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结构学)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学
- 格式:ppt
- 大小:5.46 MB
- 文档页数:91
正常人体结构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一章基本组织重点概念: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及物质通透。
血管内皮还有内分泌功能。
2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等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其游离面湿润光滑,有利于内脏运动。
二、选择题1 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 CA 上皮组织的来源B 上皮组织的功能C 上皮细胞的层数与表层细胞的形态 D 上皮组织的分布部位E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2 间皮分布:BA 肺泡上皮B 胸、腹腔浆膜C 血管外表皮D 心血管的内表面 E 肾小囊壁层3 耳廓软骨中主要含有什么纤维? CA 胶原纤维B 胶原原纤维C 弹性纤维D 网状纤维E 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4 为于骨基质内的细胞是 BA 骨祖细胞B 骨细胞C 成骨细胞D 破骨细胞E 成纤维细胞5 下列那种细胞可转化为巨噬细胞:D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6 闰盘的作用是: CA 营养心肌纤维B 居M线水平C 可传递冲动D 仅有桥粒构成E有二联体7 肌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DA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B 肌细胞之间为解体组织C 肌细胞内含肌丝 D 其收缩受意识支配 E 含血管8 可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CA 脂肪细胞B 肥大细胞C 浆细胞D 巨噬细胞E 成纤维细胞第二章运动系统重点概念:1、翼点:翼点位于颞窝内,在额骨、顶骨、颞骨及蝶骨大翼相接处形成的“H”形区,此处较薄弱,称翼点或翼区。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静脉经过,骨折时易受损伤。
二选择题1 、肩胛骨下角平对 CA 第5 肋B 第6 肋C 第7 肋D 第8 肋E 以上都不对2、前囟闭合的时间是 CA 出生前B 出生后 6 个月C 出生后 1.5 岁D 出生后5—6 岁 E出生后 3 岁3、鼻泪管开口于 DA 上鼻道B 中鼻道C 中鼻道前份D 下鼻道E 蝶筛隐窝4、属于面颅骨的是 BA额骨B 舌骨 C 蝶骨 D 颞骨 E 枕骨5、骨伤后能与参与修复的结构是 CA 骨质B 骨骺C 骨膜D 骨髓E 关节软骨6、左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 CA 颈椎充分伸B 颈椎充分屈C 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右D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左侧 E 颈侧倾斜7、腔静脉孔约平对 A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 胸椎8 、食管裂空约平对 C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胸椎9 、主动脉裂孔约平对 E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胸椎10 、神髋关节的主要肌是 AA 臀大肌B 臀中肌C 臀小肌D 梨状肌E 以上都是11 、屈髋屈膝的肌是 CA 股直肌B 股二头肌C 缝匠肌D 半腱肌E 半膜肌12 、屈髋并使股骨旋外的肌是 EA 臀大肌B 臀中肌C 臀小肌D 梨状肌E 髂腰肌13 、对肩关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A 关节盂较浅B 易向前外侧下方脱位C 关节上方有韧带加强 D 运动范围较大 E 关节囊较松弛第三章消化系统一重点概念:1 咽峡:腭垂、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1、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三部分组成。
2、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到了枢纽的作用,骨起到了杠杆的作用。
3、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4、约5岁以后,人体的红骨髓会被脂肪组织代替,便称为黄骨髓。
5、成人的椎骨总数为26块。
6、椎骨由前部的椎体和后部的椎弓组成。
7、胸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
8、腰椎的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9、肋是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
10、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外1/3交界处。
11、肩胛骨介于第2-8肋骨之间,有3缘、三角和两面。
12、脊柱凸向前的弯曲有颈曲和腰曲。
13、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
14、胸廓由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骨组成。
15、男性骨盆耻骨下角较女性大。
16、肩关节由肱骨头和关节唇构成,运动幅度大。
17、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中下部最为宽松薄弱,易向前下方脱位。
【答案】一、判断题1-5:√、×、√、√、√6-10:√、×、√、√、√11-15:×、√、√、×、×16-20:×、√、[答案详解]1、略;2、在运动中,骨主要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动力器官。
3、籽骨,也叫种籽骨,是在关节周围的肌腱处存在的一些圆形或扁圆形的游离骨头。
4、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胎儿和幼儿的骨内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约在5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成为黄骨髓,并失去造血功能,红骨髓则保留在松质的腔隙内终生造血。
胸骨和椎骨内全部为松质,不形成骨髓腔,故终生保持红骨髓。
慢性失血过多时,黄骨髓可逐渐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5、略;6、略;7、胸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呈额状位。
8、略;9、略;10、锁骨呈S型,近端向前凸而远端向后凹,中、外1/3段正是前凸后凹的移行部,锁骨从此处由棱柱形变为扁平形,此处锁骨的直径较小,肌肉、韧带附着少,是锁骨力学最薄弱的位置。
11、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间。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一、运动系统1.骨的分类和结构?答:按骨的形态,一般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第1颈椎、第2颈椎、第7颈椎的名称?请问:第1颈椎表示寰椎,第2颈椎称枢椎,第7颈椎表示隆椎。
