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 老家味到之德江天麻
- 格式:ppt
- 大小:6.20 MB
- 文档页数:11
T/CACM XXXX-2018道地药材贵州天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贵州天麻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贵州天麻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 贵州天麻Guizhou Tianma产于贵州道地产区以内的正品天麻。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天麻来源于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 l. 的干燥块茎。
4.2 形态特征多年生腐生草本,植株高30~100 cm,有时可达200 cm;根状茎肥厚,呈椭圆形至近哑铃形,肉质,长8~12 cm,直径3~5 (~7) cm,有时更大,具较密的节,节上被许多三角状宽卵形的鞘。
茎直立,圆柱形,橙黄色、黄色、灰棕色或蓝绿色,无绿叶,下部被数枚膜质鞘。
总状花序顶生,长5~30(~50)cm,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 cm,膜质;花梗和子房长7~12 mm,略短于花苞片;花扭转,橙黄、淡黄、蓝绿或黄白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长约1 cm,1T/CAMA XXXX-2018直径5~7 mm,近斜卵状圆筒形,顶端具5枚裂片;外轮裂片(萼片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内轮裂片(花瓣离生部分)近长圆形,较小;唇瓣长圆状卵圆形,长6~7 mm,宽3~4 mm,3裂,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蕊柱长5~7mm,具狭翅,有短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柱头位于蕊柱基部。
毕节特产介绍毕节特产介绍毕节,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毕节特产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
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牛羊同群为伍,运动量大,猪腿非常发达,肌肉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瘦肉率高。
从明洪武年间起,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贮存食用,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
威宁火腿,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食细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腻威宁火腿完全用传统方法制作,杀猪后不吹即刮毛,然后用刀把鲜腿修整成美观好看的“琵琶腿”或“盘腿”,剔去杂骨,油皮,挑断雪筋,挤掉血水,不着水即把炒熟的盐用10:1的量,再加少许茴香、花椒等佐料擦在鲜腿上,放在大木桶或缸内腌泡5—7天,取出后再用石头压干盐血水,使之成扁形,再挂在通风处风干即成。
另一种不风干,把腿挂在火坑上用湿松枝、湿柏枝、酥麻杆的烟熏烤,因为烟肉食有酸类、醛类和酚类物质,一则杀菌,二则味美,三则耐贮存。
一般这种熏过的腿可存放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而且腊味更加浓郁香美威宁火腿分“陈腿”和“新腿”,头年腌制到次年秋前出售的叫“新腿”,秋后出售的叫“陈腿”或“老腿”。
新腿肉层内部其味芬芳,层次鲜明,滋味可口,陈腿切开后肥肉呈粉红色,瘦肉呈殷红色,肉质紧密,水分少,油光滋润,味道鲜美威宁的黑石、金钟、幺站等地产的火腿最多最好,与“宣威火腿”齐名。
旧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威宁火腿多以云南宣威为集散地,当时的“宣威火腿”有相当一部分是威宁火腿。
1、天麻。
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
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
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获得成功。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
日本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汉方药人门》专著中,断言“天麻佳品出贵州”。
天麻“神奇”之处,从它的别名中可见一斑。
例如,天麻地上茎全株不含叶绿素,单一直立,宛如箭杆,药谚云:“赤箭钻天,有风不动能定风,无风自动可驱风。
因此又名赤箭、定风草、独摇、神草;天麻的种子细微如粉状,体轻似绒毛,成熟种子多随风飘去,不易收植,所以药农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的传说。
因此,又称鬼督邮、白龙皮等。
天麻是著名中药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味甘,性平,有医治惊风、平肝息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功能。
善治头晕目眩、眼花、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癫痛、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等症。
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贵州著名的“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中成药都用天麻作主料。
近年一些卷烟和饮料酒也往以天麻配料,运用范围越来越广。
贵州是我国天麻的主产地,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半透明状、饱满、体重质坚实、无空心,为野生中之佳品。
功能主治天麻-中药材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德江天麻,中国傩城满山无闲草,遍地皆药材德江天麻,中药材,贵州省德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特点是: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实,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0.13%。
利用开发的天麻酒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铜仁市西部,位于东经~,北纬28°00~28°38,总面积平方千米。
德江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阶梯状斜级坡上,属黔北低中山地形地貌区,处于武陵山系与娄山山系交界处。
乌江横断东西,乌江以东为武陵山系,以西为娄山山系,地势西北部高,中部较为平缓,东南部较低,地面起伏较大,山脉绵延,沟谷纵横,河溪密布,高低差异大,西部最高点羊角脑,海拔米,东郾最低点望牌与江河面海拔米,相对高差米,立体构造突出。
