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2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2
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业务流程
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流程如下:
1.境外央行类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备案材料,包括机构基本情
况、投资决策机制、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等。
2.中国人民银行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机构将获得备案
通知书。
3.境外央行类机构根据备案通知书的要求,通过具有国际结算资格
和结算代理资格的商业银行或直接投资的方式,开展投资。
4.境外央行类机构在进行投资时,应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
要求,并按照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规定,开展债券交易和回购。
5.境外央行类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定期报送投资情况
和风险管理信息。
6.中国人民银行可对境外央行类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需要进行备案,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在投资过程中,应注重风险管理,合理配置资产,避免出现风险事件。
同时,应加强与中国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市场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15.10.28•【文号】汇发[2015]43号•【施行日期】2015.10.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外汇管理正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市场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5]43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为满足境外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其他官方储备管理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主权财富基金(以下统称为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的实际需求,现就其在境内商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参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交易,可凭投资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备案表或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相关业务资金往来的复函,在境内银行开立境内外汇专用账户。
账户性质代码为3400-境外机构/个人境内外汇账户。
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参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所涉及的相关外汇收支,均可凭支付指令通过其外汇专用账户直接办理。
二、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的通知》(汇发[2013]43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1.0版)>的通知》(汇发[2014]18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2015]27号),完整、准确、及时地报送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的相关数据。
三、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9]29号)执行。
四、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中心支局、支局、外资银行。
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应尽快将本通知转发各分支机构。
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有关事宜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5年第3号公告,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4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通知》(银发〔2015〕43号)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指引(试行)〉的通知》(银发〔2015〕42号),在前期10省(市)分支机构试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
2月10日,发布《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苏里南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5.2亿苏里南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3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关于加强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购售业务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日期】2016.07.04•【文号】中汇交发〔2016〕294号•【施行日期】2016.07.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汇管理正文关于加强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购售业务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汇交发〔2016〕294号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购售业务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6〕143号)有关要求,为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切实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273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5〕203号)的精神,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与其客户开展远期卖汇业务产生的头寸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时应交纳外汇风险准备金。
外汇风险准备金存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开立的专用账户。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境外金融机构包括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5〕第40号)所规定可以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的人民币购售业务境外参加行,以及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二、自2016年8月15日起,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与其客户开展远期卖汇业务产生的头寸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后,按月对其上一月平盘额交纳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为20%,准备金利率为零。
三、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境外金融机构应将外汇风险准备金交存基数及应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数报送交易中心,在北京时间每月1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美元)划至交易中心指定账户。
各种货币之间的折算率按每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计算。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9.30•【文号】银发〔2019〕240号•【施行日期】2019.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24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8号)等相关规定,现就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同一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管理需要,将其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项下(以下统称QFII/RQFII)债券账户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项下(以下简称直接投资)的债券账户中所持有的银行间市场债券进行双向非交易过户。
(一)境外机构投资者应当通过QFII/RQFII境内托管行或直接投资结算代理人,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或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提交所持有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的非交易过户申请。
非交易过户须提交的申请材料和遵循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发布的业务指引为准。
(二)QFII/RQFII和直接投资渠道间债券非交易过户完成后,后续交易和资金汇兑等应当遵循后续渠道相关管理要求。
(三)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应当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非交易过户情况。
二、同一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托管账户内资金与直接投资资金账户内资金可以在境内直接双向划转。
(一)境外机构投资者应当向QFII/RQFII境内托管行提出将QFII/RQFII托管账户内资金划转至其直接投资资金账户的申请;或向直接投资结算代理人提出将直接投资资金账户内资金划转至其QFII/RQFII托管账户的申请。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5.27•【文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2〕第4号•【施行日期】2022.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2〕第4号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依法合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本公告所称境外机构投资者是指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以下合称主权类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以下合称商业类机构)。
