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_姚辉梅
- 格式:pdf
- 大小:77.14 KB
- 文档页数:2
产前超声诊断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孟艳慧【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经尸检或引产证实胎儿为肢体畸形的孕妇79例为研究对象,均于产前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对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情况。
结果所选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确诊71例,检出率为89.87%,其中足内翻检出率为84.00%、四肢短小、上肢畸形、股骨歪曲检、手畸形检出检出率均为100.00%、多(并)趾、指检出50.00%、肢体姿势异常检出率83.33%,多(并)趾、指检出率较其他类型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选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孕11~17 W检出率45.45%、孕18~24 W检出率96.30%、孕25~32 W检出率100.00%、孕33~足月检出率92.31%,孕11~17 W检出率较其他孕期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筛查具有较高准确性。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fetal limb deformities.MethodsSelected 79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 verify fetal limb deformities by three menstrual autopsy or abortion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both of them in prena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o observe for the detection of cases of fetal limb deformities.Results The selected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71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89.87%, which strephenopodia detection rate of 84.00 percent, short limbs, upper limb deformity, femur distort seized, hand deformities were detected in the detection rate 100.00%, more (and) toe, finger detection 50.00%, 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limb posture 83.33%, more ( and) toe, ifnger detec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othertypes,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renatal select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11 to 17 weeks of pregnancy detection rate 45.45%, 18 to 24 weeks of pregnancy detection rate of 96.30%, 25 to 32 weeks pregnant 100.00% detection rate, full-term pregnant 33 was 92.31% detection rate, pregnant 11 to 17 weeks of pregnancy detec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others,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ce. ConclusionPrenatal 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fetal limb deformities has high accuracy.【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29【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筛查;超声检查;临床效果【作者】孟艳慧【作者单位】115007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超声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计划生育的开展,优生优育理念的不断加强,致使产前胎儿畸形筛查受到重视,也成为孕前检查的重要内容。
1131 病例介绍孕妇,28岁,孕2产1,既往无不良生育史和家族史,本次孕23周,来我院行四维彩超胎儿产前系统筛查,检查设备:SIEMENS-S2000和GE Voluson-E6。
检查所见:胎头位于母体脐部,胎儿BPD:58.3mm,HC:209.2mm,AC:184.8mm,FL:39.0mm,胎心率141bpm,羊水最大深度72.3mm,羊水指数235.1mm,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侧脑室、丘脑无异常,小脑半球大小形态如常,小脑蚓部可见,颅后窝池、透明隔腔无扩大,上唇未见连续中断,眼,鼻及鼻骨可见,胎儿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二维超声显示,胎儿下颌短小,下颌及下唇明显后缩(图1),四维超声成像直观显示胎儿下颌短小,下唇后缩(图2),冠状切面显示下颏短小,下唇后缩、塌陷;三维成像定量检测胎儿下颌指数(JI)为26,下颌面部角度(IFA)为35°。
胎儿腹腔,胸腔,心脏,四肢各器官未见明显异常,胎盘,脐带,脐动脉血流监测均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臀位,单活胎,胎儿相当于孕23周;2、胎儿下颌后缩、短小,考虑小下颌畸形,建议上级医院确诊并行染色体检查。