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
气候与土壤条件德江天麻产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3-17℃,无霜期达天,年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气候温和,光、热、雨同期雨量充沛。
海拔相对高差大,小气候明显。
山地常年阴雨多、云雾多、湿度大,太阳辐射弱,日照少,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气候特点。
德江天麻产区土壤为黄壤、紫色土、石砂土等,呈酸性或微碱性,ph 为50~65,含丰富的腐殖质,透气、透水、保肥,物理性状好。
植物资源及生态特色德江县属亚热带阔叶林带区,有丰富的杂木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竹林、杂木灌丛地。
主要树种有光皮桦、红麻栎、白麻栎、水青杠、锥栗、丝栗、盐肤木、白马桑、金竹林等。
林下或林边伴生有丰富的蕨类、苔藓、禾草植物,其根和枯枝落叶腐烂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为天麻蜜环菌寄生提供了优质原材料及独特的荫蔽、凉爽、湿润的环境和土壤条件。
德江县适宜天麻生长植被区域面积约万亩。
文化背景德江县早在清朝就以盛产天麻著称,其历史悠久、质优量大、盛誉驰名,新中国成立前便经四川宜宾集散,远销海外。
史载年:德江出口货物为天麻、生漆、木油、五倍子等产品,出口总额93万元。
品名产地简介价格品名产地简介价格贵州省特产清单—药材威宁党参贵州省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威宁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治气血缺乏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 万公斤左右。
每公斤产地小条货售价90 元左右、中条货因质量不等价在98-105 元之间,过 3 个筛饮片价在 110-115 元之间〔消息来源:威宁中草药网〕圆珠半夏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圆珠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我国重要产地是贵州大方,大方圆珠半夏素以质优效佳而著名中外,曾获“贵州十大名药〞、“贵州地道药材〞等盛誉,在主要出口国日本享有“免检〞待遇。
目前,大方圆珠半夏种植面积到达16000 亩,年产优质圆珠半夏 2000 吨,产值 2.4 亿元,种植农户到达 4000 多户,从事地产圆珠半夏药材经营的企业有10 余家。
半夏市场货源多以小批量走动,行情保持坚挺,现市场甘肃统个售价100-105 元,法半夏统105-110 元,姜半夏 110-115 元。
(消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品名德江天麻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产地德江天麻,中药材,贵州省德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特点是: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实,含天麻素 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 0.13%。
利用开发的天麻酒等产品深受市场欢送。
官方数据显示, 2021 年,全县商品麻栽培面积已达 20 余万平方米,年产干麻 20简介多万公斤,产值近5000 万元。
在贵州大学、温州大学协助下,德江天麻在深加工上也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制出“天麻多糖口服液〞。
截至 2021 年,德江天麻研发龙头企业 3 家,注册天麻产品品牌商标 4 个,年精、深加工天麻 600 余万斤,产值可达5000 余万元,实现税收 200 余万元。
市场价格德江干天麻每斤180-280元价格不等〔消息来源:贵州农经网〕品名贵州灵芝贵州省遵义、毕节、黔南州地区产地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桔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简介贵中草药。
天麻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天麻是属于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微子目、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合离草、定风草、赤箭芝、还筒子。
贵州天麻产区群众称之为山萝卜、水洋芋。
本属约25种,产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我国有两种。
通常供药用的天麻为Gastrodia elata BI。
天麻的形态特征天麻成熟的植物体具有地下块茎和地上的花葶、花及花后的果实与种子,无根。
块茎长卵形或长椭圆形,肉质,淡黄色,长3~25厘米,直径2~8厘米,有均匀的环节,节处具薄膜鳞片,成熟期具混合芽。
花葶由混合芽生长而成圆柱形,黄红或水红色,高1~1.4米,直径1~1.2厘米,6~9节。
叶不具绿色,为鞘状包茎退化的膜质鳞片,互生长2.7~3.5厘米,黄红色。
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长30~45厘米,具有花30~120朵。
花苞片膜质,披针形,每包片内有花1朵,花淡黄绿色,萼片与瓣合成斜歪筒。
合蕊柱长5~6毫米,顶端扩大呈齿状分裂;有冠状雄蕊1枚,着生于雌蕊上端,花药二室,每一室内藏有黄色的花粉块。
子房下位,倒卵形。
蒴果,长倒卵形,黄褐色,长1.5~1.7厘米,直径1厘米,有6条纵缝线,成熟时由缝线处作6瓣开裂,每果有种子2万~6万粒,多达7万粒,种子呈纺锤形至新月形,细小如粉末状,长约0.1~1毫米,宽约0.14~0.2毫米,胚长约170~180微米,种皮白色半透明,由薄壁细胞组面,无胚乳,胚呈蜜黄色或淡褐色,老熟后呈暗褐色至黑褐色。
根据天麻块茎的形态和发育阶段不同,可将其分为五种类型。
一、原球茎是由种子萌发后形成卵圆形的不分化组织,约1毫米大小,称为原球茎。
二、米麻是由种子萌芽后的原球茎继续生长形成,或是由箭麻、白麻等分生出的较小的天麻块茎个体,一般长度在2厘米以内,重量在2克以下的小天麻,称为米麻,最小的只有几毫克。
米麻虽小,但繁殖系数较高,适宜用于扩大繁殖种麻。
三、白麻也称“白头麻”,为不抽薹出土的天麻块茎,初夏开始发芽生长时,其生长锥生出雪白色粗壮的幼芽,称“白麻”。
贵州铜仁特产:德江天麻图为:德江天麻德江天麻,产自有“天麻之乡”制成的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是当地特产之一。
德江有着悠久的天麻生产历史,以质优量大而享有盛誉,驰名中外,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
2007年5月,德江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点】德江天麻采用野生态育种和仿野生栽培,栽培在山林中,和其他地方在大棚里栽培的方式大有不同,品质自然更胜一筹。
日本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专著《汉方药入门》中称:“天麻佳品出贵州。
