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所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64.90 MB
- 文档页数:9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知名的集团化管理的特大型甲级设计单位。
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环境污染防治、人防、文物保护等多项设计资质及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证书,是目前国内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的设计单位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同时也是985工程院校。
中文简介经过近50多年的积累和进取,该院拥有了雄厚的设计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计手段。
全院现有职工933人,一级注册建筑师112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46名。
1986年以来共有近200项设计作品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奖。
作为一所国际著名高校设计单位,设计院非常重视建筑教育。
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
此外,我院具备丰富的对外交流合作经验,曾成功的与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著名事务所合作,并互派员工交流学习。
按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中国SAC和美国RAB双重认证。
自2001年起,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了每年累计赔偿一亿元人民币的工程设计险合同。
有能力提供顶尖的设计产品和一流的咨询服务。
英文简介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58, is one of the leading design groups in China with the most comprehensive range of disciplines available in the country, allowing it to develop many types of design project. It holds design certificates issued by the Stat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for China in architecture, municipal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highwa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geology, landscap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ivil air defence and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It also holds 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rtificateissued by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ttee.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developed its strength in design, manpower and technology through its 50 years of experience. It employs 933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112 State First Class Registered Architects and 146 State First Class Registered Structural Engineers. It has won nearly 200 prizes for its design work since 1986.Affiliated to a well known university,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a tradition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t has cultivated a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successfully collaborated with many well known design firm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Germany, France and Spain etc. Exchange of staff is also part of the collaboration.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been approved to the ISO9001 Quality Assurance Standard by Shanghai Audit Centre and RAB, the American ISO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In 2001, the Design Institute signed an Engineering Design Insurance Contract with PICC, one of the leading insurance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gives total cover of 100 million RMB per annum.直属服务机构设计一所设计二所设计三所设计四所技术中心协力分院江苏分院南昌分院陕西分院同元分院都境分院都城分院市政工程分院桥梁工程分院环境工程分院土木建筑分院岩土勘察分院商业设计分院都市建筑设计分院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分院交通规划所企业文化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人才是企业的未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把重视人才和营造留住人才机制作为企业立身之本,把培育员工的市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为人才提供丰厚的创作沃土,铺开辉煌的职业生涯,致力于让每一个人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同成长壮大。
评价研究| 125 Research on Street Evaluation Based on Sociality: A Case Study of Julu Road inShanghai基于社交性的街道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巨鹿路为例肖 扬 方 莹 王 航 朱郁郁 XIAO Yang, FANG Ying, WANG Hang, ZHU Yuyu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的高品质时期,街道空间营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基于美国学者Vikas Mehta提出的“社交型街道”(sociable street)及其理论基础,选取上海典型社交型街道——巨鹿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式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对上海社交性良好的街道进行社会行为观察,并从物质空间设施、土地利用特征、社群场所营造3方面对街道环境进行评估。
描述上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街道生活与行为特征,揭示街道社会交往与物质空间环境的关系,对Mehta街道理论在上海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上海街道品质提升、街道生活设计,以及管理准则与设计策略提出理论与实践依据。
As China enters the high-quality period of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reet spac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recent years. Based on American scholar Vikas Mehta's "sociable street" concept and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author selects Shanghai's typical social street—Julu Roa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walk-by observation, behavioral maps and other methods, the social behavior observation of Shanghai's well-social streets is carried out. The street environment is evaluated in three aspects: physical space and facilities,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ty place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life and behaviors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culture,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hysical spatial environment, and evalu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Mehta's street theory in Shanghai, try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design, and management criteria of Shanghai streets.街道空间环境;社会交往;社会行为;巨鹿路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reet; sociability; social behavior; Julu Road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4-0125-10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420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肖 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n 方 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王 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朱郁郁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基金项目: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暨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科研课题“基于网络分析的城市街道布局设计经济性绩效评价研究”(编号KY-2018-YB-A07)资助。
借鉴国际经验打造上海具有活力的世界级城市中心王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92)摘要:全球城市的城市中心作为全球功能高密度、联系交流氛围最为浓厚的区域,正是全球化观念、投资机会、创新机会发育的沃土。
近年来,全球企业、各类优势资源出现再次向全球城市的中心回归的趋向。
因此,上海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准的卓越全球城市,迫切需要关注城市中心,促使人才、资本、产业等多方面全球化要素集中聚集,重新审视和思考传统城市中心的活力能级提升问题。
关键词:世界级城市中心中心城区全球城市中图分类号:F1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1)03-0042-010世界级城市中心是全球城市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在该范围内各类全球性功能高密度集聚,并链接全球网络。
从GPICI城市中心活力研究报告来看,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基本集聚在城市中心的5公里半径范围内。
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的各项顶级功能的强度和密度仍然较低。
“上海总规2035”划定了约75平方公里的中央活动区承担上海大量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该范围的划定基本满足城市中心5公里半径范围的经验指标。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央活动区范围偏大,尤其是黄浦江两岸外围延伸段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因此有必要精准识别城市中心的核心范围。
本文立足世界级城市中心的属性特征,以上海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通过研究全球功能联系度(高端金融设施、高等级文化设施、网络化商业设施)、人气基础(就业密度、夜间“兴趣点”活力、周末人流集聚区)、文化吸引力(历史风貌区、高品质开放空间)等不同要素,最终划定功能布局高度混合、环境品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连绵区约45平方公里,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活力能级再提升的主战场。
该范围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浦东小陆家嘴和浦西外滩地区)、市级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4条商业街和豫园商城、上海站为依托的地区),以及徐家汇、衡山路一复兴路地区、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北外滩、五角场等地区。
