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导学案doc
- 格式:pdf
- 大小:260.45 KB
- 文档页数:7
(一)精华回放默写(二)合作自学1.请你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
2.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如何?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三)质疑解惑简要列出疑点,组内解决。
(四)互动探究1、有人说,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2.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以世界观就是哲学。
(五)精彩展示(六)迁移运用1.真正的哲学()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人人都有智慧C.只有现世才有智慧D.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4.哲学的任务是()A.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B.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使人全面发展D.追求真理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句话说明()A.哲学属于艺术的一个种类B.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6.“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主要说明()A.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辩证法是本身就存在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7.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A.只有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B.惊讶和困惑一样,都是一种哲学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8.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大学哲学课程导学案(教师用)模板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大学哲学- 课程代码:PHI101-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授课方式:面授-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哲学问题,掌握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运用哲学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讲:哲学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掌握哲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 讨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讲:哲学的主要分支- 介绍哲学的主要分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 理解各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分析各个分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三讲:西方哲学史- 概述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脉络- 研究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家和他们的主要观点- 分析西方哲学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四讲:东方哲学概述- 介绍东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研究东方哲学的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探讨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第五讲:哲学与人生- 探讨哲学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分析哲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讨论哲学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 评价方式: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和期末考试等五、参考教材- 主教材:《哲学导论》第三版,作者:张三- 辅助教材:《哲学史》第二版,作者:李四六、教学资源- 智慧教室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电子图书馆等七、学生要求- 课前预习教材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完成布置的作业和小组活动- 准时参加期末考试以上为《大学哲学课程导学案(教师用)模板》的内容,旨在帮助教师规划和组织大学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知道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3、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自主学习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其二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的,属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__的,属唯心主义。
(4)如认为思维____________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认为思维_________决定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___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__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精点透析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研究对象不如其他学科具体,而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它放眼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既研究整个世界,又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既包括世界是怎么样的,又包括我们应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等。
张家窝中学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课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编写人杜学芳审定人唐凤顺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
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二、学习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难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五、特别提醒:1、误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纠错: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误区: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纠错: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3、误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纠错: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六、知识梳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_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____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唯一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______能否正确认识______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___________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_____和______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课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主备人审核【教学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基本活动,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能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自学质疑】自学教材P10-1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完成以下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自学教材P11-1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完成以下问题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典型例题】1、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存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2、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课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和意识是统一的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5.“人的认识不能超越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的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
”这句话属于()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可知论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A、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⑤7、(合作探究)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高二级政治学科导学案主编人:王丹审稿人:高二政治备课组编写日期:2014-10-23使用人:使用日期: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知识目标: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参与,高效学习,认识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立足基础】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即和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和。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的回答。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探索新知】探究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巨大地震,并引发了停电、火突和海啸等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对地震和海啸的准确预测仍然难以实现。
因此,有人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
问题:搜集人们对地震、海啸的态度和认识,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角度阐明其蕴涵的哲理。
探究点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大暴雨,村中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
高二上《生活与哲学》导学案学科:高二政治课时:5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课备课教师:课组长:送你一句话: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课题: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2)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
(2)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看音像资料,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入新课】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
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别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要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设疑自探】(1)哲学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2)哲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什么?(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4)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知识梳理】(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3.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⑵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⑶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误区: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哲学是坚持可知论,主张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有些事物现在不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会被认识。
唯心主义哲学不一定全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是说,它们不一定都是不可知论者。
例如黑格尔,他主张“绝对观念”是第一性的,客观存在是第二性的,但他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是认为,尽管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但思维是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维内容的内容了。
就是说,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是主张可知论的。
只有那些不可知论者才根本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种哲学认为要正确认识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
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他们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
人类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激荡澎湃,奔流不息。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哲学家,他们对于世界、宇宙和生命有着不同的阐释。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的天道观,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春秋末年的孔子肯定天命,但同时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汉代哲学家提出了关于宇宙生成的见解。
《淮南子》认为“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气分成天地”;隋唐时期的天人关系。
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一)一-专题三制作人:董兴波刘根久2016. 4. 5 一、[2016高考考点展示】二、【课前自学案】第七课1、2、3、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含义?联系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三、【重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四、误区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1.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2. 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3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4. 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6.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7. 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8.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9.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五、【课内探究案】1、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7分)2015年3月28日,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
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
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
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
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
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1.知识目标:(1)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具体内容;(2)懂得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具备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②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③的唯一标准;二是④的问题,即⑤的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⑥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⑦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⑧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⑨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⑩,决定它们。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哲学源于生活实践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 )的不同回答。
A.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B.意识与思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涉及想法、主张、做法与现状、实际的关系,这从哲学上看就是处理( )。
①意识与物质的关系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③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A.①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5.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高二政治生活学案
编辑:刘海霞
定稿:高二政治组
1.2.2 哲学的基本问题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萨迪
课标要求: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标分解:
1、通过举例讲解找出并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设置探究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深刻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结合实例,搜集材料,整合材料,并归纳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形成答题能力。
4、通过学习,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重点、难点: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难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预习案】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重点对哲学基本问題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教材基础知识。
2、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知识梳理】阅读课本10——12页,回答下列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预习检测】
判断并改正: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意识的问题( )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
3、凡是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心主义,凡是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 )
4、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8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市塘沽开发区一带发生爆炸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据多位市民反映,事发时十公里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
有关部门紧急组织人员前往救援,因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对天
灾人祸有时难以预测和防范。
因此,有人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
问题:就你对爆炸事故态度和认识,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角度阐明其蕴涵的哲理。
探究点二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大暴雨,村中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
洪水已经淹没到神父跪着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救神父, 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
洪水已经淹没到神父的胸口了。
一个警察开着快艇来救神父,神父说: “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救别人好了。
”
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地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机飞过来放下绳梯救神父,神父还是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被淹死了,他是这场洪水中唯一一个被淹死的人。
问题1:你认为是谁夺走了虔诚的神父的性命?为什么?
问题2:就此谈谈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Ⅱ.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 而展开的。
(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和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灭 、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4.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
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这主要说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甚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5.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认为意识能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6.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7.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2月1日由新 华社授权发布。
文件强调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连续第九次锁定“三农”, 这是在充分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的。
上述材料说明(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为基础的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以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为基础的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与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无关
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一回事
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晳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
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④它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 )
①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提供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表明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课后作业】请你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参考答案
【预习案】
预习自测:1.对 2.对 3. 对4. 错
【探究案】
探究一
问题:①有的人认为爆炸的发生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 我们应积极防范;有的人认为爆炸的发生是“天意”,我们无法改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 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在对待爆炸问题时,有的人承认其有发生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并积极防范,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而有的人相信所谓“天意”,甚至散播谣言,蛊惑人心,则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观点。
爆炸发生后,人们加强研究,不断提高科学预测和防范水平,承认世界是可知的;相反,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 “天意”,则是不可知论的表现。
探究二
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材料中神父把一切希望全部寄托于上帝,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神父的唯心生义世界观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的方法论最终夺走了虔诚的神父的性命。
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生命。
【检测案】
1.C
2.B
3.B
4.B
5.D
6.C
7.B
8.D
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