后经省妇幼保健院复查与我院检查结果相符,遂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回报无异常,孕妇及家属要求继续妊娠,于孕36周早产1男婴,产后发现除小下颌外,还合并腭裂,因喂养困难产后4天夭折。
图1 二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显示下唇短小,下颌后缩图2 三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直观显示下颌短小,下唇小2 讨论小下颌畸形主要是指下颌短小或无下颌,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供应鳃弓营养的镫骨动脉发育不良,破裂出血,导致局部缺血、坏死而造成第一鳃弓在胚胎发育的某一阶段减缓或停止正常发育,造成下颌骨发育极小或无下颌的颅面部畸形[1]。
小下颌畸形的主要特征是下颌骨小,颏后缩,上唇前凸,下唇后缩,轻者外观基本正常,严重者下颌骨极小,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明显的下颌或仅为一小下颌[2]。
胎儿小下颌超声诊断标准胎儿小下颌是一种常见的胎儿畸形,其发生率约为1%~2%。
小下颌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口腔、呼吸、吞咽等功能,严重时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因此,对胎儿小下颌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超声诊断标准的角度,对胎儿小下颌进行介绍。
一、胎儿小下颌的超声表现胎儿小下颌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下颌骨长度、下颌骨角度和下颌骨与颅底的关系。
下颌骨长度是指下颌骨的长度,正常值为2.5cm以上。
下颌骨角度是指下颌骨与颈椎的夹角,正常值为120°~140°。
下颌骨与颅底的关系是指下颌骨与颅底的距离,正常值为1.5cm以上。
二、胎儿小下颌的超声诊断标准1. 下颌骨长度小于正常值的80%。
2. 下颌骨角度小于正常值的80%。
3. 下颌骨与颅底的距离小于正常值的80%。
以上三项中,只要有一项异常,就可以诊断为胎儿小下颌。
三、胎儿小下颌的临床意义胎儿小下颌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口腔、呼吸、吞咽等功能,严重时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因此,对胎儿小下颌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
早期诊断可以让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营养干预、胎儿手术等,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四、胎儿小下颌的预防和治疗胎儿小下颌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孕期保健。
孕妇应该注意饮食营养,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2. 早期诊断。
孕妇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胎儿小下颌。
3. 营养干预。
对于营养不良的孕妇,应该进行营养干预,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4. 胎儿手术。
对于严重的胎儿小下颌,可以考虑进行胎儿手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总之,胎儿小下颌是一种常见的胎儿畸形,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胎儿小下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作者:潘梅芳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31期潘梅芳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 目的了解该院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以及误诊漏诊情况,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9月—2014年5月所进行的全部35 329例孕妇孕期超声检出的胎儿畸形结果,并与临床分娩或引产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35329例胎儿中,临床证实的胎儿畸形共148例,该院产前超声共检出畸形胎儿139例,符合率94.5%,误诊漏诊9例,误诊率6.1%。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安全有效,是检出胎儿畸形的可靠方法,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筛查技能,并且规范操作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水平,该院的产前超声诊断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超声检查;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059-03目前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有了飞速的发展,检出严重胎儿畸形已成为产前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任务。
该院自2009年9月—2014年5月对35 329例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共有148例胎儿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畸形,其中139例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另有9例误诊漏诊。
为了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提高产前诊断的技术水平,该对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该院自2009年9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35 329例,年龄14~45岁,平均26.4岁。