38 | 全龄友好的健康社区Research on the 'Scene-oriented' Design Strategy of Age-friendly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a Community in a C ity in C entral China汪劲柏 常海兴 WANG Jinbai, CHANG Haixing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模拟分析,更加立体地解读小区居民生活状况,精准把握生活痛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施配置,这是“场景化”设计全龄友好社区的精髓。
以中部某市老旧小区连片改造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座谈访谈、需求卡片、场景模拟等方式,总结片区现状空间主导人群的日常行为与活动空间,绘制现状人群空间行为分析图、人群空间设施需求注记图、现状居民生活场景模拟图和居民需求统计信息表等。
形成“三图一表”工作模式并进行人群刻画和需求模拟,提出“全龄共舞台”的设计目标,针对性安排集中设施点、口袋便民点、智慧交互点和特色品质点4类配套设施,塑造10大规划生活场景,以期丰富全龄友好社区设计的实证经验,为中观以下尺度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更新类项目提供参考。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life scenes, it is possible to interpret the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s more three-dimensionally, accurately grasp the pain points in life, and thus allocate more targeted facilities support. This is the essence of the 'scen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an age-friendly community. Taking the contiguous reconstruction of an old community in a city in central as an examp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panel interviews, demand cards, and scene simulati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aily behavior and activity space of the dominant population in the area, draws the current crowd space behavior analysis diagram, the crowd space facility demand annotation diagram, the current resident living scene simulation diagram, and the residents dem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table. Through the 'three diagrams and one table' work model,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crowd portrays and needs simulation and proposes the design goal of 'all ages'. This paper also sets up four types of facilities, including centralized facilities, pocket convenience points, intelligent mutual point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lanning, design and renovation projects at scales below the mesoscale.全龄友好社区的“场景化”设计策略研究——以中部某市老旧小区连片改造设计为例作者简介汪劲柏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部常务副主任,博士常海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全龄友好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场景age-friendly community; old community renovation; life scene文章编号 1673-8985(2021)01-0038-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10106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1 背景:全龄友好社区的“场景化”设计社区作为城市系统运行的基本单元,承载了市民大部分的日常生活。
上海同济规划院项目介绍概述上海同济规划院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力量,也是领先的居住、商业、文化、生态、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咨询企业。
同济规划的业务领域涵盖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区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等。
项目介绍1. 青岛即墨海上丝绸之路博览城青岛即墨海上丝绸之路博览城是一个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结合国际化博览、交流、展示、贸易等多项功能的博览城。
占地42.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12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
同济规划负责该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方案编制。
2. 南京江北新区全域旅游规划南京江北新区全域旅游规划是一个围绕江北新区的旅游资源,以提供独特体验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项目。
该项目由同济规划牵头,在对江北新区旅游资源分析、市场调研及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发展总体方案,并进行了细化规划编制和专项研究。
3. 厦门杏林湾片区规划厦门杏林湾是厦门市面向台湾海峡的新中心区域,集高端商务、商业、住宅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该项目由同济规划完成了总体规划的设计及配套规划编制,包括城市总体布局、交通路网规划、建筑设计等多项规划工作。
4. 河南新乡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河南新乡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拥有全方位的交通便利条件。
该项目的总体规划由同济规划完成,包括产业定位、空间布局、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上海同济规划院是一家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优秀的规划设计机构,其所涉及到的项目领域比较广泛,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能够保证本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创新。
通过对其项目中所参与规划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同济规划能够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规划方案,能够深度分析市场需求形成科学的设计构思,这也正是其所受到高度认可的原因。
建筑设计研究院排名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排名是评价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较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并给予其相应的排名。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简称中国建筑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承揽了众多代表性的建筑项目,如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天津中央商务区等。
中国建筑院凭借其规模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中国建筑设计的标杆。
因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排名在国内处于前列。
2. 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上海设计院)上海设计院是中国颇具实力的建筑设计研究院之一,拥有优秀的设计团队和项目经验。
上海设计院的作品涵盖了上海市内大量的重要建筑,如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
其建筑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受到广泛认可,使得上海设计院在国内建筑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排名亦位居较高。
3. 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北规院)北规院是一家拥有丰富规划设计经验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主力军,北规院在北京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上拥有卓越的成绩。
其设计作品包括北京奥运会以及中国政府重要部门的规划设计等。
北规院凭借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实力,位居国内建筑设计研究院排名的前列。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科院)中国建科院是中国建筑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建筑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建科院有着专业的研究团队和领先的科研设备,以及丰富的研发经验。
其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认可,并在国内建筑设计研究院中也具备一定的声誉。
以上四家建筑设计研究院仅是国内众多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中的一部分,其排名基于其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科研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进步与发展,相信今后还会涌现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研究院。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资质按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产品服务关业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47项)1.福田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3.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4.上海市杨浦区“美丽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 划实践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2018-202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7.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珠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8.《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系列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深圳市综合交通大数据支撑平台总体设计及示范应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11.上海历史文化风貌整体保护的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上海2035”规划传导机制和实施框架体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3.景德镇河东老城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4.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5.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模式—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7.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8.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20. 2017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烟台市总体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22.基于街区诊断的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3.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苏州河静安段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5.杭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修编)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6.