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胎儿心脏畸形孕早期超声NT厚度及血流频谱分析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孕早期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孕妇产前检查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孕早期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还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胎儿心脏畸形等问题。
NT厚度及血流频谱分析被认为是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就胎儿心脏畸形与孕早期超声NT厚度及血流频谱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胎儿心脏畸形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据统计,胎儿心脏畸形是胎儿先天性畸形中的常见类型,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科学及时地发现和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对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NT(nuchal translucency)是指在超声波检查中测量胎儿颈部软组织的厚度。
NT厚度通过超声波技术即时测量,在孕妇妊娠11-14周进行超声检查时,采取垂直背位充盈膀胱观察方法,通过超声显像测量孕早期宝宝颈部后变清晰前的最大横径。
NT 厚度主要用来筛查胎儿早期发育异常,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
正常情况下,NT厚度应该在2.6mm以下,一旦超过这个数值,就有可能提示存在胎儿的发育问题,需进一步进行检查。
而在超声检查过程中,通过血流频谱分析,可以观察胎儿心脏和大血管的血流速度和方向。
通过血流频谱分析,医生能够了解胎儿心脏和大血管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和评估胎儿心脏畸形的风险。
对于心肌横纹肌肥厚症、室间隔缺损等疾病,血流频谱分析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血流频谱分析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管堵塞或瓣膜狭窄等情况,为胎儿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结合NT厚度及血流频谱分析是孕早期超声检查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及其他异常情况,为孕妇和胎儿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为了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孕妇应该积极进行孕早期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NT厚度及血流频谱分析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医生应该在符合规范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包括孕妇的姿势、胎儿的位置等,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严重畸形的体会引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在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旨在分享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胎儿心脏严重畸形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概述1. 技术原理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通过检测超声波在血管中的多普勒频移,以彩色编码显示血流方向和速度,从而评估血流动态。
2. 技术优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无创性等特点,能够提供丰富的血流信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体会1. 诊断流程在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中,首先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检查,以确定心脏的基本结构和位置。
随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心脏的血流进行详细分析。
2. 诊断要点心脏四腔心切面:评估心脏的四个腔室,观察心室壁厚度和心腔大小。
大血管切面:观察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大小和血流方向。
三血管切面:评估大血管的排列关系,排除血管异常。
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分析心脏内血流的动态变化,识别异常血流。
3. 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法洛氏四联症在一例法洛氏四联症的胎儿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到明显的右室流出道狭窄和主动脉骑跨现象,结合二维超声的心脏结构分析,确诊了该病例。
病例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在另一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胎儿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了异常的血流方向,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与正常相反,为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1. 胎儿体位影响胎儿体位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诊断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耐心调整探头位置,获取最佳的图像。
2. 操作者经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
定期培训和经验积累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3. 设备性能高质量的超声设备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准确的多普勒信号,因此在设备选择上应注重性能。
结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经验积累,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陈琮瑛;李胜利;刘菊玲;文华轩;毕静茹;廖玉媚;杨晓东;官勇【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7(22)14【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检测技巧及临床意义,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
方法:对22 600例受检胎儿均采取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加胎儿头侧偏转法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对疑有胎儿心脏畸形者获取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主、肺动脉长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平面、三血管气管平面观察血管的排列关系、内径大小、血管数目、内部血流的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情况。
结果:产前共诊断累及大血管的各种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119例,包括血管的内径大小异常68例,血管排列关系异常32例,血管数目异常23例,血管相对气管位置关系异常5例,血流方向及性质异常68例。
结论:大动脉起始部的平行排列,内径大小异常,数目异常及相对气管的位置关系异常,内部血流异常均是胎儿先天性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和依据,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加胎儿头侧偏转法获得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主、肺动脉长轴切面、三血管平面、三血管气管平面是诊断大多数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主要切面和方法。