二、商业类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依照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法律成立;(二)具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控制度,符合监管要求,近三年未因债券投资业务的违法或违规行为受到监管机构的重大处罚;(三)资金来源合法合规;(四)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知悉并自行承担债券投资风险;(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商业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应当按规定通过电子化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提交材料,主权类机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材料。
四、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
境外机构投资者应当遵循交易、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及金融机构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户、交易、托管、结算的相关业务规定。
五、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借贷、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的相关衍生产品、开放式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交易。
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和思维作者:马德伦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6年第02期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些情况。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改革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很多中国经济运行的新特点,包括经济速度的增速换档、结构的调整、对前期政策的消化等等,正所谓三期叠加的时期。
金融方面,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的业态、新的组织形式、新的融资机构、新的融资方式,以及管理部门的一系列的政策。
我们大家很关注央行的宏观调控,关注金融改革的深入。
在改革深化的今天,我们看到央行最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方面有很多新的变化。
前些日子,央行使用中期便利借贷工具对一些中小银行给予了1000亿的融资,利用这样一个工具发了1000亿的再贷款。
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推出来的新的融资工具。
融资对象是中小银行,它的出现是在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时候,也包含了未来利率走廊的建设的意义。
基准利率的左右市场利率会有偏差,如果这个偏差过大,央行会干预,所以出现了短期和中期借贷便利这样一种工具。
这个工具还有另外一个意义,有一个定向支持的作用,因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小企业、小客户多,所以给他们更多的资金,就可以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这是央行货币政策方面的一个变化。
央行货币政策更根本的变化,从过去运用数量型的调控工具更多地转向运用价格型的工具。
从1994年,人民币进行了第一次的真正的汇率改革,1994年年初,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从8.8元开始起步,其后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空间。
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大量的外汇进来,迫使央行收购外汇,投放了大量的外汇占款,所以只能用数量化的手段不停地提高准备金率,最高的曾经超过了20%。
但是现在变了,外汇的流入和流出趋向均衡,人们的预期从过去的单边升值改为双边的时候,央行的调控有了新的思考,有了新的货币环境,更多地使用价格型的工具调控也有了条件,这一点我们大家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价格型的工具在未来的调控中的意义。
一、疫情冲击下人民币国际化逆势前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全球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冲击,贸易与投资遇阻,国际金融市场巨幅震荡,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顶住压力,逆势前行,国际使用规模与市场认可度再上台阶。
第一,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规模再创新高。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工复产,贸易与投资动能相对强劲,为人民币国际使用夯实了基础与信心。
在全球经济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我国鼓励本币优先,跨境人民币使用流程更加简化便利。
以重庆为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办理时间由原先的1-2天缩短至5分钟左右。
市场驱动为主,政策支持为辅,带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大幅增长。
2020年,我国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28.4万亿元,同比增长赵雪情文章回顾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人民币国际化步入攻坚阶段,需要破解资本项目可兑换、从结算货币跨越到计价货币、应对人民币融资贵融资难问题、营造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等四大难题。
* 本文为中央财经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率市场变化、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项目编号71850005)资助成果。
44%。
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为6.77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为3.8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和37.1%,二者合计金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
在我国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人民币使用占比达37.5%,创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SWIFT 统计,疫情冲击下人民币“岿然不动”,继续稳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地位。
第二,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与风险管理的重要选项。
疫情冲击下,国际金融市场经历巨幅动荡,一度陷入流动性危机,市场恐慌情绪急剧攀升,主要央行开启超宽松货币浪潮,多国利率降至零,甚至深陷负值区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金融体系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利率、汇率相对坚挺。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放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为推动中国外汇市场对外开放,便利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和其他官方储备管理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以下统称境外央行类机构)依法合规参与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现就开放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有三种途径:通过人民银行代理、通过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代理以及直接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会员。
境外央行类机构可从上述三种途径中自主选择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包括即期、远期、掉期和期权在内的各品种外汇交易,交易方式包括询价方式和撮合方式,无额度限制。
二、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应当通过原件邮寄递交的方式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交《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备案表》(见附件)。
三、备案完成后,境外央行类机构通过人民银行代理的,人民银行将向其发送操作指引;通过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代理的,自主选择代理机构并签署代理协议,代理机构将代理协议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备案后即可交易;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会员的,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成外汇交易系统接入等技术准备后即可交易。
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市场中介机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服务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9月30日附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备案表Chinese Inter-Bank FX Market Registration Form for Foreign Central Banks and SimilarInstitutions机构名称:地址:Name of Institution Address填表说明 Note:1.表格用中文或英文填写。
Please fill out this form in Chinese or English.2.申请机构简介包括成立时间、监管法律、组织结构(含储备管理和投资职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