010.10的120例急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静脉留置针运用于实际的静脉输液过程之中,下面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将于2008.10-2010.10入住我院的120例急危重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66例,女性患者为54例,年龄范围为9-77岁,平均年龄为(55.3±5.1)岁。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器械,它能够方便护理人员进行给药、输液、采血等操作。
下面将介绍一下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药:浅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给予液体药物、生理盐水等,用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2. 输液:浅静脉留置针可以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保证药物的准确输送和流速的控制。
3. 采血:浅静脉留置针可以作为采集血液标本的通道,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4. 监测:浅静脉留置针可以通过连接监护仪,进行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1. 消毒:在操作前需要对留置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保证留置部位的清洁和无菌。
2. 插入:护理人员需要准确选择插入的位置,并将留置针插入至浅静脉,注意插入的深度和角度。
3. 固定:留置针插入后需要将其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以防止留置针移位或脱落。
4. 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定时观察留置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是否有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
5. 检查:护理人员需要经常检查留置针的通畅情况,如留置针是否有堵塞、漏液等问题。
6. 使用:护理人员在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给药、输液、采血时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通过实际的护理工作,我对浅静脉留置针有了一些体会。
留置针的插入需要一定的手法和技巧,操作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并严格掌握插入的深度和角度。
在使用留置针进行给药、输液、采血时需要注意不同药物和液体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反应或输液事故。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细致,避免出现疏忽和差错。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方便患者治疗有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留置针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以保证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护理人员还需要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标签: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方法均利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22G),上海(3M)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6x7cm敷贴。
操作过程如下:将静脉输液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常规排气,选择前臂静脉血管消毒皮肤后,将穿刺针与皮肤成15-30°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将外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至留置针跟部后,左手拇指置丫型软管根部固定,右手将针芯拔出,敷膜贴固定。
2.相关问题;2.1 感染性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少数可有发热症状。
2.2 局部红肿;由于护士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臂形成皮下血肿,还由于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甘露醇或氯化钾易造成局部皮肤红肿,肿胀,甚至形成溃疡坏死。
2.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内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局部出现肿胀,痛疼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2.4 导管堵塞:常见堵塞原因,药物的配伍,封管穿刺技术和疾病有关外,封管液浓度和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等,还有留置针放置的时间。
3.护理措施:3.1 在应用静脉留置针前,中,后均严格无菌操作,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选择粗且直,弹性好的血管,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液前后均须用生理盐水冲管。
3.2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进针时直刺血管,减少皮下穿行距离,若发现皮肤红肿,针眼发红,应立即拔出留置针,重新更换,对针眼发红者及局部皮肤红肿者及早用硫酸镁及酒精湿敷,用白多邦软膏涂抹红肿处。
3.3 为了避免液体渗漏,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要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应嘱咐病人在洗漱时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不宜过紧,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滲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
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标签: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综合科收治的患者中,所有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者共107例,年龄在1~83岁,其中男59例,女48例。
手背静脉置管6例,腕部静脉置管32例,肘正中静脉置管5例,桡静脉置管63例,大隐静脉置管1例。
留置时间2~15天。
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BD 公司苏州碧迪公司医疗机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第四代IntimaTMⅡ外周静脉留置针及3M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1623W带凹槽透明敷贴。
操作护士必须经过静脉留置针的技术培训,并通过我院护理部组织考试合格者。
1.2方法1.2.1操作前准备(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药物等。
(2)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对使用留置针的认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
(3)告知: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保留时间、个人防护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4)准备: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的职业防护;用物包括药物、静脉穿刺用物及留置针;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保持体位舒适。
1.2.2操作步骤(1)选择血管:尽可能选择较粗较直、有弹性、避开静脉瓣并远离神经、韧带、关节等部位的血管。
(2)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8×8cm,待干,准备无菌透明敷贴,扎止血带。
(3)打开包装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常规排气,与病人交流,取得病人合作。
(4)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导管座和针翼部分,旋转松动并取下针尖保护套,此时,应避免仅持针翼,操作时切勿使针尖弯曲。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一、引言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正确的应用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1. 输液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输液,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药物溶液等。
在输液前,需要先检查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并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将患者放在舒适位置,清洁皮肤并消毒,然后穿刺静脉,插入留置针,并固定好。
2. 输血当患者需要输血时,也可以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操作。
与输液类似,首先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有输血禁忌症,并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然后进行穿刺和插入留置针的操作,注意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监测,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3. 给药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给药,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时间持续给药或需要频繁给药的情况。
在给药前,需要先检查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并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然后进行穿刺和插入留置针的操作,并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给予。
4. 监测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在重症监护室中,可以通过留置针连接监护仪器,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三、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在插入静脉留置针之前,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手臂、手背等部位,选择适合插管的静脉通道。
通常选择静脉较粗、质地好的部位,避免静脉曲张或其他异常情况。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插入留置针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戴手套、消毒等。
确保操作环境和器械的无菌,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留置针固定和保护插入留置针后,需要将其固定好,避免移位或脱落。
可以使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并定期检查留置针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活动度,避免过度活动导致留置针脱落或损伤。
4. 定期观察并记录在留置针使用期间,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静脉通道是否通畅,有无血栓形成或感染迹象,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