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宫观主要教职任职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转发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专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3.11•【字号】粤民宗发〔2014〕27号•【施行日期】2007.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侨务、宗教其他规定,侨务、宗教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转发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专项工作的通知粤民宗发〔2014〕27号各地级以上市民族宗教局、顺德区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推动实施《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基本实现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系统化,国家宗教事务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专项工作的通知》(国宗函〔2014〕26号),现转发给你们。
按照要求,我委将选择一个设区的市作为试点地区,并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全省全面推开。
请认真组织学习、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印发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将专项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举措等,宣传到本地区每一个宗教活动场所,使宗教部门工作人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深化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为接下来全面铺开、扎实推进该专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附件:1.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宗函〔2014〕27号)2.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3.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4.道教宫观主要教职任职办法5.伊斯兰教职人员聘任办法6.中国天主教堂区司铎任职办法7.中国天主教主教备案办法(试行)8.基督教教堂主要教职人员任职办法广东省民族宗教委2014年3月11日(联系人:廖爱文,联系电话:************)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专项工作的通知国宗函〔201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宗教局、民宗委(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局: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工作,是国务院确定我局2015年要完成的重点任务之一。
道士工作制度规定条文第一条总则为了规范道士的职业行为,保障道士的合法权益,弘扬道教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道士的职责道士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道教教义教规,弘扬道教文化,服务信众,培育道教人才,开展道教教务活动,促进道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条道士的资格道士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国国籍;(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三)信仰道教,有志于从事道教事业;(四)品德良好,无不良记录;(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六)经过正规道教院校教育或者由道教协会认可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
第四条道士的选拔道士的选拔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道教协会或者道教院校组织考试选拔,合格者予以录取。
第五条道士的培训道教协会或者道教院校应当对道士进行正规的教育培训,提高道士的道教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六条道士的考核道教协会或者道教院校应当定期对道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道教知识、品德行为、教务工作等方面。
第七条道士的晋升道士晋升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晋升后的道士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第八条道士的退休道士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因病等原因不能继续从事道教事业时,应当退休。
道士退休后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
第九条道士的待遇道士享有下列待遇:(一)获得合理的生活保障;(二)参加社会保险;(三)享有法定的休息和休假;(四)获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五)享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助。
第十条道士的职业行为规范道士在从事道教教务活动时,应当遵守下列职业行为规范:(一)遵守道教教义教规,弘扬道教文化;(二)尊重信众的信仰和习俗,维护信众的合法权益;(三)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得谋取不正当利益;(四)不得从事迷信活动,不得利用道教名义进行非法活动;(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
第十一条道士的违规处理道士违反本制度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处理措施包括:(一)批评教育;(二)暂停从事教务活动;(三)撤销道士资格。
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在我国,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广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以来,通过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佛教、道教寺庙宫观(以下简称“寺观”)管理规范,教风端正,庄严清静。
但是,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有的非宗教活动场所雇用假僧假道,非法从事宗教活动,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甚至威逼利诱信众和游客,骗取钱财,以教牟利;一些经依法登记的寺观尤其是处在风景名胜区的寺观,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或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从事抽签卜卦等现象。
这些现象严重违反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
为制止和纠正上述现象,依法、依规、科学、有序管理寺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要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
