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试 题 纸

16-17 学年1学期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

试卷类型:A 、B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装订线 装订线

系主任出卷人

一、 成果简介 -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一、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驱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 1)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研究生规模很小。由于海外交流成本很高,所以受众面很小,出国交流人数占研究生总人数比例很低。 2)研究生校园国际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土学生,难以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氛围。 3)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全英文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4)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化运作机制不成熟。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理念为引领,突破传统的“小规模、贵族式”国际化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路径,在理念、形式和内容上做出转变,探索“大规模、大众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主要经验有: 1)首创研究生选派机制,提高选派学生质量,多形式多渠道不断扩大研究生出国学术交流规模。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培养水平,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搭建研究生国际化交流平台。 3)建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体系,为国际化教育提供支撑。 3. 创新点 1)创新研究生选派机制,研究生出国质量和规模逐年扩大,全面拓宽了研究生国际视野;首创直博生全英文论坛、国外访学新模式。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农林学科海外影响力,为农林高校研究生打开了国际交流窗口。 3)建立与世界接轨、体现农林院校特色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在兄弟院校中示范推广。构建了科学、规范、长效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4年(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成绩 各位同学: 开始做试卷前, 务必填写好你的姓名、班级和学号, 然后仔细阅读下列你所必须考试的题目, 不要遗漏 和错考. 1.农学类专业(农学,植保,生态,环科,资环,园艺,中药,食工,生工,食品安全)学生只考前面一、二、三、四、 五大部分试题; 2.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六部分附加題; 3.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七部分附加題; 4.基地班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八部分附加題。 一、单选题(40题, 每题1分, 共40分) 1. 软脂酰CoA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数目是多少?…………………………………………………………………………………………………………(D) (A) 5 (B) 9 (C) 12 (D) 17 2. 脂酰CoA的β氧化顺序是……………………………………………………………………………(C) (A) 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3. 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无直接关系的是………………………………………………………………(D) (A) 乙酰CoA (B) NADPH+ H+ (C) HCO3-(D) 丙酮酸 4.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B) (A) 酰基转移酶(B) 乙酰CoA羧化酶 (C) 脂酰CoA合成酶(D) 苹果酸合酶 5. ACP分子结构中含有…………………………………………………………………………………(C) (A) 核黄素(B) 叶酸(C) 泛酸(D) 抗坏血酸 6. mRNA的主要功能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1 绪 论