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治理规划:“共享共治”的社区发展治理路径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正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8.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详细规划研究要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9.“社区更新·共治共享”—广州老城社区治理实践与社区连片微更新实施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30.海口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31.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2.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3.深圳2050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34.上海老北站地区城市更新规划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35.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6.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37.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38.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北京朝阳区街区设计导则及实践应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40.中新广州知识城及协同发展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1.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 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润咨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42.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城市设计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法国)、苏伊士咨询公司(法国)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5 项)43.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集与应用系统建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44.城市管线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5.倾斜三维测量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6.服务于城市安全的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武汉市测绘研究院47.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第三方监测与咨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等奖(143项)1.延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延安市规划设计院2.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评估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广州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年度评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7.北京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导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广州社区生活圈及公共中心优化专项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9.成都市风道系统构建与规划建设管控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0.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1.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12.深圳市密度分区规划(2018)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3.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14.北京市旅游休闲步道规划及步道规划设计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6.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17.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启动区详规及城市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8.深南大道景观设计暨空间规划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深南大道功能完善项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WA Group、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19.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敦煌市沙州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拉萨建筑风貌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5.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26.西安昆明池片区综合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7.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近期建设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8.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福州城市热环境与风道控制规划研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市勘测院、福州市气象局30.杭州市“邻里中心”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骑楼街保护规划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3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济南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体系及主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高新区产业迭代升级实践—中国·光谷移动互联创谷实施性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5.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存量更新的规划调控与实施政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和诚智信咨询有限公司36.武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37.从泉水到泉城,遗产体系引领文化空间的保护管理实践: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研 究及保护管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38.韶山冲毛主席旧居保护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大运河天津段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0年)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愿景城市开发与设计策划有限公司40.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建筑大学41.景德镇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德镇市城市规划设计院42.武汉市城市设计法定化的控规升级版应用与推广—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 计编制技术规程、武汉市青山滨江商务核心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试点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43.福州市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导则及实施计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4.广州城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45.苏州河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6.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47.成都市历史城区保护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意厦国际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49.重庆市渝中区社区更新总体思路研究与试点行动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50.沣西新城丝路科创谷 理想公社规划设计与实施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广州市交通“双微改造”精细化治理研究与实践—2017年广州市道路交通信号灯及 标志标线合理性评估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2.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路径探索—深圳市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指引& 福 田区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53.曲阜市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曲阜市名城设计院54.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城综合规划设计与整治提升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广州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56.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制度体系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57.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58.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济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60.武汉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研发与应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61.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2.渝中区步行系统专项规划重庆市设计院63.安徽省空间规划(2017-2035 年)研究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4.深圳市污水系统专项规划修编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65.上海市浦东新区垃圾转运及处置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66.基于气象分析的北京城市规划策略及城市环境气候图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67.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68.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威海市城乡规划编研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9.泉州古城“双修”中山路(庄府巷—涂门街)综合整治提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70.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城市设计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空间规划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72.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3.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4.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75.惠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古驿道活化利用一体化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6.顺德高质量发展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体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7.