寺观应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管理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由佛、道教界按民主管理的原则负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其内部宗教事务。
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
对参与、支持此类活动的党政干部要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2.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对依法登记的寺观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寺观“被承包”现象,并限期整改,将依法应由寺观管理的事务交由寺观管理;整改不到位的,撤销其宗教活动场所登记,不得从事宗教活动。
道教宫观主要教职任职办法(2010年6月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修订)第一条为加强道教教制建设,促进宫观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主要教职,是指道教宫观的方丈、监院和住持。
第三条担任方丈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品德服众,威仪可法;(三)领受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四)年龄40岁以上,出家20年以上,身体健康;(五)熟悉道教全真经典科仪,具有较高的道学素养,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六)持有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第四条担任监院、住持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待众谦和,品德服众,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三)已受戒或受箓;(四)年龄30岁以上,出家或入道10年以上,身体健康;(五)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毕业于道教院校或具有同等道学水平;(六)熟悉道教经典科仪,具有较高的道教素养,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七)持有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第五条方丈的职责:(一)弘扬道法,传承戒律;(二)度世演法,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三)指导参玄修持;(四)督察本宫观管理组织的行为。
第六条监院、住持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开展教务活动,主持宫观事务;(二)弘扬道法,纯正道风,引导道教徒提高自身素质;(三)贯彻执行宫观规章制度,加强宫观管理,办好宫观自养;(四)负责保护好宫观文物和建筑设施,维护宫观周围环境;(五)依法维护宫观和常住道众的合法权益;(六)引导宫观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
第七条宫观礼请方丈,须经该宫观民主管理组织协商提出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同意后,由中国道教协会核准并报请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制度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公民宗教信仰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秩序和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对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教职人员实行行政领导第二章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第三条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仰宗教的公民举行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教堂、清真寺及其他固定场所。
第四条新设立或恢复开放原有的宗教活动场所,须由其管理组织申请,经县以上(含县级,下同)人民政府批准,同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本规定颁布前经批准设立或恢复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应补办登记手续。
第五条业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其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固定的处所和名称;(二)有信教公民组成的民-主管理组织和负责人;(三)有主管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负责人;(四)有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公民;(五)有合法的管理章程;(六)有合法的经费来源。
第七条宗教活动场所的终止、合并,变更处所、名称、管理组织或负责人,应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或负责人向原登记机关申报。
第八条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在宗教团体的指导下,建立由宗教教职人员和教徒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第九条宗教活动场所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不得损害公民身体健康。
宗教活动场所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一切事务不受境外宗教势力的支配。
第十条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宗教传统和习惯接受境内信教公民自愿捐赠和境外人士无附加条件的宗教捐赠(布施、奉献、乜贴、献仪等)。
禁止摊派、勒捐。
第十一条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兴办企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按有关规定在本场所内出售、分送经批准发行的宗教书刊、宗教音像制品、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
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日期】2006.12.29•【文号】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4号•【施行日期】2007.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宗教正文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4号《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已于2006年12月25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叶小文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第一条为了保障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及备案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是指佛教寺院的住持(方丈),道教宫观的住持(方丈),伊斯兰教清真寺主持教务活动的阿訇、伊玛目、海推布,天主教教堂的主任司铎,基督教教堂的主任牧师、相当于牧师的专职长老等。
