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学习中国新闻史要与学习相关阶段的中国通史,特别是19世纪、20世纪的中国通史相结合。

分期:按一般的社会历史分期可划分为四个单元:

古代部分: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初。

近代部分:1815年《察世俗》到1919年。(重点)

现代部分:1919年到1949年。(重点)

当代部分:建国以后。

历史沿革(线索与概况);

重要媒体及文献(开元杂报、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蜜蜂华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循环日报、时务报、等等等);

著名人物(王韬、梁启超、谭嗣同、黄远生、邵飘萍、成舍我、张季鸾、史量才、范长江、邹韬奋、戈公振…等等等);

优秀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伟大的道路》《新闻学》《中国报学史》《实际应用新闻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赤都心史》《饿乡纪程》《中国的西北角》《延安归来》等等等);

重大事件(新生事件、苏报案、癸丑报灾等等等);

古代部分:1.中国古代报纸特征?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3.宋代小报内容、性质、作用。

4.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定本制度、万历邸抄、天变邸抄

5宋朝小报的特点。

6.从宋朝邸报到清代《京报》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

近代部分: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申报》、马礼逊、

2.概述中文外报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3.怎样理解外报的性质和作用?

4.《循环日报》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5.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6.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新闻观点)。

7.《新民丛报》、《中国日报》、《民报》、苏报案、竖三民、癸丑报灾、黄远生、

邵飘萍、狄楚青与《时报》革新

8.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

9.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10.从黄远生、邵飘萍等名记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维新派与之比较异同。

12.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13.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趋向(现代报纸雏形的形成;著名新闻记者的涌现)。

现代部分:1.《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2.《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报道评论有何特色?后期有何变化?

3.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是怎样从事报刊活动的?有何贡献?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4.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代表性刊物及特点?(《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中俄通讯社;特点与意义。)

5.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情况

6.蔡和森《向导》、瞿秋白《热血日报》、恽代英、肖楚女与《中国青年》

、《政治周报》、成舍我“世界报系”、邵飘萍《京报》、伍联德《良友》

7.简述“四不方针”的内容。

8.评述新记《大公报》成功经验的现实意义。

9.黄伯惠与《时报》再次革新

10. 伍联德与《良友》画报

11.国民党政权是怎样建立新闻统治的?

12.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出版情况如何?经验教训?

13.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特点和意义?

1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史量才之死说明了什么?

15.简述邹韬奋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16.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7.简述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特点、学术价值及其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影响。

18.《解放日报》整风改版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19.新华社的独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

20.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诺。汉斯〃希伯。)

21.1937上海《救亡日报》郭沫若

22.1937,11上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23.99天“重庆各报联合版”,“战时文化城”桂林

24.重庆时期周恩来领导下《新华日报》同顽固派的斗争

25.上海“孤岛”抗日报刊,洋旗报

26.战时香港人才云集,抗日报刊活动

27. 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28.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29.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新闻学贡献如何?

30.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问题?贡献?

当代部分:

1.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2.“三贴近”

现代部分:

当代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