初产妇183 68例,经产妇16 961例,孕龄12~40+周,平均29+5周。
1.2仪器与方法使用GE LOGIQ7,探头频率3.5 MHz,PHILIPS iU22,探头C5-2。
检查方法,先确定胎儿数目,胎方位,依次测量双顶径、胸径、腹横径、股骨径、胎心率、羊水深度,确定胎盘位置、成熟度并测量厚度。
超声在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中的价值发表时间:2012-12-05T15:43:15.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李文凯[导读] 由于舌头在过小的口腔内容易造成气道梗阻,严重的小下颌畸形是新生儿急重症之一李文凯(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450052)【中图分类号】R7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279-02【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小颌畸形典型声像图表现,提高小下颌畸形产前检出率。
方法对在我院做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检查时候,对胎儿进行颜面部冠状、横切及矢状切面扫查,对怀疑小下颌畸形的胎儿再重点测量下颌骨长度、宽度及下面部角度。
结果小下颌畸形都有典型超声表现:下颌短小后缩、口唇不闭合、下唇靠后、下颌骨长度明显小于双顶径1/2 下面部角小于50度及下颌骨宽度与上颌骨宽度比值小于0.80。
9例小下颌畸形均引产证实。
结论小下颌畸形有其典型声像图表现,超声当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本畸形常合并染色体异常因此诊断小下颌畸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下颌畸形超声胎儿下颌畸形是一组以下颌短小、后缩为主要表现的颜面部畸形,是染色体异常综合征(Robbin序列征、18-三体综合症及13-三体综合征等)的多发畸形之一。
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共检出本畸形8例。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筛查或从外院因超声异常来我科超声会诊的25846名孕妇,年龄19-46岁,首次超声检查时间12周-35周。
二、仪器与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Voluson 730和Voluson E8及Phill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8.0MHz。
孕妇仰卧于诊断床上,探头置于孕妇腹壁对胎儿进行常规生物学测量,在检查完颅内结构后对颜面部进行重点扫查—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扫查。
发现疑似小下颌畸形的胎儿重点在失状面观察下颌骨形态是否异常—下颌短小内缩,重点测量下面部角度、下颌骨宽度与上颌骨宽度比值及下颌骨长度。
胎儿小下颌超声诊断标准
胎儿小下颌是指胎儿下颌骨发育不良,导致下颌短小或后缩。
在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小下颌的情况:
1. 下颌骨长度:正常情况下,胎儿的下颌骨长度应该与头围、
腹围等指标相符合。
如果下颌骨长度明显短于其他指标,就可能存在小下颌的情况。
2. 下颌骨延长指数:下颌骨延长指数是指下颌骨长度与胎儿头
围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下颌骨延长指数应该在0.48~0.52之间。
如果下颌骨延长指数偏低,就可能存在小下颌的情况。
3. 下颌骨角度:正常情况下,下颌骨与颌骨的夹角应该在115
度左右。
如果下颌骨角度偏小,就可能存在小下颌的情况。
4. 面颅比例:正常情况下,胎儿的面颅比例应该在1:1.6左右。
如果面颅比例偏小,就可能存在小下颌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胎儿小下颌不一定会对胎儿产生严重影响,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如果发现胎儿存在小下颌的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 1 -。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目的:分析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18周-28周)胎儿肢体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进行超声筛查,并与引产或产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引产或产后胎儿肢体畸形共19例,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肢体畸形17例,主要分为:足内翻7例,四肢骨短小4例,肢体缺如3例,长骨弯曲3例,漏诊并指1例、多趾1例。
结论: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超声检查具有多次、可重复性,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标签:胎儿;超声;肢体畸形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有利于孕妇及早发现胎儿畸形,从而作出是否继续妊娠的选择,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维超声技术的应用,使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的胎儿肢体畸形漏诊产生的医疗纠纷报道,说明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主要性。
本文旨在总结分析胎儿肢体畸形的不同类型声像图,避免发生误诊与漏诊,具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如皋博爱医院超声科筛查的中孕期(18周-28周)孕妇,孕妇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6±3.5岁),均单胎妊娠,胎儿孕周18-28周,平均孕周(22±3)周。
2、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GE volusonE8、GE voluson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凸阵探头2.0-5.0MHz、三维容积探头2.0-8.0MHz。