【总页数】3页(P1917-1919)【关键词】心脏缺损;大血管;胎儿;超声;产前诊断【作者】陈琮瑛;李胜利;刘菊玲;文华轩;毕静茹;廖玉媚;杨晓东;官勇【作者单位】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2【相关文献】1.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J], 何艳2.产前超声在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J], 周桂花;李培玉;王聪聪;刘国萍3.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和检测技巧探讨 [J], 黄翠平;尹昕;陈瑞云4.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检测技巧及临床意义 [J], 王宏婵;魏立亚5.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J], 贺子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总结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56例孕妇产前超声的检查结果及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并与产后胎儿尸检或产后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256例孕妇共检出胎儿心血管畸形14例,检出率为6.20‰,通过随访结果可以证实10例为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达71.43%。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准确率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缺陷及死亡率,是临床预防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畸形;产前诊断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及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先天性心血近畸形是导致新生儿缺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发生率占活产儿的4‰~9‰,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6万的新生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畸形,对新生儿的生命及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器械的不断更新,绝大部分的心血管畸形胎儿可在产前作出明确的诊断。
本研究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56例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56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
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29.15±1.05)岁;胎龄19~40周,平均(28.46±2.57)周,其中初产妇1792例,经产妇464例;部分孕妇有异常分娩史、服药史、接受X线片检查史。
超声检测出胎儿心血管畸形14例,其中3例同意行染色体检查。
孕妇在超声检查前均知情胎儿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与局限性。
1.2 检查方法使用ATL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DI-5000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
检查时,孕妇取平卧位,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初步检查,以判断胎儿的胎方位,同时扫查胎儿各个部位的结构,观察其是否异常。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分析目的评价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份收治的孕产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汇总胎儿的心血管畸形情况,并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
结果1000例产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有出现心血管畸形胎儿40例(0.4%),其中有患者15例合并其余畸形。
其中经引产尸解或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测确诊的患者有34例,6例失随访。
其余产前未检出的胎儿中有心脏畸形6例。
结论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精确性好,能够监测产妇宫内胎儿情况,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有效信息和证据,便于医师尽早干预。
标签:产前;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血管畸形在临床上,胎儿心血管畸形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
研究指出,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与胎儿、孕产妇、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1]。
因此对于孕产妇,产前早期检查,能够尽早发现胎儿心血管畸形,尽早实施诊治。
笔者医院对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份收治的孕产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1.2±1.4)岁。
孕周19~40周,平均孕周(24.2±1.2)周。
其中初产妇有234例,经产妇有776例。
1.2 方法1000例产妇均实施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胎儿心脏的检查确定,合理调整仪器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状态。
检查过程中容易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胎位、胎动等,单用一个体位进行检查难以保证声像图理想。
因此在检查过重需要指导孕妇调整体位,结合右卧位、左卧位进行检查,或者要求孕妇走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合理选择超声检查切面,可选胎儿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弓、四腔心、三血管、大动脉短轴、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动脉导管弓长轴等切面,经三节段分析法开展检查,分析胎儿复杂心血管异常情况,胎儿室壁、心动周期房运动曲线应用M型超声进行检查,并对之间存在的节律关系进行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概述胎儿心血管畸形,即出现在胎儿心脏和血管系统中的结构异常或异常的方向,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形式之一。
据统计,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病率约为1%,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婴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儿心血管畸形的种类与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脉性畸形,主要包括心房缺损、心室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另一类是动脉性畸形,主要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夹层等。
产前超声诊断的重要性产前超声诊断是重要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方法之一,能在胎儿出生前就发现胎儿心脏的异常。
经过产前超声的检查,可以非常精确地识别和描述胎儿的心血管畸形类型和程度,有利于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产后管理措施,实现早期干预。
此外,产前超声检查还能够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发现其他异常,在医生和家长了解情况后,可以及早采取干预行动,确保胎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地发育。
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有着非常高的可靠性,其准确度已达到90%以上。
一般来说,产前超声可以从孕12周到孕28周之间进行,而最佳时期一般是孕16周~孕24周,这个时期胎儿心脏发育的情况更为稳定,检测可靠性更高。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通过Four-Chamber视图初步筛查心血管畸形。
Four-Chamber视图是指超声波检查中的四腔心室视图,能够检测心脏隔缺损和心脏大小等异常情况。