3.先行比较颈椎、胸椎的优劣点?答:相同点颈椎与胸椎均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构成;不同点颈椎有横突孔,胸椎有肋凹。
4.何谓椎孔、椎间孔、胸骨角?请问:椎孔椎弓与椎体围起的叫做椎孔;椎间孔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构成凸向前方的民不聊生突起表示胸骨角。
5.列举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及数目?答:脑颅骨共8块。
有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各1块,顶骨和颞骨各2块;面颅骨共15块。
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颚骨各2块。
6.鼻旁窦存有几对?边线如何?开口何处?答:鼻旁窦有4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
它们皆与鼻腔相通。
额窦坐落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捣窦坐落于筛骨内,按其所在部分可分前、中、后三群小房。
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捣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内,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7.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各有哪些?答: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关节半月板等8.肩、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如何?肩关节脱位的方向?答:肩关节:共同组成: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共同组成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旁有关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前后上部存有肌腱纤维强化,下方极易骨折、囊内有肱二头肌腱通过运动形式:曲伸、内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膝关节:共同组成: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髌骨共同组成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有半月板、有翼状襞、有很多滑膜囊运动形式:内收外展旋内旋外9.膈肌的裂孔和通过的结构怎样?请问:主动脉裂孔:不升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10.试述胸锁乳突肌的边线、有段和促进作用?请问:边线颈部两侧起止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促进作用双侧膨胀,使头向后仰,单侧膨胀,使头偏向同侧,面转为对侧二、消化系统1.上消化道指的是哪些器官?消化腺包括哪些?答: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消化腺小唾液腺、肝、胰、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肠腺等2.三对唾液腺坐落于何处?其导管分别开口于何处?答:腮腺位于耳郭前下方,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附近,有部分伸入到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深窝内。
运动系统-骨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运动系统骨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人体骨骼结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与试剂- 实验器材:人体解剖模型、示波器、测试仪器、计算机等- 试剂:无实验原理运动系统骨学是研究人体骨骼结构、功能与运动的学科。
人体骨骼是支持体、保护脏器、形成关节和提供肌肉附着点等重要功能结构。
骨骼与肌肉协同作用,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实验步骤1. 将人体解剖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保证稳固。
2. 观察人体解剖模型的骨骼结构,了解骨骼名称及位置。
3. 测试仪器连接至人体解剖模型上的关节部位,用于测量关节的角度和力度。
4. 运用示波器进行运动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包括肌肉收缩幅度、速度、时间等参数。
5. 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分析关节运动的规律与特点。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人体骨骼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模型运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测试仪器和计算机记录了关节的角度变化、肌肉收缩幅度和时间等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关节的角度变化和力度各有差异,这与骨骼结构和肌肉组织的分布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关节的活动范围、力度以及肌肉的协同作用方式等。
实验讨论与分析人体骨骼结构和运动系统的研究是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骨骼和关节等结构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提供指导康复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依据。
本实验中使用的人体解剖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真实人体的运动情况,但由于仅为模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际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和肌肉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还需要结合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研究运动系统骨学,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结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人体解剖模型和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我们得出了关节角度变化、肌肉收缩幅度和时间等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骨骼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实现人体运动的关键。
运动系统骨学的研究对于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康复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