1 绪论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直接作为粮食或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农业生产的废弃物,通过耕作归还土壤,继续进入土壤物质循环之中,更新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因此还能给提供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主要是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是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的。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型资源,因为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而土壤质量的破坏却可能是极为迅速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是全人类的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历史任务。 1.1土壤和肥料的概念 土壤(Soil)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陆地表面”说明土壤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则是土壤这一物质客体的基本必要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说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结层”指其物理状态之疏松多孔,明显有别于坚硬固结的岩石等。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壤学的各个分支。狭义的土壤肥力的概念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土壤养分和水分对评价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因素至少应包括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四个方面,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 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之分为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和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 fertility)。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也就是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纯粹的自然肥力只有在原始林地和未开垦的荒地上才能见到。由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称为人为肥力。人为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 农业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耕种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就其发生而论可以区分,但极难分出各自的权重。在农业生产上,土壤肥力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点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学科导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科导论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 (1)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 (2)熟悉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激发兴趣,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 (3)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本科生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习题要点: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针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等。 本章重点、难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熟悉解决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讲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各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第三讲有机农业专题 习题要点: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机农业企业等。 第四讲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种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常规处理方法;熟悉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第五讲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 习题要点: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炭的主要环境应用方式;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质炭制备方法及常规的环境应用方式;了解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第六讲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习题要点:主要的污染元素;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了解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第七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习题要点:固体废物的含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城市污水污泥、工业污泥处置难点及新理论新技术;垃圾处理处置政策调研与制定;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等。 本章重点、难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南农土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生产力 2、激发作用 3、浸水容重 4、气相率 5、斯托克斯定律 6、土壤水贮量 7、硅氧烷型表面8闭蓄态磷9.Soil order 10、土壤自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历届国际土壤学会(或国际土壤联合会),土壤学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2.何为2:1型非膨胀性矿物?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4.何为盐基饱和度?它与CEC有何关系? 5.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何为酸性沉降?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如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什么是粘土矿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有哪些?请叙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何为土壤腐殖物质?土壤腐殖酸有哪些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中有何作用? 3.土壤中存在哪些类型的水分运动?各自的推动力是什么?并请叙述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4.土壤分类工作有哪些内容?请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命名方法及其特点。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单位晶片 2.矿质土壤 3.腐殖化系数 4.土水势 5.ESP 6.滞后现象 7.土壤呼吸 8.水合氧化物型表面9.黏着点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简述土壤生物多样性。 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4.何为土壤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5.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f (cl,o,r,p,t……) 6.什么是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有何用途?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目前土壤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为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利用与改良? 3.土壤酸度有哪些指标?土壤酸碱性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对土壤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 4.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研究结果“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6)”是2006年1月制定的,根据2007年6月29日校八届二次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建议对原目录进行修订。我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征求有关学院意见、影响因子核对、专家座谈等,在原目录修订的基础上编制了“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见附表。 发展规划办公室 2007年7月18日 附表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一)(研究结果) (共1565种,按拼音排序) 一类(166种) Acta Geologica Sinica 《地质学报》 (中英文版)Acta Mathematica Sinica 《数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chanica Solid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中英文版)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中英文版)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 (英文版) Algebra Colloquium《代 数集刊》 (英文版)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 (英文版)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 (英文版)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 (英文版)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英文版) Chin Astron and Astrophys《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英文版) Chin Phys 《中国物理》 (英文版) Chin Phys Lett 《中国物理快报》 (英文版) Chin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科学》 (英文版)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 版)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 (英文版)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中国天文 和天体物理学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 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中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报》 (中英文)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 (中英文版)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中英文) Commun Thero Phys《理论 物理学通讯》 (英文版)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Fungal Diversity 《真菌多样性》 (英文版) Insect science (原 Entomologia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 (英文版) J Comput Sci & Tech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报》(英文版) J Mater Sci& Tech 《材料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完整版)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考生答题须知: i.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PART I Vocabulary (15poi nts) Secti on A Direct ions: Choose the word that is the closest synonym to the un derl ined word. 1. The gover nment slated new elect ions in the spri ng, largely as a result of the public clamor. A. dema nd B. view C. request D. opinion 2. The most prolific writer is not necessarily the best. A. writte n-about B. productive C. artful D. religious 3. Imag ine my vexation whe n they said they would come to dinner and the n did n't show. A. en lighte nment B. ast oni shme nt C. annoyance D. con trari ness 4. Any troop of wild ani mals should be approached warily. A. fearlessly B. con fide ntly C. sile ntly D. prude ntly 5. There is little lear ning invo Ived whe n one is reprimanded two or three mon ths after the deed. A. recomme nded B. reproached C. recompe nsed D. reversed 6. Archaeologists are in terested in pottery, figuri nes and other vestig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 ns. A. traces B. shards C. products D. artifacts 7. Packagi ng is desig ned so as to en courage impetuous shopp ing. A. extravaga nt B. careful C. impote nt D. impulsive 8. Pan of his gen eral thrift is to be meticulous in verify ing mon thly expe nses. A. pain stak ing B. dilatory C. meretricious D. gaudy 9. The jurors came to a deadlock in the defe ndan t's trial for murder. A. a decisi on of guilty B. a decisi on to punish by electrocuti on C. an impasse D. an unu sual verdict 10. Among the lowest of the judicial ran ks, justices of the peace n evertheless freque ntly exercise jurisdiction over a variety of misdemea nors. A. guida nee B. sovereig nty C. authority D. suzera inty 11. A mistake is rarely atoned for by a single apology, however profuse. A. extravaga nt B. produced C. diverge nt D. repetitious 12. Her office in the First Nati onal Bank buildi ng is provisional. A. perma nent B. temporary C. corrupt D. crave n 13. The burglars ransacked the room taking anything of value they found. A. demolished B. took over C. in habited D. thoroughly searched 14. The whole of the endowment was used to refurbish the school gymnasium.

沈其荣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

沈其荣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生 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土壤微生物区系调 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研发出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有机(类) 肥料系列产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全元生 物有机肥),相关技术工艺已被全国600多家企业采用;研发的土壤熏蒸与生物有机肥联用防治土传病害综合技术效果显著,为中国土壤生物肥力提升和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项。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中国发明专利60多件、国际PCT专利6件,其中50多件专利在企业得到转化。发表SCI论文400多篇,H指数50,2014年-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农业部和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和江苏省首届发明人奖。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21名、博士研究生83名。目前和曾经兼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学会生物与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1、主要学习简历: 1978.2-1982.1,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学位论文:江苏省红旗农场土壤有机质组成研究 1982.2-1985.1,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不同有机肥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1985.2-1987.12,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不同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实验 很全的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36 学分:2 制订者:邵苏宁金射凤审核者:陈道文 1. 面向专业:农业院校农学等专业 2. 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实验课共有9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2个,综合性实验6个。 1. 实验一:熔、沸点的测定(4学时) 1、了解熔点测定的方法,明确测定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过程; 2、掌握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意义和操作程序; 3、用测熔、沸点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 实验二:1-溴丁烷的制备与鉴定(4学时) 1. 学习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用常压蒸馏来纯化1-溴丁烷; 3、了解卤代烷烃的鉴定方法。 实验三:色谱层析法(4学时) 1、学习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 应用薄层层析法分离与鉴定绿色植物中的各种色素; 2. 熟悉用柱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实验四:乙酰水杨酸的合成、纯化及光谱鉴定(4学时) 1. 掌握乙酰水杨酸合成的基本原理; 2. 熟悉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纯化及干燥的基本操作过程。 3. 应用红外光谱法鉴定乙酰水杨酸。 实验五:乙酸正丁酯的制备、纯化及折光率的测定(4学时)