2.通过Outflow-Tract视图检测心脏输出道异常。
Outflow-Tract视图是指超声波检查中的血液输出道视图,能够检测心脏的出口大小和狭窄等情况。
3.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详细观察心脏结构。
三维超声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并且能够观察到动态的胎儿心脏结构,有助于发现更细微的异常。
4.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血流动力学异常。
彩色多普勒能够检测胎儿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态,包括一些血管异常和心肌缺血等症状。
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治疗措施对于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案,主要视具体病情而定。
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及结果分析胎儿心脏畸形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这可能对胎儿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产前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并对其进行结果分析,从而为胎儿的治疗和产后护理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一、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测产前超声检查是通过对孕妇腹部进行超声波检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器官结构状况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在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检测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几项检查:1. 心脏结构检查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胎儿的心脏结构,包括心脏大小、心房、心室、心瓣膜等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如心脏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2. 心脏功能评估产前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胎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评估胎儿心脏的功能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心脏超声图像和多普勒血流图来判断胎儿心脏的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及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
3. 心脏循环系统检查产前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心脏循环系统的情况,包括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连接情况、脉动情况等,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循环系统方面的异常,如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狭窄等。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检查,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全面地观察胎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并为其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二、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结果分析针对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畸形类型产前超声检查的结果分析首先需要明确胎儿心脏畸形的类型,包括心脏缺损、心脏肥大、心脏瓣膜畸形等。
不同类型的心脏畸形对胎儿的健康影响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2. 畸形程度产前超声检查还需要评估胎儿心脏畸形的程度,包括畸形部位的大小、形态以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
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何艳
【期刊名称】《影像技术》
【年(卷),期】2012(24)4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99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采用心脏四腔心切面联合胎儿头偏转法进行心脏畸形的快速筛查,对于存在可疑的患者给予肺动脉长轴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以及主要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等进行检查,对于患者血环的内径、数目、排列规则以及血流状况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观察.结果:本组14993例胎儿中检出69例,检出率为0.46%,其中胎儿内径异常31例,数目异常17例,排列异常16例,气管与血管关系异常5例,血流方向和性质异常29例.结论:由于大动脉的起始部平行排列,通过胎儿产前的心脏四腔心切面联合头偏转法进行心脏畸形的诊断能够迅速而准确的获得信息,对患儿左右心室的流出道、三血管平面等作出观察和诊断对于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患儿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何艳
【作者单位】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临沂27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R541.1
【相关文献】
1.产前超声在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2.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3.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检测技巧及临床意义
4.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5.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分析摘要:本文是为了研究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产前超声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何。
方法:以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2477例孕妇进行分析,确诊胎儿心脏畸形的有26例。
其结果是在这些病例中,通过超声,有24例发现心脏畸形,分析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切面特征。
结论:对于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来说,超声与胎儿心脏多切面进行联合,就能够提高准确率。
关键词:产前超声;心血管畸形;胎儿;引言:我国是新生儿缺陷高发国家之一,而且先天性畸形率还处于不断增长趋势,主要的就是心血管畸形,因此,只有将胎儿心血管畸形筛查做好了。
才能够使我国的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现阶段,在诊断胎儿心血管的畸形方面,产前超声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因为其诊断技术变得越来越高,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点,例如简单、安全等。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接受产前超声胎儿检查的孕妇共有2477例,年龄跨度为18至41岁,中位年龄为34岁,孕龄18~41 w,平均34 w。
1.2 西门子S2000和方法运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妇进行检查,经腹探头频率3.5~8.0 MHz,功率小于100 mW/cm2。
在检查之前,会告知孕妇超声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准确率等情况。
孕16~21 w及 26~38 w的胎儿,应进行一般产科超声,孕22~26 w胎儿需要进行系统超声检查。
2 .结果在这些病例中,有24例发现心脏畸形,畸形率约0.97%。