第三条宗教教职人员担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应当经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后10日内,由该宗教活动场所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四条宗教教职人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担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应当由拟任用该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活动场所征得该场所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征求该宗教教职人员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意见后,予以备案。
第五条履行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应当填写《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表》,同时提交下列材料:(一)该场所管理组织民主协商情况的说明;(二)拟任职人员的户籍证明复印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宗教教职人员证书复印件。
此前在其他宗教活动场所担任主要教职的,还须提交离任其他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的注销备案证明。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自收到宗教活动场所提交的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已完成备案程序。
道教协会会长职责篇一:广东道教文化节暨第七届惠州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实施方案20广东道教文化节暨第七届惠州国际(休闲养生)旅游节系列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惠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第10次碰头会议和十一届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并报省民族宗教委同意,定于20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惠州市,由省民族宗教委、省旅游局、惠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道教协会联合举办“20广东道教文化节暨第七届惠州国际(休闲养生)旅游节系列活动”。
为做好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制定本方案:一、活动主题道教养生美丽惠州福地罗浮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年11月15日至17日(农历十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地点:惠州市·罗浮山三、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东省旅游局、惠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道教协会承办单位:惠州市民族宗教局、惠州市旅游局、博罗县人民政府、惠州市道教协会协办单位:博罗县罗浮山管委会、冲虚古观、黄龙古观四、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一)启动仪式议程。
(时间:11月15日上午9:00至12:00,地点: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1.暖场文艺表演(时间9:00-9:30,演出期间,领导嘉宾签到进场)2.启动仪式3.罗浮山风景区游客中心启用、广东道教学院筹建办揭牌、书画摄影展开展及《山水酿惠州》宣传册首发仪式4.祈福大法会以上四项活动参加人员:活动邀请的领导、嘉宾,活动组委会组成人员,惠州市各宫观道长及信众等。
(二)“道教文化与生态文明”研讨会。
时间:11月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地点:惠州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宝田国际会议度假酒店主题:道教文化与生态文明参加人员:活动邀请的高道大德、有关专家、学者,活动组委会有关人员,市有关领导,省、市道教协会领导等。
(三)爱心中医义诊活动。
时间:11月15日至16日地点: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参加人员:广东省中医院专家,群众。
(四)山呼海应看惠州——全国百名摄影(家)记者、俄罗斯、泰国、内蒙古、粤港澳主流媒体及旅行商惠州采风踩线活动。
宋代道观住持选举制度
宋代道观的住持选举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甲乙徒弟院:住持由师徒传承,这是最早的传承方式。
2. 十方住持院:住持由僧众选举产生,并需要得到地方衙门的许可。
这种选举方式需要经过明察暗访,反复商议,然后推举德高望重,勤于佛道,行止廉洁的僧侣担任。
3. 敕差住持院:住持由朝廷任命。
在后世,当朝廷不再任命住持后,住持的传承就只剩下师徒传承与僧众选举两种形式。
这些制度在后世也有所发展,例如子孙丛林的住持是终身制,而十方丛林的住持则是聘任制,任期一般三至四年,如果住持任期满,或任期内逝世,或犯错误被辞,都得重新选举新住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历史文献或咨询历史专家。
道教宫观管理办法(2010年6月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修订)第一条为加强道教宫观管理,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保障道教活动正常进行,更好地服务信众,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道教宫观,是指经县级以上(含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等规定依法登记,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的宫观和其他固定道教活动处所。
第三条宫观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道众自主管理,并接受道教协会的教务指导。
第四条宫观须设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一)宫观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传统的执事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推选产生民主管理组织。
(二)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应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教、遵纪守法、道风纯正、办事公道、身体健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道教学识的道士担任。
(三)民主管理组织成员任职情况,须公示并经道教协会确认后报该宫观的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五条民主管理组织的职责:(一)团结和引导宫观道众和信教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法制教育,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法规,保障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三)维护宫观和道教徒的合法权益;(四)安排、处理宫观的宗教活动和日常事务;办好教务和宫观自养;(五)团结和引导常住道众和广大信众,正信正行,服务社会;(六)组织道众参玄悟道,学修并进,提高道众素质,开展讲经说法和道教文化研究,积极培养道教人才;(七)保护和维修宫观建筑、文物古迹,保护宫观环境,搞好宫观安全消防、清洁卫生,开展文明敬香,建设文化宫观、和谐宫观、生态宫观;(八)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九)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十)定期向宫观常住道众报告工作,重大问题须经常住道众民主讨论;(十一)开展对外友好往来;(十二)研究决定其他重要事宜。