3、检查方法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首先采取二维超声检查,对胎儿四肢进行检查时,采用李胜利[1]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法,对每一肢体从肢体近端逐一追踪至肢体末端,并分别进行肢体的长轴与短轴切面的追踪扫查,判断肢体及长骨的有无、长短、数目、形态、结构、姿势、位置关系,尤其手足姿势、手掌以及腕关节屈度进行重点观察,避免漏检某一肢体。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8-11-23T11:35:32.9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7期作者:熊开莉[导读] 超声检查在妊娠检查中应用普遍,常用于检查早、中、晚各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泸县牛滩镇中心卫生院四川泸州 646108)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计18个月期间,使用KONTED-c9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临床资料,筛查出存在肢体畸形的胎儿43例,总回顾临床资料2200例,分析超声图像,以及对比引产或分娩后的胎儿肢体畸形结果。
结果超声筛查总肢体畸形数43例,其中桡骨缺如0例,截肢2例,单侧上肢短小9例,并指畸形8例,桡骨发育不全13例,足内翻5例,重叠趾4例,下肢缺失2例。
对比实际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在桡骨缺如、截肢、重叠趾三方面出现漏诊。
总体检查准确率为84.31%,P>0.05。
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总体筛查准确率较高,可以通过提升检查医师的业务技术水平,进行多角度的、连续的、高质量的筛查来弥补,值得临床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应用。
关键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价值;准确率超声检查在妊娠检查中应用普遍,常用于检查早、中、晚各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检测羊水、胎盘、脐带的情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有无胎儿畸形情况等等。
胎儿畸形是许多家庭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新生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约为2.2%[1]。
胎儿肢体畸形,会给家庭带来极大影响,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活,所以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十分重要。
本文就回顾性分析我院18个月期间的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临床资料,分析我院的超声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以及准确率,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计18个月期间,使用KONTED-c9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临床资料,共筛查孕妇2200例,孕妇年龄20-39岁,平均28.73±3.17岁,孕龄14周-33周,初次妊娠孕妇1726例,2次以上妊娠孕妇474例。
胎儿小下颌畸形诊断标准《胎儿小下颌畸形诊断标准》嘿,各位准爸准妈和医护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胎儿小下颌畸形的诊断标准,这事儿啊,可得好好唠唠。
咱先说啊,这小下颌畸形呢,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我有个朋友,她怀孕的时候可紧张了,每次产检都跟打仗似的。
有一回啊,医生说感觉胎儿的面部有点不太对劲,可把她吓坏了。
这就涉及到怎么诊断小下颌畸形啦。
一般呢,超声检查是个重要的手段。
在超声图像里,正常的胎儿下颌得有一定的长度和形状。
就像我们看一个房子,得有合适的地基和框架一样。
要是下颌骨短小,那就得注意啦。
从超声上看,如果下颌骨的长度比同孕周胎儿的平均值小了不少,这可能就是个信号。
比如说,正常这个孕周的胎儿下颌骨长度应该有个标准值,就像一把尺子量东西似的,差太多可不行。
而且啊,下颌角的角度也有讲究,正常的角度是有个范围的,如果角度过大或者过小,都可能暗示有问题。
还有啊,胎儿的下巴和面部其他部分的比例也很关键。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的脸,五官得协调吧。
要是下巴特别小,和鼻子、嘴巴的比例失调,那就像一幅画里的东西放错了位置一样。
我那朋友啊,后来又做了好几次超声,医生仔细地量各种数据,从下颌骨前端到后端的长度,到和周围骨头的关系,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一点点找线索。
除了超声,有时候还得结合其他检查。
比如有的情况,医生可能会怀疑是不是有染色体异常相关的问题,那就可能需要做羊水穿刺之类的检查来进一步确定。
而且啊,小下颌畸形可能还会和一些综合征相关,这就更复杂啦。
医生得像个全能高手,把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分析。
我朋友当时就是各种检查都做了个遍,那心情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
不过好在最后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也让我们知道了诊断这小下颌畸形得有多谨慎。
所以啊,这些诊断标准就像一个个小关卡,得认真对待,才能准确判断胎儿的情况呢。
小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评价分析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诊断小颌畸形的临床意义。
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超声科共检出11例小颌畸形病例(均为单胎),采用GE-730或GE-E8彩色超声诊断仪重点测量下颌骨长度,并与双顶径进行比较,对诊断的小颌畸形随访临床结果。
