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7
圆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面积=π×半径×半径
其中,π是圆周率,半径是圆的半径。
在计算机中,可以使用如下表达式来计算圆的面积:
area = 3.14 * radius * radius
其中,area是圆的面积,radius是圆的半径。
在Python 中,可以使用math 库中的pi 常量来表示圆周率,代码如下:
import math
radius = 10
area = math.pi * radius * radius
print(area)在C++ 中,可以使用math.h 头文件中的M_PI 常量来表示圆周率,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double radius = 10;
double area = M_PI * radius * radius;
cout << area << endl;
return 0;
}
在Java 中,可以使用Math 类中的PI 常量来表示圆周率,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radius = 10;
double area = Math.PI * radius * radius;
System.out.println(area);
}
}
以上就是计算圆的面积的不同编程语言的实现方法。
java 中求圆的面积的表达方式
Java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编程语言,它具有优雅的语法和其他强大的功能。
在Java中计算圆的面积也是一项常见的任务,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Java中表达求圆面积的表达方式。
一、求圆面积的表达方式
1.1本求圆面积的表达式
求圆面积的基本表达式为S=πr,其中S为求得的圆的面积,π是圆周率,r为圆的半径。
1.2Java语言表达求圆面积的方式
用Java语言表达求圆面积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表达式法和函数法。
(1)基本表达式法
可以使用以下表达式:
double area = Math.PI * r * r;
其中r是圆的半径,area是圆的面积,Math.PI是圆周率。
上面的例子中,将圆周率π的值定义为Math.PI,当圆周率π变化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更改该值。
(2)函数法
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public static double getCircleArea(double r) {
double area = Math.PI * r * r;
return area;
}
double area = getCircleArea(r);
在上面的例子中,r是圆的半径,getCircleArea()是求圆面积的函数,area是圆的面积。
二、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Java中求圆面积的表达方式。
Java提供了两种表达求圆面积的方式,基本表达式法和函数法。
在用Java语言求圆面积的表达式中,Math.PI的值可以根据需要更改。
本文介绍的内容可以用于各种程序开发中,与圆面积有关的任务。
1.算法设计: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和周长(假设已知圆的半径)。
【答案】:step1: r=5.0; /*给出圆的半径*/step2: c=2*3.14*r; /*计算圆的周长,圆周率取值为3.14*/step3: s=3.14*r*r; /*计算圆的面积*/step4: 输出c和s的值; /*输出圆的面积和周长*/2.算法设计:实现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间的转换(转换公式:F=1.8C+32,C为摄氏温度、F为华氏温度)。
【答案】:step1: 如果输入摄氏温度C; /*判断输入的是否是摄氏温度值*/step2: 则计算F=1.8*C+32; /*将摄氏温度转化为华氏温度*/step3: 并且输出F的值; /*输出华氏温度值*/step4: 否则计算C=(F-32)/1.8; /*将华氏温度转化为摄氏温度*/srep5: 并且输出C的值; /*输出摄氏温度值*/3.算法设计:判定2000-2050年中的哪一年是闰年?(提示:闰年的条件是 (1)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例如1996,2004年;(2)能被100整除且又能被400整除的年份,如1600,2000年。
)【答案】:main(){year;intfor(year=2000;year<=2050;year++){((year%4==0)&&(year%100!=0))||(year%400==0))if(is\n",year);printf("%d}}4.算法设计:查找1000以内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的数。
【答案】:main(){i;intj=0;floatprintf (" 5 and 7 times is:");printf("\n") ;for(i=1;i<1000;i++){if (i%35==0)",i);printf("%d}}5.算法设计:判定给出的三个整数是否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答案】:#include<math.h>main(){float a,b,c;printf("please input three border :");scanf("%f%f%f",&a,&b,&c);if(a+b>c&&a+c>b&&c+b>a)printf("可以组成三角形");else printf("无法组成三角形");}6.【答案】:首先要将这些专业知识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形成一个抽象的、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从而给出问题的抽象数学模型,然后制定解决该模型所代表数学问题的算法。
实 验 报 告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系 (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 业: 软 件 工 程班 级: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2014年5月26日攀枝花学院实验三实验名称:类的定义【实验目的】1.理解C#语言是如何体现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2.掌握类对象的定义;3.了解类的封装方法,以及如何创建类和对象;4.了解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特性;5.掌握静态成员的用法;6.掌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含义与作用、定义方式和实现,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定义和重载构造函数。
能够根据给定的要求定义类并实现类的成员函数;7.理解类的成员的访问控制的含义,公有、私有和保护成员的区别;8.掌握参数传递的用法;9.掌握属性的作用和使用。
【实验要求】1.编写一个包含类和类方法的程序;2.编写一个创建对象和使用对象的方法程序;3.编写不同成员变量、方法修饰方法的程序;。
4.编写含有构造方法的类的程序;5.编写重载构造方法的程序;6.编写类含有静态变量的程序;7.编写通过ref、out修饰符传递参数的类程序;8.编写含有属性的类程序。
【实验内容】一、定义一个圆类,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二、实现一个学生类程序要求如下:其中有3个数据成员有学号、姓名、年龄,以及若干成员函数。
实现对学生数据的赋值和输出。
要求:使用成员函数实现对数据的输出;使用构造函数实现对数据的输入。
三、自定义实现一个日期类型程序要求如下:定义日期类型Date。
要求有以下面成员:年、月、日变量,重载的构造方法,一个实现年、月、日单独的输入,一个实现从系统时间里读出年月日,并实现打印方法成员,该方法要按照“XXXX年XX月XX日”格式输出日期。
请练习System.Datetime类型及其各属性的应用。
列出System.Datetime主要包含哪些属性,并思考重载构造方法的作用。
一,圆的运算源代码namespace shiyan3{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public Form1(){InitializeComponent();}Circle circle = null;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extBox2.Text = circle.CircleArea().ToString();}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circle = new Circle(double.Parse(textBox1.Text));}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extBox2.Text = circle.CircleAirth().ToString();}}}效果截图二,学生类源代码namespace shiyan3{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2 : Form{public Form2(){InitializeComponent();}Student student = null;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udent = new Student(textBox1.Text, textBox2.Text, int.Parse(textBox3.Text));}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 = student.ToString();listBox1.Items.Add(s);}}}效果截图三,日期类源代码namespace shiyan3{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3 : Form{public Form3(){InitializeComponent();}Date date = null;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date = new Date(textBox1.Text, textBox2.Text, textBox3.Text); }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date = new Date();}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 = date.ToString();listBox1.Items.Add(s);}}}效果截图。
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代码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计算需求。
本文将以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为主题,分别介绍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一、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圆的一圈的长度。