”而德江天麻又是贵州天麻的代表,当地有红天麻、绿天麻、黄天麻、乌天麻、黄天麻四个品种,德江天麻的特点为个大、肥厚、色淡黄、半透明、质坚实、难折断、天麻素含量高、特异味浓,无农药残留等,这些特点使德江天麻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经权威机构抽样检测,德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最高达1.3%,远远高于0.22%的国家药典标准。
【营养价值】天麻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材。
它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维生素A、甙类、生物碱、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β-谷甾醇、黏液质等。
其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是主要成分。
据相关文献记载,天麻能抗惊厥、抗癫痫、抗衰老、镇静、镇痛、消炎、提高免疫,具有促智、安神、健脑、明目、养颜、益寿提高睡眠质量等特殊功效,是保健养生珍品。
天麻根茎入药用可治疗脑神经疼痛,具有镇静、安眠、平肝熄风、止痉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头痛脑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蓄和破伤风等。
近代医学界研究发现,天麻还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对老年痴呆症也有疗效。
天麻复方药品的药理作用很多,主要涉及天麻对脑的保护功能,高血压、抗癫痫和老年痴呆症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天麻对抗惊厥、镇静、抗炎、抗衰老、改善学习记忆和对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均有显著疗效。
天麻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可以降血压、治疗肝病,独用天麻可保健养身。
【食用方法】天麻的吃法有很多,以天麻为食材可以做成多种美食佳肴。
天麻综合资料一、概况天麻(Gastrodiaelata 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
植物形态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其根状茎肥厚,茎直立无绿叶,总状花絮,蒴果呈倒卵状椭圆形[1]。
药用部位为其干燥块茎,性平,味甘,具有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效。
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2]。
二、历代医学典籍天麻作为名贵中药自古以来就广受推崇,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言“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清代名医张志聪称赞“天麻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五芝系赤芝、紫芝、黑芝、黄芝、青芝;五参系指人参、党参、沙参、玄参、紫参)。
这是古代医家对天麻延年益寿功效的充分肯定。
天麻能“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药性本草》),“治风虚眩晕头痛”(《珍珠囊》,故名定风草”。
《本草新编》记载,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
唐代《新修本草》和宋代苏颂《图经本草》中也有记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历代书籍中关于天麻功效的论述作了总结归纳:久服益气、肥健、增年、消臃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治:偏头痛、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妇人风痹、皮肤不仁、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等。
在《唐宫惊变》中记载了唐明皇李隆基,每日清晨调服一盅天麻粉后才临朝,视之为滋补上品,益寿珍品。
三、化学成分我国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所报道的化合物中,主要有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
化学成分含天麻贰(天麻素,gastrodin)、天麻苷元、天麻醚苷(gasttad inside)、派立辛(parishin)、香草醇、β-甾醇、对轻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3-10]。
天麻百科名片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
又名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
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
其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
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
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功能: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
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1.5g。
功能主治天麻-中药材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一位孤苦老人的天麻情导读:大方普底乡这样的地方夏天尽是彩虹的天堂,无需下雨,天天陪伴,年年常在,大方天麻,自然的馈赠永远接地气高滋补。
生长在贵州大方大山里的老人说着这样的故事,眼里尽是远方,小时候家里的一根天麻,便是一辈子的稀罕物,即使半根,也是一生的纪念。
大山里的孩子一直都懂事,弟弟要出生了,趁着冬天麻成熟,赶紧去到山上扒拉扒拉,或许能给母亲分娩时能多些营养,在大方普底乡这样的地方夏天尽是彩虹的天堂,无需下雨,天天陪伴,年年常在,大方天麻,自然的馈赠永远接地气高滋补。
那时候还没有人工种植的,野生的显得更是珍贵,大爷说大方天麻也叫赤箭,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膳功效,每到秋冬季节约上三五伙伴结群便到山上寻找,“金娃娃”但是野生的很少,显得她更是珍贵,有些事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颗野生的天麻,一家人会纠结着要拿出去卖还是留给家人补补。
到了他儿子这一代,野生的更是稀少了,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去外地打工,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