宫观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宫观的管理,维护道教界的合法权益,保障道教活动的正常进行,更好地服务信众,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等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所称宫观,是指经县级以上(含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等规定依法登记,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的宫观和其他固定道教活动处所。
第三条宫观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道众自主管理,并接受道教协会的教务指导。
第四条宫观应设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宫观管理组织应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教、遵纪守法、道风纯正、办事公道、身体健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道教学识的道士组成。
第二章宫观管理组织第五条宫观管理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传统的执事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推选产生。
第六条宫观管理组织成员应公示并经道教协会确认后报该宫观的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七条宫观管理组织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具有道教信仰,道风纯正,有一定的道教学识;(三)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四)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宫观管理工作。
第三章宫观管理职责第八条宫观管理组织的职责如下:(一)团结和引导宫观道众和信教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法制教育,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法规,保障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三)负责宫观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宫观财产和合法权益;(四)组织宫观道众进行道教活动和教务工作;(五)负责宫观的财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宫观财产;(六)定期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宫观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第四章宫观活动管理第九条宫观应定期举行道教仪式和活动,满足信众的精神需求。
第十条宫观应加强对信众的引导和教育,提倡正信,反对迷信。
道教宫观主要教职任职办法(2010年6月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修订)第一条为加强道教教制建设,促进宫观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主要教职,是指道教宫观的方丈、监院和住持。
第三条担任方丈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品德服众,威仪可法;(三)领受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四)年龄40岁以上,出家20年以上,身体健康;(五)熟悉道教全真经典科仪,具有较高的道学素养,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六)持有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第四条担任监院、住持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待众谦和,品德服众,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三)已受戒或受箓;(四)年龄30岁以上,出家或入道10年以上,身体健康;(五)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毕业于道教院校或具有同等道学水平;(六)熟悉道教经典科仪,具有较高的道教素养,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七)持有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第五条方丈的职责:(一)弘扬道法,传承戒律;(二)度世演法,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三)指导参玄修持;(四)督察本宫观管理组织的行为。
第六条监院、住持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开展教务活动,主持宫观事务;(二)弘扬道法,纯正道风,引导道教徒提高自身素质;(三)贯彻执行宫观规章制度,加强宫观管理,办好宫观自养;(四)负责保护好宫观文物和建筑设施,维护宫观周围环境;(五)依法维护宫观和常住道众的合法权益;(六)引导宫观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
第七条宫观礼请方丈,须经该宫观民主管理组织协商提出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同意后,由中国道教协会核准并报请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汤池峡道观民主管理委员会宫观管理办法2012年1月1日为了加强道观管理,使之能与社会主义相协调,保障国家宗教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宫观秩序得以稳定,宗教生活得以正常,道教文化得以继承发扬,确保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领导下,实现宫观民主管理。
根据《宗教管理条理》和其他法律,法规,并参照中国道教协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汤池峡道观民主管理委员会是汤池峡道观的民主管理组织,在保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行政领导下,由道众自主管理,并接受县道教协会的教务指导。
二、道观管委会的任务和职责1、团结和领导本观道众,在国家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依法按照道教教义教规开展宗教事务活动。
2、安排、处理本道观的一切日常事务。
维护道观和道众的合法权益3、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道教知识。
4、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保护道观的文物、建筑、花草树木,维护道观秩序,营造优美的环境和文明和谐的道观。
5、接待好信教群众、游人、香客和社会各界人士。
6、开展道教文化研究,搜集整理道教文史资料。
7、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巡查法规戒律的持守和制度的执行。
8、道观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由管委会提前向县道协、县民宗局报告,同时上报实施方案、应急措施等。