要计算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
圆的半径是指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而圆的直径是指通过圆心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公式C = π * d或C = 2 * π * r进行计算,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
例如,如果已知圆的半径为r,则可以使用C = 2 * π * r的公式来计算圆的周长。
假设半径r为5,带入公式可得C = 2 * 3.14159 * 5 = 31.4159。
所以圆的周长为31.4159。
二、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指圆内部的区域所占的平方单位面积。
要计算圆的面积,同样需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
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 A = π * r^2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已知圆的半径为r,则可以使用A = 3.14159 * r^2的公式来计算圆的面积。
假设半径r为5,带入公式可得A = 3.14159* 5^2 = 78.53975。
所以圆的面积为78.53975。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重要属性,它们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周长和面积是研究圆形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的边界长度和土地面积。
在工程测量中,求圆形管道的周长和面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的材料和成本。
在制作圆形饼干或披萨时,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的面团和配料量。
总结起来,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是数学中的基本问题,通过使用相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这些计算结果对于理解和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2课题: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北京市第十中学骆春华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授课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材《信息技术》第五册第8章“编程与智能处理”中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通过设计制作“求圆的面积”的实例,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算法,体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节的内容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对后面人工智能课程的理解。
根据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我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延伸,通过“求圆的面积”延伸到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列举了本学期所学数学内容的部分实例及习题,通过用编程的方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并亲身体验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使用VB编程解决问题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对于所有学生都处于起始阶段,在前两节中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了VB中Label、Text、CommandButton控件的使用及其属性的设置,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初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来设计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对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会使用流程图描述解题算法。
(3)、根据算法,会使用VB编写简单程序;2.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VB计算机语言设计制作“求圆的面积”的全过程,了解并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来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过程中,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c语言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圆是一个几何图形,由一条不断向外延伸的曲线组成,该曲线上的任意两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被称为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乘以2π,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
圆的面积是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的平方乘以π。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库中的函数来进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数学库中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数学函数,例如求平方根的函数sqrt(),求圆周率π的函数acos(-1),以及乘法运算的函数pow()。
下面我们来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变量来存储圆的半径,然后使用scanf()函数来从用户输入获取半径的值。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定义在数学库中的函数来计算周长和面积,并将结果打印输出。
下面是完整的C程序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 {double radius, circumference, area;printf("请输入圆的半径:");scanf("%lf", &radius);circumference = 2 * M_PI * radius;area = M_PI * pow(radius, 2);printf("圆的周长为:%.2f\n", circumference);printf("圆的面积为:%.2f\n", area);return 0;}```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包含了stdio.h头文件和math.h头文件,分别用于输入输出和数学计算。
然后定义了三个变量radius、circumference和area,分别用于存储圆的半径、周长和面积。
求圆的面积的程序求圆的面积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计算机编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需要了解圆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便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圆是一个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这个固定点称为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圆的面积是指圆内部所有点的面积之和,通常用单位面积(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来表示。
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用到圆的半径和π(圆周率)的值。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用3.14或22/7来近似表示。
圆的面积公式为: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可以使用变量来存储圆的半径和π的值,然后使用公式计算出圆的面积。
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的求圆面积的程序:```# 求圆的面积import math# 输入圆的半径radius = float(input("请输入圆的半径:"))# 计算圆的面积area = math.pi * radius ** 2# 输出圆的面积print("圆的面积为:", area)```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首先导入了Python的math库,以便使用π的值。
然后,通过input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圆的半径,并将其转换为浮点数类型。
接着,使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将结果存储在变量area中。
最后,使用print函数输出圆的面积。
除了Python,其他编程语言也可以实现求圆面积的功能。
例如,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求圆面积的程序如下:```// 求圆的面积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CircleAre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输入圆的半径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请输入圆的半径:");double radius = input.nextDouble();// 计算圆的面积double area = Math.PI * Math.pow(radius, 2);// 输出圆的面积System.out.println("圆的面积为:" + area);}}```这个程序与Python程序类似,也是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圆的半径,然后使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最终输出结果。