控规阶段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体系研究及其管理应用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8.生态为本、城海和谐—深圳湾污染治理战略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79.西安市色彩规划研究及管控导则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80.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郊野地区风貌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1.成都市天府绿道七河绿带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2.正定古城复兴实施系列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3.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84.渝中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5.武汉大都市区武鄂临界地区空间协同规划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86.重庆市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87.济南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8.基于北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规划治理改革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9.北京怀柔新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PG Consultants Pte Ltd(新加坡)90.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施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1.“汉口早晨”—武汉市江岸区六合社区详细规划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92.深圳市城际轨道布局规划(2017-2035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93.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4.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 95.厦门市城市设计标准、准则与要素管控体系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6.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管理政策智慧研判—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研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97.澳门特别行政区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一带两湾”项目规划设计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98.《武汉市社区微改造规划试点及规划导则制定》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99.杭州市市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00.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地整体建设规划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1.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02.广州市岭南特色建筑设计指引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3.厦门市海绵城市系列规划(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里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 里区2020年重点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海沧创新园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海 沧新城内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4.广东省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和管控机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05.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风貌区专项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6.济南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7.南澳墟镇改造规划研究—以保护与发展共赢为价值导向的复合式更新探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8.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格局下的深圳对外综合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109.成都东安湖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0.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1.珠海市参与式社区规划试点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2.重庆市主城两江四岸景观照明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3.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14.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5.黄山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暨综合提升工程规划黄山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116.丽江古城特色城镇转型提升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7.武汉市迎军运会城市综合环境整治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18.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19.粤港澳大湾区新型门户平台的规划策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 2035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20.宁波市中心城区货运系统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1.世博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GENCETER [法国TER (岱禾)景观与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122.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23.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实践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124.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超大城市区级国土 空间规划编制创新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25.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126.张家口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2017-2035年)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7.北京与临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28.珠海市城市设计全过程研究:回顾与重构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海市自然资源与规划技术中心、广州城果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15 项)129.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工程测量与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0.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1.沈阳市地理市情监测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2.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天津市测绘院133.杭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134.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平台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5.上海市城市设计与建筑管理系统建设上海市测绘院136.广州东部城乡统筹地籍调查与规划辅助服务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137.简阳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8.秦岭北麓违建项目专项整治信息平台西安市勘察测绘院139.山地城市高精度步行空间数据库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重庆市勘测院。
1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6计领域中历史文脉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1 历史文脉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舒玛什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文脉主义:都市的理想和解体》中提出文脉主义理论,内容大致是保护城市中现有的内容,任何内容都不应该被随意破坏,并将其融入城市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
“文脉”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其生成的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现代室内空间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正在朝着情感化、文化化方向发展,如何与受众发生感官、记忆或情绪上的连接成为重要的环节。
历史文脉视角下室内空间要求设计者从文化维度出发,将不同的设计资源加以整合,最后将空间完整地呈现出来[2]。
在某种意义上,将当地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是对现代形式的本土化,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2 武汉东湖历史文化解析武汉是与水为生的城市。
160多个湖泊坐落于城区各处,仅水域面积就占武汉总面积的1/4,居中国大城市之首。
东湖位于武汉武昌东部,故此得名,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
在《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中,计划将武汉东湖风景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风景名胜区和城中自然湖泊型旅游休闲地,以及国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和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游览胜地,突出东湖水域特色,创造生态东湖、文化东湖、欢乐东湖的新形象[3]。
东湖是武汉的一张名片,它反映了武汉的沧桑过往,也代表了今日武汉的繁华。
2.1 武汉东湖历史文化特征武汉所在的江汉流域是古代楚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同时也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
唐代的孔颖达摘要 历史文脉代表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风华气貌,在空间设计中需要将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表现出情与景的交融。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作者:张雅丽庄苏琳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7期摘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新区中心区是城市未来拓展开发最核心的区域,其中央绿轴是公共活动和生态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国内比较典型的中轴线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案例,结合城市新区的建设特征,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理念,并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研究其地下空间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及景观设计,以期对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一、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发展概况(一)城市新区地下空间发展概况为了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各大新区纷纷开始规划建设。