1. 了解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方法; 2. 掌握萃取、洗涤、干燥和蒸馏等操作过程; 3. 测定乙酸正丁酯的折光率。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4学时) 1. 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简易的升华操作。 实验七:乙酰苯胺的制备、纯化及熔点测定? (4学时) 1. 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巩固分馏操作技术; 3. 熟悉纯化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重结晶; 4. 使用直读式熔点仪测定乙酰苯胺的熔点。 实验八:苯甲醇与苯甲酸的制备? (4学时) 1. 掌握使用Cannizzaro反应来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 2. 熟悉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离和纯化过程。 实验九:有机化学综合性实验? (4学时) 1.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仪、直读式熔点仪和旋光仪等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程序; 2. 测定糖的旋光度、定量测定有机磷农药的含量、进行苯乙酮的红外光谱分析。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9 土壤肥料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8d12259951.html, “土壤肥料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壤肥料学通论》,主编:沈其荣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书号ISBN:9787040091946。 考试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与施肥技术以及农田土壤保护等多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 主要了解土壤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 了解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掌握土壤生物的种类与特性、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过程、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的能态以及土壤水分的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重点了解土壤热量及土壤水、气、热调节等内容。了解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掌握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和土壤的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的关系。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和分布规律;掌握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的关系。 了解土壤质量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掌握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方法。 了解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组、植物根系与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及影响植物吸收、分配养分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因素;了解合理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掌握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技术。 了解土壤中氮的形态与含量,掌握土壤氮素的转化过程及其有效性;了解植物体内的氮素含量分布及缺氮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同化;掌握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与技术。了解土壤中磷钾的形态与含量,掌握磷钾在土壤中的转化;了解植物对磷钾的吸收及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缺磷钾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磷钾肥的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和合理使用技术。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及其转化特征、植物伸长发育过程中中、微量元素的功能及缺素症状,掌握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了解复混肥料的概念及特点,重点了解其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配方设计及生产流程。 了解有机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肥和有机肥料的关系,重点了解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掌握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

南农微生物真题1

试题编号:418 试题名称:微生物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概念阐述(每小题3分,共30分) 溶源性转变无菌技术营养缺陷型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基因工程发酵 Ames test 接合孢子硝化作用周质空间 二、正确答案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认真阅读下列各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空格内) 1.某些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来抵抗干燥、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A.荚膜 B.伴孢晶体 C.芽孢 D.原生质体 下列是四个微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其中能用来证明突变的自发性。 A、普遍性转导 B、波动性实验 C、病毒重组实验 D、Ames实验 3.在下列微生物中__________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 枯草杆菌 B、螺旋藻 C、紫硫细菌 D、螺旋体 4.酵母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A. 几丁质和纤维素 B、葡聚糖和脂多糖 C、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D、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5.链霉素能够,因而阻止细菌正常生长。 A、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C、抑制细胞膜的功能 D、抑制核酸的合成 6.细菌H抗原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蛋白质 B、核酸 C、多糖类 D、PHB 7.根据菌体生长对氧气的需求,酿酒酵母属于。 A.兼性厌氧B.专性厌氧C.专性好氧D.耐氧菌 8.古细菌概念的提出依据是1977年Woese对核苷酸顺序同源性的测定分析。 A.23SrRNA B. 18SrRNA C. mRNA D. 16SrRNA 9.反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属于。 A. +RNA B.±RNA C.+DNA D.-RNA. 10.在大肠杆菌基因图谱测定的供体菌属于菌株。 A.F +B.F-C.F’D.Hfr 11.下列方法中测定样品中微生物活菌数量的方法是。 A.比浊法B.MPN法C.测含氮量法D.称干重法 12.我国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肠杆菌数量不应超过A.100个/升B.3个/升C.100个/毫升D.3个/毫升 13.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细菌的碳素储藏物。 A.肽聚糖B.聚-羟基丁酸C.淀粉D.异染颗粒 14.水源污染程度的表示方法很多,下列表示方法中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格式:学科级别、核准招生时间、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介绍、导师队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研究条件、近年主要研究课题和成果) 学科级别:二级学科核准 招生时间:2002年 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介绍:生态学是研究从分子、个体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多个层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本质是探讨生物的生存技巧。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生态学逐渐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地位以及解决和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南京农业大学生态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年来通过相关学院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学教学与科研体系。 目前本专业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1、信息生态学:运用全新的信息处理理念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分析和处理日趋膨胀的生态学信息,寻求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规律,解决生态学中的重大问题。2、污染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与污染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污染生态系统的控制和修复。3、恢复生态学:重点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机理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4、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与环境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与调控模式。5、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规律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可持续管理对策。6、分子生态学:应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研究种群的时空结构和动态、种群的进化历史、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和生态适应以及物种形成和分化等。7、行为生态学: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动物的行为及生态适应性。8、全球变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响应机理。 导师队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或进修经历,指导研究生经验丰富。 曹卫星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生态学。 胡锋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 卞新民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学。 翟保平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生态学。 潘根兴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生态学。 黄耀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模拟。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