但现在,老人说到很满足,儿子不用再为了生计非要选择远方了,村里的张文光,也是同样的农村人,放弃稳定的“铁饭碗”去学习掌握天麻的种植技术,推广销售天麻的“伴生菌”,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着一份天麻情,所以在当地天麻的种植都是模仿野生天麻的生长环境,也是为了刚好的保留天麻的野性。
也就在张文光开始大方天麻的种植后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选择回来了,因为天麻,不用选择远方,因为天麻,可以安心的留在家乡。
老人惆怅了下,原来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才焦急,说到,现在很多的人,是保健意识增强了,但是很多人都不懂的怎样辨别天麻的真假,而很多商家为了更好的存放,以及颜色外观什么的,就会选择用硫磺熏天麻,或者明矾泡,让天麻有着高颜值。
老人儿子很难受,因为这样的天麻吃了对身体只有害处,而大方天麻是绝不添加这些的,因为他们自己人也都会食用,所以很放心自己的品质说到这些老人很激动,从家里拿了一个天麻出来,自己是从挖野生天麻过来的,真真的天麻或许是有点丑,但清洗干净也是内外兼修的,晒干了后,有着这样的外观: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天麻及贵州天麻研究进展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B1.的干燥块茎。
又名赤箭、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
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等省。
性平, 味甘。
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能。
主治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 小儿惊风, 癫痫抽搐, 破伤风等症。
为临床常用贵重药之一。
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紧缺中药,是我国公布的34种名贵药材之一,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药用植物。
1.历史沿革两千多年前,人们就把天麻列为治病的神药。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将天麻列为上品,并认为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之功效,也即可治疗神经头痛,追风镇静作用。
唐代《新修本草》和宋代苏颂《图经本草》中亦有天麻神奇功效的记述。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历代书籍中关于天麻功效的论述做了总结归纳:“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增年、消臃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治风湿,四肢拘挛,瘫痪不遂,小儿风痫,惊气,助阳气,补五痨七伤;风虚眩晕,头痛,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等。
在现代医疗中《全国中草药汇编》将天麻功效综述为“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而对于天麻的道地性,据历史可查阅的资料记载:《中华本草》列天麻产地时,贵州为首选。
胡世林主编的《中国地道药材》一书,也将“贵药”列为天麻之首。
日本著名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汉方入门》中称“天麻佳品出贵州”再次论证了贵州天麻的珍贵性,使贵州天麻被国外众多专业人士认知,并享誉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贵州境内西北部的大方、毕节地区所产野生天麻更是久享佳誉。
贵州天麻享誉中外,素有“北参黔麻”的美誉;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
2.生药学研究2.1植物形态天麻为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cm。
全株不含叶绿素。
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长约10cm,径3-4.5,有不甚明显的环节。
茎圆柱形,黄赤色。
单一,叶呈鳞片状,膜质,长1-2cm,具细脉,下部短鞘状抱茎。
贵州省德江县天麻产业发展研究作者:杨先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5期摘要:通过对德江天麻生态立地环境、自然生活史的分析,人工栽培技术的梳理,天麻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的阐述,指出德江天麻产业未来需要在基地培育、病虫害防治以及产业政策支撑上做好筹谋。
关键词:德江县;天麻产业;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66-02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兰科植物干燥块茎。
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尚有“赤箭脂”、“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阎狗”、“定风草”、“白龙皮”、“赤箭”等别称。
德江天麻于2005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根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定》对德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其保护区域为贵州省德江县高山乡、沙溪乡、泉口乡、长丰乡、楠杆乡、平原乡、堰塘乡、合兴乡、复兴乡、煎茶镇、枫香溪镇等十一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德江天麻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德江天麻生境中国天麻属发现有六种,作为药用的主要有四种变形。
即原变型—红天麻、黄天麻、乌天麻和绿天麻,德江天麻以红天麻和乌天麻为主,个大、肥厚、质坚实,天麻素含量高、重金属含量极微、无农药残留、污染、食用安全等特点使德江天麻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经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化验、检测,德江天麻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0.13%,维生素C的含量4.4mg/g,14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3%。
1.德江天麻的立地条件: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斜缓坡上,武陵山系与娄山系交界处,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
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d。
平均日照时数1 115h,年降水总两1 127mm~1 253mm,雨量充沛,雨热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