民宗局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9、定期检查道观内外环境卫生,进行评比。
10、组织道众积极举办慈善等社会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管委会主任职责1、负责召集并主持道观管委会的会议和工作,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提议、讨论、决定有关道观发展、宗教活动和管理事项。
2、对道观的所有事务总揽全局,主持全盘工作在遵守国家法规政策的前提下,执行道观管委会的决议,合理安排道观的各项事宜,调配本观的人、财、物等资源,确保道观活动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负责协调上级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处理好本观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4、负责监督和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5、安排好宗教活动。
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2007年9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通过2008年3月4日公布)第一条为了规范道教教务管理,维护道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道教教职人员是指已冠巾的全真派道士和已传度的正一派道士。
第三条道教教职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
(二)皈依“道、经、师”三宝,有传统的道教师承法派。
(三)熟悉道教主要威仪规范,了解道教基本教义;能习诵《早晚功课经》、《道德经》等道教经典。
(四)遵守道教规戒,品德良好。
(五)年满18周岁,有一定文化程度,皈依出家或入道两年以上,受过冠巾或传度。
第四条道教教职人员认定的程序:(一)由本人申请,住宫观的向所在宫观提出,在道教协会工作的向所在协会提出,散居正一派道士向所在宫观或所在地道教协会提出。
(二)受理申请的宫观、道教协会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对所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听取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道教协会的意见后,予以认定。
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成立道教协会的,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听取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道教协会的意见后,予以认定。
在中国道教协会工作的,向中国道教协会提出申请,由中国道教协会认定。
第五条道教协会认定后,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六条完成备案程序后,由认定其教职人员资格的道教协会颁发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道教教职人员证书由中国道教协会统一印制。
第七条道教教职人员有资格作为戒子、箓生人选参加传戒、授箓活动。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每三年对其认定的道教教职人员资格进行核验。
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条件的,或者不接受核验的,公告其道教教职人员证书作废。
第九条道教教职人员所在的宫观或道教协会应加强对其管理,定期进行考核。
道观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观的管理,维护宗教秩序,保障信教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道观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道观管理制度是根据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制定的,是道观的基本规范。
第三条道观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道观,包括地方道观和中央道观。
第四条道观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道观的管理范围、管理结构、管理职责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第二章管理范围第五条道观的管理范围包括对道教信仰活动的组织、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条道观管理范围还包括对道观的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第七条道观管理范围还包括对道观的建筑、设施、物品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章管理结构第八条道观管理结构包括道观的主要领导机构、业务部门、监督机构等。
第九条道观的主要领导机构包括主持、道士委员会、理事会等。
第十条道观的业务部门包括宣教部、学术研究部、财务部等。
第四章管理职责第十一条道观主持是道观的最高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道观的工作。
第十二条道士委员会是道观的议事决策机构,负责道观内部事务的决策和协调。
第十三条理事会是道观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道观的经济、财务等方面的监督和审查。
第十四条宣教部是道观的宣传教育机构,负责对道教的宣传、传教等工作。
第十五条学术研究部是道观的学术研究机构,负责对道教的学术研究等工作。
第十六条财务部是道观的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对道观的经济、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人力资源部是道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对道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第五章管理流程第十八条道观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管理决策、管理执行、管理监督等流程。
第十九条道观的管理决策流程主要包括制定管理规定、管理计划等。
第二十条道观的管理执行流程主要包括对管理规定的执行、管理计划的实施等。
第二十一条道观的管理监督流程主要包括对管理执行情况的检查、管理决策的审查等。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二十二条道观的监督检查主要由理事会负责,包括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
人员管理制度
宫观管理班子有管理好人员和财务的责任,担负着弘扬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光荣使命。
必须服从当地党和政府,有关业务部门。
道教协会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一、组织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国家和地方的宗教法律、法规和
规章,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
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对信教群众经常进行道学知识和教义教规、戒律的教育,
全真弟子自觉遵守戒规,保持良好的声望,对犯戒和违规
者按教规、戒律处理。
三、宫观要保持卫生,上岗人员要服装整齐、仪表端庄、不得
喧哗、不得口吐秽语、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离岗、不得以天
热为由赤膊或穿内裤在室外行走。
四、加强对宫观公共财物的管理,任何人不得将宫观财物占为