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研究生复试-539食品营养与化学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539食品营养与化学 食品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糖结晶能力大小() A蔗糖<果糖<转化糖B果糖<蔗糖<转化糖C淀粉糖浆>果糖>蔗糖D蔗糖>果糖>淀粉糖浆2 视黄醇是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B2 D维生素PP 3 促进蛋白质中氢键作用的因素有() A加热B冷却C氧化D还原 4 吸湿性和保湿性较高的糖是() A葡萄糖B转化糖C麦芽糖D蔗糖 5 下列可预防龋齿的是()? A 木糖醇B玉米糖浆C麦芽糖D糊精 6 下列食品中富含短链脂肪酸的是() A玉米油B深海鱼油C花生油D奶油 7 被称为鲜味核苷酸的是() A 5’-鸟苷酸二钠B3’-腺苷酸C5’-鸟苷酸D3’-黄甘酸钠 8下列关于赖氨酸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7时带正电荷BPH=7时带正电荷C PH<7时带负电荷D PH=7时带负电荷 9 能够提高蛋白质水化力的方法是() A冷冻BPH远离等电点C温度升高D温度下降 10 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链淀粉含量小于支链淀粉B直链淀粉分子量大于支链淀粉C支链淀粉可分散在冷水中D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 11 下列关于SO2与亚硫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酶促褐变抑制B花青素的漂白C对羰氨反应无抑制D对维生素B1破坏 12 下列关于油脂氢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将固态的脂变为液态的油B增加必须脂肪酸含量C产生反式酸D降低油脂氧化稳定性 13 下列关于β-胡萝卜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而损失B发色结构是多顺式非共轭双键系统C维生素D原D耐热性好,对光和氧1敏感 二、名词解释 1、淀粉老化 2、水分活度 3、氧化性酸败 4、酸价 三、联想题 例:等温吸湿线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滞后现象 等温吸湿线是某温度下水分含量随水分活度变化的曲线,在吸湿和解吸的过程中曲线不重合的现象叫做滞后现象 1 结合水冰点沸点微生物 2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脑黄金深海鱼油脂肪氧化 3 胶原蛋白明胶老酸奶皮革下脚料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提纲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 总结报告提纲 一、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建设概况 1、“十五”“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2、“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3、“十五”“211工程”建设总投资、投资构成及投资安排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总体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2、各子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重点研究方向进展等] 3、建设资金到位、使用、完成及管理情况 4、仪器设备购置(调整)、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一)“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 [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在总体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以及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十五”“211工程”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对“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从其水平、意义和影响等方面介绍 2、按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性、水平、影响程度排序 (三)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与“九五”建设相比,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有哪些进步和重大突破;“九五”以来“211工程”对学科建设、学校整体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对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1、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2、项目信息报送情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3、项目管理主要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学校下一步“211工程”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of Agriculture)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备地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交叉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化学、生物学、地学专长的复合型的农业基础科学和资源环境生态基本知识的专门人才。满足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继续深造,和在农副业生产行业从事农化生产资料设计和生产、技术咨询与推广服务、农业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在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规划设计等公益性行业部门从事农村资源开发与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监测分析、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 1.基本规格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知识面广;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美育基本知识和美学感受与鉴赏能力;具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等基本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资源环境分析技术、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技术、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和土壤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等专门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2.素质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尤其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 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 3、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以及程序语言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给水排水管网》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城市及工业企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水力计算方法,掌握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熟悉管网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给排水管道施工、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使学生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及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城镇排水管道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6和11。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第一节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习题要点: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第二节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系统流量关系,3个水质标准与3个变化过程,水输送的压力方式第三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习题要点:给水管网系统分类,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系统 本章重点、难点: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排水体制的特点。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掌握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掌握排水体制的特点;熟悉给水系统中水质标准与水质变化过程,熟悉给水管网系统类型;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