结果11例小颌畸形胎儿均经引产或分娩证实,其中2例属于单发性畸形,9例伴发其它结构畸形和(或)染色体的异常。
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为下颌短小、颏后缩、下唇较上唇靠后;所有下颌骨长径明显<1/2双顶径。
9例选择引产终止妊娠,2例选择继续妊娠,随访半年,未见明显呼吸、吞咽异常。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小颌畸形的可靠方法,产前早期诊断有利于孕妇作出优生优育选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maxillary malformation.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11 cases of small jaw malformation(all single fetus)were detected in our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The length of mandible was measured by GE-730 or GE-E8 color ultrasound,and compared with the diapital diameter.The clinical results of the malformation were followed up.Results 11 cases of malformation were confirmed by induced labor or delivery,2 of them were single malformations.Other structural deformities and/or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9 cases.The characteristic sonogram showed that the mandible was short,the chin was retraction,and the lower lip was lower than the upper lip.All mandible long diameter<1/2 biparietal diameter.9 cases choose induced labor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2 cases choose to continue pregnancy,follow up for half a year,there is no obvious breathing,abnormal swallowing.Conclusion Ultrasonography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maxillary malformations.Early prenatal diagnosis is helpful for pregnant women to make the choice of good birth and good birth.Key words:Maxillary malformation;Fetus;Ultrasonography;Diagnosis小颌畸形属于罕见的下颌发育异常中的最常见类型。
胎儿面部畸形妊娠14周以后,由于胎儿前脑的形成诱导了面部发育,超声扫查可显示面部主要结构。
但在20周以后超声才能清晰显示出面部的软组织结构。
虽然高分辨的二维超声能够显示胎儿面部形态学发育的异常,但对于面部全貌的描述和病变特征的表达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三维超声在临床应用的开展,应用三维超声进行胎儿面部成像已经成为诊断面部畸形的重要手段,是对二维超声的重要辅助,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超声可能诊断的面部异常包括以下几类:眼的异常:眼距过宽或过窄独眼鼻异常:无鼻喙鼻单鼻孔管状鼻鞍鼻耳畸形:无耳严重的耳形态异常耳低置、后置腔颌面裂畸形:唇裂腭裂下颌畸形:短下颌无下颌一、眼畸形(一)眼距过宽或过窄双眼眶间距大于或小于正常,常常出现于某种异常综合征、颅骨生长异常。
眼距过窄多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畸形,例如全前脑(前脑无裂畸形)。
超声表现:显示经双侧眼眶的头颅横切面,测量眼眶间距,与正常参考值(见第三章第三节)比较来判断是否有异常,并注意颅内结构有无异常,见图5-1-1,图5-1-2。
注意:眼距增宽或过窄时,应仔细扫查胎儿其他部位,尤其是颅内结构,在没有发现其他部位异常时,单纯眼距增宽或过窄不能作为一个诊断。
(二)独眼? 多是全前脑畸形的面部发育异常的表现之一。
在经眼眶的头颅横切面上仅可看到一个眼眶的声像,由于单眼常位于中央,在面部正中矢状切面上可显示眼眶结构。
三维超声面部表面成像可显示单眼的面貌,见图5-1-3。
常常合并面部其他异常,如喙鼻、唇腭裂等。
图5-1-1 胎儿眼距过窄声像图5-1-2 胎儿眼距过窄并前脑无裂畸形图5-1-3 胎儿独眼三维成像二、鼻畸形鼻畸形多见于全前脑胎儿,前脑发育异常导致无鼻、喙鼻和单鼻孔。
另外还有一些少见的综合征也合并有外鼻发育异常。
超声表现:无鼻在双眼下方、唇上方扫查不到鼻结构;喙鼻的鼻部仅为一实性结节,无鼻梁、鼻尖和鼻孔,有时位于独眼的上方,见图5-1-4、图5-1-5;单鼻孔仅显示一个鼻孔声像,见图5-1-6、图5-1-7;管状鼻可见鼻成长管状,仅有一个孔道,见图5-1-8、图5-1-9。
妊娠早期胎儿小下颌畸形的声像图表现温影红; 甄朝炯; 曹韵清; 魏晏平【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19【总页数】3页(P2542-2544)【关键词】小下颌; 妊娠早期; 下颌间隙; 鼻后三角; 超声检查【作者】温影红; 甄朝炯; 曹韵清; 魏晏平【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诊疗中心广东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3小下颌畸形是一种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主要特征为下颌骨短小、颏及下唇后缩,与多种染色体异常有关,产后患儿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
产前早期检出小下颌畸形、评估胎儿的预后,有助于选择妊娠结局。