在这中间心内膜垫缺损、左侧三房心、大动脉转位各有2例,合并心内畸形、永存左上腔各6例,4例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肺静脉畸形引流、法洛氏四联症、永存动脉干、右位主动脉弓、双主动脉弓、房间隔瘤各1例,合并心外畸形有9例。
合并心内畸形有心包积液、心室内点状强回声等,合并心外畸形有内脏反位、单脐动脉等。
这其中也有2例漏诊,分别为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型1例,肺动脉狭窄1例,都是由尸检或出生后用超声心动图来证实的。
利用四腔心切面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优势与局限先天性心脏畸形是指婴幼儿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的心脏结构异常,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
产前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其利用四腔心切面能够对胎儿心脏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诊断。
本文将探讨利用四腔心切面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优势与局限。
一、优势1. 提供全面的心脏结构信息产前超声结合四腔心切面能够提供全面的心脏结构信息,包括心脏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各个心房、心室、大血管之间的通道关系等。
通过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对心脏发育是否正常进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非侵入性检查产前超声属于非侵入性检查,对胎儿和孕妇无创伤,安全性高。
通过对孕妇腹部进行超声波扫描,可以对胎儿心脏进行观察和评估,不需要进行任何切口或穿刺手术。
3. 准确率较高利用四腔心切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准确率较高。
超声波能够清晰地显示胎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医生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各个心腔的大小、形态以及血流情况等指标,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畸形。
研究表明,利用四腔心切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
4. 早期诊断,便于干预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可以实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及早发现并干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以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婴儿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局限1. 无法诊断部分畸形产前超声虽然能够提供大部分心脏畸形的诊断,但仍有一些畸形无法通过超声波来检测和诊断。
例如,一些微小的畸形或者某些心脏缺陷只能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或核磁共振等更高级的检查手段来观察和诊断。
2. 医生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诊断效果产前超声的诊断效果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不同医生在对心脏超声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上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有所差异。
3. 部分畸形无法预测虽然产前超声可以早期检测并诊断心脏畸形,但有些畸形仍无法在孕期进行准确的预测。
例如,一些畸形可能在婴儿出生后才能显示出来,或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导管术等。
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及结果分析
胎儿心脏畸形是指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脏功能异常,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
这种畸形会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存和健康,因此产前超声检查是及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并采取适当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
1.产前超声检查的指征
1)家族史中有心脏病史;
2)母亲妊娠期有感染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史;
3)母亲患有风疹、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性感染;
4)孕妇或胎儿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5)母亲有药物或化妆品等物质中毒史;
6)在胎儿超声检查中发现了其他异常。
产前超声检查分为经腹超声和阴道超声两种方式。
在孕周13-14周进行第一次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的基本健康情况和结构发育是否正常。
孕周18-22周进行第二次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各系统器官是否正常发育,并检查胎儿心脏结构、功能是否异常。
1)正常:意味着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都是正常的。
2)可疑畸形: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畸形。
3)可能畸形: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4)确诊畸形:通过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确认胎儿存在心脏畸形。
4.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是分析和探讨妇产科临床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以及该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心脏血管畸形胎儿的早期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
方法是回顾性分析700例进行产前体检的孕妇的临床资料,有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对胎儿的多勒普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血管畸形患儿影像学资料的特点。
结果是影像学资料显示,与健康胎儿相比心脏血管畸形胎儿在超声心动图方面表现的特点包括,脐动脉血流灌注指数(PI)显著升高,降主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PI显示降低,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700例产妇超声心动图显示出心脏血管畸形的胎儿8例,其中5例胎儿在产前行产前引产尸检得到确诊,另外3例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发生死亡尸检得到确诊。
正常胎儿脐动脉PI低、降主动脉、大脑中动脉PI高于血管畸形胎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
结论是本研究结果表明,妇产科临床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无创等优点,并且对于心脏血管畸形胎儿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诊断价值1前言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大多数是因为各种环境因素或者孕妇自身的因素,孕妇的因素如孕妇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外界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此外部分是胎儿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如部分胎儿患有脑积水、染色体异常等先天性疾病,肾脏发育不全等均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关。
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发育停滞,因此对患有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胎儿作出正确诊断,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有积极意义。