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在城市新区崛起阶段,地下空间规划是对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前瞻性、系统性的建设统筹,对城市新区的地上地下空间协调发展起到了有效控制和科学引导的作用。
郑州郑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南京江北新区、雄安新区等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统筹规划设计,其新城建设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概况近年来,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到普遍关注。
中央绿轴作为新区中央轴线,两侧一般分布有多个大型公共设施,诸如行政中心、商务办公楼、文化展示中心等,商业价值较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中央绿轴有强大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城市中央绿轴作为城市重要的活动场所,有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能量流,具有强烈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城市中央绿轴作为城市的重要形象代表,地面是公园绿地或者广场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受限,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城市中央绿轴地区的城市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地区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案例研究以北京奥运轴、天津文化中心、广州中轴线、深圳市民广场、沈阳市府广场、沈阳中央公园、上海世博轴等国内著名的城市和区域重要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分析重要中轴线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地面功能、周边功能和地下空间功能定位等情况,为城市新区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经验借鉴。
上海最具实力设计院名录日本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日本株式会社丹下都市建筑设计公司日本JSD(设计)株式会社日本SDG+JSD(设计)株式会社日本RIA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所美国SOM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美国KPF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霍克(HOK)国际建筑设计公司美国JY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美国KDG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美国SWA公司美国HLW国际建筑设计公司美国JWDA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HPA海波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BWH哈佛特建筑师公司上海代表处美国AY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法国AREP规划设计交通中转枢纽公司法国AS建筑工作室法国安东尼·贝叙建筑设计事务所法国何斐德建筑设计公司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公司法国法拉利公司澳大利亚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澳洲ANS国际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PDSI国际(澳洲)澳大利亚BAU国际建筑与城市设计事务所澳大利亚WHI INTERNATIONAL建筑设计集团澳大利亚DEM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德国SBA公司德国惕克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德国柯福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代表处英国RMJM公司英国TFP公司英国阿特金斯国际有限公司加拿大B+H建筑师事务所加拿大Y+W建筑设计公司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公司加拿大宝佳(ACBI)国际建筑有限公司加拿大泛太平洋设计与发展有限公司加拿大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戚杨建筑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加拿大)加拿大JBM环境建筑师事务所韩国(株)三安韩国(株)惟壹工程综合建筑师事务所韩国(株)综合建筑师事务所理·像丹麦威卢克斯有限公司瑞典NCC公司瑞典SWECO公司新加坡CPG集团新加坡杰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易简·极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署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中国)有限公司香港邓振威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利安建筑设计及工程开发顾问(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香港建筑设计及研究所有限公司香港蒋匡文建筑师事务所香港凯达柏涛香港李景勋、雷焕庭建筑师事务所香港卢纬纶建筑规划有限公司香港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美亚国际设计集团香港戚务诚建筑师事务所香港三良木设计有限公司香港唐谋士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香港建艺设计有限公司香港康新(国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香港李祖原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罗麦庄马有限公司香港王欧阳建筑师有限公司香港ACLA国际景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香港雅博奥顿国际设计有限公司香港先达工程公司香港兴业建筑师设计事务所香港曾文彪建筑师有限公司周余石(香港)有限公司香港柏建(中国)有限公司香港巴马丹拿建筑及工程师有限公司香港城设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香港创智建筑有限公司香港PAL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香港华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奥雅(香港)园境师事务所香港胡周黄建筑设计(国际)有限公司台湾高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台湾镜群国际规划设计公司台湾原硕照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台湾环宇·瀚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台湾黄柏刘顾问有限公司森海国际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沈祖海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中国环球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设计院克瓦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沪)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贵阳市建筑设计院/大明建筑与景观设计所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海南雅克设计机构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武汉城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合展设计营造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布莱利建筑城市设计技术咨询(杭州)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园林设计院上海市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医药设计院上海市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院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三益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王士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复东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市东方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浚源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道邦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应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华谏规划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上海中星志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上海海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含章建筑景观设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海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都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泛太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日兴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日本)上海伍哈德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五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亚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易道(上海)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艾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城投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上海华汇建筑设计公司上海意格环境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东方华太(上海)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东江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雅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大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联盟建筑工作室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与收费标准(2002年5月l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各项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提高规划质量,规范收费标准,特制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和收费标准》,以下简称《规定》,作为院内技术审查的依据。
第二条本院的各项城市规划编制,除遵守本《规定》外,还应该符合国家和各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室负责解释。
第四条本《规定》自2002年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城镇体系规划第五条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则两个部分。
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解释,应该附有基础资料汇编。
第六条城镇体系规划规划文本1、综合评价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职能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构;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10、提出实施规划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第七条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资料1、地理位置、区位、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自然地理资料.2、行政管辖范围、行政区划、行政组织机构等资料;3、人口和劳动力资料:4、城镇、农业、交通水利设施等资料;5、矿产、农业、林业、水利、旅游资源、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资料;6、第一、二、三产业资料;7、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资料;8、基础设施资料;9、生态环境质量资料;10、城市化状况资料;11、城镇职能类型、规模等级、城镇分布资料;12、各类地形图、行政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