已有,也不得将宫观财物私自送人。
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管
理,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做到帐目、帐物相符。
五、宫观内不准打牌,搓麻将,不准播放世俗歌曲,不准打架
斗殴。
保持场所清净庄严。
六、加强对教职人员的管理,常住乾道、坤道必须按照《条例》
的规定进行登记、备案,办理所在地户籍手续。
咸阳市中五台道观
2013年12月5日。
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为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需要对宗教教职人员做好一系列的!下面就随爱汇网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宗教教职人员管理的相关资料吧!宗教教职人员管理规定第一条为维护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宗教教职人员,是指天主教的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基-督教的牧师、传道员,佛教的僧、尼,道教的道士、道姑,伊斯兰教的阿訇,以及在宗教团体担任职务或以宗教为职业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宗教教职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负责本行政域内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
第五条宗教教职人员的身份由人民政府批准登记的宗教团体认定。
经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由所在的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组织向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
第六条经登记注册的宗教教职人员由登记注册部门发给宗教教职人员证书。
宗教教职人员证书只证明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身份。
宗教教职人员放弃或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身份时,由登记注册部门收回并注销宗教教职人员证书。
宗教教职人员证书由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统一印制。
第七条宗教教职人员享有下列权利:(一)从事宗教活动和教务活动;(二)参加所在宗教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三)应信教群众的请求进行宗教礼仪性服务;(四)接受宗教教育,从事宗教学术研究和交流。
第八条宗教教职人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协助政府贯彻执行国家宗教政策;(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不同宗教、教派以及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三)抵制境外宗教敌对势力对我国宗教的渗透、干涉和控制;(四)保护寺观教堂的建筑物、文物、设施和自然环境;(五)接受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监督管理,遵守本宗教的教规律仪。
第九条宗教教职人员职称的认可、授予,由各宗教团体按各教规定审批,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道教宫的管理制度一、宫务部门设置1. 宫务部门的设置和人员分工道教宫的管理机构分为院务部门和道教事务办公室两个部门。
院务部门负责宫内道风管理、财务管理、粮食储备和节庆活动的组织工作;道教事务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与外界的联系及管理和宣传工作。
每个部门设主任一名,分管不同的管理职责,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并定期进行工作交流和汇总。
2. 宫务部门的聘任和考核宫务部门的主任由地方政府或宗教事务办公部门提名并进行任命,根据工作表现进行年度考核,评定优秀者奖励鼓励,不合格者进行警告处理,并可能进行调整或撤职。
3. 宫务部门的工作职责(1)院务部门负责宫内道风管理、财务管理、粮食储备和节庆活动的组织工作,对外联系的一般性事务由道教事务办公室负责。
(2)道教事务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与外界的联系及管理和宣传工作,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和文化交流。
(3)两个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确保宫务工作的顺畅进行。
二、宫内管理制度1. 宫内道风管理宫内道风管理是保证道教宫正常运转和传统宗教仪式保障的基础,必须遵守宗教戒律和规范,切实做好宫内道风的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严格遵守戒律和规范,不得私自定制宗教仪式和戒律,保持道教宫的纯净和神圣。
(2)保持宫内卫生和安静,不得在宫内设立私人生活用品和物品,确保道士能够专心修行。
(3)加强对宫内信徒的宗教教育和引导,帮助信徒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念,维护宫内道风。
2.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道教宫持续发展和运转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会计管理和审计管理三个方面:(1)资金管理:宫务部门成立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接收、保管、使用和支出宫内款项,确保宫内经济的正常运转;定期报告宫内资金的使用情况,向地方政府或宗教事务办公部门递交资金使用报告。
(2)会计管理:宫务部门应聘请专业会计师负责宫内会计工作,确保资金的准确记录和信息的保密性,并定期向地方政府或宗教事务办公部门递交审计报告。
道教宫观方丈住持任职离职办法(2007年9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通过,2008年3月4日公布)第一条为了加强道教教制建设,促进宫观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方丈、住持是指道教宫观执事的最高教职称谓,全真派称方丈,正一派称住持。
第三条方丈、住持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三)熟悉道教经典,具有较高的道教素养;(四)出家、入道十五年以上;(五)方丈须受满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住持须经授箓、领受法职、盟证道位。
第四条方丈、住持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开展教务活动,主持宫观事务;(二)弘扬道法,纯正道风,引导道教徒提高自身素质;(三)贯彻执行宫观规章制度,加强宫观管理,搞好宫观自养;(四)负责保护好宫观文物和建筑设施,维护宫观周围环境;(五)依法维护常住和宫观的合法权益;(六)引导宫观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
第五条宫观礼请方丈、住持应坚持民主协商、选贤任能的原则,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由该宫观管理委员会提出人选,提交常住民主评议;(二)人选经常住民主评议获半数以上赞成的,由宫观管理委员会报所在地道教协会;(三)所在地道教协会审核同意后,在该宫观张榜公示15日;(四)公示期满未发现重大问题的,由所在地道教协会征得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同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成立道教协会的征得中国道教协会同意)后,由该宫观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六条完成备案程序后,方可举行升座仪式。