心血管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存活的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为0.5%~1%,目前超声心动图是产前常规检查,本文介绍我院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并与正常胎儿进行对照,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
方法由2011年1月~ 2013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产前胎儿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0 000例,采用四腔心切面方法对其进行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检,发现可疑者进行肺动脉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平面、三血管气管平面和动脉导管弓切面,采用频谱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观察并记录畸形血管内径的大小、数目、排列以及血流情况。
结果 10 000例接受产前检查的胎儿中有44例存在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其中内径大小异常21例,排列异常11例,数目异常14例,血管与气管关系异常2例,血流方向和性质异常23例。
结论心脏大血管畸形产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为大动脉的起始部血管的平行排列,血管内径大小、数目存在异常、内部血流的异常以及相对气管位置的出现异常等。
另外,诊断效果最好的切面及检测方法有左右心室的流出道、主、肺动脉的长轴切面、三血管气管平面以及三血管平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畸形;超声;诊断;产前;血流显像;多普勒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103-02
心脏大血管畸形是一种病情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病变范围常常累及到心脏腔静脉以及大动脉[1],对胎儿进行常规的胎儿心脏四
腔心切面检查时很难明确该疾病的诊断[2],因此为了提高诊断率必须要与其他切面的检查方法相结合[3]。
由于该疾病治疗难度较大,该疾病的存在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同时给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明确该疾病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呈现出的特点以及疾病的异常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于我院行常规胎儿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的孕妇(均为单胎)中随机抽取10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为21~37岁,平均(26.9±3.2)岁,均于孕16~36周之间接受首次超声检查,平均孕周为(26.3±76.9)周。
1.2 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胎儿的情况进行探查(15周内可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
先采用各切面二维声象法检查,之后进行彩超叠加检查以及频谱多普勒血管成像检查等,并同时采用心脏四腔心切面联合胎儿头侧偏转法进行快速筛查,对于存在异常征象的胎儿要详细检查超声心动图情况,对于其中的可疑者要在以上检查的基础上检测大动脉的短轴切面、左右心室的流出道、主、肺动脉的长轴切面、三血管平面动脉导管的弓切面、主动脉的弓切面以及三血管气管的平面等切面的检测,明确患儿病变血管内径的大小、血管数目、血管排列情况以及血管内血流情况的频谱多普勒检测结果和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
本组经孕妇家属同意后所有胎儿均进行
引产,并与引产后进行尸解,以辨别病变的类型。
2 结果
10 000例接受产前检查的胎儿中有44例存在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主要存在内径大小、排列、数目以及血管与气管关系等异常,另外23例患儿存在血流方向和性质异常。
具体情况详见表1。
另外,以上患儿均被建议引产,且得到其家属同意。
引产后对患儿进行尸检,发现除了1例超声诊断为排列异常的患者实际为数目异常外,其他所有患儿的尸检结果均与产前诊断相同,超声产前诊断检查的正确率为97.7%,诊断正确率很高,由此可知超声诊断在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检查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小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产前检查的超声图片(血流方向以及性质异常)。
见图1。
3 讨论
胎儿先天性的心脏大血管畸形是一类病情极为复杂的疾病[4],目前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上尚没有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因此预后极差[5],另外由于一般的产前常规检查方法很难发现该疾病的存在,因此对于可以者一定要严格完成各切面的扫描。
在行产前检查时为了能够观察到患儿的左室流出道以及主动脉干的长轴切面
的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先在原地将探头向着患儿脊柱以及头侧的方向进行轻微的偏斜,在此基础上再行检查即可顺利观察到相关病变的特点[6]。
在完成以上检查之后还可以再将探头向着胎儿的胸前壁以及头侧方向缓缓移动,这样可以顺利观察到患儿相关的肺动脉干长轴切面病变情况以及右心流出道的病变情况。
至此我们可
以对患儿疾病的起源大体了解,同时对于二尖瓣前叶是否连续、室间隔是否完整以及主动脉壁病变的具体情况等的观察,有助于对于左右心室流出道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有一更加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做出最直观的判断[7]。
头侧偏转法联合心脏四腔心切面是对可疑者进行筛选的高效快捷的方法,通过该项检查可以观察到患儿大动脉干的内径情况。
另外,对于存在可疑者需要进一步给予大动脉短轴切面检测、肺动脉长轴切面检测以及左右心室流出道检测等检查手段[8],以充分了解患儿发生病变的血管内径大小、排列情况、数目以及血流等情况等,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患儿的检查率为0.44%。
被检出的44例患儿中胎儿内径异常21例(47.73%)。
数目异常14例(31.82%),排列异常11例(25.00%)。
气管与血管关系异常2例(4.54%)。
血流方向和性质异常23例。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对该疾病进行产前检查时要重点检查患者的血管内径大小、数目以及与排列是否存在异常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另外还要明确患儿的血流方向以及性质是否存在异常。
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种操作规范要求进行,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另外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在产前检查中具有极高的正确率,所有患儿经尸检均确诊为心脏大血管畸形。
仅有1例在病变类型中出现错误。
由此可知,超声诊断在心脏大血管畸形这类疾病的产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裴秋艳,梁梅英,李建国,等.四腔心和流出道切面在常规产前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7):538-510.
[2] 陈琮瑛,李胜利,刘菊玲,等.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917-1919. [3] 李胜利,文华轩.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3):366-381.
[4] ogge g,gagllioti p,maecanti s,et al.prenatal screening for congenitalheart disease with four-chainher and flow-met views:a multicenter study[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6,28(6):779-384.
[5] 何艳.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j].影像技术,2012,24(4):23-24.
[6] 贺子燕.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1-22.
[7] 刘娜,陈海燕,叶木奇,等.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15-116. [8] 杨红琳,田艾军,唐小玲,等.三血管气管切面超声诊断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3):473-475. (收稿日期: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