编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编程中,计算圆的面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或直径等参数来计算。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计算公式。
1. 通过半径计算圆的面积
假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
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计算圆的面积:
```
r = float(input('请输入圆的半径:'))
area = 3.14159 * r * r
print('圆的面积为:', area)
```
2. 通过直径计算圆的面积
假设圆的直径为d,则圆的面积公式为:S=π(d/2)
同样,需要使用π这个常数。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计算圆的面积:
```
d = float(input('请输入圆的直径:'))
area = 3.14159 * (d/2) * (d/2)
print('圆的面积为:', area)
```
以上两种方法在编程中都可以使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
法即可。
java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步骤以java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为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
圆是平面上一组离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个固定点叫做圆心,离圆心最远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叫做半径。
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一点到该点相邻两点的距离之和,也就是圆的周长等于2πr,其中r是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是圆内部的所有点构成的区域的大小,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πr^2,其中r是圆的半径。
那么如何使用java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呢?我们可以使用java 中的数学库来进行计算。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常量π,代表圆周率,java中提供了Math类来进行数学计算,该类中包含了π的常量定义。
接下来,我们需要输入圆的半径,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或者在代码中直接定义一个变量。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定义好的公式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计算周长的代码如下:double radius = 5.0; // 定义圆的半径double circumference = 2 * Math.PI * radius; // 计算周长计算面积的代码如下:double radius = 5.0; // 定义圆的半径double area = Math.PI * Math.pow(radius, 2); // 计算面积我们可以将计算得到的周长和面积输出到控制台上,方便查看结果。
输出周长的代码如下:System.out.println("圆的周长为:" + circumference);输出面积的代码如下:System.out.println("圆的面积为:" + area);完整的代码如下: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Circ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圆的半径double radius;// 通过键盘输入获取圆的半径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请输入圆的半径:");radius = scanner.nextDouble();// 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double circumference = 2 * Math.PI * radius;double area = Math.PI * Math.pow(radius, 2);// 输出结果System.out.println("圆的周长为:" + circumference);System.out.println("圆的面积为:" + area);}}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可以实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功能。
课题: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
北京市第十中学骆春华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授课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材《信息技术》第五册第8章“编程与智能处理”中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通过设计制作“求圆的面积”的实例,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算法,体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节的内容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对后面人工智能课程的理解。
根据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我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延伸,通过“求圆的面积”延伸到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列举了本学期所学数学内容的部分实例及习题,通过用编程的方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并亲身体验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使用VB编程解决问题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对于所有学生都处于起始阶段,在前两节中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了VB中Label、Text、CommandButton控件的使用及其属性的设置,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初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来设计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对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会使用流程图描述解题算法。
(3)、根据算法,会使用VB编写简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VB计算机语言设计制作“求圆的面积”的全过程,了解并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来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过程中,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1.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用流程图的方式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
算法的描述、对程序代码的理解及分析。
三、教学方法
选择了讲解演示、自主探究、体验式等方法,先播放利用VB编制的有关解决数学问题的实例,实例基本上是本学期所学的数学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提出任务,通过讲解演示“求圆的面积”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了解并亲身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设计及制作过程中,教师设计出问题情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学生可通过学习网站自主探究学习其他实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有关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实例的网站,便于学生通过网站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在数学书中寻找一数学实例,便于在课上使用计算机语言编程解决此问题。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教师展示通过编程解决数学问题的实例(展示的实例都是学生刚学完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
通过讲解及演示学生比较熟悉的“求圆的面积”的全过程,带领学生按照编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步步展开,由分析问题到算法描述,算法描述先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语言,再引导学生使用流程图的方式进行描述,由浅入深的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在分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算法编制程序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将解题算法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的过程,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通过体验编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强化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对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容量较大、时间比较紧,所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即时性评价有所欠缺,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