第七条方丈、住持经民主推选可担任所在宫观管理委员会主任。
第八条方丈、住持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第九条方丈、住持一般不得兼任其他宫观的方丈、住持。
第十条方丈、住持因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可提前退居。
第十一条方丈、住持离职,经所在地道教协会审核并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意见后,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备案。
道教宫观主要教职任职办法
(2010年6月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2日公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道教教制建设,促进宫观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相关要求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主要教职指道教全真派宫观方丈、监院,道教正一派宫观住持。
第三条担任方丈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
(二)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品德服众;
(三)须受满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
(四)年龄40岁以上,出家二十年以上,身体健康;
(五)熟悉道教全真经典科仪,具有较高的道学素养,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
第四条担任住持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
(二)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品德服众,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三)须经授箓,领受法职,盟证道位;
(四)年龄30岁以上,入道十五年以上,身体健康;
(五)熟悉道教正一经典科仪,具有较高的道教素养,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
第五条担任监院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
(二)经道教协会认定资格并按规定在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的教职人员;(三)信仰坚定,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办事公道,品德服众,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毕业于中等以上道教院校或具有同等道学水平;
(五)年龄28岁以上,出家十年以上;
(六)具有较高的道教素养,能够讲经说法。
第六条方丈的职责:
(一)弘扬道法,传承戒律;
(二)度世演法,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
(三)督察本宫观管理组织的行为。
第七条住持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开展教务活动,主持宫观事务;
(二)弘扬道法,纯正道风,引导道教徒提高自身素质;
(三)贯彻执行宫观规章制度,加强宫观管理,搞好宫观自养;
(四)负责保护好宫观文物和建筑设施,维护宫观周围环境;
(五)依法维护常住和宫观的合法权益;
(六)引导宫观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
第八条宫观礼请方丈,须由宫观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提名,报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后,由中国道教协会核准并报请国家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完成备案程序后,方可举行升座仪式。
第九条宫观选任和礼请住持,应坚持民主协商、选贤任能的原则,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由该宫观前任住持或该宫观民主管理组织提出人选,经当地道教协会审查后,提交该
宫观常住民主评议;
(二)住持人选经常住民主评议获半数以上赞成,由宫观管理组织报当地道教协会;(三)当地道教协会审核同意后,由该宫观民主管理组织按照《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规定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四)完成备案程序后,方可举行升座仪式。
第十条全国重点道教宫观的住持人选,在履行任职备案手续之前,应由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提出审核意见并报中国道教协会同意。
全国重点道观的名单,由中国道教协会提出。
第十一条住持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连任一般不超过三届。
第十二条75岁以上的教职人员,原则上不新担任宫观住持。
第十三条住持一般不得兼任其他宫观的住持。
有特殊需要兼任其他宫观住持的,按照《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住持接受宫观民主管理组织、宫观常住和道教协会的监督。
住持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道教协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劝诫、撤销职务的惩处: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二)违犯道教戒律和宫观规章制度的;
(三)散布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言论的;
(四)未按《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
(五)重大宫观事务不按民主程序办事,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违反财务管理制度,侵吞或者挥霍宫观财产的。
劝诫的决定,由该宫观所在地道教协会的会长办公会集体讨论作出,并以书面形式告知本人。
撤销职务的决定,由该住持所在地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会集体讨论作出,报该住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同意,并由原任职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其备案后实施。
对全国重点宫观住持作出撤销职务的决定,需报中国道教协会同意,并由原任职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其备案后实施。
第十五条方丈任职期间违法乱纪,惩处的决定由中国道教协会决定并报国家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住持因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可提前退居。
第十七条住持离职,应当经宫观民主管理组织审核同意后,报原任职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备案。
第十八条住持正常离职或者提前退居后,由所在宫观或当地道教协会妥善安排。
第十九条监院的选任、礼聘、任职备案等程序要求参照住持的条款。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中国道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007年9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通过、2008年3月4日公布的《道教宫观方丈住持任职离职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