目前产前超声诊断小下颌畸形多靠主观目测法判断,往往依赖检查者的经验,缺少简单易行的客观指标,误诊、漏诊率高,妊娠早期诊断小下颌畸形更是难点及挑战。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诊断的妊娠早期小下颌畸形胎儿的声像图特点,探讨鼻后三角切面观察下颌间隙在妊娠早期诊断小下颌的价值,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8年5 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筛查的16 613 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妊娠早期超声诊断小下颌畸形胎儿共10 例,孕12+1~13+6周,平均(13±0.5)周,均为单胎妊娠。
孕妇年龄22~36岁,平均(30±5)岁。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GE VolusonE8、GE Voluson S6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选择经腹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0~5.0 MHz。
对就诊孕妇于妊娠早期(11~13+6周)行胎儿结构筛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按要求多切面、多角度观察胎儿颅脑、颜面部、四肢、心脏、腹壁、四肢及附属物情况。
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观察有无下颌骨短小及颏后缩,将探头旋转90°,稍微侧动探头,显示鼻后三角切面,观察下颌间隙情况,筛查是否存在胎儿结构畸形并存图。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1例
任永凤;王洲;杨红;来凯峰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2011(027)012
【摘要】孕妇,23岁,孕1产0,孕28+3周来院接受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超声:羊水指数17.20 cm,二维矢状切面显示胎儿下唇及下颌正常曲线消失,下颌后缩,下唇后移,呈小弧形(图1);3D超声显示胎儿下颌明显后缩,面颊至下颌的平滑曲线消失,呈半张口状态(图2).超声提示:①宫内晚孕,单活胎;②胎儿下颌发育异常(小下颔畸形不排除);③羊水量过多.2天后于外院引产1男婴,证实为小下颌畸形.
【总页数】1页(P2402)
【作者】任永凤;王洲;杨红;来凯峰
【作者单位】毫州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安徽亳州236800;毫州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安徽亳州236800;毫州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安徽亳州236800;毫州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安徽亳州23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53;R445.1
【相关文献】
1.超声诊断胎儿小下颌伴多发畸形1例 [J], 张欢;孙世雨
2.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1例 [J], 朱巧灵;李晓琴;陈娇
3.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耳畸形的临床分析 [J], 黄蓉
4.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的价值 [J], 杨姝;蔡爱露;辛忠秋;李婷;刘炜
5.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耳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张茂春;王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的应用研究胡元芳【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0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高危产妇中畸形胎儿检出率为4.5%,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4例,心脏畸形2例,消化系统畸形2例,四肢畸形1例.分娩或引产后,1例显示为假阳性,超声诊断结果与妊娠结局的诊断符合率为88.89%.结论超声胎儿畸形筛查能够区别胎儿的畸形情况,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08【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筛查;产前诊断;应用研究【作者】胡元芳【作者单位】玛丽亚妇产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畸形胎儿指的是因致畸因子、遗传等因素导致的胚胎结构发育异常情况[1],畸形胎儿不仅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还会给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此,应该在产前检查中加强对畸形胎儿的筛查,以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超声诊断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手段[2-3],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超声诊断的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妇产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0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0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7.8±2.0)岁;孕周20~35周,平均(28.5±1.8)周,其中初产妇115例,经产妇85例。
1.2 方法所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公司生产),仪器型号IN-22。
检查时,产妇需保持仰卧位,保持平稳呼吸,将探头频率调整为2~6 MHz,功率<100 MW/cm,按照横向、纵向和斜向的方法对胎儿进行全方位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